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哎喲
否定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戰爭不可避免的理論和承認資本主義和平過渡的可能性。
赫魯曉夫所提倡的和平共處原則在任何意義上都決不標誌著蘇聯政策的新發展,而與當時中國**所提出的有關國際關係的觀點相一致。赫魯曉夫報告的新特點在於他否定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戰爭不可避免的理論和承認資本主義和平過渡的可能性。
雖然這些理論連同他對斯大林的譴責後來成為中蘇兩黨激烈論戰的主題,但是,中國共產黨在當時並沒有對這些理論和他對斯大林的譴責進行公開的爭論,中國共產黨在2023年4月5日發表的宣告中認可了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批評。
2樓:小神馬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於2023年召開,是蘇聯歷史乃至國際共產主義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會上主要批判了對斯大林的****,指出斯大林主義的錯誤,還提出「三和」的新理論,對世界形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蘇共二十大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批判個人迷信和斯大林,這也是蘇聯自斯大林時代之後的頭等大事,震驚了世界,也造成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和後果。
在蘇共二十大的正式議程中,批判個人迷信和斯大林並不顯著。赫魯曉夫在宣佈大會開幕後還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蘇共十九大後失去了傑出的領袖斯大林」,他甚至還提議代表們為斯大林默哀。
其在大會的總結報告中,也只是籠統的批判了個人迷信而沒有直指斯大林。他說,蘇共「堅決反對和馬克思主義不相容的個人迷信,因為個人迷信把這個或那個活動家變成創造奇蹟的英雄,而縮小了黨和群眾的作用,降低了他們的創造積極性。個人迷信流行的結果就是降低了黨的集體領導作用,優勢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然而在2023年2月25日,即蘇共二十大的最後一天凌晨,赫魯曉夫卻突然丟擲了一份長達4小時的題為《關於個人迷信及其後果》的「祕密報告」,在被緊急召集到會議大廳的代表們的驚愕中,全盤否定了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蘇共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負面情況。
《關於個人迷信及其後果》有點像是是赫魯曉夫的「即興之作」,未經蘇共**討論,所以有點雜亂無章。與其說是一份正規的政治檔案,還不如說是一份嚴厲的控訴。但歸結起來,赫魯曉夫主要在報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錯誤:
1、個人迷信。斯大林利用《斯大林傳略》和《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大肆頌揚個人功績,利用頒發「斯大林獎」,樹立「斯大林紀念碑」以及用自己名字命名企業和城市來助長個人迷信。赫魯曉夫還提到了列寧於2023年12月給俄共(布)十三大的信,信中批評了斯大林太粗暴,建議調動他的總書記職務。
他同時還公佈了列寧2023年3月5日給斯大林的信,要求斯大林為自己的粗暴行徑向克魯普斯卡婭(列寧的妻子1869-1939)賠禮道歉,否則就和他斷絕關係。
2、破壞法治,發動大清洗。揭露「大清洗」實際上首先從鎮壓黨內反對派開始,利用「人民公敵」的罪名,將思想鬥爭轉變成對反對派肉體上的消滅。赫魯曉夫列舉諸多材料,證明是斯大林一直在推動階級鬥爭並批准違法的使用肉刑,把「大清洗」的責任完全推到斯大林的身上。
他還暗示「基洛夫案件"的幕後**就是斯大林,甚至說斯大林晚年「有一個消滅政治局內老同志的計劃」。
3、在衛國戰爭中的錯誤。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盲目自大,不相信諸多德軍即將進攻蘇聯的情報,再加上「大清洗」殘害了很多優秀的蘇軍將領,以至於在戰爭初期遭受慘敗。在初期失利之後,斯大林又完全喪失了信心,認為「一切都完了」甚至「完全撒手不管」;在指揮戰爭的過程中,斯大林「按照地球儀制定作戰計劃」,造成哈爾科夫戰役折損幾十萬士兵。
4、在民族問題上的錯誤。在衛國戰爭初期,斯大林強行將車臣-印古什、卡爾梅克等幾個民族集體遷徙到遠方,同時取消了這些民族的自治共和國,這種野蠻非人道的做法造成了嚴重的民族對立。
5、在和南斯拉夫關係上的錯誤。戰後蘇南兩國發生了嚴重的糾紛並且關係完全破裂,赫魯曉夫指責斯大林在這方面扮演了「可恥的角色」,甚至聲稱「只要我動一動小指頭,鐵托就會完蛋。」
6、在經濟政策方面的錯誤。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完全不瞭解農村情況,幾十年不訪問農村。「只是從電影上看農村和農業」,他的一系列錯誤政策導致了蘇聯的農業落後。
7、實行個人**。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沒有按照黨章規定按時召開黨代表大會,十八大和十九大之間相隔了15年。黨的**全會和政治局會議也很少開,斯大林晚年不僅不開**全會,連政治局會議也只是偶爾去幾次。
「三和」理論
在蘇共二十大的總結報告上,赫魯曉夫針對當時的國際形勢,提出了「三和」理論,即「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
1、報告指出,十月革命的方式在當時是唯一的出路,然而現在的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因此「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將越來越多樣化」。在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完全可以通過「取得議會中穩定的多數,並且將議會從資產階級民主的工具轉變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工具」,從而「是現社會根本改造的條件」,不用武裝起義就奪取政權,這就是「和平過渡」。
2、報告指出,列寧關於只要帝國主義存在,戰爭就不可避免的觀點「在那個時期是正確的」,而現在的社會主義陣營已經具備了防止侵略的物質基礎,因此「戰爭不是不可避免的」。在目前的形勢下,「只有兩條路:要麼和平共處,要麼發動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戰爭。
第三條路是不存在的。」這就是「和平共處」。
3、報告同時「向資本主義國家領導人建議:『讓我們用實踐來證明哪一種制度更好吧,讓我們進行不打仗的競賽吧。……我們建議的是未提及所有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進行的和平競賽。
』」這就是「和平競賽」。
受到蘇共二十大的影響,2023年當年就發生了波茲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死傷上千人。
蘇共二十大對中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蘇共二十大是蘇聯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赫魯曉夫在此次會議上作了《關於****及其後果》的祕密報告,全盤否定斯大林。對這一事件***最初的感受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赫魯曉夫祕密報告揭了蓋子,「表明蘇聯、蘇共、斯大林並不是一切都是正確的,這就破除了迷信」。
「憂」的是赫魯曉夫「捅了漏子,搞突然襲擊,將斯大林一棍子打死會造成混亂。」(吳冷西,回憶***—我親自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片段[m]北京:新華出版社,2023年版第4-7頁)鑑於對蘇共二十大的上述基本看法,***開始對正在進行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深入的思考,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一、解放思想,破除了迷信,為***探索的起步創造了思想前提。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斯大林一直被公認為國際公產主義運動的領袖、真理的化身。在世界各國共產黨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蘇共二十大的召開以及對斯大林的批判,打破了斯大林領導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完美無缺的神話,使***從多年的迷信束縛中解脫出來。破除了斯大林的迷信,也就破除了對蘇聯經驗和模式的盲從,為***開始他的探索之路提供了一個自由的空間。
二、明確了「以蘇聯為鑑戒」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蘇共二十大暴露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錯誤,加之赫魯曉夫上臺以後實行的改革措施,更進一步加劇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後來在談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回憶說:
解放後,三年恢復時期對建設,我們是懵懵懂懂的,接著搞第一個五年計劃,對建設還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蘇聯的辦法,但總覺得不滿意,心情不舒暢。由於這種心情,他早在2023年底便提出了「以蘇為鑑」的問題。2023年4月,***在《論十大關係》的報告中明確指出:
「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們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鑑於他門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並且提出:
現在應當破除對於蘇聯和斯大林的迷信了,應當反對教條主義,不要再硬搬蘇聯的一切了,應當用自己的頭腦思索了。應該探索在我們國家裡建設道路了。」這表明「以蘇為鑑」成為這個時期***探索的主題和指導思想。
從此全黨開始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偉大事業。
三、蘇共二十大使***在經濟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提出以蘇聯為借鑑,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時,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並總結了近些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論十大關係》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
在經濟建設方面,***提出「要適當調整重工業和農業、輕工業的比例,更多地發展農業和輕工業」,「我們不能像蘇聯那樣,把什麼都集中到**,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點兒機動權都沒有」。為此,他主張改變管理上過分集中的現象,適當擴大地方和企業的權力,發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對於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係,***提出大力發展內地工業,改變過去工業集中在沿海的佈局,但仍然要好好利用和發展沿海工業;我們一定要加強國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強經濟建設,不能離開經濟建設來片面地強調國防建設。
同時,對蘇聯經驗的反思還涉及到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如他主張社會主義公有制佔優勢的前提下允許非社會主義成分的存在,「可以搞國營也可以搞私營,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可以吸引華僑投資,20年乃至100年不沒收;可以開投資公司,還本付息;可以在一定時候讓外國人來中國辦工廠、開礦山,向他們學技術;在分配方面,***提出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兼顧的原則。
四、蘇共二十大在給***探索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蘇共二十大為***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看法和借鑑,在政治方面***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已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要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在對待民主黨派的態度上,他吸取蘇聯取消其他黨派,共產黨****的經驗教訓,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進一步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民族關係方面,***提出要接受蘇聯的俄羅斯民族同少數民族關係不正常的教訓,既反對大漢族主義,有反對地方民族主義,積極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在科學文化建設方面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科學文化建設的道路。
蘇共二十大引發了***「左」 的指導思想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階級鬥爭問題的認識出現了失誤。***對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明確表示不贊成。尤其是西方國家借斯大林問題,掀起反對蘇聯,反對共產主義浪潮,以及波蘭、匈牙利事件相繼發生,以及隨之國內出現了「右派向党進攻」的情況之後。
***由此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國內出現的政治動盪,思想混亂的根源歸咎於蘇共二十大反對了斯大林,進而得出反對斯大林就是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結論,最終得出我們必須堅決地反對修正主義的結論。
蘇共二十大後,更多暴露了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弊病,促使中國共產黨人思考自己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對此***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但***在探索建設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時,中國社會主義的實踐才剛剛起步,短短的時間內我們沒有多少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可以借鑑。
因此,***在構思中國社會主義大廈藍圖時只能藉助於戰爭年代的經驗和中國自古以來「天下為公」的思想,以及並非完全準確的馬克思主義著作中關於社會主義的猜測。在這種歷史侷限性面前,即便像***這樣偉大的人物也會在實踐中出現差錯
斯大林模式的特點是什麼,斯大林模式的特點和形成標誌各是什麼?
斯大林模式的特點是搞 蘇聯模式就是採用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模式,它的關鍵要害在於樹立 它無情踐踏了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則,以長官意志取代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 往後踞塔頂的則是斯大林及其 人。蘇聯模式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曾經促進了社會主義制...
斯大林什麼時候逝世的,斯大林孫子什麼時候去世的?
斯大林於1953年3月5日去世,享年74歲 1953年3月5日逝世 斯大林1953年3月5日3月5日21點50分去世 斯大林孫子什麼時候去世的?據 25 道,斯大林的孫子 俄羅斯人民藝術家 俄羅斯軍隊 模範劇院著名導演亞歷山大 布林東斯基在2017年5月23日晚因病去世,享年75歲。亞歷山大 布林東...
斯大林孫子去世了嗎
斯大林孫子去世 一生中只從遠處看過斯大林一次 75歲的俄羅斯人民藝術家 斯大林之孫亞歷山大?布林東斯基23日晚因病去世。訊息傳出後,俄文化界紛紛給予斯大林孫子高度評價。布林東斯基1941年10月出生,自幼喜愛藝術,曾被評價 具有表演天賦 1951年,按照父親意願,他進入加裡寧蘇沃洛夫軍校學習。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