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詠蟬這首詩中藉和垂芮飲清露的意思?這首詩含有什麼哲理

2021-03-19 02:13:11 字數 5324 閱讀 7872

1樓:滄海半杯

《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託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人稱道。

虞世南畫像

首句「垂緌飲清露」,「垂緌」是古人結在領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像下垂的冠纓,故稱「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息於高處,餐風飲露,故為「飲清露」。這句寫出了蟬的清華俊朗的特點。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且與末句的「秋風」相呼應。 「流響」寫蟬長鳴不已,悅耳動聽,用一「出」字,將無形的聲音傳送寫得可感可見。

這句雖只對蟬聲遠傳進行了描寫,讀者卻已可窺蟬的高標逸韻。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秋風的傳遞所致,詩人卻別有會意,強調這是由於「居高」使然。這種獨特的感受蘊涵一個真理:

立身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權貴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真如俗話所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兩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頗顯大氣。這兩句看似寫蟬,實則帶有自況的意味,表達出詩人對自身內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

聯絡到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讚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虞世南此處表現出來的自信該不為過吧。

詠蟬 虞世南 這首詩含著什麼哲理

2樓:歌吟鈴子

虞世南(558-638), 字伯施,餘姚人。沉靜寡慾,精思讀書,至累旬不盥櫛。文章婉縟,見稱於僕射徐陵,同是有名。

在隋,官祕書郎,十年不徙。入唐,為秦府記室參軍,遷太子中舍人。太宗踐祚,歷弘文館學士、祕書監。

卒諡文懿。太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集三十卷。

詩詞賞析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託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人稱道。首句「垂緌飲清露」,「垂緌」是古人結在領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像下垂的冠纓,故稱「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息於高處,餐風飲露,故為「飲清露」。

這句寫出了蟬的清華俊朗的特點。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且與末句的「秋風」相呼應。 「流響」寫蟬長鳴不已,悅耳動聽,用一「出」字,將無形的聲音傳送寫得可感可見。

這句雖只對蟬聲遠傳進行了描寫,讀者卻已可窺蟬的高標逸韻。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秋風的傳遞所致,詩人卻別有會意,強調這是由於「居高」使然。這種獨特的感受蘊涵一個真理:

立身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權貴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真如俗話所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兩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頗顯大氣。這兩句看似寫蟬,實則帶有自況的意味,表達出詩人對自身內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

聯絡到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讚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虞世南此處表現出來的自信該不為過吧。

3樓:匿名使用者

寫出了蟬的飲食之純潔,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

《詠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4樓:匿名使用者

1詠:用詩詞等來描述,抒發感情的方式,文體的一種。

籍:通「借」

垂緌飲清露:倒掛在樹上吸吮著清甜(或美味)的甘露(或露水)。

2這首託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人稱道。 虞世南畫像

首句「垂緌引清露」,「垂緌」是古人結在領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像下垂的冠纓,故稱「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息於高處,餐風飲露,故為「引清露」。這句寫出了蟬的清華俊朗的特點。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且與末句的「秋風」相呼應。 「流響」寫蟬長鳴不已,悅耳動聽,用一「出」字,將無形的聲音傳送寫得可感可見。

這句雖只對蟬聲遠傳進行了描寫,讀者卻已可窺蟬的高標逸韻。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秋風的傳遞所致,詩人卻別有會意,強調這是由於「居高」使然。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涵一個真理:立身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權貴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真如俗話所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兩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頗顯大氣。

這兩句看似寫蟬,實則帶有自況的意味,表達出詩人對自身內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聯絡到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讚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虞世南此處表現出來的自信該不為過吧。

垂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什麼意思?

5樓:智慧小白菜

垂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的意思是: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出處:虞世南的《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翻譯: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6樓:匿名使用者

流響出疏桐」的意思是: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這句話出自唐朝虞世南的《蟬》

7樓:匿名使用者

【蟬】唐 虞世南

垂緌(ruí)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jiè)秋風。

【釋義】

蟬垂下像帽帶似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綿的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藉助了秋風。

言外之意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揚。

這是一首詠蟬的詩句,謳歌了蟬的高潔品格。但也是託物言志。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

「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8樓:匿名使用者

「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

「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

「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全詩如下: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9樓:海香姐說電影

唐詩三百首:(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會翻譯詠蟬這首詩的來!

10樓:匿名使用者

詠 詠歎 讚美

藉 憑藉

垂縷飲清露:

垂縷:古代將帽帶結在下巴下面,使帽固定。打結後 剩餘下垂的部分稱縷。垂縷,比喻蟬頭上的觸鬚

這一句寫蟬垂著觸鬚,有如冠冕下垂著纓帶的彬彬君子,恬淡寡欲,「飲清露」以自足;

11樓:匿名使用者

詠:讚美

籍:依靠、依賴

垂縷飲清露: 這句詩寫蟬的形狀與食性。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作者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

詠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詩處處含比興象徵的手法

12樓:我就是壞蛋哈

詠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詩處處含比興象徵的手法,哪句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

(居高聲自遠)。

含點睛之筆的詩句蘊含一個真理:(站得高了自然聲音要傳得遠)。

蟬這首詩 中每一句詩的意思

13樓:南邕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

「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像曹丕在《典論。**》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

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在獄詠蟬這首詩注音《在獄詠蟬並序》全文,難字注音

一全文如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x l ch n sh ng ch ng n n gu n k s q n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n k n xu n b n y ng l i du b i t u y n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l zh ng f i n n j n f ng du xi ...

詠鵝這首詩中有哪些描寫動作的詞詠鵝這首詩中代表動作的詞有哪些

詠鵝 這首詩中的 歌 浮 撥 三個字是用來生動地描寫鵝的動作的。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三 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 撥 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 紅掌 綠水 等幾個色彩鮮豔的片語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

求駱賓王《在獄中詠蟬》全詩,在獄詠蟬的全文解釋

駱賓王在獄bai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 du思侵。那堪玄鬢影,zhi 來對白dao頭吟。露重飛難專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屬,誰為表予心。賞析 獄中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內 露重飛難容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西陸 指秋天。南冠 指囚犯。玄鬢 即蟬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