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都有哪些日常生活習慣

2021-05-23 13:52:11 字數 4957 閱讀 1421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漢代服飾:

寬衣肥袖是漢代服裝區別於其他民族服裝的最大特點

日本和服借鑑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而非我們去模仿。

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二、漢代的計時方法

公元前104年,漢朝編造了《太初曆》,載有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確會合周期。

這是中國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較差.

十二辰即十時辰,在漢朝後期開始廣泛使用,並沿用至今的一種記時方法。用十二時辰記時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我們現在的2個小時。

在漢代人們習慣將十二辰與十二地支一一對應起來,即習慣說子時、丑時、寅時、卯時……亥時。一般情況下卯時正好日出東方,午時卻日上中天,到酉時太陽已開始在西邊沉下去了,所以又有日出為卯時,太陽當頭是午時,日沒則是酉時之說。其實,在漢代以前就有十二辰一說,那時的十二不是計時的,而是對周天的一種劃分方法。

其方法是沿天赤道從東向西將周天劃分為十二等分,並用地平方位的十二地支命名,即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與二十八宿有一定的對應關係。由於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位置隨著季節的變化也在不斷地改變著,只有當星宿南高掛在正中天時,十二辰才與地平位中的十二地正好一一對應。

但到漢代後期,人們又用十二辰來記時,為了記時時不因二十八宿在夜空中位置的改變而出現差錯,所以就規定日出為卯時,日上中天為午時,日沒為酉時,且沿用至今。

三、漢代的技術

漢朝鐵的冶煉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而此時的西方對於鐵的使用卻不如我國普及,這與雙方

社會發展歷程有很大關係在後面我會在談及。 由此可推斷,士兵帶甲上陣已經在三國時代

的戰場上很普遍了,當時的軍隊的平均防禦水平已經到了較高的程度。

四、漢代的植物

漢武帝在長達53年的統治中(公元前147年—前87年),拓展了帝國疆域並擴大了對外聯絡。他的著名使節張騫從中亞帶回了各種有用的植物。究竟是哪些植物,記載不一,最常提及的是葡萄和紫花苜蓿。

張騫並沒有引進後來歸於他名下的大部分植物,其中有幾種先前就傳入了(例如小麥),也有許多是後來引進的(從胡蘿蔔到菠蘿;羅佛,2023年)。但無疑該時代對科學、醫學及農學思想的傳播是決定性的:絲綢之路前所未有地繁榮興盛起來了。

五、漢代的**

東漢時期的**風格承繼於西漢。在河南南陽出土的漢畫中,有樂舞百戲圖,反映了當時的**舞蹈情況。 樂器方面,東漢保留了西漢的竽、瑟、琴。

2樓:匿名使用者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9-18 14:38 漢朝生活禮儀

一、立容:

賈子曰: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閒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參考文物,經立時正身、平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裡。手從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著、拄著東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

中國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筆挺,所以手臂要柔軟,切忌僵直——這樣漢服才會順勢鋪成柔和的曲線,展示出華夏之美。

我們常見夫子行叉手禮的像——但這個動作應當是配合磬折來表達敬意的——也就是說,腰應當同時彎曲大概三十度。當然,處於藝術上的考慮,畫家還是畫成了直身。

應用:竊以為經立是漢服同道必須注意的,對師長應當共立。鑑於現在人不行大禮,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頭示敬是必須的行禮:

1、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裡,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後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下。

2、一般揖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規場合,對朋友。

3、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

4、頷首致意。

5、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

6、一般拜禮(用於雅坐時):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蓋支撐身體,然後拜手(手至地,頭貼手)或叩頭(頭扣地)或稽首(時間長)或頓首(時間短)。

7、女子行禮:本著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禮。但處於忍讓的風度——女子行禮兩手合攏放胸前,微屈膝,微低頭即可;若拜禮,上身直,膝著地,攏手下垂,頭微低,即可。

應用:5用於一般用於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場合。6用於雅坐時。

1到4,應當作為漢服時的日常行禮,依據具體情況——對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體場合容許你表現禮節的程度……現在人缺少禮儀觀念,不必過分要求,但拱手應當能做到。如果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又有人來,當注意問候時要根據身邊人的情況,決定行禮的程度。

3樓:匿名使用者

隨著中國統一局面的完全誕生,強大的漢王室在飲食方面比秦朝更進一步了。漢朝皇帝擁有當時全國最為完備的食物管理系統。負責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屬職官中,與飲食活動有關的有太官,湯官和導官,它們分別「主膳食」、「主餅餌」和「主擇米」。

這是一個人員龐大的官吏系統。太官令下設有七丞,包括負責各地進獻食物的太官獻丞、管理日常飲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湯官各擁有奴婢3000人,為皇帝和後宮膳食開支一年達二萬萬錢。

這筆開支相等於漢代中等水平百姓二萬戶的家產。每天開支達54. 8萬錢,相當於2700多石上好的樑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

漢朝禮制規定:天子「飲食之餚,必有八珍之味。」他們「甘肥飲美,殫天下之味。

」時節的變化對漢代普通人的生活狀況有著不小的影響。如漢末人徐幹說:「在炎氣酷烈」的夏季,即使是貴族也感到「身若點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戲鮮歡。

」然而季節對飲食生活的限制在皇帝和其後妃那裡卻被降至當時的最低程度。在冬天,皇帝可以享用春季才生成的蔥,韭黃等蔬菜,而這些蔬菜是耗費大量錢財,太官「覆以屋廡,晝夜蘊火,待溫而生。」在炎熱的夏季,皇帝與后妃則是「堅冰常奠,寒饌代敘。

在此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加劇了。據《史記》、《漢書》等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蔔、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

今天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製筷子。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絲綢之路還要早一些的西南絲綢之路,北起西南重鎮成都,途經雲南到達中南半島緬甸和印度。這條絲綢之路在漢代同樣發揮著對外傳播飲食文化的作用。例如,東漢建武年間,漢光武帝劉秀派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到達交趾(今越南)一帶。

當時,大批的漢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築城居住,將中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等食俗帶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東南亞各國仍然保留著吃粽子的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是一個總結的口號,確實是趨勢。

百姓不是習慣,而是不堪,不堪**下的年年征戰。戰士年年征戰也早就沒有了鬥志。

生產水平和消耗都在戰爭上,必然就會有這個趨勢。

項羽是「衣錦」不肯「夜歸」的人,自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漢代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漢代服飾:

寬衣肥袖是漢代服裝區別於其他民族服裝的最大特點

日本和服借鑑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而非我們去模仿。

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二、漢代的計時方法

公元前104年,漢朝編造了《太初曆》,載有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確會合周期。

這是中國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較差.

十二辰即十時辰,在漢朝後期開始廣泛使用,並沿用至今的一種記時方法。用十二時辰記時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我們現在的2個小時。

在漢代人們習慣將十二辰與十二地支一一對應起來,即習慣說子時、丑時、寅時、卯時……亥時。一般情況下卯時正好日出東方,午時卻日上中天,到酉時太陽已開始在西邊沉下去了,所以又有日出為卯時,太陽當頭是午時,日沒則是酉時之說。其實,在漢代以前就有十二辰一說,那時的十二不是計時的,而是對周天的一種劃分方法。

其方法是沿天赤道從東向西將周天劃分為十二等分,並用地平方位的十二地支命名,即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與二十八宿有一定的對應關係。由於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位置隨著季節的變化也在不斷地改變著,只有當星宿南高掛在正中天時,十二辰才與地平位中的十二地正好一一對應。

但到漢代後期,人們又用十二辰來記時,為了記時時不因二十八宿在夜空中位置的改變而出現差錯,所以就規定日出為卯時,日上中天為午時,日沒為酉時,且沿用至今。

三、漢代的技術

漢朝鐵的冶煉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而此時的西方對於鐵的使用卻不如我國普及,這與雙方

社會發展歷程有很大關係在後面我會在談及。 由此可推斷,士兵帶甲上陣已經在三國時代

的戰場上很普遍了,當時的軍隊的平均防禦水平已經到了較高的程度。

四、漢代的植物

漢武帝在長達53年的統治中(公元前147年—前87年),拓展了帝國疆域並擴大了對外聯絡。他的著名使節張騫從中亞帶回了各種有用的植物。究竟是哪些植物,記載不一,最常提及的是葡萄和紫花苜蓿。

張騫並沒有引進後來歸於他名下的大部分植物,其中有幾種先前就傳入了(例如小麥),也有許多是後來引進的(從胡蘿蔔到菠蘿;羅佛,2023年)。但無疑該時代對科學、醫學及農學思想的傳播是決定性的:絲綢之路前所未有地繁榮興盛起來了。

五、漢代的**

東漢時期的**風格承繼於西漢。在河南南陽出土的漢畫中,有樂舞百戲圖,反映了當時的**舞蹈情況。 樂器方面,東漢保留了西漢的竽、瑟、琴。

六、漢代皇帝:

高祖 惠帝

少帝恭少帝弘文帝 景帝

武帝 昭帝 宣帝 │ 元帝 │ b.c.49 │ b.c.33 │

元帝 成帝

哀帝 平帝

孺子嬰(新) 王莽

(西漢) 更始帝

(東漢)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北鄉侯順帝 衝帝

質帝 桓帝

靈帝 弘農王獻帝

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害蟲

根據害蟲對草的危害部分,可將害蟲分為 1 地下害蟲,主要取食植物的地下器官,如蠐螬 金針蟲和地老虎等。2 地上害蟲,主要取食植物的地上器官,也稱食莖葉害蟲。依據口器型別,又可將地上害蟲分為咀嚼式口器害蟲和刺吸式口器害蟲兩類。咀嚼式口器害蟲以齒狀口器啃食草的器官,將莖葉咬出孔洞或缺刻,甚至將嫩株咬斷,...

日常生活用的日語都有哪些

日語日常用語1000句 1 初次見面。2 請多關照。3 願 請多關照。4 願 也請您多關照。5 自己 紹介 我來自我介紹一下。6 名刺 這是我的名片。7 李 申 我姓李。8 山田 您是山田先生吧 9 私 山田 我是山田。10 那位是誰?11 社長 松本 這是我們總經理松本。12 彼 中國人 他不是中...

每天要注意哪些生活習慣,生活習慣要注重哪些

1.早睡早起,推薦睡眠時間是晚上十點至早上六點。2.不吸菸。3.少量飲酒,每天飲白酒不超過1兩。如果已經成癮的直接戒酒。4.有條件每天午睡半小時至1小時,沒有條件的中午閉目養神片刻。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6.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三餐定時定量。晚餐碳水化合物為主,少食脂肪類。7.吃飯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