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原始居民

2021-05-01 22:39:31 字數 676 閱讀 9436

1樓:匿名使用者

1、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約公元前4040—前2023年,延續時間約2023年左右。

2、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畜牧業,輔以狩獵和捕魚業。已發現許多大小不等的村落遺址。村落遺址所選擇的地點,有在靠近河岸的臺地上,也有在平原地帶的高地上。

農業以種植 粟 為主。在三里河遺址的一個窖穴中,曾發現1立方米的碳化粟。還發掘出大量牛、羊、豬、狗等家畜骨骼。

3、大汶口文化的製陶技術較前已有很大提高。陶質有紅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類。陶器裝飾以鏤刻和編織紋最具特色。

常見的紋飾則有錐刺紋、附加堆紋、弦紋、劃紋和籃紋。彩陶不多。彩陶上以黑彩和紅彩繪平行線紋、弦紋、葉紋、花瓣紋、八角星紋等幾何圖案。

陶器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器形有罐形鼎、缽形鼎、壺形鼎、背壺、長頸壺、深腹罐、高柄豆等。高柄杯和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徵的陶器。

大汶口文化的雕塑工藝品不僅數量多,而且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多數是墓內的隨葬品。雕塑品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筒、骨梳、牙雕飾、嵌綠松石的骨筒、雕花骨匕、穿孔玉鏟、玉珠,以及陶塑動物等。這些雕塑品,製作都相當精細,造型優美,是大汶口文化中頗具特色的藝術作品。

2樓:

6000多年前

大汶口文化時期漁獵與農耕並重

家畜飼養很少

原始手工業就是骨針縫衣什麼的.

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是怎樣進行勞動分工的?我國原始農耕時代

小農經濟,男耕女織,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形成南粟北稻的農業格局。最早培養出粟米的國家,冶鐵,使用鐵器牛耕,青銅業發展,瓷器,絲織業。想像一下,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有怎樣的勞動分工?很簡單,除了幹活的就是不幹活的,現在也是這樣分配的哦.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有明確的分工 婦女主要從事耕作 ...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各有什麼特點?為什麼

1 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幹欄式房屋,特點是通風 防潮。2 半坡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特點是冬暖夏涼。主要原因是兩地地理環境 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差異。半坡地處黃河流域,氣候乾燥,相對寒冷,多風沙,因此半坡人居住的是有利於保溫 防風的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地處長江流域,潮溼炎熱,地勢低窪,因此河姆渡居民住...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集體是氏族

距今約十至二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中 晚期,遠古社會由原始人群階段進入母系氏族社會.山頂洞人是我國進入氏族社會的開始 舊石器時代中期 陝西大荔人 山西襄汾丁村人 山西陽高許家窯人 廣東曲江馬壩人 貴州桐梓人 湖北長陽人 北京周口店新洞人,以及遼寧喀左鴿子洞 舊石器晚期 山西朔縣峙峪人 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