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對孔乙己的態度是什麼

2021-05-22 15:55:58 字數 1089 閱讀 2824

1樓:life無明小魚

同情,同時又表達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事實上,魯迅對待整個中國,整個中國國民,都是充滿了愛和同情的。他表面上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比如對孔乙己),但根源上,從他的文章《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從不願對中國失去信心,他愛這個國家。

之所以「怒其不爭」,是因為他對待國人,就像對待家人一樣,就好比如果家人臉上有髒東西了,你就會告訴他,讓他擦掉,這不同於對待陌生人,陌生人可能根本就不會告訴他。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形象——孔乙己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雙面性的,複雜的,他雖然窮酸、迂腐,但是也有人性的閃光點。孔乙己善良的一面體現在他教小孩子認字和分茴香豆給小孩子吃的兩個細節上。孩子們圍住他,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

茴香豆並不是什麼稀罕物,可是在那樣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鹹煮筍,或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在賣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對於一個窮愁潦倒之人來說,確是何其珍貴,可他卻一人一顆,一直分到所剩無幾為止。

一個「便」字就可見其大方,真真是分得毫不遲疑,毫不手軟。相比較那些個掌櫃和長衫客們,他們中有誰不比孔乙己闊綽,有誰擁有的不比孔乙己多,但又有誰分豆給孩子們吃呢?

最讓人忍俊不禁的是當孩子們再次把「眼睛望向碟子」,他不是謾罵,不是恐嚇,竟也「著了慌似的」哼起了《論語》裡的調子直哀求,一個擁有善良與透明心性的老頭躍然紙上。

2樓:匿名使用者

事實上,魯迅對待整個中國,整個中國國民,都是充滿了愛和同情的。

他表面上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比如對孔乙己),但根源上,從他的文章《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從不願對中國失去信心,他愛這個國家。之所以「怒其不爭」,是因為他對待國人,就像對待家人一樣,就好比如果家人臉上有髒東西了,你就會告訴他,讓他擦掉,這不同於對待陌生人,陌生人可能根本就不會告訴他。

至於分時期,我想應該不必了吧,當然瞭如果我沒有答非所問的話。

如果還希望瞭解什麼,我向你推薦《正說魯迅》,我覺得初學魯迅的人應該可以看看,比如我這樣的,呵呵。

3樓:匿名使用者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孔乙己中心思想什麼孔乙己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孔乙己 的文章中心思想是通過對孔乙己後半生幾個悲慘生活片斷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備受科舉制度摧殘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控訴了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國民當時的昏沉 麻木狀態。孔乙己 是近代文學巨匠魯迅所著的短篇 最早發表在1919年4月 新青年 第六卷第四號 後編入 吶喊 是魯迅在 五四 運動前...

大家對漢服復興是什麼態度

可以這麼說 現在人們提倡的漢服並不僅僅是為表面復興一件衣服那麼簡單。漢服復興運動主要有這麼兩個意義 一個是由漢服這個傳統文化的突破點,帶動整體的傳統文化復興 另一方面可以影響人們對歷史的瞭解與興趣。漢服,就是一個切入點,如果將一切意識形態 國家問題 傳統文化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話,漢服僅僅是冰山一角,如...

對孔乙己的悲慘命運你有什麼看法作文

對孔乙己的悲慘命運你有什麼看法 從孔乙己這一面看,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 從民眾這一面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 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於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通過對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