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什麼是成語,成語的特點(舉例說明)

2021-05-02 08:38:43 字數 4060 閱讀 6723

1樓:一生摯愛車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主謂式成語:名副其實、盛氣凌人、杞人憂天、胸有成竹、愚公移山、永珍更新;

聯合主謂式成語: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草長鶯飛、鶯歌燕舞;

聯合動賓式成語:知己知彼、養精蓄銳、防微杜漸、發號施令、批郤導窾、焚膏繼晷、提心吊膽、破釜沉舟、指桑罵槐、買櫝還珠;

聯合名詞式成語:粗心大意、南轅北轍、鏡花水月;

聯合動詞式成語:突飛猛進、勇往直前;

動補式成語:逍遙法外、問道於盲;青出於藍、愛不釋手、心亂如麻、重於泰山;

並列式成語:千山萬水、畫蛇添足、喜怒哀樂、吹拉彈唱、琴棋書畫;

偏正式成語: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間可加「的」字);

承接式成語:見異思遷、先斬後奏;

因果式成語:水滴石穿、水落石出;

2樓:

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名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意思精闢,往往隱含於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具有意義的整體性。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具有結構的凝固性。

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最主要的一點是習用語和諺語是口語性質的,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

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脣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習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真金不怕火煉」、「有志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一類。成語跟習用語、諺語是不一樣的。

3樓:

成語(chengyu,idioms)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

成語的特點(舉例說明)

4樓:匿名使用者

形式簡潔而意思精闢的固定片語或短語;2源遠流長。成語都有一定的**,成語一經形成和出現以後,就長期為人們所使用。如「有恃無恐」、「盲人瞎馬」、「打草驚蛇」、「捕風捉影」、「兩面三刀」、「南腔北調」等都是大家熟悉並經常使用的成語,它們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

「有恃無恐」的故事最早見於《左傳&s226;僖公二十六年》。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齊孝公乘機討伐魯國。魯僖公知道魯軍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帶著牛羊、酒食去稿勞齊軍。

展喜日夜兼程,在邊界上遇到了齊孝公。展喜對齊孝公說;「我們魯國的君王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軍。」齊孝公傲慢地說:

「(魯)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意思是你們老百姓家中缺糧,地裡沒有莊稼,連青草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不慌不忙地說:

「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使天下大治。成王對他倆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

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友好,大王您怎麼會廢棄祖先盟約,進攻魯國呢?」齊孝公聽了,感到很羞愧,就班師回國了。這是「有恃無恐」這個成語的來歷,這個詞後世一直在使用:

「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為。」(《蘇東坡集&s226;祭歐陽文忠公文》)「兩京大賈,往往喜與邢(德)俱,途中恃以無恐。」(《聊齋志異&s226;老饕》)可見「有恃無恐」至少有二千多年的沿用歷史了。

「打草驚蛇」出於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當塗縣令王魯有**行為。後來有人在他面前控告他的主簿接**賂。

狀子上列舉的罪行和他自己的違法行為很相似。他一邊看狀子,一邊直打寒顫。看完狀予後,不由自主地在狀子上寫道:

「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意思是說,你雖然打的是地上的草,但我象伏在草裡的蛇一樣,已經受到驚嚇了。後人就從這兩句活歸納出「打草驚蛇」這一成語,用來比喻行動不慎密,致使對方有了防備。

「打草驚蛇」也一直被人們沿用著,如《水滸》二十九回:「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醒世恆言》二十回:

「如今若去,便是打草驚蛇,必被躲過,可不勞而無功……」其他如「捕風捉影」、「南腔北凋」等成語都有短則一二百年長則**百年乃至一二千年的歷史。 種類:

一、 源於歷史典故。例如:1齊桓公的老馬—迷途知返。2趙括打仗——紙上談兵。

二、 源於神話傳說。例如:1龍王爺亮相——張牙舞爪。2老壽星打哈欠——老氣橫秋。

三、 出於四大名著。例如:一)、《水滸傳》中的:1宋江的眼淚——虛情假義。2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四、 出於成語轉換。例如:1葉公好龍——口是心非。2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五、 源於生動比喻。例如:1駱駝走路——昂首闊步。2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六、 緣於幽默諷刺。例如:1巫婆跳繩——故弄玄虛。2矮子放屁——低聲下氣。

七、 來自日常生活。例如:1撐陽傘戴涼帽——多此一舉。2歪脖子拉小提琴——兩全其美。

八、 來自新生事物。例如:1坐飛機講報告——空話連篇。2導遊帶路——引人入勝。

5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告訴你,你慢慢的猜好了。

舉例說明成語和諺語有哪些區別

6樓:夏平生

1、組成不同

成語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片語或句子,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例如"空中樓閣""鼎鼎大名""青出於藍""有聲有色""歡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語。

諺語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2、字數不同

少於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於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在成語中都佔絕對少數。

3、規範性不同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諺語、歇後語、引語和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諺語不僅是固定片語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與成語相似;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比較簡煉,形式跟絕大多數的成語一樣。

7樓:曉林清風

成語是由諺語進化而來的,經過加工提煉,約定俗成,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諺語地域性比較強,例如有些農諺在黃河流域比較適合,而到其他地區並不適合。而成語在全國各地都可以通用。

8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是由諺語進化而來的,經過加工提煉,約定俗成.諺語地域性比較強,例如有些農諺在黃河流域比較適合,而到其他地區並不適合。而成語在全國各地都可以通用。

成語和詞語有什麼區別? 最好舉例說明

9樓:鄔元修尚嫻

簡單的理解是:

成語大多有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成語很少能從字面上理解到,不過也有一些能從字面上理解,成語都有各自的**或典故,大多數成語要知道它的**或典故才能懂得它的意思。比如「急中生智」、「插翅難飛

詞語一般都有兩個字組成,不排除有例外的,詞語都成語易懂如很好

10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都是由四個字組成,而詞語兩個三個字都可以成為詞語,成語一般有典故,詞語簡單易懂,成語很難從字面意思理解.

舉例子去說明一件事情的成語

11樓:

舉一反三: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12樓:灰色是嘿噝粉絲

借刀殺人,世態炎涼。

什麼是高地址,什麼是低地址,舉舉例說明

可以把主存看成一本空白的作業本,你現在要在筆記本上記錄一些內容,他的頁碼排序是 第一頁 0x0000001 第二頁 0x0000002 最後一頁 0x0000092 1 如果你選擇 從前向後記錄 用完第一頁,用第二頁,類推 這就是先使用低地址,後使用高地址.0x0000001 0x0000002 0...

什麼是浮士德精神?試舉例說明,舉例說明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浮士bai德 是德國作家du歌德的作品。所謂浮士德zhi精神就是 主 dao人公的永不滿回足 勇於答探索實踐的精神。例如,當他還在書齋中,在翻譯 聖經 時,將 新約 中 泰初有道 改譯為 泰初有為 表明了他要 跳進時代的奔波 跳進事變的車輪 要在時代的大潮中 向靈的境界飛昇 舉例說明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舉例說明什麼叫歸納邏輯誰能舉例說明什麼是演繹法什麼是歸納法???

1.什麼是歸納邏輯 歸納邏輯是研究歸納推理以及含有歸納推理的歸納法的邏輯理論。歸納邏輯有兩種基本形態 古典歸納邏輯和現代歸納邏輯。這種劃分主要不是按歸納邏輯的歷史發展階段 而是按研究方法的不同。2.歸納邏輯發展史 系統研究歸納法,奠定歸納邏輯的理論基礎,並使歸納邏輯取得它在邏輯科學體系中應有地位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