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心明心誠
之:語末助詞,起補足音節的作用,不譯
2樓:小薇薇
1、之:無意義,只是結構助詞而已。
2、原文簡介
《桃花源記》是東晉偉大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3、創作背景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
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4、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詩人、辭賦家、田園詩人、隱逸詩人,歸隱後寫了大量田園詩,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創始人。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
因為好喝酒,又被稱為酒聖陶淵明。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的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開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闢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於真實感受,影響唐代詩歌的創作。
3樓:竍之
之在大多數版本中都沒有註解 一般理解為句末語氣助詞
4樓:月滿東閣
到處做些標記。為得是再次尋回來啊
《桃花源記》中處處志之的之是什麼意思
5樓:北冥楓少
我是學古漢語的,處處志之解釋一般來說是指,志作動詞即做標誌或做標識的意思,之在大多數版本中都沒有註解,一般理解為句末語氣助詞,在中學語文課本中也沒有註釋。你可以參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相關文獻,以下是網路資料http://ishare.
iask.sina.***.
**/f/7860730.html
6樓:大腳傳中
直接從文中分析就行,上下關聯,當然是指便扶向路的路了,即通往桃花源的去路。
不要迷信老師,要有自信,學會用自己的感覺去分析問題。
給你一個例子,比如我在小時候看水滸,背會了水調歌頭. 中秋。若干年後,我們課本上有了這首詞,課本上有一句: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
而我在水滸中看到的卻是:高卷珠簾,低倚戶,照無眠,於是我堅持自己的看法,就算考試我也不改,對與不對是另外一回事,但堅持,卻是必須要的。
7樓:此在彼在
在《桃花源記》中,有多處用到「之」字,其中在句末的有:漁人甚異之;具答之;處處志之;聞之。這四處用法是相同的,所以建議還是將「處處志之」中的「之」字作代詞解。
8樓:wwj吳文潔
志:是做動詞用,做標記的意思。之:語氣助詞。處處志之:到處做下標記。
9樓:英雄謝頂
之,在文中一般理解為代詞,即指代前句中」便扶向路「中的」路「
10樓:匿名使用者
eved parents' only hope
桃花源記中的處處志之中的志是什麼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志」的意思是做標記.「處處志之」的意思是在各處做標記.其中,「志」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特殊用法.
桃花源記中的「處處志之」的志是什麼意思
12樓:匿名使用者
哎,書下有註解吧,老師也應該講了。
是 作標誌的意思。動詞
13樓:匿名使用者
「志」本是名詞,譯為「標誌」。次處活用作動詞,是「作標誌」、「作標記」的意思。
14樓:匿名使用者
每到一處便桌一個記號
15樓:徭珠樹和泰
就順著舊路(回去),每一個地方都做標記
陶淵明桃花源記課文中的「處處志之「的」之」是啥意思?快一點
16樓:孟孟
處處志之 這裡的「之」是助詞,起協調音節作用,沒有實意。
17樓:匿名使用者
忘記了!!!天,我記得當年這是一個關鍵點。
那就是「無義」吧。
《桃花源記》中「處處志之」中的志是什麼意思?
18樓:慕顏菲
「志」的意思是做標記。「處處志之」的意思是在各處做標記。其中,「志」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特殊用法。
希望可以幫助你!
19樓:酷火天王
處處志之:「之」無明確含義,《桃花源記》中「處處志之」的「之」,在許多選本里都未作注,選編了該篇的初中語文課本也沒有解釋.
意思是漁人在各處都作了記號
20樓:一定會逮到你
志 1.做標記(動詞)處處志之 2. 標記(名詞)尋向所志
21樓:蟻昂雄賞敬
剛才以為是代詞。左右品味,又覺不對。感覺是助詞更符合些。如果沒有前文,第一眼看來就覺得是代詞。看前文,這裡沒有之字什麼事兒,沒有必要重新交代在「桃花源」到處做標記。。。。
桃花源記讓作者嚮往什麼,桃花源記中桃花源讓作者嚮往的是什麼
桃花源1.環境優美 2.物產豐饒 3.人人平等,沒有剝削壓迫.4.人民安居樂業,沒有戰亂.桃花源記中桃花源讓作者嚮往的是什麼 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 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的和平生活,以及作者對桃花源的嚮往 與世無爭的生活,寧靜的內心。安定平穩...
解釋桃花源記中的成語桃花源記中的成語帶解釋
世外桃源 復 原指與現制實社會隔絕 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 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地方。落英繽紛 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豁然開朗 形容開闊 開朗 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變開 闊。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阡陌交通 田間...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嗎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他那個時代是不存在的,陶淵明之所以會寫這個地方純碎是寄託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希望有一個這麼安靜的地方讓百姓可以幸福的生活,到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想要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是不太可能的。不過據現在發現說桃花源應該是存在的,它可能是陶淵明在遊歷的過程中進入到了一個這麼美好的地方。我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