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有三種:
知先行後,朱熹為代表
行先知後,王夫之為代表
知行合一,王陽明為代表
2樓:吾道以一貫之
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不為知矣。——《荀子》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論語》
3樓:匿名使用者
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話,知行觀,我就暈了!你就說白一點不行嗎? 如果你連題目都不明白那你要得到什麼答案! 俗說的就是你們這些文化人!
中國傳統哲學的知行觀有哪些
4樓:
生而知之(孔子)
不慮而知(孟子)
不行而知(老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中國傳統哲學知行觀的現代意義
5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哲學中,認識和實踐的關係表述為知與行的關係。從孔夫子到孫中山,十分重視知行問題的**,提出了許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觀點有:
第一,行先於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大都認為行先於知,主張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源泉。孔子說: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行」放在對知識的掌握(學文)之先。墨子說:
「言足以復行者常(尚)之,不足以舉行者勿常(尚)」。強調言行一致者值得崇尚。荀子把「行」作為出發點和歸宿,指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學至於行之而止矣」。並對「行」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他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先秦以後,歷代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都有關於「行先於知」的論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後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資以為用」、「知行並進而有功」的比較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的知行學說。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進行。許多唯物主義哲學家還辯證地肯定了知對行的指導作用。荀子說,「知明」則「行無過矣」。
他認為有兩類人:一類人知而後行,以知統行,這是「君子」;另一類人知而不行,知行脫節,這是「小人」。《禮記?
大學》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首。王夫之指出「知行終始不相離」,他既強調「力行而後知之真」,同時又提出「行聽乎知」。孫中山提出「因知以進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類的認識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進於行」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的。
第三,以行驗知,以行證知。孔子提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墨子認為,判斷言論是非真偽的標準有三個,即以前人的間接經驗、群眾的直接經驗、運用於社會政治的實際效果作為檢驗認識的標準。
荀子認為有價值的知識和言論必定是「有符驗而可施行」的。韓非提出以「參驗」作為檢驗認識的標準,「參驗」的標準既包括事實的排列比較,經驗的互相參照,也包括實踐效果的驗證。王充認為,對於各種知識和言論,要堅持以「效驗」來「訂其真偽,辨其虛實」。
孫中山則明確提出,認識的正確與否,不僅要通過行才能得到證明,還要對實際生活產生功用。
第四,知行並進,相資為用。關於知和行的辯證關係,中國哲學史上許多唯物主義哲學家都認識到知行並舉,相互促進。其中,尤以王夫之關於「知行相資以為用」、「知行並進而有功」的論述最為明確和深刻。
他既反對在知先和行後之間劃一條截然界限,又反對混淆知行差別、取消先後次序的「知行合一」說。至於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強調知與行不可分割這一點還是有合理之處的。如南宋的朱熹說的「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由於受當時的社會條件的限制,難免帶有歷史的侷限性。但他們所提出的許多深刻的見解,對於我們仍具有啟發意義;認真總結這些思想,有助於加深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理解,並可作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有益借鑑。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及其現代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哲學中,認識和實踐的關係表述為知與行的關係。從孔夫子到孫中山,十分重視知行問題的**,提出了許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觀點有:
第一,行先於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大都認為行先於知,主張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源泉。孔子說: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行」放在對知識的掌握(學文)之先。墨子說:
「言足以復行者常(尚)之,不足以舉行者勿常(尚)」。強調言行一致者值得崇尚。荀子把「行」作為出發點和歸宿,指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學至於行之而止矣」。並對「行」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他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先秦以後,歷代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都有關於「行先於知」的論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後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資以為用」、「知行並進而有功」的比較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的知行學說。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進行。許多唯物主義哲學家還辯證地肯定了知對行的指導作用。荀子說,「知明」則「行無過矣」。
他認為有兩類人:一類人知而後行,以知統行,這是「君子」;另一類人知而不行,知行脫節,這是「小人」。《禮記?
大學》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首。王夫之指出「知行終始不相離」,他既強調「力行而後知之真」,同時又提出「行聽乎知」。孫中山提出「因知以進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類的認識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進於行」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的。
第三,以行驗知,以行證知。孔子提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墨子認為,判斷言論是非真偽的標準有三個,即以前人的間接經驗、群眾的直接經驗、運用於社會政治的實際效果作為檢驗認識的標準。
荀子認為有價值的知識和言論必定是「有符驗而可施行」的。韓非提出以「參驗」作為檢驗認識的標準,「參驗」的標準既包括事實的排列比較,經驗的互相參照,也包括實踐效果的驗證。王充認為,對於各種知識和言論,要堅持以「效驗」來「訂其真偽,辨其虛實」。
孫中山則明確提出,認識的正確與否,不僅要通過行才能得到證明,還要對實際生活產生功用。
第四,知行並進,相資為用。關於知和行的辯證關係,中國哲學史上許多唯物主義哲學家都認識到知行並舉,相互促進。其中,尤以王夫之關於「知行相資以為用」、「知行並進而有功」的論述最為明確和深刻。
他既反對在知先和行後之間劃一條截然界限,又反對混淆知行差別、取消先後次序的「知行合一」說。至於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強調知與行不可分割這一點還是有合理之處的。如南宋的朱熹說的「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由於受當時的社會條件的限制,難免帶有歷史的侷限性。但他們所提出的許多深刻的見解,對於我們仍具有啟發意義;認真總結這些思想,有助於加深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理解,並可作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有益借鑑。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自然環境 社會條件 經濟水平的差異,中國各民族在飲食 服飾 居住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俗習慣。在飲食方面,漢族以米 面為主 一般來說,南方人愛吃米,北方人愛吃麵 喜食蔬菜 豆類 肉 魚及蛋類,非常注重烹調技術 蒙古族以牛羊肉及奶食為主,喜飲奶茶 藏族的主食為糌粑 牧民食...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繃問了,誰有時間去幫你寫作文啊,還不如自己查查資料 東拼西湊一下就出來了 歡迎您來儒鴻書院跨文化交際管理師培訓班學習國學 南華工商學院哪個專業的啊?不用考試了!就5分?給30分我包你滿意!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儒釋道醫!中華傳統文化是指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
中國傳統禮儀都有什麼,中國傳統禮儀有哪些?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 禮儀之邦 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 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國古代的 禮 和 儀 實際是兩上不同的概念。禮 是制度 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