1樓:手機使用者
這是譯文了,後面是賞析:)~
我從徵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瀰漫。我在東方說要回,我的心向往西方好傷悲。
縫製一身新衣,不用再銜木棒。蠕動的毛蟲,長期在桑林野外。捲縮成團獨自睡,鑽在兵車下。
我從徵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瀰漫。瓜蔞的果實,掛在房簷上。
土憋蟲在屋裡跑,喜蛛在門上結網。田舍旁的空地變成野鹿的活動場所,還有閃閃發光的螢火蟲。這並不可怕呀,倒使人更加思念呀!
我從徵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瀰漫。鸛鳥鳴叫在小土堆上,妻子唉嘆在屋裡。
清除走障礙物,我家徵人要到了。圓圓的苦瓜,長久放在柴堆上。自從我們不相見,到今天已經三年。
我從徵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瀰漫。黃鶯正在飛翔,閃閃發光的羽毛。
這人女子出嫁時,黃白色花馬去迎娶。她的母親為她系佩巾,繁多的儀式一個個。她新婚時非常美好,現在時間久了會怎樣呢?
賞析:《東山》是周公東征歸來為慰問戰士而作的,《東山》描寫一人新婚不久就出外遠征,多年未歸的士兵回家途中思念家人的情景,表現了對戰事的厭倦,對和平的生活的渴望。 相傳本詩和周公東征奄國有關。
徵人隨軍東征已經很久了, 在這個陰雨濛濛的日子, 他終於踏上了回鄉的路。「慆慆不歸」一語透露出對歲月流逝的無限感慨,而「零雨其蒙」的景色則使全詩籠罩著一層愁慘氣氛。詩歌的第一章寫徵人欣喜自己能夠生還。
他一聽說要離開東方,心兒就飛到了西方的家鄉,興奮地想象自己不再從事征戰。第二章寫徵人想象家園已經荒蕪了,無人修剪的瓜簍爬到房簷上結子,土鱉在屋裡跑來跑去,蜘蛛在牆角結網,場院上印著鹿跡,磷火飛來飛去。但這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這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
第三章寫他想象自己的妻子正在為思念他而嘆息。第四章回憶三年前新婚時的情景,設想著重逢的歡樂。詩歌以十分細膩的筆觸刻畫了徵人在回鄉途中複雜的內心活動和對和平生活的熱切渴望。
詩人回憶了戰爭生活的艱辛,卻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他在途中想象家中的心理活動。想象著他出徵以後家園的荒涼,想象妻子在家的盼望。種種懸想最後在接近家鄉時,更聯想到當年新婚的美好,而設問如今會怎麼樣呢?
「其舊如之何?」這種擔心,既表現敢他的渴望,又反映了對戰爭造成的阻隔的擔心,因此,《東山》在表現征夫對家人的思念之外,又表達了對戰爭的看法。這是不同於其他作品的特點之一。
2樓:
《詩•豳風•東山》賞析《東山》【原文】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1]。我來自東,零雨其蒙[2]。我東曰歸,我心西悲[3]。制彼裳衣,勿士行枚[4]。蜎蜎者蠋,烝在桑野[5]。敦彼獨宿,亦在車下[6]。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果臝之實,亦施於宇[7]。伊威在室,蠨蛸在戶[8]。町疃鹿場,熠耀宵行[9]。不可畏也,伊可懷也[10]。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鸛鳴於垤,婦嘆於室[11]。灑掃穹窒,我徵聿至[12]。有敦瓜苦,烝在栗薪[13]。自我不見,於今三年[14]。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倉庚于飛,熠耀其羽[15]。之子于歸,皇駁其馬[16]。親結其縭,九十其儀[17]。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18]?
【譯文】我匆匆出征到東山,久久不回啊歲漫漫。今日從東起程急匆匆,一路秋雨零落正濛濛。現在從東把家回,心想西邊多傷悲!
緊緊拽(zhuài)住衣裳和行囊啊,我是多想不再行軍和打仗!看看那野外桑林中,蜎蜎(yuān)爬滿的是蠶蟲。我蜷縮身子忍飢挨凍啊,戰車下露宿是何其寒窘(jiǒng)!
我匆匆出征到東山,久久不回啊歲漫漫。今日從東起程急匆匆,一路秋雨零落正濛濛。吊瓜長的果啊,已掛上了屋牆;屋內爬滿了潮蟲啊,門上結滿了蜘蛛網;村落荒蕪啊野鹿遊逛,螢火蟲夜晚閃閃發亮……這些景象並不可怕啊,我日夜思念著我的家鄉!
我匆匆出征到東山,久久不回啊歲漫漫。今日從東起程急匆匆,一路秋雨零落正濛濛。山丘上鸛鳥聲聲鳴叫,屋子內婦人夜夜嗟嘆。
快快打掃屋子收拾房間,我馬上就要趕到家門前。葫蘆兒結得圓又圓,柴堆上掛滿一串串。啊,自我離家不見,至今已整整三年!
我匆匆出征到東山,久久不回啊歲漫漫。今日從東起程急匆匆,一路秋雨零落正濛濛。黃鸝鳥路邊林梢飛翔,美麗的羽毛閃閃發亮。
姑娘你今兒出嫁噢,高頭大馬紅又黃!母親給你係上佩巾啊,你秀美的儀容多端莊!啊,燕爾新婚多美好,如今久別相見會怎樣!
【註釋】
[1] 徂:cú,往,去,如「自西徂東」。東山:
在古代奄國境內,西周時周公曾武力征討叛亂的奄國,滅之。奄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舊城東。「東山」另一說是泛指東方的山嶺,意思是向東遠征,跋山涉水,極言遙遠和艱難。
慆慆:tāo tāo,綿延漫長的意思,有的版本作「滔滔」,有的亦作「悠悠」,意思同。
[2] 零:落,飄零,零落。 蒙:細雨狀,如「細雨濛濛」、「開闢鴻蒙」。
[3] 曰:語助詞。 西悲:即「悲西」,為西邊(家)而悲傷。
[4] 制:即「掣」(chè),拽(zhuài),拉。 士:
假借字,即「事」,從事。 行枚:「行」(háng)是行陣、兵陣,「枚」是象筷子一樣的木棒,古人行軍時橫銜口中以防說話出聲,「行枚」這裡代指行軍作戰之事。
[5] 蜎蜎:yuān yuān,蟲子蠕動貌。 蠋:
zhú,野蠶。烝:zhēng,《詩經》裡的「烝」字古代多釋為窴[填]、塵[塵]、塞,引申為「滿」,這裡是說野外的桑樹上滿是野蠶。
[6] 敦:duī,蜷縮。下:和前面的「野」壓同樣的韻,「野」古代讀為yǎ,至今不少方言仍這樣讀。
[7] 果臝(luǒ):即果裸,學名栝樓(guā lóu),又稱葀蔞、瓜蔞,俗名藥瓜、吊瓜、天瓜、大肚瓜、鴨屎瓜等,葫蘆科植物,可如入藥。 施:
yì,蔓延。 宇:屋簷,房子。
[8] 伊威:俗稱潮蟲、土鱉,鄉村土房、土牆裡常有,喜潮溼。 蠨蛸:
xiāo shāo,一種長腿蜘蛛。 戶:門,古代一扇門板稱戶,兩扇門板就稱門,「門」[門]、「戶」兩字象形。
[9] 町疃:tǐng tuǎn,指人們聚居的村落。 熠耀:yì yào,閃爍貌。 宵行:螢火蟲。
[10] 伊:這裡作語助詞。 懷:思念,感懷。
[11] 鸛:一種象白鶴一樣的水鳥,嘴長,因它常佇立水中等待游魚,所以俗名「老等」,這裡比喻妻子在家中等候出征在外的丈夫。垤:dié,小土堆。
[12] 穹窒:空洞或堵塞的地方,這裡指清掃屋子。 徵:遠行。 聿:yù,語助詞。
[13] 敦:通「團」,音tuán,圓的意思。苦:通「瓠」,瓜瓠(hù)指瓠瓜,也即葫蘆。 栗薪:也作蓼薪,指柴堆。
[14] 不見:不現,不為所見,意思離家出征在外。 於今:至今。
[15] 倉庚:即「鶬鶊」,音cāng gēng,也叫黃鸝、黃鶯,鳴聲優美,益鳥。
[16] 之子:這個人,此人。 於:助詞,與前一個「於」同。 皇:黃白相間之色。駁:紅白相間之色。 馬:這裡指迎親的車駕。
[17] 親:這裡指「之子」的母親。 縭:
即「褵」,音lí,佩巾,前身佩帶長至膝部,如現今廚房做飯系(jì)的圍裙。古代女子出嫁由母親為其繫上佩巾,表示勸勉女兒到了男家要勤於家務以盡婦德。 九十其儀:
極言儀容之好,相當於我們現今說「**不離其十」一樣。
[18] 新:新婚。 孔:
甚,非常,如《鄭風·羔裘》「羔裘豹飾,孔武有力」。 嘉:美好。
舊:現在,針對「其新孔嘉」而言,故說「舊」,意思是非新婚之時了。
【點評】這是一首有關戰爭和徭役的著名長詩,表達了詩人對出征的悲苦、對家鄉的懷想、對妻子的思念,由物寫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憂喜交加,一位數年出征在外的男子踉踉蹌蹌、雨淚滿面、身向故園、聲聲呼喚的悲涼畫面,霎時呈現在讀者眼前。所以,清代文人王士禎評價說:「豳風《七月》、《東山》詩篇,述情賦景如畫工之肖物。
」(《池北偶談·談藝》)
此詩的主角是「我」,主題是「回家」, 在這四章中,詩人的方位依次由遠及近,情感也依次由悲到喜:回家路上所依次呈現的孤獨(夜宿車下)、荒涼(村落荒蕪)、想象中到家時的歡喜以及當年婚禮時的幸福,撲面而來——悲涼中延伸著甜蜜的回憶和想象的歡欣,歡喜中飽含了人生的悲苦與淒涼,悲樂與共,憂歡交匯,此正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謂「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卷一)。
另外,此詩後兩章以山丘上鳴叫的鸛來暗喻妻子的等待,以門口柴堆上的葫蘆來暗喻回家團圓,以飛翔的美麗黃鶯來暗喻新娘出嫁,都是非常成功的比興手法;以甜美的想象和回憶來表達按捺不住的歡喜和急於見到妻子的焦灼,則又極富感染力,故王士禎《漁陽詩話》說:「《東山》之三章『我來自東,零雨其蒙;鸛鳴於垤,婦嘆於室』,四章『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寫閨閣之致、遠歸之情,遂為六朝唐人之祖。」
3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我匆匆出征到東山,久久不回啊歲漫漫。今日從東
起程急匆匆,一路秋雨零落正濛濛。現在從東把家回,心想西邊多傷悲!緊緊拽(zhuài)住衣裳和行囊啊,我是多想不再行軍和打仗!
看看那野外桑林中,蜎蜎(yuān)爬滿的是蠶蟲。我蜷縮身子忍飢挨凍啊,戰車下露宿是何其寒窘(jiǒng)!
我匆匆出征到東山,久久不回啊歲漫漫。今日從東起程急匆匆,一路秋雨零落正濛濛。吊瓜長的果啊,已掛上了屋牆;屋內爬滿了潮蟲啊,門上結滿了蜘蛛網;村落荒蕪啊野鹿遊逛,螢火蟲夜晚閃閃發亮……這些景象並不可怕啊,我日夜思念著我的家鄉!
我匆匆出征到東山,久久不回啊歲漫漫。今日從東起程急匆匆,一路秋雨零落正濛濛。山丘上鸛鳥聲聲鳴叫,屋子內婦人夜夜嗟嘆。
快快打掃屋子收拾房間,我馬上就要趕到家門前。葫蘆兒結得圓又圓,柴堆上掛滿一串串。啊,自我離家不見,至今已整整三年!
我匆匆出征到東山,久久不回啊歲漫漫。今日從東起程急匆匆,一路秋雨零落正濛濛。黃鸝鳥路邊林梢飛翔,美麗的羽毛閃閃發亮。
姑娘你今兒出嫁噢,高頭大馬紅又黃!母親給你係上佩巾啊,你秀美的儀容多端莊!啊,燕爾新婚多美好,如今久別相見會怎樣!
《東山》描寫一人新婚不久就出外遠征,多年未歸的士兵回家途中思念家人的情景,表現了對戰事的厭倦,對和平的生活的渴望。 相傳本詩和周公東征奄國有關。徵人隨軍東征已經很久了, 在這個陰雨濛濛的日子, 他終於踏上了回鄉的路。
「慆慆不歸」一語透露出對歲月流逝的無限感慨,而「零雨其蒙」的景色則使全詩籠罩著一層愁慘氣氛。詩歌的第一章寫徵人欣喜自己能夠生還。他一聽說要離開東方,心兒就飛到了西方的家鄉,興奮地想象自己不再從事征戰。
第二章寫徵人想象家園已經荒蕪了,無人修剪的瓜簍爬到房簷上結子,土鱉在屋裡跑來跑去,蜘蛛在牆角結網,場院上印著鹿跡,磷火飛來飛去。但這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這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第三章寫他想象自己的妻子正在為思念他而嘆息。
第四章回憶三年前新婚時的情景,設想著重逢的歡樂。詩歌以十分細膩的筆觸刻畫了徵人在回鄉途中複雜的內心活動和對和平生活的熱切渴望。 詩人回憶了戰爭生活的艱辛,卻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他在途中想象家中的心理活動。
想象著他出徵以後家園的荒涼,想象妻子在家的盼望。種種懸想最後在接近家鄉時,更聯想到當年新婚的美好,而設問如今會怎麼樣呢?「其舊如之何?
」這種擔心,既表現敢他的渴望,又反映了對戰爭造成的阻隔的擔心,因此,《東山》在表現征夫對家人的思念之外,又表達了對戰爭的看法。這是不同於其他作品的特點之一。
這是一首有關戰爭和徭役的著名長詩,表達了詩人對出征的悲苦、對家鄉的懷想、對妻子的思念,由物寫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憂喜交加,一位數年出征在外的男子踉踉蹌蹌、雨淚滿面、身向故園、聲聲呼喚的悲涼畫面,霎時呈現在讀者眼前。所以,清代文人王士禎評價說:「豳風《七月》、《東山》詩篇,述情賦景如畫工之肖物。
」(《池北偶談·談藝》)
此詩的主角是「我」,主題是「回家」, 在這四章中,詩人的方位依次由遠及近,情感也依次由悲到喜:回家路上所依次呈現的孤獨(夜宿車下)、荒涼(村落荒蕪)、想象中到家時的歡喜以及當年婚禮時的幸福,撲面而來——悲涼中延伸著甜蜜的回憶和想象的歡欣,歡喜中飽含了人生的悲苦與淒涼,悲樂與共,憂歡交匯,此正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謂「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卷一)。
另外,此詩後兩章以山丘上鳴叫的鸛來暗喻妻子的等待,以門口柴堆上的葫蘆來暗喻回家團圓,以飛翔的美麗黃鶯來暗喻新娘出嫁,都是非常成功的比興手法;以甜美的想象和回憶來表達按捺不住的歡喜和急於見到妻子的焦灼,則又極富感染力,故王士禎《漁陽詩話》說:「《東山》之三章『我來自東,零雨其蒙;鸛鳴於垤,婦嘆於室』,四章『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寫閨閣之致、遠歸之情,遂為六朝唐人之祖。」
山水對聯賞析,山水對聯,並賞析其好處
面嶠峰四面畫 半江繡水滿江春。戶外春風催柳綠 園中花蕊吐詩紅。澗邊楊柳枝枝墜 天上雲霞朵朵飄。高山既得賞楓葉 深谷無妨聽瀑聲。春來百草鬧芳意 冬去萬溪彈妙琴。流水輕牽堤上柳 落花香柒石邊泉。月缺月圓星眼底 花開花落樹心間。春風作彩柒千樹 流水為弦彈萬溪。風吹雲彩花齊放 水瀉山崖雪亂飛。四嶺八峰搖路轉...
王維《觀獵》,翻譯和賞析,《水調歌頭》翻譯和賞析
一 譯文 勁風吹過,繃緊的弓弦發出尖銳的顫聲,只見將軍正在渭城郊外狩獵。秋草枯黃,鷹眼更加銳利 積雪融化,飛馳的馬蹄更像風追葉飄。轉眼已經路過新豐市,不久之後又騎著馬回到那細柳營。回首觀望方才縱橫馳騁之處,傍晚的雲層已與大地連成一片。二 賞析 人嘗論王維詩詩中有畫,品 觀獵 果不虛言。王維這首 觀獵...
《水調歌頭》翻譯和賞析
譯文 明月從何時才有?手持酒杯來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風歸返,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瓊樓玉宇,愛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 風寒。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間!轉過硃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悵無眠。明月不該有什麼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人有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