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離
1、性質不同
仰韶文化是一種母系氏族社會文化,所謂母系氏族社會是指女性在社會中亨有統治地位,並且掌握氏族領導權的社會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現象.因為第一次發現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村,因而命名.距今約7000至2023年的歷史。
2、遺址不同
仰韶文化的遺址一般在河流兩岸經長期侵蝕而形成的階地上,或在兩河匯流處較高而平坦的地方,這些地方土地平坦肥沃,有利於農業、畜牧,取水和交通。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佈於是長江流域下游地區,主要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群島。
3、農業不同
仰韶文化是以原始農業為基礎、以食物生產為主、以食物採集為付的氏族社會文化,其生產工具以較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的有:刀、斧、錛、鑿、箭頭、紡織用的石紡輪等.其主要農作物為慄和黍,其主要飼養家畜是豬、狗和羊。
河姆渡文化在農業方面:以人工栽培的水稻為主,在遺址第4層較大範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這對於研究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義.河姆渡文化的農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2樓:靈魂巡遊者都藍
仰韶文化,是中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一種文化現象.仰韶文化的名稱源於2023年在其第一個發掘地---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所以被稱為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至2023年的歷史.
仰韶文化主要分部在黃河中下游一帶,以陝西的東部、河南的西部、山西的西南部的狹長地帶為中心區域.至今,已發現了上千處仰韶文化遺址.由於時間跨度和區域分部不同,因此分為半坡、廟底溝和西王村三種型別,但是,這三種型別所映出來的文化特徵卻是較為同一性的.
仰韶文化的文化特徵主要表現在:
一、仰韶文化是一種母系氏族社會文化,所謂母系氏族社會是指女性在社會中亨有統治地位,並且掌握氏族領導權的社會文化.
二、仰韶文化的遺址一般在河流兩岸經長期侵蝕而形成的階地上,或在兩河匯流處較高而平坦的地方,這些地方土地平坦肥沃,有利於農業、畜牧,取水和交通.
三、仰韶文化是以原始農業為基礎、以食物生產為主、以食物採集為付的氏族社會文化,其生產工具以較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的有:刀、斧、錛、鑿、箭頭、紡織用的石紡輪等.其主要農作物為慄和黍.
其主要飼養家畜是豬、狗和羊.
四、仰韶文化的主要生活器皿為陶質的:甑、灶、鼎、碗、杯、盆、罐、甕等.日用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以手工製法,用泥條盤成器形,然後將器壁拍平製造.
紅陶器上常有彩繪的幾何形圖案或動物形花紋,是仰韶文化的最明顯的文化特徵,故亦稱彩陶文化.
五、仰韶文化在建築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半坡遺址,半坡遺址居住區佔地約30000平方米,其佈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為中心,中小型房屋窯穴等散佈周圍,其外圍環繞一條大型壕溝.其中遺址發掘出房屋46座,可分為圓形和方形兩種,每種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築兩類. 總之,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影響最大的一種原始文化,它縱橫二千里,綿延數千年.
漢族的前身「華夏族」,最早即發跡於黃河流域,而仰韶文化遺址中諸多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中炎帝黃帝時代的創造發明是相吻合的.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現象.因為第一次發現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村,因而命名.距今約7000至2023年的歷史.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佈於是長江流域下游地區,主要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群島.
一、河姆渡文化在農業方面:以人工栽培的水稻為主,在遺址第4層較大範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這對於研究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義.河姆渡文化的農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二、河姆渡文化在植物方面:有橡子、菱角、桃子、酸棗、葫蘆、薏仁米和菌米與藻類植物遺存.
三、河姆渡文化在養殖方面:有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
四、河姆渡文化在骨器製作方面:有耜、魚鏢、鏃、哨、匕、錐、鋸形器等器物,精心磨製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圖案,就像是精美絕倫的實用工藝品
五、河姆渡文化在建築方面: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樑,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樑、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蓆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通過與樁木綁紮的辦法樹立.
這種底下架空,居住面帶長廊的長屋形建築稱為幹闌式建築.
由上綜述,無論是發源於黃河中下游仰韶文化,還是發源於長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都對中國文化有著啟蒙式的影響,對中華文明有著深遠的意義.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的成就? 5
3樓:9點說史
1、仰韶文化
第一,仰韶文化影響考古學的發展。
發現仰韶文化之前,中國還沒有考古學,仰韶文化的發現標誌著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誕生。考古學研究主要依靠遺址的發現。
而發現仰韶文化遺址點之眾多,遠遠超過其他文化遺址點的發現量,仰韶文化的發掘和研究必將推動中國考古學的發展,並影響世界考古學的發展。
第二,仰韶文化影響中國歷史的研究。仰韶文化雖然不能代替中華文明起源史,「卻是中國國家起源史和中華民族起源史這座大廈中的一根擎樑柱」(蘇秉琦語)。
因此,仰韶文化成為中國歷史研究的一個切入點。仰韶文化和此後在黃河流域興起的二里頭文化(夏文化)一脈相承,仰韶文化的研究必將推動和影響中國歷史的研究。
第三,仰韶文化影響世界對中國的認識。仰韶文化遺址的發現,使世界認識中國有自己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上承舊石器文化下接龍山文化,使中國石器時代有了大致軌跡,也加深了世界對中國是文明古國的認識。
從而對中國不同於外國,獨特發展的土著政治、經濟、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2、河姆渡文化
2023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以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河姆渡文化的分佈範圍開展調查,21世紀在基本建設中也發現了一些重要遺址,至今在寧紹平原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
近幾年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有餘姚市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寧波市江北區傅家遺址。這三處遺址位於河姆渡以北10公里之內,文化內涵和河姆渡遺址一致,僅有少量文物是首次發現。
如田螺山遺址發現北方遺址經常出土的高達90釐米的深腹罐,這是南北文化交流還是自己創造發明,引起考古界的爭論(河姆渡與田螺山之間在遠古時期是一片)。
不管怎樣,這些遺址發現發掘,豐富了河姆渡文化內涵,說明河姆渡遺址並不是孤立的,早在2023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寧波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3、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佈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2023年。2023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2023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
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4、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屬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
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023年(距今2023年前)。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龍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為漢族先民創造的遠古文明。
2023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把這些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5、良渚文化
2023年,施昕更在良渚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2023年,出版了《良渚-杭縣第二區黑陶遺址初步報告》。施昕更成為良渚遺址的第一個發現者,是探索良渚文化和良渚文明的先驅。
2023年,夏鼐先生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名稱。
2023年,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的發掘,使人們對良渚文化的認識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一次在典型的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玉禮器,將長期被視為「周漢古玉」的良渚玉器放回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年代座標,自此,長期以來籠罩在良渚玉器上的神祕面紗被撩開了。
在前一階段考古諸多發現的啟示下,浙江考古工作者在良渚、瓶窯一帶相繼發現了反山顯貴者墓地,瑤山、匯觀山祭壇與墓地,莫角山巨型建築基址,塘山「土垣」等大型遺址,以及一大批良渚時期的村落遺址和墓地。
目前已發現各類遺址135處,它們共同構成了分佈密、型別多、規格高的遺址群落。學者們稱之為「良渚遺址」,它是整個良渚文化的中心,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片「聖地」。
2023年,考古學家又發現以莫角山宮殿為中心的四周還有一圈環繞的城牆。這個大發現標誌著在七十年考古歷程中,繼發現良渚遺址、命名良渚文化後的又一個重要的階段——確立了良渚文明。
4樓:匿名使用者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影響最大的一種原始文化,它縱橫二千里,綿延數千年,在世界範圍內來說,也是首屈一指的。漢族的前身「華夏族」,最早就發跡於黃河流域,而仰韶文化遺址中諸多考古發現,如陶器製造、紡織做衣、繪畫雕塑、文字、曆法、宮室營建等等,同文獻記載中炎帝黃帝時代的創造發明相吻合。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了水稻的栽培。2023年的發掘中從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殼,據發掘報告說總量達到150噸之多,在已經碳化的稻殼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結果確認這是七千前的稻米。
水稻的栽培,使社會上大量的餘糧屯積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別的出現。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紅山文化:紅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徵和內涵.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源於崧澤文化,由於北進失利及水患,良渚文化主體很快衰落。良渚文化中文字和城址已露端倪,從社會形態特徵來說, 良渚文化第三期已進入原始文明社會。
良渚文化刺激了中原地區原始文明的極大發展,併產生劇變,最終形成了中國繁榮的早期文明,夏商文明禮儀制度中的琮、鉞和神人獸面紋即來自良渚文化因素。
仰韶文化時期,其建築式樣與現在的哪種建築相類似?
仰韶文化時期,其建築式樣與現在窯洞 相似。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 穴居式 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佈於黃土高原的山西 陝西 河南 河北 內蒙古 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
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遺產有什麼區別
我們通常把人類在地表上的活動的產物叫做文化景觀 自然風光 田野 建築 村落 廠礦 城市 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飾等所構成的文化現象的複合體。文化景觀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景觀,它反映文化體系的特徵和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徵。文化景觀 這一詞自20世紀20年代起即已普遍應用。索爾,c.o.在1925年發表的...
文化傳播與跨文化傳播有什麼區別?還是他們就是一樣的,只不過說
文化傳播理應包含跨文化傳播。跨文化傳播外延小一些,它必定要在不同文化領域傳播,不然怎麼叫 跨 呢?文化傳播與跨文化傳播有什麼區別 它們的研究物件有所不同。文化傳播是指一種文化的擴散,它所研究的是一種文化擴散的軌跡 時間 結果等等現象,它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自然流變的,就像我國唐代文化擴散到西域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