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元朝在政治上是極端原始的。
元朝的皇位繼承製度是十分混亂的,沒有漢族的嫡長子繼承製度,也沒有清朝的遺詔確立新君制度,凡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直系後裔都有資格稱皇。
所以,終元一世,元皇族自身之間、元皇族和四大汗國的皇族之間,爭奪皇位和大汗位的大規模內戰從沒有停過,有過20多年換8個皇帝的時期。內訌嚴重削弱了元朝的力量。
元朝的機構設定也是混亂的。元朝沒有像清朝那樣全盤繼承中原的政治制度、職官體系,而是另起中書省、樞密院等,甚至還有親軍遣使參政之類的制度。元朝雖短,其官制卻變動頻繁,政出多門。
元朝在地方設立行省,使得行政層次達到了創紀錄的省、路、府、州、縣5級。(秦漢為郡縣兩級,今為省市縣**)元行省和**的中書省一樣,也有「行省丞相」一類的官職,還有「達魯花赤」之類的蒙古官制,行省的劃分,與傳統的行政地區劃分很不一致,甚至一支軍隊都能設立行省,造成行政上的大混亂。
元朝經濟上是倒退的。
元朝入中原,根據它自己的記載,僅僅在河北地區的屠城就有40多次,山陝地區更是生民百不餘一。元代人口從來也沒有恢復到宋金時期的數量。戰爭使大片本來富庶的地區一片荒蕪,大片良田被強佔為牧場。
元朝統治者不懂鈔票不能濫發,以為多印鈔票就是多造出了財富,多次引發惡性通貨膨脹,貨幣成了廢紙,百姓傾家蕩產。混亂的經濟財政制度,混亂的市場管理,財富被掠奪集中到北方,南北貧富差距懸殊。拿全國壓榨的漢人南人財物也填不夠鉅額對皇族的歲賜,財政虧空嚴重。
全國土地極度集中在蒙古色目貴族及寺廟手中。元朝法律還明確規定,佃客等於奴隸,這是歷史的倒退,落後的農奴制存在嚴重阻礙生產,很多人過著極端貧困低下的生活。
元朝的民族關係完全是中國歷史上最差的,這也是元朝短暫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元朝,一個人生下來,就和自己的民族掛鉤,是什麼民族的人享有什麼樣的待遇,一等為蒙古人,二等為色目人,三等為漢人,四等為南人,前兩等為統治階層,後兩等為「賤民」。
元朝的法律明確規定:
蒙古人打漢人,漢人不得還手。
蒙古人殺漢人,只需要賠償一頭驢,或者隨軍出征。
元朝實行極端殘酷的種族歧視制度,除了崩潰前不得不依靠漢族的時期以外,元朝一直規定,凡漢人南人不得攜帶打造兵器,不得擅自養馬,不得學習蒙古語言文字,不得參與兵權,不得參加元帝葬禮等。
元朝除最高機構外,一般中外軍民官署皆在主官之外設達魯花赤,主要由蒙古人擔任,特別是外官,自總管府以至府、州、縣行政實權皆操在蒙古人達魯花赤之手。
元朝統治者蔑視漢文化,曾中止科舉制度數十年之久,世傳還有箭射孔子像之惡舉,民間一直有「九儒十丐」的說法。元代帝王除了最後一個順帝之外,全部不會漢語漢字,也大都不通儒學。後來元朝也曾開科取士,但其所取進士人數極少,不及明朝二十分之一。
而且分蒙古人、色目人與漢人、南人為兩榜,蒙古色目的題目難度遠遠低於漢人南人,錄取人數卻一樣(蒙古色目的總人口僅為漢南人的1%-3%左右)。南榜進士最多做到御史臺及六部尚書為止,最高職位仍限於蒙古人,尤其是非科舉出身的蒙古人。
正因為元朝的民族壓迫是史無前例的殘酷,所以明朝太祖舉兵的時候,明確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獲得了廣受壓迫的漢人南人山呼海應的擁護,使得元朝迅速崩潰。
政治中為什麼要重視民生問題?從政治經濟哲學
民生是一個動態的 由低到高上升發展的概念。其核心是人的全面版發展,包括各種權正當權益受到尊重和保護。關注民生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需要。關注民生是牢牢把握和堅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需要。這既是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意,也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切實解決 改善民生問題,是全...
結合世界史上大國崛起的現象,分別從政治,經濟和科技談談實現中
中國自然資源那麼豐富,很多都居世界之首,卻總也等不到大國崛起的時候,這到底是為什麼 世界上各大國崛起對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什麼啟示?其一,結合國情改革創新。其二,借鑑經驗取長補短。其三,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其四,關注民生,和諧發展。其五,銳意進取,抓取時機。落後就要捱打 面對各國的崛起我們要努...
從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方面分析為什麼日本能夠創造出二戰後經濟發展的神話
第一,日本戰前就是發達國家,有一流的基礎,人才技術等,所以起點高,有爆發的基礎。第二,跟美國地緣政治需要關係很大,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影響!美國成了事實上的保護國,軍事上被美國牢牢控制。所以美國可以大膽放心的用馬歇爾計劃之類的援助他們。第三,戰後日本軍費開支受限,因此在二戰後美蘇爭霸時期,相對於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