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二佰六
一般都說「通假字」,老教材有的說同假字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通假字大量存在於古書之中,是造成中國古書難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稱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
謝謝採納哦~
2樓:素衣掩紅妝
沒區別,"通"就是"同"
通假字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狹義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中的「莫」,為「暮」之古字,被「借」為否定副詞「不」、「沒有誰」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異體字:同一個意思,不同的寫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說」與「悅」;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別字)。事實上,第一個寫通假字的人可以說是寫的白字,但是後人紛紛效仿,也就積非成是了。
通假字大量存在於古書之中,是造成中國古書難讀的禍首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
通假字的成因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古書幾乎都被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住個讀音,未記住其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與假借字的分別
有人常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來已有「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而六書的的假借字則是本無其字,因為要創制新字較麻煩或為免使字數大量增加,而採用同音或近音字表達那種意思,例如「自」字本義是鼻子,因同音關係,借來表示「自己」之意,這是六書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訓詁解說中,也有時會把兩個名稱相混。讀者應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學知識,小心判別。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通假字本質上不屬於錯字或別字,屬於正常的文言現象。
3樓:匿名使用者
同:一般是古代也用,意思是同的那個字
通:作者寫錯別字了(不完全是作者文化程度問題,古代通訊不發達,地區對一些字的書寫、讀音給、用法有差異)
4樓:知音嫅姐
通一般是古代與現在的字使用方法不同,意思與現在字不一定相同。而同則是意思相同
5樓:匿名使用者
沒區別,說法不一樣而已
文言文中某個通假字「通」……,與「同」……有什麼區別?
6樓:老沙侃文化
通假字中「通」……復一般制
是指讀音相同的字,臨時bai借來一用,比如「du蚤」通「早」zhi,「蚤」只是臨時dao借用。
「同」……一種情況是指異體字,比如「淚」又寫作「淚」,一種情況是以前有字表達這個意思,後來造出新字把它取代了,它又只好去表達別的意思。
語文文言文的通假字中「同」與「通」有什麼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嚴格來講是不一樣的。通假字可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本無其字」的假借,我們說它「同」某字;
另一種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的古音通假,我們說它「通」某字。
在中學階段,這些區別不用給學生講得過細。
8樓:俏·小艾
同是「同樣」的意思,而通是通用的意思
9樓:xiangxiang摩羯
我認為沒什麼區別,因為「通假」就是指古代漢字的通用和假借。
文言文中為何有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稱為假借,是古人用字寫詞時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的現象。原本當用的字叫本字,臨時用來替代本字的那個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簡稱借字 例如 莊公寤生,驚姜氏。鄭伯克段於鄢 舉錯不可不察也。張釋之傳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繫辭下 十分明顯,例 的寤本應...
文言文中高考常考的通假字有哪些,高中語文的所有古文中含通假字例句35句
燭之武退秦師 1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 矣 語氣詞,了。2 共其乏困 共,通 供 供給。3 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 饜 滿足。4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 缺 侵損,削減。5 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 悅 高興。6 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 智 明智。荊軻刺秦王 1 秦王必說見臣 通 悅 高興...
語文九年級上冊文言文通假字
九年級上下冊通假字 九年級 上冊 1 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適 zh 通 謫 陳涉世家 2 為天下唱 唱 ch ng 通 倡 陳涉世家 3 固以怪之矣 以 y 通 已 陳涉世家 4 將軍身被堅執銳 被 p 通 披 陳涉世家 5 故不錯意也 錯 cu 通 措 唐睢不辱使命 6 倉鷹擊於地上 倉 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