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初一學生做的文言文練習,適合初一學生做的文言文閱讀5篇 要有答案

2021-03-22 21:28:00 字數 4913 閱讀 7582

1樓:匿名使用者

1、黃琬巧對

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

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註釋】①建和:漢桓帝年號。建和元年為公元147年。②京師不見:京城裡看不到那次

日食的情況。

【思考與練習】

1、 解釋:①詔 ②奇

2、翻譯:①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②即以其言應詔

3、選擇:「瓊以狀聞」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①黃瓊因此聽說了這情況;②黃瓊把這情況報告皇上;③黃瓊把這情況讓皇上聽到。

4、理解:黃琬說的日食後的樣子到底是怎樣的?

2、神童莊有恭

粵中莊有恭,幼有神童之譽。家鄰鎮粵將軍署,時為放風箏之戲,適落於將軍署之內宅,莊直入索取。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詰之曰:

「童子何來?」莊以實對。將軍曰:

「汝曾讀書否?曾屬對否?」莊曰:

「對,小事耳,何難之有!」將軍曰:「能對幾字?

」莊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將軍以其方之大而誇也,因指廳事所張畫幅而命之對曰「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

」莊曰:「即此間一局棋,便可對矣。」應聲雲:

「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註釋】①粵中:今廣東番禺市。②莊有恭:

清朝人,官至刑部尚書。③神格:神條與氣質。

④曾屬對否:曾經學過對對子嗎?⑤廳事:

指大堂。⑥火卒:軍中伙伕。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署 ②適 ③弈 ④對 ⑤誇

2、翻譯:①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詰之曰 ;③莊以實對 ;④何難之有!

2樓:匿名使用者

適合初一學生做的文言文閱讀5篇(要有答案) 10

3樓:怪怪の小孩

有很多,自己去看

找一些適合初一學生閱讀的較簡單的文言文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文徵明習字選自《書林紀事》

【原文】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閱讀訓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

①書遂大進( ) ②平生於書 ( ) ③或答人簡札( )( )

2.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 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鐵杵磨針

【原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注:[媼](ǎo)年老的婦人。[杵](chǔ)棒槌。[卒業]完成學業

【閱讀訓練】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去:去( ) 方( ) 欲 ( ) 還: ( )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麼

1)問之,曰:"欲作針。"( )

2)學而時習之( )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答: 4.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並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答:

三、日攘一雞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註解】①攘:這裡是偷竊的意思

【閱讀訓練】

1、解釋加點字:

是非君子之道( )( )以待來年然後已( )

2、翻譯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譯文:是非君子之道

譯文: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譯文:四、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註解】①謳:這裡是歌唱。②餞行於郊衢:餞,設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邊。③撫節悲歌:撫節,打著節拍。④薛譚乃謝求反:謝,道歉。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窮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響遏行雲( )

2.翻譯: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

譯文:4.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答: 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麼?

答: 五、眉、眼、口、鼻四者,畢有神①也。一日,口為鼻曰:

「爾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別香臭然後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

「吾能觀美惡,望東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眉曰:「我也不能與諸君廝②爭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個麵皮安放那裡?」 (選自羅燁《醉翁談錄》) [註釋] ① 神:

靈性。 ② 廝:相互。

1.請用「 / 」給下面句子斷句(兩處)。

吾 能 別 香 臭 然 後 子 可 食 故 吾位 居 汝 上。

2.下列句子中的「為」與例句中的「為」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一日,口為鼻曰:「爾何能,而位居吾上?」

a.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b.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c. 不足為外人道也。 d.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

3.翻譯。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讀全文後,你從眉、眼、口、鼻之爭中得到什麼啟示?

六、愚人食鹽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①鹽。

既得鹽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緣有鹽故。況復多也?

」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鹽已口爽②,返③為其患。(《百喻經》) [註釋]①益:

增加。②爽:敗壞(口味)。

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釋畫線詞語。

(1)主人與食 (2)緣有鹽故

2.愚人發現食物因鹽好吃之後,做了什麼事?

3.請你用簡潔的語言總結出這則笑話蘊含的道理。

七、處之不易①

適合初中的文言文練習

5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練習是《初一文言文閱讀》,閱讀練習 是《現代文閱讀》

6樓:天使翼菁

文言文的話 《文言文拓展閱讀》

有分年級

答案上有詳細解答和譯文

我用感覺不錯~

初一文言文閱讀及練習

適合初一的文言文閱讀題目,附加答案和翻譯。越多越好!!!

7樓:匿名使用者

一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題(12分)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

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

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

1、選出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3分a、以荻畫地 以:用 b、教以書字用 書:

寫c、使學為詩 為:作為 d、及其稍長把 及:等到2、歐陽公「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的最根本原因是:

( ) 3分

a、歐陽修聰明過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閭里士人家慷慨借書 d、歐陽修刻苦攻讀3、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多誦古人篇章。

(2)唯讀書是務。

二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至7題(14分)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世說新語

8樓:匿名使用者

《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橈①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霧淞沆碭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何嘗不是想這麼說。

)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③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譯:崇禎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無,連鳥聲也都聽不見了。

這一天天剛剛亮,我划著一隻小船,穿著皮袍,帶著火爐,一個人去湖心亭欣賞雪景。樹掛晶瑩,白氣瀰漫,天、雲、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見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一道淡淡的痕跡,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點,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葉,船上的人像兩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經有兩個人鋪著氈席,對坐在那兒,一個小僕人燒著酒爐,爐上的酒正在沸騰。那兩個人看見我,十分驚喜地說:「湖中哪能還有這樣賞雪的痴情人!

」拉著我一同喝酒。我勉強喝了三大杯就告別。問他們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

我走上自己船的時候,替我駕船的人喃喃自語地說:「不要說先生痴,還有像你一樣痴的人。」

適合初中的文言文練習,適合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書

文言文練習是 初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練習 是 現代文閱讀 文言文的話 文言文拓展閱讀 有分年級 答案上有詳細解答和譯文 我用感覺不錯 適合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書 1.市面上有很多文言文翻譯全解的那種書,建議你根據 教材版本 註釋的詳細程度以回及是否與 答課 下 注 釋 相 符 是否需要相關連結和習題選講...

求一本適合我的高考文言文閱讀練習冊

步丁啊,上課聽一下就行了啊,然後多讀讀就有感覺了,就是開始只是知道個模糊的意思,後來就越來越清晰細緻的明白了啊 如果非得是一本書的話,古文觀止 帶翻譯的最好 這裡面有很多典型的文章,裡面詞的意思都是常見的,考試也不會出偏的詞義 頂多出一兩個,絕大多數都是平時學過的典型 步丁果然是好孩子啊 語文100...

太夫人教子文言文答案初一課外文言文練習題答案及原文翻譯是什麼?

大司馬王僧辨的母親魏老夫人,品性非常嚴謹方正 王僧辨在湓城駐守時,是統率三千人的將領,年齡已過四十歲,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還用棍棒教訓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業。梁元帝的時候,有一位學士,聰明有才華,被父親嬌寵,缺乏教養,他若有一句話說得有道理,他父親便在路上廣為宣揚,一年到頭都讚不絕口 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