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從小就失去父母沒有父母關愛的孩子心理會怎樣

2021-04-09 07:25:56 字數 4228 閱讀 3194

1樓:a專業獵頭

您好,從小失去關愛的孩子,長大後心裡會缺乏安全感,也會比較自卑。

2樓:教育百科資訊

我們很多的心理活動都和童年期發生的事有關。從小失去父母沒有父母關愛的孩子的心理主要還是和他生活的環境有關係的,如果是一個溫暖有愛的環境,孩子也會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如果受到別人的歧視嘲笑,孩子會很自卑很冷漠。所以多給那些孩子一些關心和愛。

3樓:馬提尼龍蝦

這個問題就像問抽菸的人是否會得心臟病一樣,是個概率問題,不是絕對問題。你可能會對孩子有某方面的擔心,只要監護人和環境沒有太大的問題,就不需要擔心。

4樓:鄧倫可是我男神

有兩個極端,但都會孤僻,不愛說話,青春期的時候如果得不到關愛就容易出問題

5樓:杏林軒

一般心理 都是羨慕別人 如果別的小朋友不嘲笑他 那麼他的內心不會有什麼起伏

如果一旦別人嘲笑 那麼起伏會很大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很難說,各人應對是不一樣的,會有不一樣的心理成長、、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例項,由於從小到大很缺乏和父親的溝通,加上父母又偏愛姐姐一些,久而久之,發展到現在,自己已經成為一名精神**症的患者了。心理問題非常嚴重,冷漠,暴力,極端,憎恨,每時每刻都活在警戒任何人,任何事情的狀態,對整個社會環境,尤其是家庭已經徹徹底底失望了,唯一支援我活下去的是僅存的一絲絲責任心與道德意識,生活對我來說就是苟且,每天都讓自己變得很忙,努力撐下去,從不會考慮自己能夠活到那一天,對我而言,沒有未來。

8樓:沐紫

要麼喜歡用開心來掩飾

要麼比較自卑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就是一個沒有了父母親的孤兒 性格比較怪 以前比較自卑 現在也有 經常想一些別人不想的問題!我今年23歲 沒有找到過女朋友 就只有幾個比我大的男孩子覺得我可憐 把我當弟弟看

10樓:匿名使用者

孤僻,心理脆弱,外強中乾

11樓:惑林海

你讓他處在獨自一人的空間,他會活的很好。可惜沒有這種空間。

12樓:手機使用者

缺少父愛母愛,加以正確引導。

13樓:丹丹_小倩

看個人環境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有的會敏感,自悲,有的會強大,堅強

14樓:寒風

小時候有些壓力,要是長大了會變的堅強

15樓:伊甸園

主要是自卑,覺得比不上人

16樓:lan兒歌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趙懷民:

被父母所關注和關愛是每一個孩子生存的本能需求。

當養育者不能精準地解讀孩子的非語言線索並及時地給予迴應及滿足,養育者不能及時地調整自己以配合孩子的節奏,或者孩子陷入困境時,撫養者視而不見,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輕重不一的久遠影響和傷害。後來,孩子習得獲得父母關注的唯一方式就是給父母施加壓力,就有可能得到照料。

所以我們看到孩子會故意做父母不希望他們做的以期換的父母對他們的關注和照料。這種最初的依戀關係的互動,會在孩子的心理上儲存下來,並將持續一生,塑造著孩子的行動和主觀體驗。 其實出現這樣的不和諧歸根結底還是父母造成的。

由於父母的雙親沒有提供給他們『足夠好』的養育,他們的本能需求也沒有得到適當的滿足,所以他們不知道也不清楚怎樣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

於是父母的任何行為,都會給他們造成威脅,因此這些父母會通過選擇性的不注意或不協調的反應這樣的規則來保護自己,但卻忽略了孩子。父母的不安全,削弱了他們對孩子的付出保持敏感的能力。歸根結底,孩子採取持續的、顯而易見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依戀需求,向父母施加壓力,就有可能得到照料是原始家庭依戀模式的代際傳遞。

心理學: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子女該不該聽父母的話

17樓:惜君者

「你要聽話,這一切都是為你好」

「我走的路都比你吃的鹽多,聽話沒錯」

「我是你親爹親媽能害你嗎,都是為你的未來,對你有好處,聽話就是啦」

相信這些話,家長是經常說,孩子是經常聽。有人稱這些話叫「愛的綁架」,也有人說這是家長的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家長真的是為了孩子,用自己畢生所有的精力在為孩子籌劃,真是傾盡全力在為孩子營造幸福成功的人生。

還有父母表示「現在吃的所有苦都是為了孩子未來能有一個富裕的生活,幸福的人生,如果孩子不聽話,我們的苦不是白吃了嗎?」

確實,我們不可否認,很多父母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從小開始就要上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最重點的初中,不惜花重金也要讓孩子進入重點高中,為的是將來孩子能進一個知名的大學,這樣出來就會有一份體面而且收入頗豐的工作。所以在學習的路上,在擇校上,在擇業上,在擇偶上孩子與家長的衝突總是不斷,甚至尖銳升級。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分開來看,從父母角度孩子要聽話。因為:

1、父母的經驗多見識廣,可以讓孩子少走不少的彎路,孩子不聽話吃了虧最後心疼的還是父母。

2、父母的一片真心。父母都是全心全意的為了孩子的未來在鋪路,有的動用了人脈關係,有的花費了大量的金錢物質,只為讓孩子在未來的路上能走的順暢無攔阻,如果孩子的不聽話不順從,不僅會讓人笑話自己的孩子不懂,沒教養,還會讓投入的金錢和精力全部白費。

3、父母的辛苦付出都是為了孩子更有出息,更幸福,孩子不聽話不順從,從道德層面父母會感到委屈,使父母這些年的苦累歸零,若孩子將來再吃了苦頭這是家長所不願意看到的,不想孩子再吃自己當年的苦受自己當的受的累。

4、從情感角度,父母所有的付出若換不回孩子的聽話順從,會另父母的內心非常的傷心。所有人有解讀「孝敬」的最大表現就是順從,無論父母是對是錯,都是為了孩子好,聽話就沒有錯。

那我們再從孩子的角度來解讀一下,孩子不聽話的心聲。

1、父母忽視孩子的感受,強迫孩子順從。這時孩子只是為了反抗而反抗,根本不會管反抗的事情是對還是錯,孩子反抗的是一種強迫,一種**。有時可能明知道父母是對的,但就是不想聽從,就是不想屈從在父母的強權**之下,所以要反抗,要宣誓一下自主地位。

2、不尊重孩子的意見想法,甚至連聽都不聽就以一句為你好對孩子的想法全盤否定。孩子也是人,他們也知道到底什麼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好,有時家長所說的為孩子好,並不是孩子們所能接受的好。在許多的電視劇中我們也不難看到一些典型例子,有的父母有自己的產業,根基穩固發展前景很好,孩子又是家裡的唯一,所以家長當然希望子承父業,這樣孩子也不用到外面工作那麼辛苦,家業也有人繼承,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兩全齊美的事情,但是對孩子來說可能並不接受這樣的按排,他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想要一生追求的夢想和事業,在這樣的思想衝突中,是聽話對還是不聽話對呢?

3、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時家長的包辦代替會讓孩子感到一種無能感,無力感,好像自己離了父母就一事無成。這樣的感覺會讓孩子內心深處很受傷,自尊受到嚴重的打擊,同時父母也會有一些不當的評價:

「你啥也不懂,沒有我們你就完蛋了。」「你根本就不是那個料,還是聽話,聽按排的好,免得你將來討飯」等等的一些負面的評價,都在刺激著孩子。他們要反抗,他們渴望成功,渴望父母的認可和承認。

所以他們會拒絕聽從父母的按排,他們會非常的努力目的是要做出成績來向父母證明,他們離了父母的按排一樣可以過的很成功。他們的不聽話,只是為了換回父母的肯定那麼簡單。

因此,面對孩子應不應聽話的問題,我們真的不能單從一個方向一個角度去解讀,若你的孩子不肯聽話,那麼就請好好思考一下研究是什麼阻止孩子聽話順從的心,找到根源才能完美的解決事情。因為這裡有太多的因素。若父母的好意可以讓孩子自動,自覺、自願的接受,那才是完美的結局。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麼不好意思和家人(特別是父母)說對不起或者我愛你。

18樓:夏川木之樹

因為父母是最直接的親人,教育、生活、娛樂都和我們息息相關,但是父母更多的是以教育,教導,鼓勵,規勸為主,對孩子來說沒有朋友和外人來得這麼隨意,所以不免有些逆反心理,這樣的心理儘管自己不會太在意,但是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種理所應當的心理負擔,導致沒必要大於感謝,所以會有面子效應的存在,一旦有了面子,那麼就會有補償效應,就不太會感覺感謝是那麼的重要,反而覺得反正要是做錯了照樣會受到教育和批評,而這些情感有時遠遠大於獎賞,因為父母對於孩子的 獎賞不會像外人那樣來得那麼強烈。

19樓:月情似天

我們往往認為與自己親近的人理解自己感受、以及想要表達的事情。這是一種思維定式,並且是正確的。

但是並不代表,與自己親近的人不需要口頭上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想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從心理學上講,從小就缺少父愛的人,可能與正常人有什麼不同

一般來說的觀點認為是單親家庭孩子要比其他孩子孤僻,這基本上來說還是沒有錯的,不過這隻能針對小孩子而言。對於長大一點的人來說,情況就很有可能反過來,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我一個經常往來的表哥就是一直是單親家庭,只和他媽兩個人住,但是我從來就沒見他表現出孤僻或是其他的心理問題,也許小的時候是因為我的認知能力...

從心理學角度談愛情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什麼是愛情

唯有在戀愛中,人的二個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時得滿足 一是無條件被人接納,二是在所愛的人心中居首 位,特別心裡愈空虛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賴對方來支撐你脆弱的自我價值感。不知不覺地,期望對 方能隨時隨地無條件接納你 隨時隨地把你擺在第一位 心理愈沒有安全感的人,日後對伴侶的要求愈是 加倍 過去受的傷,...

從心理學角度,學習怎麼改變人生,從心理學角度談談學習如何改變人生?

學習分廣義的學習和狹義的學習兩種,後者指課堂學習,而前者則指包括一切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活動。人活著就得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任何需要都得通過主動地改變自己的認知和行為去完成才可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只有學習才可滿足自己和社會,才可以改變人生。心理學角度學習怎麼改變了?首先謝謝能要你獲得大量知識,然後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