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華華華華華爾茲
通假字的讀音和被通假字的讀音本來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為語音的發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現代漢語裡的讀音和被通假字的讀音已經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讀音依然相同。
一般說來,通假字應當讀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罷,本讀ba,借作「疲」字,應讀pí;內,本讀nèi,借作「納」字,應讀納。這些,古漢語字典裡都有說明,只要留心查閱就不會錯。
在古詩詞中,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字,這些字,古時有舊讀音,而現代卻已經沒有這個舊讀音了,或者這些字按古代的音韻規則來說,應該發某個舊讀音,但是在現代漢語規範音中卻找不到這個舊讀音。這時,就應該以今天的現代漢語規範音來讀。
古詩詞雖然講究音韻,但當時並沒有像現在的漢語拼音這樣嚴密完善的記音系統,因而許多字的讀音追究起來十分複雜,有的已不能準確查考其讀法了。遇到此類特殊情況,應該統一到現在規範音的標準上來,這樣更便於教學。
擴充套件資料:
分類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其中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中的「莫」,為「暮」之古字,被「借」為否定副詞「不」、「沒有誰」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異體字:是指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如「淚」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因為古代的字很貧乏,所以用有限的字來表達意思。
通假字與假借字的區別
有人常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來已有「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而六書的的假借字則是本無其字,因為要創制新字較麻煩或為免使字數大量增加,
而採用同音或近音字表達那種意思,例如「自」字本義是鼻子,因同音關係,借來表示「自己」之意,這是六書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訓詁解說中,也有時會把兩個名稱相混。讀者應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學知識,小心判別。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假借字本質上不屬於錯字或別字,屬於正常的文言現象。
「同」與「通」的區別
「同」是指古代的很多異體字。比如孔乙己曾經說過的回字的四種寫法,這四種寫法之間就可以說a同b。「通」一般是指狹義的通假字。
它們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通」表示通假字,是指「寫錯或印錯的字」通「作者本來要寫的字」。
「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體字」等同於「現代漢語中的某字」。二是表示異體字。即同音同義不同形的字。例:在現在課本中出現的「a本來寫作b」,則a為通假字。
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曾子殺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質上屬於錯字或別字,但這屬於正常的文言現象。
2樓:熱心網友
讀通假字的音
例如:1、項為之強:〔強(jiāng)〕通「僵」,僵硬的意思。(《童趣》)
2、不亦說乎:〔說(yuè)〕「悅」的古字,愉快。(《〈論語〉十二章》)
3、誨女知之乎:〔女(rǔ)〕通「汝」,人稱代詞,你。(《〈論語〉十二章》)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論語〉十二章》)
5、裁如星點:〔裁(cái)〕同「才」。(《山市》)
6、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陳太丘與友期》)
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有(yòu)通又。(《論語十二章》)
擴充套件資料
通假字成因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的思維卻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所以,時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別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的,「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注於個讀音,而選擇性地忽略了其字形,不同的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3樓:霜寒冰聽殘荷
一、1..一般說來,通假字應當讀被通假字的音。比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就是讀"智"的音。
2.通假字的讀音和被通假字的讀音本來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為語音的發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現代漢語裡的讀音和被通假字的讀音已經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讀音依然相同。一般說來,通假字應當讀被通假字的音。
例如,罷,本讀ba,借作「疲」字,應讀pí;內,本讀nèi,借作「納」字,應讀納。這些,古漢語字典裡都有說明,只要留心查閱就不會錯。
3.另處,在古詩詞中,我們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字,這些字,古時有舊讀音,而現代卻已經沒有這個舊讀音了,或者這些字按古代的音韻規則來說,應該發某個舊讀音,但是在現代漢語規範音中卻找不到這個舊讀音。這時,我們就應該以今天的現代漢語規範音來讀。
我們知道,古詩詞雖然講究音韻,但當時並沒有像現在的漢語拼音這樣嚴密完善的記音系統,因而許多字的讀音追究起來十分複雜,有的已不能準確查考其讀法了。遇到此類特殊情況,我們應該統一到現在規範音的標準上來,這樣更便於教學。
4.也曾有人把自己構擬的中古音標過唐詩,但如果照此吟出來,恐怕誰都聽不懂。用普通話來吟詩詞,由於古今聲韻調的差異,當時諧和的平仄到今天已有許多不諧和了,且尤以韻腳的不協調為突出。
距離我們時代越古的,不和諧的地方也越多,這是很自然的。
5..總之,古詩詞教學的讀音問題十分複雜,我們要把握原則,多查辭書和有關資料,學會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具體分析處理,從而準確把握其讀音。
二、1..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稱為假借,是古人用字寫詞時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的現象。原本當用的字叫本字,臨時用來替代本字的那個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簡稱借字)。
例如:① 莊公寤生,驚姜氏。(《鄭伯克段於鄢》)
② 舉錯不可不察也。(《張釋之傳》)
③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繫辭下》)
十分明顯,例①的寤本應用牾,牾訓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錯本應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與屈相對,本應用伸,意思才能通暢。然而這些文句的作者沒有用本來該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這就是古書中的所謂通假現象。
這裡的寤、錯、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則分別為它們的本字。
通借雖然前人也謂之假借,也是「依聲託事」而借音表義,但是它與六書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六書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種法則,是不給某些詞造專門書寫符號而借用他詞書寫符事情來替代的法則,是「本無其字」的「依聲託事」,沒有所謂本字可言(後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則是古人用字的一種變通現象,即放著本字不用而臨時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來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聲託事」。
2.為什麼會產生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現象呢?
原因很多。從根本上說,漢字雖然是以象形、象意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型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它並不能實現形與義的完全統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這說明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符號,本來就是允許和存在著借音表義的。
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雖有不同,但在借音表義這一點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要在使用過程中能做到約定俗成、得到社會的公認就不會造成交際的障礙。因此,某些通假現象在某個時代通行,當時的人們習以為常,並不以之為怪。
在沒有正字法、也沒有能促進用字規範化的工具書的古代,人們用字不像後世那樣嚴格。另外,漢字在隸變之後,字形的直觀表義功能已不復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體也難記,人們在倉猝下筆之際不及熟計,也自然易寫「別字」,正如鄭玄所說的:「其始書也,倉卒無其字,或以聲類比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而已。
」至於有的典籍書已亡佚,後來只能根據某人的口授再筆錄流傳,筆錄之時,也容易注重聲而忽視字形。某些「別字」流傳久了,也就漸漸相沿成了習慣,所以古書中的許多通假字與其本字之間的對應關係(即某通某)是相當固定的。
3.古書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書難讀的原因之一。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縛,「以聲求義」,找同它的本義,不能望文生義而「硬解」。
清代學者王念孫說得好:「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之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解,則詰 為病矣。
」前人將上面所舉例①「莊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為「寐寤」,「謂武姜寐時生莊公,至寤時始覺其生。」一覺醒來孩子已生下,又何「驚」之有?所以這樣的解釋是「以文害辭」,可見明通假對閱讀古書的重要。
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之間的關係
三、古書用字的通假現象是複雜的。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之間具有不同的關係。主要有:
1. 從聲音上看,通假字與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雙聲、或迭韻的關係。例如:
① 信以結之,**不倍。(《禮記·緇衣》)
②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孟子·公孫丑》)
③ 故九萬里則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莊子·逍遙遊》)
④ 沒死以聞。(《戰國策·趙策》)
⑤ 登是南邦。(《詩經·大雅·雲漢》)
⑥ 從**十人所。(《史記·滑稽列傳補》)
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別是「背」和「叛」的借字,倍與背、畔與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沒」分別是「憑」和「冒」的借字,培與憑、沒與冒是雙聲;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別是「成」和「許」的借字,登與成、所與許迭韻。
2. 從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聲字的話,則多具有相同的聲符。由於漢字中形聲字佔的比例極大,通假以音同音近為前提,所以通假多見於形聲字,而於形聲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聲符者居多。例如:
財—材、塗—途、常—嘗、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靜—淨、?j—戳、說—脫、訟—頌、廩—懍、錫—賜、刑—形、政—徵、悟—晤,等等。當然,聲音相同相近的字並不限於聲符相同的形聲字,因而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也並非都如此,比如:
由—猶、時—伺、趣—促等,則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佔的比例交小罷了。
3. 從借代關係上看,通假字與被通假字有單借和互借之別。所謂單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卻不能借甲。比如:
屈伸的伸能借用誠信的信來替代,而誠信的信卻不能借用伸字來替代;背棄的背能借用倍婁的倍來替代,而倍數的倍卻不能借用背棄的背來替字和乙字可以互替代,即甲為本字時乙為借字,乙為本字時則為借字。例如:
①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是貴乎?(《報任安書》)
② 年八十已上,賜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漢書·文帝紀》)
③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論積貯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許行》)
例①「以」是借字,「已」為其本字;例②「已」為借字,「以」為其本字。「以」與「已」互為通假。例③「上」是借字,「尚」為其本字;例④「尚」為借字,「上」為其本字。
「尚」與「上」互為通假。類似的例字還有:愛—哀、才—裁、故—固等。
古書用字的通假現象以單借為多,互借較少。
4. 從對應字數上看,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對一的關係,即一個字僅被另一個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對幾的關係。例如「辨」字:
① 主齊盟者,誰能辨焉?(《左傳·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遊》)
③ 望于山川,辨於眾神。(《史記·五帝紀》)
④ 其於宗廟朝,辨辨言,唯謹爾。(《史記·孔子世家》)
例① 杜預注云:「辯,治也。」治辦之意,即借為「辦」;例②郭慶藩《集釋》雲:
「辨,讀為變」;例③今《尚書·舜典》「辯」作「?獺保ū椋煥堋堵塾鎩は緄場貳氨綾妗弊鰲氨惚恪薄j恰氨紜笨殺話臁⒈洹?蹋ū椋⒈愕燃父鱟止餐櫨謾4送猓嗤ü瘛②⒕蓿?
可通嫠、來、賚、僖;適、謫、敵、啻;能可通耐、乃、暱、而等,都屬於這一類。
四、通假字的辨識 :
1.前面說過,通假是借音表義,以音同音近為前提,所以辨識通假字主要是以聲音為線索。閱讀中遇到某一個字不能用其本義或引申義去解釋時,就應考慮到是否存在通假的問題。
例如《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這一句中的「歸」字當作何解釋呢?
若依《說文》,歸的本義是指女子出嫁,這用在本句顯然不通;若有歸的引申義「歸還」似乎可通,但孔子並未借給陽貨豚,又何以言歸還?聯絡上下文意,是陽貨想通過送豚給孔子,好讓孔子依禮回拜時見到孔子,句中歸字歸是贈送的意思。然而歸字的本義和引申義中都沒有贈送這一義項,可見古有贈送食物的專字「饋」與「歸」音近,意思又正好吻合,於是可以初步斷定歸是饋的錯字。
查同書《微子》,又有「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之語,歸同樣當借為饋(意思是說齊國像饋贈美味一樣將女樂聲送給魯國)。再查別的古書,還有同類例證。這說明歸借為饋,已沿用成習,並非偶然。
這是同類例證。另外,古書中往往有不同的書同記一事而用字互異的情況,這也是我們弄清通假現象的好材料。「[陽貨]歸孔子豚」一句,鄭玄注本即「歸作饋」。
這是異文例證。有了這些同類例證和例異文例證,歸為饋的借字就可以確定無疑了。
2.在辨識通假字時要注意兩點:(一)要有古音韻的常識。
所謂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語音變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現在不都還音同音近,有的可能變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讀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變得相同相近。所以當我們以聲音為線索去辨認通假時,千萬不可只據今音作準則。
(二)在沒有別的例證時,不可只據音同音近而輕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證據和理由。有的學者過分強調「以聲求義」,把根本不是通借武斷為通借而將古書解錯的例子不少,我們應引以為戒。
對於古書中常見的通假字,古今注文中多有註明,《辭源》、《辭海》一類普通字書中也有釋例,初學者應該通過閱讀和勤查工具書去掌握一批常用的通假字。
參考
通假字是什麼意思古文中的通假字是什麼意思
通假字的意思是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 就是 通用 借代 的意思,即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叫做 本字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 蚤 與 早 如 當 與 倘 其特點是 因音通假 因為古代...
文言文中為何有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稱為假借,是古人用字寫詞時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的現象。原本當用的字叫本字,臨時用來替代本字的那個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簡稱借字 例如 莊公寤生,驚姜氏。鄭伯克段於鄢 舉錯不可不察也。張釋之傳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繫辭下 十分明顯,例 的寤本應...
關於《勸學》《師說》等幾篇古文的通假字和成語
一 勸學 1 通假字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輮 通 煣 用火烤木材,使之彎曲。雖有槁暴。有 通 又 再。副詞。暴 通 曝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 通 智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生 通 性 資質稟賦。2 成語 青出於藍,鍥而不捨,大聲疾呼,欲蓋彌彰 二 師說 1 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