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各種怪
記事方法:結繩、壁畫(巖畫)、甲骨文、石刻、築器(青銅銘文、陶器)等。
傳遞資訊:聲音(如:吹號、擂鼓、鳴金等)、旗幟(打旗語)、烽燧、驛站、書信、飛鴿傳書等。
1、結繩記事
結繩記事是遠古時代人類擺脫時空限制記錄事實、進行傳播的手段之一,它發生在語言產生以後、文字出現之前的漫長年代裡。
2、石刻
石刻藝術是造型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鐫刻有文字、圖案的碑碣等石製品或摩崖石壁。
3、鳴金
鳴金,一種中國古代戰爭時作戰行動訊號方式,指進攻,停止或撤退。
4、烽燧
烽燧也稱烽火臺、烽臺、煙墩、煙火臺。如有敵情,白天燃煙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傳遞軍事資訊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5、飛鴿傳書
古人之間聯絡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
的人。古代通訊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2樓:歲月尾巴
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圖形記事
資訊傳播方式:口頭傳播,聲光傳播
3樓:興隆麟嘉
遠古時期有結繩記事的方法;商朝王室成員在祭祀和占卜的時候將資訊刻於龜甲上,也就是近世發現的甲骨文。古代有敵國入侵時,會利用城牆燃點菸火的方式來傳遞軍情。例如周幽王時期「烽火戲諸侯」這一典故。
還有利用飛鴿傳書的方式來傳遞資訊的。
古代人在沒有文字之前是使用什麼方法來記事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人畫的壁畫,它們的主題大多數是動物,它們的形象簡練,具有強烈的符號特徵。
蘇美爾人的契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羅馬人的拉丁文字,希臘語言拼音的抽象符號(最早出現的字母形式)。用結繩記事法和契刻記事法,有圖畫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5樓:梧桐夜雨
結繩記事、刻木記事等。原來還把字寫在甲骨、帛、簡冊上。
6樓:我的九八火腿腸
他們用符號和一些繩子
7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是的話了沒事兒童睡前故事,沒有
古代的記事方法收集木棒
8樓:地煞
1 是結繩記事說。結繩是原始民族普遍採用的一種記事方法。《易·繫辭下》說:
「上古結繩記事,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在文字產生之前,古人用結繩記事,以幫助記憶。今天我們雖然看不到結繩記事的遺蹟,但可以在現在的一些民族中找到例項。
如過去的雲南省的怒族、佤族用大小不同的繩結表示不同的事情和數目。結繩記事不能演變為文字,但它的表現方法對文字產生了影響。
2是物件記事說。物件記事是用實物表達思想,傳遞資訊。如用一塊牛排表示友好和希望聯合,用一根砍斷了的牛肋骨表示斷交,苦果表示同甘共苦,藤葉表示永不分離等。
這種借實物音、義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後來成為「會意」、「假借」等造字方法。
3是刻畫符號說。因為可以創造出許多符號,刻畫在不同的物件上,所以這種記事方法有廣闊的發展餘地。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學學》中指出:
「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其中他所指的圖畫其實就是由刻畫符號演變而來的。我國曾在四十多個地方先後發現了五百餘個刻畫在陶器、甲骨上的符號,它們跟商代的甲金文有的同形,有的近形,時代距今最遠的有近八千年歷史。
因此,有人認為刻畫符號是漢字的起源。
在沒有漢字之前人們是怎樣進入的最初古代三種技誓的方法
9樓:沐雨蕭蕭
在沒有漢字之前,人們最初古代三種記事的方法,1 是結繩記事說。結繩是原始民族普遍採用的一種記事方法。《易·繫辭下》說:
「上古結繩記事,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在文字產生之前,古人用結繩記事,以幫助記憶。今天我們雖然看不到結繩記事的遺蹟,但可以在現在的一些民族中找到例項。
如過去的雲南省的怒族、佤族用大小不同的繩結表示不同的事情和數目。結繩記事不能演變為文字,但它的表現方法對文字產生了影響。
2是物件記事說。物件記事是用實物表達思想,傳遞資訊。如用一塊牛排表示友好和希望聯合,用一根砍斷了的牛肋骨表示斷交,苦果表示同甘共苦,藤葉表示永不分離等。
這種借實物音、義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後來成為「會意」、「假借」等造字方法。
3是刻畫符號說。因為可以創造出許多符號,刻畫在不同的物件上,所以這種記事方法有廣闊的發展餘地。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學學》中指出:
「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其中他所指的圖畫其實就是由刻畫符號演變而來的。我國曾在四十多個地方先後發現了五百餘個刻畫在陶器、甲骨上的符號,它們跟商代的甲金文有的同形,有的近形,時代距今最遠的有近八千年歷史。
因此,有人認為刻畫符號是漢字的起源。
古代至今人們怎麼記事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社會之初,生產力極其低下,出於生存的需要,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採用原始、簡陋的生產工具,同大自然作鬥爭。在鬥爭中,為了交流思想,傳遞資訊,語言誕生了。但語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儲存,也無法傳到較遠一點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傳播到較遠地方去的資訊,單靠人的大腦的記憶是不行的。
於是,原始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應運而生了。
結繩記事
祕魯印加人的結繩記事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採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於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公元前戰國時期的著作《周易·繫辭下傳》中說: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漢朝人鄭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說:「古者無文字,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這是講結繩為約,說得已相當明白、具體了。
仰韶期遺址的骨契圖形
契刻記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記錄數目。漢朝劉熙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
」清楚的說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幫助記憶數目。因為人們訂立契約關係時,數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因素。於是,人們就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一定的線條作符號,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雙方的「契約」。
這就是古時的「契」。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分作兩半,雙方各執一半,以二者吻合為憑。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數目,主要用來作債務的憑證。
右圖是在甘肅省西寧縣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遺址的骨契圖形。
結繩記事,契刻記事,以及其它類似的記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國一直到宋朝以後,南方仍有用結繩記事的。南美洲的祕魯,尤其著名。
有的民族,利用繩子的顏色和結法,還可以精確地記下一些事情來。
作為原始的記事方法的結繩記事,不論它用一根繩子打結,還是用多根繩子橫豎交叉,歸根結底,它只是一種表示和記錄數字或方位的一些簡單的概念,是一種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產生前的一個孕育階段,但它不能演變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產生。因為它只能幫助人們記憶某些事情,而不能進行思想交流,不具備語言交流和記錄的屬性。因此,結繩記事不可能發展為文字。
圖畫文字
圖畫文字
的**由於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的不足,人們不得不採用一些其它的、譬如圖畫的方法來幫助記憶、表達思想,繪畫導致了文字的產生。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字學》中說:「文字的產生,本是很自然的,幾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經有很好的繪畫,這些畫大抵是動物和人像,這是文字的前驅。
」然而圖畫發揮文字的作用,轉變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較普通、較廣泛的語言」之後才有可能。譬如,有人畫了一隻虎,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虎」;畫了一頭象,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象」。久而久之,大家約定俗成,類似於上面說的「虎」和「象」這樣的圖畫,就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久而用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圖畫越來越多,畫得也就不那麼逼真了。這樣的圖畫逐漸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終導致文字從圖畫中分離出來。這樣,圖畫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圖畫和變成為文字元號的圖畫文字。
圖畫文字進一步發展為象形文字。正如《中國文字學》所說:「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但圖畫卻不一定都能讀。
後來,文字跟圖畫漸漸分歧,差別逐漸顯著,文字不再是圖畫的,而是書寫的。而書寫的技術不需要逼真的描繪,只要把特點寫出來,大致不錯,使人能認識就夠了。」這就是原始的文字。
倉頡造字
關於文字的起源,歷史上有這樣一個近似於神話的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倉頡想辦法,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臺上造屋住下來,專心致志地造起字來。
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造出字來。說來湊巧,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隻鳳凰,嘴裡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看說:
「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畫出圖象,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
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這樣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倉頡造的字也就多了。倉頡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非常高興,立即召集九州酋長,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於是,這些象形字便開始應用起來。
為了紀念倉頡造字之功,後人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檯」,宋朝時還在這裡建了一座廟,取名「鳳台寺」。
上述這些雖然都是傳說,不足為據,但其內涵卻不無道理,這就是文字從圖畫中來,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圖畫文字。至於文字的產生,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問題,或者說,對中國文字的產生作現實、客觀的分析,不難看出,文字是人類社會某一發展階段上的必然產物,是原始人類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演變而來的,它不可能是由哪一個人單獨發明創造的。
11樓:搬磚小孔
國家歷史,地方誌,家譜
12樓:天天找小三
多數以文字形式,文字在不同時期有相應的進化
古代怎麼傳遞資訊,古代如何傳遞資訊?
一個是信件,由郵差來發放,騎馬到每個驛站,再換馬,最後把信送到 還有就是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將信綁在信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 還有些比較不正規的就是傳言,說書等等,人們相互傳言將資訊傳播 或者說書的先生將某些事編成書詞,用說書的方式唱出來,也算是資訊...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有哪些,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有哪些
1 飛禽傳書 飛鴿傳書或鴻雁傳書,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古代通訊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 飛得比較快 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來講,鳥類本身會認識回家的路,就像倦鳥歸巢一樣。鴻雁傳書 的典故出自 蘇武牧羊 的故事 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
古代的傳遞資訊方式,急的,古代人傳遞資訊的方式有哪些?
鐘鼓 煙火 鴿子 旗語 狼煙 一個是信件,由郵差來發放,騎馬到每個驛站,再換馬,最後把信送到 還有就是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將信綁在信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 還有些比較不正規的就是傳言,說書等等,人們相互傳言將資訊傳播 或者說書的先生將某些事編成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