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藝術的特徵是什麼,秦漢時期雕塑的特徵是什麼

2021-05-20 01:46:17 字數 4736 閱讀 3568

1樓:漫閱科技

秦漢藝bai術顯出了極大的氣魄,從秦du

兵馬俑zhi到萬里長城,從宮dao殿園苑到漢畫像,無一不顯出回「大」的特徵。秦答代的裝飾藝術主要反映在宮殿建築裝飾、漆器裝飾、兵馬俑以及瓦當和壁畫上。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漆盂,繪有一鳥二魚,造型、色彩、線條簡樸粗獷,裝飾感極強。

畫像磚、瓦當和銅鏡上表現的奔獸、圍獵、子母鳥、鹿、豹、蟠螭等形象,虛實相映,結構嚴密,生動有力。阿房宮是秦代宮殿建築的代表,《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像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可惜只能從文獻記載中看出它的巨大、壯麗、威風的特色。

秦陵南踞驪山、北臨渭水,前後費時40年才竣工。其兵馬俑大且寫實,並且數量多,是一隻龐大的守衛秦皇陵的地下御林軍。

秦漢時期雕塑的特徵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藝術特點是:形體高大,崇尚寫實,手法嚴謹;型別眾多,個性鮮明。

其特點主要體現於俑像雕塑,在中國古代雕塑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的產生和發展,與社會的變革有著直接的關係,標誌著秦代雕塑藝術的卓越成就,再現了秦軍奮擊百萬、戰車千乘、勇於公戰、怯於私鬥的精神風貌,體現了王權的極度威嚴。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不清楚,沒了解。

4樓:扎拉

你好 複製的 看看有用沒

秦漢時代雕塑藝術空前興盛。秦統一六國以後,曾收繳天下兵器,聚於咸陽,銷燬後鑄成12個鐘金人,各重千石,最後一個存世近6個世紀,毀於前秦時期,為見於記載的最早的大型金屬雕塑。2023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以東發現的兵馬俑雕塑群,共有7000餘件,與真人、馬等大,分置於3個坑中。

最大的一個坑總面積約為12600平方米,列置於其間的6000兵馬俑以戰車、步卒相間排列為長方形軍陣。秦俑雕塑群以巨大的體量和數量、群體的組合、氣宇軒昂的形象,造成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在人物和車馬的塑造上表現出力求模仿生活真實的傾向,髮式、服裝的很多細節表現得非常具體,軍士佩帶的兵器用的是實物。

塑造的基本方法是模製與手塑相結合,入窯燒製後再加彩繪。

秦兵馬俑的格局為西漢以後所承襲,漢代的帝陵沒有發掘,已發現的有龐大兵馬俑群的漢代大官吏、將軍墓葬有陝西咸陽楊家灣的西漢墓,隨葬有583件騎兵俑、1800多件步兵俑和100餘件舞樂雜役俑,均為模製,著彩。服飾鮮華,重群體的氣勢,而不追求個性表現。俑身高50釐米左右,規模與氣度均不能與秦兵馬俑相比(見楊家灣陶俑)。

江蘇徐州獅子山出土漢初某代楚王墓的隨葬俑群形制與之相近而數量更多。甘肅武威雷臺東漢末張君將軍夫婦墓出土近百件青銅車馬儀仗俑,其中的銅奔馬,表現一匹飛奔的駿馬,一隻後蹄踩住一個展翼翔飛的鳥,造型完美,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漢代重視馴養良馬,墓葬隨葬的馬匹雕塑造型多取揚蹄嘶鳴的動勢。

廣西貴縣、河北徐水所出土的銅馬,甘肅地區出土的木車馬,陝西興平茂陵附近從葬坑出土的鎏金銅馬都是漢代馬的雕塑造型中的代表性作品。

漢代各類材料製作的俑,對於現實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反映。如四川出土的陶俑,有農夫、工匠、廚夫、俳優、部曲等各種不同身份和活動特徵,其中擊鼓說唱俑,動作至為傳神。山東濟南無影山出土的舞樂雜伎陶俑群,手法自由,神態生動(見無影山陶塑)。

一些表現宮廷侍女形象的女俑,表情端莊矜持,其對內在性情的刻畫,是前此所未曾有過的。

西漢大型雕刻的代表作是霍去病墓的16件動物石刻。作為將軍生前為國立功的戰場——祁連山的象徵,墓上散置各種現實生活中的野獸和神怪的幻想動物形象,與大自然環境結為一體,充溢著生命力。這些作品雕刻手法異常簡練概括,利用了石材的自然形態,略加雕鑿,便生動地呈現出不同動物的神態,形式博大、雄渾。

其中馬踏匈奴石刻具有象徵意義和紀念碑的成分(見霍去病墓石刻)。

雲南古滇族墓葬出土的戰國至秦漢時期,青銅器中的貯貝器蓋上,多人物的群像雕塑和透雕扣飾,真實地表現了處於奴隸制社會階段的滇人的生活環境和宗教、戰爭、狩獵、樂舞等活動,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其表現牛、虎等動物題材的器物,描寫動物之間生死搏鬥的銅釦飾,表現的動態令人驚心動魄(見滇人青銅雕塑)。北方草原的東胡、匈奴等民族的青銅釦飾,金、銀製品中的動物形象風格較為粗獷剽悍。

這些作品成功地表現出動勢之美、力之美(見中國北方草原民族銅牌)。

藝術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和社會意識的形態,具有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等基本特徵。

1、形象性

藝術形象是主觀與客觀、內容與主體、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任何的藝術形象都是文藝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藝術總是以具體生動感人的形象來反映社會的生活和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感情。任何的藝術作品都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與完美藝術形式的結合。

另外還要具有個性與共性的高度統一。凡是優秀的藝術作品,無不是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同時又具有豐富而廣泛的社會概括性。集個性與共性於一身才使得這些藝術形象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藝術形象的這種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最集中的體現便是藝術的典型。所謂藝術典型,就是作家、藝術家運用典型化的方法,創造出來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鮮明個性並體現出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形象。藝術典型比起藝術形象來,又具有更強烈的個性與更廣泛的共性。

典型性就是在真實性的基礎上,對藝術形象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主體性

藝術創作、藝術作品以及藝術欣賞均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藝術要用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必然要融入創作的主體乃至欣賞主體的思想感情。藝術創作的主體性,集中表現為藝術家創作活動的能動性和獨創性。藝術創作的能動性,使得藝術成為主觀和客觀、再現和表現的辨證統一,藝術創作的獨創性,總是凝聚著藝術家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情感,帶有藝術家個人的主觀色彩和藝術追求,體現出藝術家鮮明的創作風格和藝術個性。

三、審美性

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是真、善、美的結合,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只有那些能夠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快感,具有審美價值或審美性的人類創造物才能稱為藝術品,審美意識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完成實用向審美的過渡。藝術美高於現實美,由於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把現實中真善美凝聚到藝術作品中,藝術中「真」不等於生活真實,而是經過提煉和加工,使生活真實昇華為藝術真實,化真為美,通過藝術形象體現;「善」也不等於道德說教,是藝術家人生態度和道德評價滲透到藝術作品中,化善為美。藝術內容美和形式美二者有機統一,隨著藝術實踐的發展,形式美的法則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從內容出發選擇最恰當的形式以加強沒的藝術表現力,使藝術形式美日益豐富。

總之,藝術是一種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著非常複雜而豐富的內容,與人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藝術具有無限發展的趨勢,並在整個社會產品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藝術價值是很重要的精神價值,其客觀作用在於調節、改善、豐富和發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包括認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

藝術的欣賞就是人對藝術品的價值進行發現和尋找,是欣賞者、創作者及表演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情感共鳴。在藝術欣賞過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動作、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把自己所曾經體驗過的感情表達出來,以感染觀眾或聽眾,使別人體驗到同樣的感情。藝術欣賞所產生的情感從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對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對功利性一種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肯定。

藝術的定義:

藝術是指才藝和技術的統稱。藝術詞義很廣,後慢慢加入各種優質思想而演化成一種對美、思想、境界的術語。藝術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6樓:麼麼球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

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禒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藝術可以是巨集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

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概括秦漢文化的特點

7樓:金牛為

秦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即將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不同的書寫體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相傳該字型為秦國丞相李斯發明。 「焚書坑儒」 是秦朝為了國家政權安定統一的所執行的政策, 也是對當時中國文化的一次摧殘。

「焚書」政策針對當時的書冊文物,只保留對民生以及執政所需的,大量對秦政權無益的珍貴文獻從此失傳,春秋戰國的百家言論在這段時期受到嚴重的摧殘;「坑儒」政策也是第一個被中國歷史所紀錄的國家政權對知識分子大規模的逮捕行為(儒家稱之為「**」)。

兩漢是中國歷史上科技與文化非常輝煌的一個時期。國家也非常重視教育和學識。漢朝學術自由,成就博深,春秋戰國諸子之學,亦能彰明綜括,非有人所稱獨尊儒術。

漢代的作家所開創的史學標準,直到18世紀都一直領先於世界。

漢代的治國思想。漢代在立國時用法家之法,文景時期,又用道家黃老思想為主,並輔以儒家和法家思想為法制指導思想,不僅強調無為,還注重禮與德的作用,既承認法律的重要性,又堅持約法省簡,務在安民。漢朝為中國道教、佛教兩大宗教的形成及傳入期。

秦漢時期壁畫的特點秦漢時期的階段特徵是

1 秦漢時代的壁畫以宮殿寺觀壁畫和墓室壁畫為主。秦漢時代的宮殿衙署,普遍繪製有壁畫,但隨著建築物的陸續消亡幾乎喪失殆盡。在秦宮遺址3號殿的長廊殘存部分上,發現了一支有七輛馬車組成的行進佇列,每輛車由四匹奔馬牽引 另一處殘存的壁畫則表現的是一位宮女。這些形象都是直接彩繪在牆上的,並沒有事先勾畫輪廓,可...

秦漢時期圖騰崇拜的特點是什麼,秦漢時期的國家組織有什麼重要特點

當政治權力轉移到劉邦手上時,情形有了根本性 的變化。平民出身,軍功起家版的劉邦喪 失了權 血緣承續的傳統優勢,其出身和地位使其權力的合法性基礎受到了挑戰。劉邦之父 稱劉公,其母稱劉媼,連個象樣的名字都沒有,可見其名聞不彰,再上溯似無可再溯。劉邦沒有可誇 耀的家族世系,他所依靠的只能是其逐鹿中原 百戰...

概括秦漢時期的文化成就列舉秦漢時期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統一與多樣化的有機結合.貨幣 度量衡 車軌等統一促進共同的經濟生活和文化發展.語言文字的統一有利於中華文化統一持續發展.儒學獨尊加強了秦漢文化的統一性.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統一發達的農業文明,統一成熟的倫理制度 價值觀念,民族凝聚力加強,促進了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格局形成.這一成就是秦漢時期完成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