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中國文化交流,目的達到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材料一是聯合大月氏攻打匈奴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
3樓:他舅網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建元癸卯三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其主要的使命是尋訪大月氏聯合抗擊匈奴。雖然出使未獲成功,但是卻溝通了中原與西域諸國的聯絡和交往。漢武帝以前,西域小國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直到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從此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無花果,鴕鳥等。
4樓:張徵忠
一是開創經商**路線,二是學習冶煉技術。
5樓:聊天空海闊
聯絡西域各國結盟夾擊匈奴。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漢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走廊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使漢朝和西語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
7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當時匈奴控制著西域的大部分地區,漢王朝通西域的路線也受匈奴控制,行進非常艱難,途中還被匈奴抓住,到西域後,西域各國有的不敢得罪匈奴,還有的如大月氏等國在匈奴的壓迫下遷往別處,不再想和匈奴發生戰爭,所以說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沒有達到,只是增進了雙方瞭解,探明瞭路線.
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匈奴已被漢王朝打敗,匈奴各國也擺脫了匈奴的統治,而且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是增進漢王朝同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並且這次張騫出使西域受到了各國的歡迎,中原的絲綢、瓷器等物品以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傳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馬、香料及水果等特產傳到了中原,西域各國紛紛譴使來漢,開始了廣泛交流,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達到了
8樓:陳偉
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9樓:匿名使用者
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
10樓:匿名使用者
[1]漢武帝建元年(前140年)為郎。漢武帝想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前138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餘,單于讓張騫娶妻生子,但張騫始終不忘出使西域的使命。
後逃脫,西行至大宛,大宛王盛情款待張騫一行人,經康居,抵達大月氏,聯合計劃遭到拒絕,大月氏已不想與匈奴抵抗。後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歷時13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於公元前119年。
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勸武帝開西南夷道,但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張騫隨衛青徵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與李廣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擊匈奴;張騫因遲誤軍期,當斬,用侯爵贖罪,得免為庶人。
後張騫復勸武帝聯合烏孫(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騫為中郎將,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萬數,出使烏孫。張騫到烏孫,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國,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烏孫遣使送張騫歸漢,並獻馬報謝。
元鼎二年(前115),張騫還。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後相繼引西域諸國使者來漢;烏孫後來終於與漢通婚,共擊破匈奴。
漢能通西域,由張騫創立首功。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西域諸國當時無史籍記載,張騫所報道,備載於《史記》、《漢書》中,是研究中亞史所根據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張騫的第一次出使西域,開通了西漢連線西域以及中亞各地的通道
11樓:禁獵_落落
第一次:
聯絡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沒有達到
第二次:
出使西域達到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第二次:加強與西域的友好交流。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
13樓:貞觀之風
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
當時匈奴控制著西域的大部分地區,漢王朝通西域的路線也受匈奴控制,行進非常艱難,途中還被匈奴抓住。
到西域後,西域各國有的不敢得罪匈奴,還有的如大月氏等國在匈奴的壓迫下遷往別處,不再想和匈奴發生戰爭。
所以說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沒有達到,只是增進了雙方瞭解,探明瞭路線。
14樓:閔達逄影
聯合大月氏共同對抗匈奴
作用:雖然沒有成功聯合大月氏,但是卻帶回了先進的鍊鐵技術,製造了更加鋒利堅韌的刀
15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恐怕是漢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
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16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
張騫出使西域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17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增進雙方瞭解,探明路線.增進漢王朝同西域的聯絡
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豐富了地理知識,擴大了地理視野,而且直接促進了我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
18樓:匿名使用者
意義 (1)開拓了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2)促進了中國與西域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 (3)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 (4)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張騫出使西域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和大月氏人和大夏人和唐朝聯合共同對抗匈奴人,而是去大夏國求得一個佛名號。
19樓:匿名使用者
目的:為了加強同 西域諸地 的關係。漢武帝先後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
20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當時匈奴控制著西域的大部分地區,漢王朝通西域的路線也受匈奴控制,行進非常艱難,途中還被匈奴抓住,到西域後,西域各國有的不敢得罪匈奴,還有的如大月氏等國在匈奴的壓迫下遷往別處,不再想和匈奴發生戰爭,所以說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沒有達到,只是增進了雙方瞭解,探明瞭路線.
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匈奴已被漢王朝打敗,匈奴各國也擺脫了匈奴的統治,而且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是增進漢王朝同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並且這次張騫出使西域受到了各國的歡迎,中原的絲綢、瓷器等物品以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傳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馬、香料及水果等特產傳到了中原,西域各國紛紛譴使來漢,開始了廣泛交流,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達到了
21樓:
不僅豐富了中國人的地理知識.從先秦以來、石榴。 現實意義 1、毛皮,對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宣揚大漢國威、物資,張騫和漢武帝可謂居功至偉、駱駝、政治,張騫通西域使漢朝在馬這個重要環節上得以與匈奴抗衡.
中原與西域溝通,大大增強了雙邊**往來、良馬.開拓大漢疆土。之後中國與大食。
張騫通西域後,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印度甚至古羅馬都有了交流、駝鳥等陸續傳入中國。從長遠來看、玉器、胡桃(核桃)。加強促進了東西方文化。
西方的**、銅器傳列西方。 4。 2,而且直接促進了中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舞蹈.
現在中國有如此廣大的國土,在匈奴的西面構築強大的壁壘,這是西域現在成為中國領土的文化,擴大了中國人的地理視野、獅子.中原缺馬、大蒜、經濟,所以在長期與匈奴對抗中都處於劣勢、胡麻(芝麻)。 長遠意義 1。
西域產馬,而西域的土產如苜蓿,也讓世界第一次瞭解了中國、胡瓜(黃瓜),以獲得軍事地理上的優勢、胡蘿蔔,中國第一次走向了世界、科技等的交流、思想意識基礎,特別是絲綢、漆器。 2、雕塑、胡豆(蠶豆).這是漢武帝向匈奴宣戰的標誌張騫通西域的意義、雜技也傳入中國、繪畫,轉而接受先進的中原文化,各種毛織品.
使西域人民不再受野蠻匈奴部落的壓迫、波斯。 3,中國一直處在中原這個較閉塞的地域。 3、葡萄
張騫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是什麼,但更重要的是什麼?
22樓:苗道長
最初的目的是聯合月氏共擊匈奴,但更重要的是聯通了中亞,加強了中原和西域的往來,促進了文化的交流。
23樓:匿名使用者
聯絡大月氏(音同肉之)人夾擊匈奴人,這是最終目的,次一級目標大宛汗血馬,結果走出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有什麼目的?
24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漢武帝初年,漢朝日趨強盛。為了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漢武帝下詔,招募精明能幹的人出使到西域去聯絡月氏國。
月氏國在匈奴的西邊,要到月氏必須經過匈奴。所以沒人有膽量來承擔這一使命。這時宮中郎張騫勇敢的報名應徵。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正式任命張騫為使者,派匈奴降將堂邑父給他做翻譯。他們又應徵了100多人,從隴西(今甘肅省)出發前往西域,隊伍隨身還攜帶了大量的行裝和禮物。
幾經輾轉,張騫一行人終於歷經10年找到了月氏國。但這時的月氏國的情形與以往已大不相同了。
月氏國自國王被匈奴殺害後,大臣們擁國王的夫人做了王,生活十分安樂,如今已不願再回到幾千里之外的故鄉去對付匈奴。
當張騫等人重新回到首都長安時,13年已經過去。張騫拜見漢武帝后,談了月氏國不肯出兵的原因,還詳細談了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漢武帝聽得入了迷。為了表彰張騫的卓越貢獻,漢武帝拜他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為奉使君。
公元前119年,漢朝將匈奴趕到了漠北。通往西域的道路就此通暢。此後,張騫和他的隨從幾次出使西域,到過36個國家,為溝通西域和漢朝的關係作出了重大貢獻。
後來,人們習慣把張騫開通的漢朝到西域的道路稱為「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為的是軍事目的,但預期的目的沒完成,卻為漢朝展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漢朝的威名也遠播四海。
(有材料)根據材料分析,漢代教育的突出特點,並分析其歷史意義
材料一 熹平四年,東漢靈帝令蔡邕 官拜郎中 等以隸書書寫 易 書 詩 儀禮 春秋 公羊傳 和 論語 刻於碑石上,作為官方教材,立於太學,史稱 熹平石經 1 根據材料一,概括漢代教育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代教育的發展對社會發展的影響。4分 材料二 中法戰爭後,康有為為了宣傳其維新變法思想和培養變...
據材料一二分析隋唐與宋代市的發展分別有什麼特點
隋唐到宋朝bai城市建du設格局的變化店zhi鋪越來越密集一帶 dao一城 四鎮 多點回 形成 一帶答 四片 多點 的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框架。一帶 為大運河 揚州段 片 為揚州片區 高郵片區 儀徵片區和寶應片區。以京杭大運河 中心城區段為古運河 為主脈,串聯揚州歷史城市,邵伯 灣頭 瓜洲 大四個古鎮,...
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5,16世紀明朝和西班牙商業發展的不同原因
中國古代重農抑商,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商業經濟的發展西班牙進行殖民擴張,為商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資本,有利於商業經濟的發展 答案在材料三中間第二段b之後的字 中國戲劇的起源與發展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