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五大明王 十二神將 十羅剎女之間的地位孰高孰低

2021-04-25 13:35:03 字數 5945 閱讀 7580

1樓:匿名使用者

一、三論宗又名法性宗

隋吉藏創立。因依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此宗的學統,在印度是:

龍樹一提婆一羅睺羅一青目一須利耶蘇摩一鳩摩羅什。在中國則是:鳩摩羅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詮一法朗一吉藏。

二、瑜伽宗又名法相宗

瑜珈宗又稱法相宗,唯識宗,慈恩宗,是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的宗派。

三、天台宗

天台宗始創於北齊慧文禪師,據《佛祖統記》卷六,天台宗《東土九祖記》說,慧文因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論》卷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之偈,朗然悟入龍樹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因而創立一心三觀法門。

四、賢首宗又名華嚴宗

又稱華嚴宗,此宗傳承為杜順一智儼一法藏一澄觀一宗密。該宗推杜順為初祖,實際創始人為法藏。杜順原名法順。

雍州萬年(今陝西臨潼西北)人,先學禪法,後住終南山宣揚《華嚴經》。智儼天水(今屬甘肅)人。師事杜順。

受具足戒後,各方參學。法藏依智儼學《華嚴經》,深通玄旨。28歲以後,開始廣事講說,參加譯經,著述100餘卷,正式創立華嚴宗。

五、禪宗

禪宗的禪是禪那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

六、淨土宗

因其始祖慧遠曾在廬山建立蓮社提倡往生淨土,故又稱蓮宗。實際創立者為唐代善導。歷代祖師並無 前後傳承法統,均為後人據其弘揚淨土的貢獻推戴而來。

是依《無量壽經》等提倡觀佛、唸佛以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為淨土宗。

七、律宗

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因依據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稱四分律宗,又因道宣住在終南山,又被稱為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八、密宗又名真言宗

密宗又稱真言宗。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為一切如來祕密之教。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2樓:金果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三論宗隋吉藏創立。因依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此宗的學統,在印度是:

龍樹一提婆一羅睺羅一青目一須利耶蘇摩一鳩摩羅什。在中國則是:鳩摩羅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詮一法朗一吉藏。

它的教義以真俗二諦為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為究竟。二諦的「諦」字是真實的意思,從法性理體邊說的叫真諦,從緣起現象邊說的叫世俗諦。從俗諦說事物是有,就真諦說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諦也叫空有二諦。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諸法實相,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著重從真空理體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緣起無自性,五陰十二處等虛妄不實,徹底破除迷惑,從而建立起無所得的中道觀,以求實現其無礙解脫的宗旨。

這一宗,實際就是印度龍樹、提婆中觀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瑜伽宗瑜珈宗又稱法相宗,唯識宗,慈恩宗,是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的宗派。

玄奘法師從印度歸中國,住慈恩寺,廣譯經論,弘闡本宗。**窺基繼住慈恩,百部疏主盛博師學。治中國佛教史的人稱玄奘窺基師弟之學為慈恩宗。

猶之天台賢首是以地以人而得名的。雖說宗名有四,最正確的為瑜伽宗。第一本宗始祖為彌勒、無著。

第二本宗根本教典在《咖師地論》。第三本宗教理在《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等具立七真如。

天台宗天台宗始創於北齊慧文禪師,據《佛祖統記》卷六,天台宗《東土九祖記》說,慧文因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論》卷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之偈,朗然悟入龍樹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因而創立一心三觀法門。

賢首宗又稱華嚴宗,此宗傳承為杜順一智儼一法藏一澄觀一宗密。該宗推杜順為初祖,實際創始人為法藏。杜順原名法順。

雍州萬年(今陝西臨潼西北)人,先學禪法,後住終南山宣揚《華嚴經》。智儼天水(今屬甘肅)人。師事杜順。

受具足戒後,各方參學。

法藏依智儼學《華嚴經》,深通玄旨。28歲以後,開始廣事講說,參加譯經,著述100餘卷,正式創立華嚴宗。

禪宗六朝,菩提達摩從印度渡海東來,樑普通(520~526)前後到洛陽弘揚禪法。後入少林寺壁觀,以「二入四行」禪法教導**慧可、道育等。慧可從達摩6年,達摩授以《楞伽經》4卷。

後隱居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潛山天柱山),傳法於僧璨。

僧璨受法後隱於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嶽西),蕭然靜坐,不出文記,祕不傳法。唯道信侍璨9年,得其衣法。後至吉州(今江西吉安)傳法,再住湖北黃梅雙峰山(一名破頭山)30多年,主張「坐禪守一」,傳法於弘忍。

其另一**法融在金陵(今江蘇南京)牛頭山傳牛頭禪。

弘忍得法,至雙峰山東馮茂山(一名馮墓山)建東山寺,時稱「東山法門」。其「蕭然靜坐,不出文記,口說玄理,默授與人」之風,開中國佛教禪風,對後世禪宗影響甚大。著名**有神秀、惠能、惠安、智詵等。

淨土宗因其始祖慧遠曾在廬山建立蓮社提倡往生淨土,故又稱蓮宗。實際創立者為唐代善導。歷代祖師並無 前後傳承法統,均為後人據其弘揚淨土的貢獻推戴而來。

按近代印光所撰《蓮宗 十二祖贊》,以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巨集、智旭、行 策、實賢、際醒為蓮宗十二祖。

律宗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因依據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稱四分律宗,又因道宣住在終南山,又被稱為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密宗密宗又稱真言宗。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為一切如來祕密之教。大日如來所說此教後,上首之金剛薩捶,以所說者集為**,藏於南天竺之鐵塔中。

咒語在古印度久已流行,但發展成為專宗修學的途徑,是從龍樹開始,相傳經典是龍樹從鐵塔中取出。但在其他經典裡也有咒語.隨著翻譯的增多而增多。

龍樹傳龍智,龍智傳善無畏、金剛智,金剛智傳**不空。

此宗最高理論還是以性空無相的法性理體為基礎,所謂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義。

3樓:好木木偶

佛教傳入中國後,起初沒有區分大小乘經典,立宗立派也沒有區別,成型的有:律宗、成實宗、俱舍宗、三論宗、涅般宗、地論宗、禪宗、攝論宗、天台宗、淨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這十三宗派。這十三宗中,涅般宗歸入天台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攝論宗歸入唯識宗。

流傳迄今者,實唯十宗。後來科判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實宗列屬小乘經典。

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響的、現今仍流行的實屬八大宗派: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律宗、禪宗、淨土宗。密宗。

在中國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識」近於科學;「三論」近於哲學;「華嚴」及「天台」近於文學;「真言」及「淨土」近於美學;「禪宗」是佛法的重心。太虛大師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

任何一宗,均可匯歸禪的精神;至於「律宗」,乃是整個佛教的基礎。所以嚴格地講,律宗不該自成一宗。律宗應該遍屬於各宗,至於宗教的素質,乃是各宗皆備的。

4樓:金六福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

一、三論宗又名法性宗

隋吉藏創立。因依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此宗的學統,在印度是:

龍樹一提婆一羅睺羅一青目一須利耶蘇摩一鳩摩羅什。在中國則是:鳩摩羅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詮一法朗一吉藏。

它的教義以真俗二諦為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為究竟。二諦的「諦」字是真實的意思,從法性理體邊說的叫真諦,從緣起現象邊說的叫世俗諦。從俗諦說事物是有,就真諦說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諦也叫空有二諦。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諸法實相,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

此宗著重從真空理體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緣起無自性,五陰十二處等虛妄不實,徹底破除迷惑,從而建立起無所得的中道觀,以求實現其無礙解脫的宗旨。這一宗,實際就是印度龍樹、提婆中觀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二、瑜伽宗又名法相宗

瑜珈宗又稱法相宗,唯識宗,慈恩宗,是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的宗派。

玄奘法師從印度歸中國,住慈恩寺,廣譯經論,弘闡本宗。**窺基繼住慈恩,百部疏主盛博師學。治中國佛教史的人稱玄奘窺基師弟之學為慈恩宗。

猶之天台賢首是以地以人而得名的。雖說宗名有四,最正確的為瑜伽宗。第一本宗始祖為彌勒、無著。

第二本宗根本教典在《咖師地論》。第三本宗教理在《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等具立七真如。

三、天台宗

天台宗始創於北齊慧文禪師,據《佛祖統記》卷六,天台宗《東土九祖記》說,慧文因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論》卷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之偈,朗然悟入龍樹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因而創立一心三觀法門。 [4]

是以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等為依據,吸收了印度傳來的和中國發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統地組織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因為創始人智者,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

它的宗義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此宗把釋迦如來所說的經教,劃分為五個不同的時期,稱為五時教,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五時的名稱都是佛經的名稱,主張佛陀所說的經教不出這五個時期的範疇,所以叫五時。三觀是修行的觀法,即空觀、假觀、中道觀。

四、賢首宗又名華嚴宗

又稱華嚴宗,此宗傳承為杜順一智儼一法藏一澄觀一宗密。該宗推杜順為初祖,實際創始人為法藏。杜順原名法順。

雍州萬年(今陝西臨潼西北)人,先學禪法,後住終南山宣揚《華嚴經》。智儼天水(今屬甘肅)人。師事杜順。

受具足戒後,各方參學。法藏依智儼學《華嚴經》,深通玄旨。28歲以後,開始廣事講說,參加譯經,著述100餘卷,正式創立華嚴宗。

以《華嚴經》為根據,對《華嚴經》有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闡發,是在前人三論、天台、慈恩、地論師、攝論師等學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思想體系。創始人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叫賢首宗,又名華嚴宗。

五、禪宗

六朝,菩提達摩從印度渡海東來,樑普通(520~526)前後到洛陽弘揚禪法。後入少林寺壁觀,以「二入四行」禪法教導**慧可、道育等。慧可從達摩6年,達摩授以《楞伽經》4卷。

後隱居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潛山天柱山),傳法於僧璨。

僧璨受法後隱於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嶽西),蕭然靜坐,不出文記,祕不傳法。唯道信侍璨9年,得其衣法。後至吉州(今江西吉安)傳法,再住湖北黃梅雙峰山(一名破頭山)30多年,主張「坐禪守一」,傳法於弘忍。

其另一**法融在金陵(今江蘇南京)牛頭山傳牛頭禪。

弘忍得法,至雙峰山東馮茂山(一名馮墓山)建東山寺,時稱「東山法門」。其「蕭然靜坐,不出文記,口說玄理,默授與人」之風,開中國佛教禪風,對後世禪宗影響甚大。著名**有神秀、惠能、惠安、智詵等。

禪宗的禪是禪那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

六、淨土宗

因其始祖慧遠曾在廬山建立蓮社提倡往生淨土,故又稱蓮宗。實際創立者為唐代善導。歷代祖師並無 前後傳承法統,均為後人據其弘揚淨土的貢獻推戴而來。

按近代印光所撰《蓮宗 十二祖贊》,以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巨集、智旭、行 策、實賢、際醒為蓮宗十二祖。

是依《無量壽經》等提倡觀佛、唸佛以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為淨土宗。

七、律宗

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因依據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稱四分律宗,又因道宣住在終南山,又被稱為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由於此一宗的盛行,中國僧人們在修學大乘的戒定慧三學中,仍然重視出家聲聞乘的戒律。戒律有聲聞戒、有菩薩戒,這裡所講的律宗,是依聲聞律部中的《四分律》,由終南山道宣律師一系所立的律宗。

八、密宗又名真言宗

密宗又稱真言宗。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為一切如來祕密之教。大日如來所說此教後,上首之金剛薩捶,以所說者集為**,藏於南天竺之鐵塔中。

咒語在古印度久已流行,但發展成為專宗修學的途徑,是從龍樹開始,相傳經典是龍樹從鐵塔中取出。但在其他經典裡也有咒語.隨著翻譯的增多而增多。

龍樹傳龍智,龍智傳善無畏、金剛智,金剛智傳**不空。

在唐開元年間,金剛智、善無畏、不空來長安,譯出《金剛項經》。大力弘揚密法,於大興善寺為根本道場,建立了真言宗。還譯有《大日經》、《蘇悉地經》等。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佛教的五大菩薩是哪菩薩佛教的五大菩薩是哪五個菩薩?

藏傳佛教所供奉之菩薩,又稱五大金剛虛空藏。即法界虛空藏 金剛虛空藏 寶光虛空藏 蓮華虛空藏 業用虛空藏等五位菩薩。這五尊是密宗修法時所供奉的,在一般顯教寺院中,甚為少見。五大虛空藏菩薩,係指從大虛空藏菩薩的五智所開出的五尊。或謂金剛界五智如來 即大日 阿 寶生 彌陀 釋迦 各入如意寶珠三摩地,施福智...

中國五大佛教名山的地點,中國五大佛教名山是哪些

四川峨眉山 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華山 山西五臺山 奉化雪竇山。峨眉山地處中國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為邛崍山南段餘脈,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峨眉山主要由大峨山 二峨山 三峨山 四峨山4座山峰組成,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普陀山,位於錢塘江口 舟山群島東南...

論在佛教中的地位,孔雀大明王菩薩與地藏王菩薩誰高誰低

地藏王菩薩的地位當然遠遠超過孔雀大明王菩薩了。畢竟,地藏王身為佛門 四大菩薩 之首,早在無量劫之前,就已經有了成就佛陀果位的資格。不過是他當年立下大巨集願,因此遲遲沒有成佛而已。我們都知道,西遊記 中,幽冥地獄的老大盡管明面上看起來是十殿閻王 但是,九幽的真正掌權者,其實還另有其人 是酆都大帝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