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法制觀念,中國的古代和近代法制觀念有何不同?

2021-05-01 05:31:21 字數 2854 閱讀 6996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法制以「禮法結合」為特徵。

這一特徵不是一蹴而就的。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罰」的法制思想是這一傳統特徵的開端;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法家思想佔了主導地位;秦朝法制以法家思想為指導思想;漢承秦制,法制是法家的,但漢初思想為「無為而治」;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此影響下,法律開始了儒家化的過程,「春秋決獄」就是儒家化在司法上的體現;魏晉南北朝進一步儒家化;隋唐時期,儒家化的法律成熟,並結出豐碩成果《唐律疏議》。至此,儒家化的法制觀念確立,並一直延續至清末。

中國的古代和近代法制觀念有何不同?

2樓:

1、雅典民主制首創的主權在民原則稱謂西方民主實踐遵循的政治學基本原理。

2、現代民治政治制度下國家與社會之間互動的關係主要是通過公民政治參與實現的,雅典民主制包含了公民政治參與最早的經驗與啟示。沒有廣泛的政治參與,主權在民就是就是空洞的,政治的合法性就成了問題。

3、雅典民主制崇尚法治,主張法律至上,受全體公民委託行使權力的人必須按照明確的委託行使權力,必須根據明確的法律行使權力,這是有雅典政制輪流執政特點決定的。法治原則與以後西方的」法治主義「與憲政原則存在淵源關係。

雅典民主制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禍水源頭,是西方民主實踐的思想搖籃。

3樓:百度使用者

以上是刑不上大夫,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國古代的法制觀念?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法制以「禮法結合」為特徵。

這一特徵不是一蹴而就的。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罰」的法制思想是這一傳統特徵的開端;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法家思想佔了主導地位;秦朝法制以法家思想為指導思想;漢承秦制,法制是法家的,但漢初思想為「無為而治」;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此影響下,法律開始了儒家化的過程,「春秋決獄」就是儒家化在司法上的體現;魏晉南北朝進一步儒家化;隋唐時期,儒家化的法律成熟,並結出豐碩成果《唐律疏議》。至此,儒家化的法制觀念確立,並一直延續至清末。

中國古代法制的特點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法律以君主意志為轉移中國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終掌握國家最高立法權。一切法典、法規皆以君主名義頒行。皇帝的詔敕往往直接成為法律,皇帝可修改、廢止任何法律。

皇帝又擁有最高司法權,一切重案、要案、疑案,以及一切死刑案件(隋唐以後)皆須皇帝裁決、批准。皇帝可以法外用刑,也可法外施恩,赦免任何罪犯。

(二)法律以禮教為指導原則和理論基礎

中國古代法律不受宗教影響,而強調遵循禮教,強調維護綱紀倫常。經過漢儒改造,禮融進了諸子中的可取成分,又成為"禮教",成為指導立法、司法的原則和理論依據。其要旨即是"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以及由此衍生的"親親"、"尊尊"的政治和倫理原則。

在這種原則下,禮的許多內容被直接定為法律,"七棄三不去"、"八議"以及喪服制度等相繼入律,併為後世法典所沿用。禮教力倡"無訟"、"息訟",也導致人們的權利意識非常淡漠。

(三)法律以刑法為主刑始終是中國古代法律的主題。古代沒有部門法的劃分,歷代法典--律遂通稱刑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統統規定於此,統稱犯罪,處以刑罰。一部律中,實體法與程式法也不區分,民事訴訟程式與刑事訴訟程式混一,作證與招供同等看待。

另一方面,**君主無視下民的主體權利,平民百姓也不具有這種意識,並以"對簿公堂"為恥、為累,一般民事糾紛也無關政權安危大局,商品經濟又長期不發達,如是等等,致使中國古代民事立法偏枯,與刑法畸重形成強烈反差。

(四)司法從屬於行政皇帝"口含天憲",握有國家最高司法權。歷代**雖設司法機構,但輔佐皇帝的重臣,如冢宰、丞相、宰相、內閣大臣等,完全可以過問司法。**某些行政機構長官也可干預或參與司法,而司法長官一般無權過問行政。

在地方,一地行政長官即兼理同級司法審判。

獄訟是否得平,自漢以來便是考核地方官政績的主要專案之一。

6樓:兮貴

簡單來說,中國古代法制的特點就上「皇帝就是法,情理也大與法。」

7樓:天邊的遠星

有興致看看中國的古代史或看看史書

簡述中國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制有何特點

8樓:棋盤上的小棋子

簡述中國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

【答案】戰國時期,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法不阿貴」。秦朝建立後頒佈了通行全國的秦律,集中體現了地主階級的意志。《大明律》增加了經濟立法。黃宗羲提倡「法治」,反對「人治」。

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制有何特點?

【答案】法律是皇帝意志的體現,社會成員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法律嚴酷;以令代法,主觀性、隨意性強。

9樓:匿名使用者

德主刑附,刑民不分。中國傳統法制以"禮法結合」為特徵,同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歷史是密切相關、一脈發展而形成的。西周是這一傳統特徵的源流,表現在其"德主刑輔,禮刑並用」的基本策略、禮的含義內容及其與刑的關係上(出禮入刑

中國古代法律的特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1、重刑輕民 2、禮法結合 3、皇權至上 3、倫理法,人治 4、家族本位 5、司法隸屬於行政

6、核心價值觀念是秩序

11樓:匿名使用者

1漢代之前 禮法結合 禮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階級分明

1漢代開始 尊儒崇法 以儒學為主 法為輔助

1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的法律,算得上是嚴禁的,

但是太分階級層次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禮法合一 (儒家)

民刑不分

中國古代歷史,中國古代歷史表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探索夏代文化的重要遺址。1960年考古學家在二里頭遺址上層發現了一處規模巨集大的宮殿基址,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時間最早的宮殿建築基址。這座基址豐富了我們對商代歷史的認識,同時為研究我國曆史早期國家的出現及特點,提供了最寶貴的資料。宮殿基址位於二里頭遺址中部,高出自然地平以上80釐米...

論中國傳統刑法的特徵中國古代法制的特點

中國古代法律思想的發展演變及其主要特徵 1 我國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以 禮 為立法的指導思想 中國法制史 2 諸法合體,民刑不分 的統一法典結構,一部法典把民法 刑法 訴訟發 經濟法的內容都裝進去了。3 宗法制度的影響很大。4 儒家立法道德化思想,原心論罪論。中國法律主要起源於早期氏族部落之間的戰爭。古...

中國古代官僚體系,中國古代官僚制度

秦代 皇帝 三公九卿制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常 郎中令 衛尉 太僕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內史 少府 唐代 皇帝 三省六部制 門下省 尚書省 中書省 禮部 戶部 吏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清代 皇帝 禮部 戶部 吏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國古代官僚制度 1 察舉制 察舉也就是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