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書憤》這首詩,你有什麼感想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

2021-04-22 11:21:45 字數 5637 閱讀 9149

1樓:七殺命啊

我們要做一個愛國的人,向陸游一樣熱愛祖國。

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 書憤 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

2樓:你懂得7m輒

(1)「世事艱」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使得自己壯志難酬。從章法上說,點了詩題中的「憤」字,也是為下文「空自許」作鋪墊。「空自許」跟「世事艱」照應,也是對投降派的憤怒斥責。

由此可見,詩人為「投降派把持朝政」而憤,為「自己空有報國之志」而憤。

(2)首聯寫早年的壯志;頷聯,詩人用「樓船雪夜…鐵馬秋風」形象地概括了這兩次勝利的戰鬥,將恢復之志具體化;頸聯抒發風月蹉跎、壯志難酬的感慨;尾聯以諸葛亮自況,表明恢復中原的志向。通篇都是圍繞「志」寫的。透過詩篇,我們看到詩人雖已62歲,但恢復中原的志向不改,詩人那顆愛國之心熾熱灼人。

(意對即可)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是什麼意思

3樓:帝都小女子

本詩出自《書憤》其一,是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創作的三首七言律詩,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經典作品之一.

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

《書憤》其一原文: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時年六十有二,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閒在鄉,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書憤」者,抒發胸中鬱憤之情也.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當英雄無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鐵馬金戈的記憶裡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湧,何等氣魄!

詩人何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以為我本無私,傾力報國,那麼國必成全於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壞以至於屢遭罷黜?詩人開篇一自問,問出多少鬱憤?

書憤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

4樓:拜辭先森

小題1:詩中的"憤",主要通過兩個對比表現出來。一是理想和現實的對比。

詩人北望中原,豪氣如山。以塞上長城自許,然而世事多艱。理想被現實擊得粉碎。

二是詩人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的對比。早年氣壯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何等豪邁,如今對鏡自照,衰鬢蒼顏,歲月不居,年華空老!而這一切的根遠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詩人心中之"憤"焉得不湧上筆端?

小題2:用典明志。1、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終歸名滿天宇,「長使英雄淚滿襟」。

千載而下,有誰可與相提並論呢?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

2、這也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

小題1:

試題分析:詩中的"憤",主要通過兩個對比表現出來。「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當英雄無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鐵馬金戈的記憶裡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湧,何等氣魄!詩人何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

以為我本無私,傾力報國,那麼國必成全於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壞以至於屢遭罷黜?詩人對比,對比出多少鬱憤?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這是追述25年前的兩次抗金勝仗。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寫出了壯心未遂、時光虛擲、功業難成的悲憤之氣,與兩次抗金勝仗時的豪邁形成對比。

點評:詩歌本身比較簡單,易於理解。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無論著眼於全篇,還是著眼於一句,此類試題的答題規律一般是,先明確指出運用了何種技巧,然後結合詩意說明這種技巧如何運用,最後指出這種技巧如何傳達出詩人情感,或在凸顯出主題方面起到什麼作用。

至於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據分值決定。

小題2:

試題分析:用典明志。諸葛亮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諸葛亮,施展抱負。

點評:理解古詩詞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詩詞本身的暗示資訊,這些暗示資訊可以是詩歌的標題,可以是詩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詩後的註解。這些內容,有的給我們提供了創作的時代背景,有的介紹了作者的經歷,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創作動機或創作經過,有的則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調。

《書憤》原文!

5樓:哦給我送

原文:書憤

宋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6樓:是我

1.《書憤》宋.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2.《書憤》宋. 陸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羶實未聞。

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上天悔禍終平虜,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祝爐薰。

3.《書憤》宋. 陸游

清汴逶迤貫舊京,宮牆春草幾番生。

剖心莫寫孤臣憤,抉眼終看此虜平。

天地固將容小丑,犬羊自慣瀆齊盟。

蓬窗老抱橫行路,未敢隨人說弭兵。

4.《書憤》宋. 陸游

白髮蕭蕭臥澤中,秪憑天地鑑孤忠。

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

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5.《書憤》宋. 陸游

鏡裡流年兩鬢殘,寸心自許尚如丹。

衰遲罷試戎衣窄,悲憤猶爭寶劍寒。

遠戍十年臨的博,壯圖萬里戰皋蘭。

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

張祜一則:

《書憤》唐. 張祜

三十未封侯,顛狂遍九州。

平生鏌鋣劍,不報小人讎。

----------

蘇泂一則:

《書憤》宋. 蘇泂

黃葉冷颼颼,臨風搔白頭。

江湖無老伴,天地有新愁。

橐禁行鴛曉,榆關戰馬秋。

平生忠孝意,到死不能休。

----------

弘一一則:

《書憤》近代.弘一

文采風流上座傾,眼中豎子遂成名!

某山某不留奇蹟,一草一花是愛根。

休矣著書俟赤鳥,悄然揮記扇避青蠅。

眾生何用幹霄哭,隱隱朝廷有笑聲。

----------

**經一則:

《書憤》現代.**經

有兒有女竟成孤,無米無柴悵索居。

物外親交皆斷絕,胸中丘壑早荒蕪。

南冠重比當山石,微命輕於覆轍魚。

誰敢挺身分皁白,太陽萬歲日高呼。

7樓:匿名使用者

書憤[宋] 陸游

清汴逶迤貫舊京,宮牆春草幾番生。

剖心莫寫孤臣憤,抉眼終看此虜平。

天地固將容小丑,犬羊自慣瀆齊盟。

蓬窗老抱橫行路,未敢隨人說弭兵。

關於愛國主義主題的詩歌朗誦稿有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寫七律-長征,也是愛國詩。

陸游的《書憤》賞析

9樓:匿名使用者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

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

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

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鑑賞本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二,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閒在鄉,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書憤」者,抒發胸中鬱憤之情也。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當英雄無用武之地 時,他會回到鐵馬金戈的記憶裡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湧,何等氣魄!

詩人何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以為我本無私,傾力報國,那麼國必成全於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壞以至於屢遭罷黜?詩人開篇一自問,問出多少鬱憤?

「樓船」二句,寫宋兵在東南和西北抗擊金兵進犯事,也概括詩人過去遊蹤所至。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顏亮南侵,宋軍在瓜洲一帶拒守,後金兵潰退。上句指此。

宋孝宗乾道八年(2023年),陸游正在南鄭參加王炎軍幕事,詩人與王炎積極籌劃進兵長安,曾強渡渭水,與金兵在大散關發生遭遇戰。下句指此。這兩句概括的輝煌的過去恰與「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眼前形成鮮明對比。

「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想今日恢復中原之機不再,詩人之心何啻於泣血?從詩藝角度看,這兩句詩也足見陸游浩蕩詩才。

「樓船」(雄偉的戰艦)與「夜雪」,「鐵馬」與「秋風」,意象兩兩相合,便有兩幅開闊、壯盛的戰場畫卷。意象選取甚為乾淨、典型。

「塞上長城」句,詩人用典明志。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為「萬里長城」。皇帝要殺他,他說:

「自毀汝萬里長城。」陸游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國家,揚威邊地,捨我其誰?然而,如今呢?

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於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鬥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何等悲愴?

再想,這一結局,非我不盡志所致,非我不盡力所致,而是小人誤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愴便為鬱憤。

再看尾聯。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

千載而下,有誰可與相提並論呢?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詩人在現實裡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

而詩人一腔鬱憤也就只好傾洩於這無奈了。 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

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

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讀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寫多點

霧,真美,一會兒藏到哪兒,可真奇妙 霧,真調皮,一會兒捉迷藏,可真神奇 霧在生活中時事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和他快樂的玩其它 什麼東西也有毀滅的時候 絕句 這首詩的意思 儘量多點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譯 兩隻黃鶯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行白鷺飛上藍...

《夜書所見》讀了這首詩你的腦海裡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這首詩寫羈旅鄉思之情,但作者不寫如何獨棲孤館 思念家鄉,而著重於夜間小景.他深夜難眠,透過窗戶,看到不遠處籬笆間有盞燈火.於是他明白了原來是有孩子在捉促織.挑,讀上聲,指以細枝從縫穴...

讀了小狗的小房子你有什麼感想,讀了小狗的小房子這個故事你喜歡小狗還是小貓請寫出理由?

小狗。因為小狗勇敢善良有擔當,會照顧別人。把小貓當成好朋友,任勞任怨的照顧小貓。故事中的小狗勇敢 善良。一路上,小狗像哥哥一樣照顧小貓。在小狗受傷後,小貓也勇敢地承擔起救助小狗的責任,並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各種危機,把小狗安全送回家。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不能把事情都推給別人做。小貓就像是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