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很多事、很多人不能簡單的用對錯來區分。
我覺得陶淵明所抱的態度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中國古代文人對為人處世的一種普遍態度。從屈原到李白、陸游等等。
陶淵明也曾出仕過,當過縣令,只是對當時官場的黑暗極度不滿,才決定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隱逸山林。
如果說在行動上不是積極去改變現狀就是消極,那他是有些消極,但就他而言,根本就無力去改變當時的官場,所以他選擇了隱逸,選擇了獨善其身,我倒願意理解這是另一種積極。
也正是他的獨善其身,為中國的文化留下了光彩奪目的一筆,從這個角度來看,他也是積極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2樓:中國快反兵
陶淵明的淡泊名利是值得認可的,但是他確實是逃避現實,他自己倒好,過著悠閒的生活,可是老百姓呢?他就那麼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像陶淵明這樣的淡泊名利的人不少呢!!!只不過,別人沒像他那麼有文采,懂寫好詩,才會令他的逃避現實讓許多人淡忘,按這麼說來,和尚豈不是也值得說淡泊名利嗎?
如果陶淵明真正愛國,他就不應該隱居,應該像個男子汗,大膽出來幹上一番事業,難道他怕**嗎?真是可笑,他置老百姓於不顧,就是不對,他就只懂得在詩裡說愛國,光說不練。難道我說錯了嗎?
不能因為他是個名人,就認為他沒有缺點。從古到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一個男兒本色,他到了老百姓緊要關頭,民不聊生的時候,需要他的時候,就自己跑去享福,不管老百姓。這也不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如果清官個個都像他一樣,只懂得退縮,中國就必亡,所以,我認為,他應該大膽出來為祖國,人民而奮鬥,這是為了整個國家,自己隱居,就是為了自己的生存,是自私的行為。
我有說得不好的地方,請指出來,可是別罵我哦!!!
3樓:傳奇魔獸瘋子
積極的。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怎麼能說他是消極的呢?陶淵明所處時代政治黑暗,君子不屑與其為伍。
4樓:匿名使用者
看法不同 按莊子的
出世來說他是積極的 因為他不當當是說出世 他還是有心天下 但是按老子的論語來說 他又是消極的 他嚮往的那種田園生活明顯的與論語的家國天下相違背 甚至可以說是墮落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 他還是積極的 他只是在自己的抱負沒辦法實施的後才有了出世的嚮往 這和古代的達則兼及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是一致的!!古代的很多文人是念著論語 但是枕頭底下放著一本莊子的(這是真的,不是我杜撰) 總的來說還是積極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他的觀點是退隱避市逍遙山水之間,當然是消極的了。
6樓:匿名使用者
lz你說的哪方面啊,我覺得陶淵明的個人生活狀態方面是積極的(還挺會享受的);但對社會來說沒什麼益處,在這方面又是消極的
7樓:_夢遊武林
8樓:零陵郡
本來是個積極的人。
自己無力改變。
就消極下去了,跟我們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一樣
陶淵明的思想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9樓:匿名使用者
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陶淵
明的淡泊名利是值得認可的,但是他確實是逃避現實,從陶淵明的一生來看,他的思想接近於道家莊子所追求的心靈的自由,精神世界的灑脫,而道家的無為思想對當今社會而言,能解脫人的精神枷鎖,壓力,抑鬱.但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卻屬無益.畢竟歷史的腳步是向前發展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積極的。但在另一些方面顯得特別消極。比如逃避。
陶淵明的詩在當時有什麼積極和消極意義?
11樓:匿名使用者
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汙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在《歸園田居》中,他將官場寫成「塵網」,將身處其中比喻為「羈鳥」和「池魚」,將退隱田園更是比喻為衝出「樊籠」,返回「自然」。
因為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對現實的失望,迫使詩人回到詩歌中去構築一個理想的社會,《桃花源詩並記》是他這一思想傾向的反映。
除田園詩之外,陶淵明還有歌詠勇士的詩,有充滿愛國熱情的詩,有消極避世的詩,由此可見其詩歌思想的複雜性。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後天的經過世俗薰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裡,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對生活的態度的消極的一面積極的一面
12樓:傻話瞎說
陶淵明對自然文明是積極的。一腔摯愛付淺唱,悠然川原託誠懷。信手拈來成詩文,總令讀者嘆高才。
可是,愛了自然,對同類就會陌生。所以,謳歌人類文明的詩文就少。這也是農業古國的通病。
再說,天工開物才幾百年,「科學人生」的觀念,那時被嘲為「巧裡嘎雜」,就是不務正業。詩詞文章中有記載的也就是沈括和中國的名醫著作。後看為弊不算弊,誰能躲開心跳間?
文人本是蹈朽才,昨天亦難知今天。
13樓:匿名使用者
都有吧 主要還是要分呢 好嗎
評陶淵明,他的思想在當時有什麼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
14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的主題思想是淡泊名利,安貧樂道,嚮往安靜祥和的田園生活,不與世俗為伍.
這種思想在晉末的戰亂年代當然有利有弊,首先陶淵明的「真」與當時混亂不堪,朝政腐敗的晉王朝無疑形成了一種鮮明對比,他厭惡官場的黑暗和陰謀,積極探索真正的人生價值不說當時,就是現在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啟發.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一文中對世外桃源近乎完美的描繪則體現了陶淵明對當時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窮苦人民的同情,反對慘無人道的戰爭,渴望幸福安定的生活.而在《歸去來兮詞》中更是把那些所謂「積極入仕」的讀書人羞得顏面全無,當時背景下,入仕大多為了一己私利,盤剝百姓.而陶淵明自食其力,不與當時腐敗的官場為伍,自食其力,更好的解釋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陶淵明的思想在當時更多的表現在隱居和無為的道家思想之上,這可能會使得一些有能力,有報國之心的人才缺乏動力,使得朝中能人義者更少,閒人亂臣增多
陶淵明的思想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15樓:3月21日晴
陶淵明對社會人事的虛偽黑暗有極清醒的認識,因而他的隱逸不是消極的逃避現實,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會現實的積極意義。當他在漫長的隱居生活中陷入飢寒交迫的困境時,儘管也彷徨過,動搖過,但最終還是沒有向現實屈服,寧固窮終生也要堅守清節。
據說郡官派督郵來見他,縣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嘆息說:「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
」從此,不為五斗米折腰傳為佳談。陶淵明喜歡喝酒,「寄酒為跡」抒發自己不願和腐朽的統治集團同流合汙的心願,表現出詩人恬淡曠遠的襟懷、孤傲高潔的品格,也正是因為如此它的作品才雖平淡質樸卻詩意盎然。
陶淵明作品的語言平淡,但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平易的語言表達出來;表意易讀懂,其內涵還需細細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實秋曰:「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無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鑿之痕的一種藝術韻味。
」如農家口語,但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卻生動鮮明。蘇軾雲:「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讀有奇趣。
如噯噯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又曰: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則疲精力,至死不悟。」體現了一種「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語)的巧妙構思。
陶淵明的人生態度
16樓:張仁杰
陶淵明是中古時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學思
想是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真的理解,既注重歷史與生活的真實,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懷抱負的真實,是較完美的藝術真實。同時,他對自然的理解也表現其文學思想的獨特性。
他不言教化、不事雕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發,注重詩文的自然天成,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然而,無論是提倡藝術真實,還是推崇文學的自然,都是為了酣暢淋離地表現人生。這是陶淵明文學思想的靈魂。
陶淵明對社會人事的虛偽黑暗有極清醒的認識,因而他的隱逸不是消極的逃避現實,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會現實的積極意義。當他在漫長的隱居生活中陷入飢寒交迫的困境時,儘管也彷徨過,動搖過,但最終還是沒有向現實屈服,寧固窮終生也要堅守清節。
據說郡官派督郵來見他,縣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嘆息說:「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從此,不為五斗米折腰傳為佳談。
陶淵明喜歡喝酒,「寄酒為跡」抒發自己不願和腐朽的統治集團同流合汙的心願,表現出詩人恬淡曠遠的襟懷、孤傲高潔的品格,也正是因為如此它的作品才雖平淡質樸卻詩意盎然。
陶詩文共一百四十幾篇,引用《列子》、《莊子》典故多達七十次之多,不能不說對老莊思想接受甚深。陶淵明崇尚老莊的自然美學觀,同時又是生活勞動在田園之中,很自然地,田園生活便成了他的審美物件化,也因此成就了中國田園詩歌的輝煌。
陶淵明以自然為美,以真為美的詩美思想,閃耀在詩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個性,使讀者強烈感受到詩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體現在內容上,則是把田園生活引進 了詩壇,為中國詩歌的發闢了一片新天地;
滲透在藝術上,則是產生了真樸淡遠的藝術境界和沖淡自然的美學風格。這就是偉大詩人的陶淵明,千百年來,他的品格,他的詩歌,他的田園,連同他的那份悠然,一併成為後世詩人與讀者崇拜和研究的物件,就足以說明他美學思想的無盡生命力。
擴充套件資料
陶淵明的成就
卷之一 詩四言:
《停雲(並序)》《時運(並序)》《榮木(並序)》《贈長沙公(並序)》《酬丁柴桑》《答龐參軍(並序)》《勸農》《命子》《歸鳥》
卷之二 詩五言:
《形影神(並序)》《九日閒居(並序)》《歸園田居五首》《遊斜川》《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乞食》《諸人共遊周家墓柏下》《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答龐參軍(並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連雨獨飲》
《移居二首》《和劉柴桑》、《酬劉柴桑》《和郭主簿二首》《於王撫軍座送客》《與殷晉安別(並序)》《贈羊長史(並序)》《歲暮和張常侍》《和胡西曹示顧賊曹》《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 詩五: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還舊居》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己酉歲九月九日》《庚戌歲九月中西田獲早稻》《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飲酒二十首(並序)》《止酒》《述酒》《責子》《有會而作》《臘日》
卷之四 詩五言:
《擬古九首》《雜詩十二首》《詠貧士七首》《詠二疏》《詠三良》《詠荊軻》《讀〈山海經〉十三首》《擬輓歌辭三首》
有人認為陶淵明的隱逸是消極避世的行為,你怎麼看
不能這麼說。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個小官吏根本沒有能力和黑暗的現實相對抗,他能棄官歸隱 自食其力,而不是同流合汙就是極大的進步。義熙元年 公元405年 八月,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令。十一月,程氏妹卒於武昌,淵明作 歸去來兮辭 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此時的淵明,政治態度入...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人呀,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人
東晉。1 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 辭賦家。字元亮,又名潛,私諡 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2 作品型別。1 飲酒詩。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以 醉人 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 譭譽雷同的上流社會 或反映仕途的險惡 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 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
陶淵明的輓歌的譯文,陶淵明 輓歌 譯文
第一首是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陶淵明的詩明白如話,造句雖淺而涵義實深,雖出之平淡而實有至理,似枯而實腴,自然而有妙趣。第二首是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