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上官新悅
代表人物:列夫托爾斯泰、阿托爾斯泰
象徵主義
一、什麼是象徵:
象徵(symbol),在古希臘是指「拼湊」、「類比」。最早指一塊書板的兩個半塊,互相各取半塊,作為信物。逐漸用來指那些參加神祕活動的人藉以互相祕密認識的一種標誌、祕語或儀式。
象徵就是指甲事物與乙事物有著重要的密切的關係,甲事物代表、暗示著乙事物。在象徵活動中,象徵是用小事物來暗示、代表一個遠遠超出其自身涵義的大事物,如十字架-**,用具體的人的感覺可以感知的物象來暗指某種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類情感或觀念,如狼-貪婪。
神話世界就是象徵的世界,又因為神話是文學之母,所以文學與象徵不可分離。
作為一種創作美學,象徵主義古已有之,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一道,是文學史上具有原型意義的三種基本創作美學。始於柏拉圖,他不統一的物質世界分為二元的現象世界和本體世界,現象世界是本體世界的模本。歐美現代主義文學中最早出現的一個流派。
產生於19世紀中葉的法國,然後波及歐洲其他國家,至20世紀20年代,有了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性文學流派。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複雜微妙的情緒、感受。
分期: 波德萊爾時期/魏爾倫、蘭波、馬拉美時期。
主張 :反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力圖重新把握文學的特徵,努力探求主客觀之間的契合點,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徵主義的理論基石。
他們認為,在可感的客觀世界深處,隱藏著一個更為真實的、真正永恆的世界,人們只有憑本能的直覺才能領悟。而藝術地傳達出這種祕密便是詩人的最高任務。真正的詩人,有不同於常人的感知力,能夠深入把握光怪陸離的自然和人生,達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創造出神韻獨特的藝術。
3、 風格特色: 蒙朧美和神祕色彩。多象徵、暗示、隱喻,詩意飄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餘地。
另外,對**的追求,使詩歌富於樂感,內在韻律的豐富,更增添了詩歌夢幻般的詩意和多義的魅力。
4、 傳播 : 19世紀90年代,象徵主義在法國衰落,其影響卻越過邊界傳向世界各地:
維爾哈倫和梅特林克把它引進比利時。
王爾德把它引進英國。
格奧爾格把它引進德國。
里爾克把它引進奧地利。
哈姆遜把它引進挪威。
勃蘭兌斯把它引進丹麥。
亞狄把它引進匈牙利。
巴爾蒙特把它引進俄羅斯。
達里奧把它引進西班牙。
20世紀20年代,象徵主義又出現了第二次高潮,通常稱為後期象徵主義。法國的瓦雷裡繼續著馬拉美「純詩」的道路,在追求**性的同時,更增加了哲理的思考。美國的龐德舉起了意象主義的大旗,領導了英美的意象派大軍。
**的勃洛克運用象徵派的藝術,謳歌蘇維埃的革命事業。美國的艾略特則相容幷蓄,又融進了宗教意識,開拓了西方現當代詩歌的先河。
1、 主要代表作家 :法國的瓦雷裡,奧地利的里爾克,愛爾蘭的葉芝,美國的龐德,英國的艾略特,比利時的梅特林克。
2、 前後期象徵主義的共同點:
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
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
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複雜微妙的情緒。
前期象徵主義象徵內涵意義單
一、單義、簡單,暗示和對應的關係相對明晰,而後期象徵主義則表現出多重、多義、複雜的特徵,其內涵意義更具暗示性、聯想性、含蓄性,象徵意象交錯重疊,複雜難辯。
前期象徵主義注重感情象徵,通過對應和暗示,可以窺見作者豐富的情感世界,而後期象徵主義更在於表現理智,表達抽象的思想觀念,著眼於對藝術、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徵主義追求迷離蒙朧的、夢幻般的詩歌意境,把直覺幻覺、暗示象徵、**夢幻等冶為一爐,而後期象徵主義則把詩歌引人到宗教神祕之中,建立起象徵主義的神話體系,將玄學、典故、宗教神話與象徵意象結為一體,表現出空靈虛無的特徵。
2樓:匿名使用者
象徵主義文學
a、歷程: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在19世紀中葉獨步文壇,標新立異的奇才,以驚世駭俗的詩集《惡之花》(1857)和數十篇見解獨特的文藝批評,贏得了巨大聲譽,被譽為唯美主義和象徵主義的共同先驅。(1)他把醜與惡昇華為藝術美,為後人表現社會的病態美開闢了道路。
(2)他把詩歌從大自然拉進大都市,以其獨有的角度深入描寫畸形**的巴黎生活,為詩歌創作拓展了一個新領域。(3)以其「通感」理論,為象徵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感應》一詩,把世界看成是象徵的森林,認為主客觀之間、人的各種感官之間,都存在著某種神祕的聯絡。
70年代,象徵主義在法國崛起,一批苦悶彷徨、憤世嫉俗、玩世不恭、而又情感纖細、才思敏捷的青年,組成了許多文學團體,出版了許多文學刊物,他們轉向內在的世界尋求真實。2023年莫雷亞斯發表了《象徵主義宣言》,使這一新的流派得以定名。
b、理論:反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力圖重新把握文學的特徵,努力探求主客觀之間的契合點,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徵主義的理論基石。
他們認為,在可感的客觀世界深處,隱藏著一個更為真實的、真正永恆的世界,人們只有憑本能的直覺才能領悟。而藝術地傳達出這種祕密便是詩人的最高任務。真正的詩人,有不同於常人的感知力,能夠深入把握光怪陸離的自然和人生,達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創造出神韻獨特的藝術。
c、風格特色:蒙朧美和神祕色彩。多象徵、暗示、隱喻,詩意飄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餘地。
另外,對**的追求,使詩歌富於樂感,內在韻律的豐富,更增添了詩歌夢幻般的詩意和多義的魅力。
d、代表作家:(1) 保爾·魏爾倫 (paul verlaine ,1844-1896),法國著名的象徵派詩人。60年代開始寫詩,深受帕爾納斯派影響,第一部詩集《感傷集》(1866),便顯示了他以暗示手法表達複雜感情的才華。
2023年,他結識詩人韓波,次年一起前往倫敦、布魯塞爾等地,其間創作的《無言的羅曼斯》(1874)是他最成熟之作,**性、暗示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另有詩集多種。他的詩作,情緒憂鬱,韻律講究,於樸實流暢的詩句學面,隱含著人生的苦痛和悲涼。
(2) 阿爾多爾·韓波 (arthur, rimbaud,1854-1891),是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位象徵主義詩人。他的創作期只有五年(從16歲到20歲),留下的作品只有140電首詩歌和兩部散文詩,但他的地位不可動搖。他認為詩人應是「通靈者」,其任務是通過感覺的「錯位」去探求神祕的「未知」。
他的《母音》、《文學的鍊金術》等詩,形象地發展了波德萊爾的「通感論」,而代表作《醉舟》《黎明》等,以瑰麗的想象、巧妙的「通感」膾炙人口。
(3) 斯蒂芬·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象徵派的泰斗。他潛心研究詩論,寫有《**與文學》等論著。他是「純詩」論者,詩歌形式極為嚴謹,強調**性,認為詩人的任務在於以奇異的手法去揭示平凡事物背後的「絕對世界」。
他的詩作不多,但構思精巧、思想深邃,而又晦澀難解、充滿夢幻色彩。著名的有《牧神的午後》(1876)、《骰子一擲絕不會破壞偶然》(1897)。馬拉美被公認為象徵派領袖,還因為他在巴黎羅馬街五號的寓所,持續十年舉行「週二聚會」,座上客有紀德、瓦雷裡、克洛代爾,以及英國的王爾德、比利時的維爾哈倫、德國的奧格爾格等。
90年代,這一聚會解體,標誌著象徵主義運動的衰亡。
附 :後期象徵主義
一、什麼是象徵:
象徵(symbol),在古希臘是指「拼湊」、「類比」。最早指一塊書板的兩個半塊,互相各取半塊,作為信物。逐漸用來指那些參加神祕活動的人藉以互相祕密認識的一種標誌、祕語或儀式。
象徵就是指甲事物與乙事物有著重要的密切的關係,甲事物代表、暗示著乙事物。在象徵活動中,象徵是用小事物來暗示、代表一個遠遠超出其自身涵義的大事物,如十字架-**,用具體的人的感覺可以感知的物象來暗指某種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類情感或觀念,如狼-貪婪。
神話世界就是象徵的世界,又因為神話是文學之母,所以文學與象徵不可分離。
二、什麼是象徵主義:
作為一種創作美學,象徵主義古已有之,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一道,是文學史上具有原型意義的三種基本創作美學。始於柏拉圖,他不統一的物質世界分為二元的現象世界和本體世界,現象世界是本體世界的模本。
歐美現代主義文學中最早出現的一個流派。產生於19世紀中葉的法國,然後波及歐洲其他國家,至20世紀20年代,有了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性文學流派。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複雜微妙的情緒、感受。
三、前期象徵主義 :
1、 分期: 波德萊爾時期/魏爾倫、蘭波、馬拉美時期。
2、 主張 :反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力圖重新把握文學的特徵,努力探求主客觀之間的契合點,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徵主義的理論基石。
他們認為,在可感的客觀世界深處,隱藏著一個更為真實的、真正永恆的世界,人們只有憑本能的直覺才能領悟。而藝術地傳達出這種祕密便是詩人的最高任務。真正的詩人,有不同於常人的感知力,能夠深入把握光怪陸離的自然和人生,達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創造出神韻獨特的藝術。
3、 風格特色: 蒙朧美和神祕色彩。多象徵、暗示、隱喻,詩意飄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餘地。
另外,對**的追求,使詩歌富於樂感,內在韻律的豐富,更增添了詩歌夢幻般的詩意和多義的魅力。
4、 傳播 : 19世紀90年代,象徵主義在法國衰落,其影響卻越過邊界傳向世界各地:
維爾哈倫和梅特林克把它引進比利時。
王爾德把它引進英國。
格奧爾格把它引進德國。
里爾克把它引進奧地利。
哈姆遜把它引進挪威。
勃蘭兌斯把它引進丹麥。
亞狄把它引進匈牙利。
巴爾蒙特把它引進俄羅斯。
達里奧把它引進西班牙。
四、後期象徵主義
20世紀20年代,象徵主義又出現了第二次高潮,通常稱為後期象徵主義。法國的瓦雷裡繼續著馬拉美「純詩」的道路,在追求**性的同時,更增加了哲理的思考。美國的龐德舉起了意象主義的大旗,領導了英美的意象派大軍。
**的勃洛克運用象徵派的藝術,謳歌蘇維埃的革命事業。美國的艾略特則相容幷蓄,又融進了宗教意識,開拓了西方現當代詩歌的先河。
1、 主要代表作家 :法國的瓦雷裡,奧地利的里爾克,愛爾蘭的葉芝,美國的龐德,英國的艾略特,比利時的梅特林克。
2、 前後期象徵主義的共同點:
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
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
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複雜微妙的情緒。
3、 前後期象徵主義的不同點:
前期象徵主義象徵內涵意義單
一、單義、簡單,暗示和對應的關係相對明晰,而後期象徵主義則表現出多重、多義、複雜的特徵,其內涵意義更具暗示性、聯想性、含蓄性,象徵意象交錯重疊,複雜難辯。
前期象徵主義注重感情象徵,通過對應和暗示,可以窺見作者豐富的情感世界,而後期象徵主義更在於表現理智,表達抽象的思想觀念,著眼於對藝術、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徵主義追求迷離蒙朧的、夢幻般的詩歌意境,把直覺幻覺、暗示象徵、**夢幻等冶為一爐,而後期象徵主義則把詩歌引人到宗教神祕之中,建立起象徵主義的神話體系,將玄學、典故、宗教神話與象徵意象結為一體,表現出空靈虛無的特徵。
五、代表作家作品:
1、保爾·瓦雷裡 ( valery,1871-1945):
法國人。青年時代崇拜馬拉美,法學院就讀期間結識了馬拉美和紀德。23歲開始定居巴黎,先在國防部認文稿起草員,後來又長期擔任哈瓦斯社社長祕書。
巴黎解放後不久去世。歷任國際筆會主席、法蘭西學士院院士,逝世後,戴高樂將軍堅持主張為他進行了國葬。
在他一生中,1892-10-4-5日最關鍵,他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夜」,從詩歌轉向哲學思辯和數學研究,用了二十年時間,他研究人的精神活動的方式、精神活動與人的本質之間的關係。最後結論是:精神最重要的作用在於它有綜合能力,能夠把感官的印象加以綜合整理,因此,創造的起點是理智對感覺的作用,是精神活動,而精神活動的起點則是形式和結構。
--詩學理論的基礎。
法國俄羅斯希臘美國英國的象徵建築物是什麼
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 希臘 雅典衛城 加拿大 加拿大廣場 溫哥華 法國 凱旋門 巴黎 日本 東京鐵塔 東京 美國 自由女神像 紐約 澳大利亞 悉尼歌劇院 悉尼 新加坡 獅頭魚尾像 新加坡 英國 大本鐘 倫敦 悉尼 悉尼歌劇院 巴黎 凱旋門 多倫多 塔 中國 鳥巢 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 希臘 雅典衛城 加...
航母不是大國地位象徵嗎?為何俄羅斯防長說俄羅斯根本不需要航母
航空母艦絕對是大國的象徵,無論是從其作戰能力還是造價來看,都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綜合國力。俄羅斯說他們不需要航母,只需要能擊沉航母的 很大程度上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首先從造價上講,航空母艦不是一般的小國能夠發展的 以一艘6萬噸級的中型航母為例,這種航母大概需要35億美元,加上護航的護衛艦驅...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等國家為什麼不繼續社會主義道路反而走上資本主
世界的核威脅 是由蘇抄聯的帝國主義行為方式所決定的,而不是由社會主義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而所謂的 體制也同樣不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社會制度的必然結果,而只能說是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實現過程中一個不成熟的表現。蘇聯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是否是有利於經濟的發展,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上看。一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這即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