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房一生小東
1 不願意相信男女性的智力差別微乎其微,所以不遺餘力的宣傳男性的邏輯思維,適合學理科,女性心思細膩,適合學文科。
2 不願意相信某些**殺人狂實際上智力正常,精神穩定,所以努力挖掘罪犯的童年經歷,家庭變故,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3 不願意詳細電休克**是有效**
4 不願意相信***等毒品所致心理毒癮遠大於身體依賴性,曾有女孩問有沒有可能完全戒掉毒癮,原因是她想吸了再戒,給吸毒男友當榜樣。
5 不願意相信長期過度的糖分攝入會導致孩子智力下降,所以永遠不放棄用糖果,巧克力哄孩子開心,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
6 不願意相信自己容易被操控,尤其是被商家進行**操控的事實,所以經常買打折商品,買貴了就說物有所值,質量差就說價效比高
7 不願意相信i自己的大腦仍具有可塑性,還能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8 不願意詳細大腦是厭惡多工加工的,所以邊開車邊打**是常態,反正車禍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哪怕統計事故率翻了一倍,學生則邊寫作業邊聽歌,反正只要天亮以前寫完,錯誤率不要太離譜就好
2樓:匿名使用者
與人們期望較遠的事情通常是不願意相信的,比如一個人努力學習,自我感覺能考上目標學校,結果相差甚遠。
心理學領域有哪些事實,是人們不願相信的?
3樓:路虎類似
但……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叫做鄧巴數定律:某個人能維持的緊密人際關係的人數上限約為150人。
這個數字並不確定,但一般來說,不會超過200。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他能叫出名字、知道一些有關事情的「熟人」,不超過200人。
想象兩種情況:
1.你下飛機之後,走了十分鐘到達行李傳送帶,立刻拿上了自己的行李。
2.你下飛機之後,兩分鐘就走到了行李傳送帶,等了八分鐘才等到自己的行李出現。
兩種情況下,拿行李的時間都是十分鐘,但第二種情況通常會更容易感到不耐煩,讓人不滿。
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同一時間只能儲存3-4條資訊,而且這個資訊通常只能保持20-30秒。
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你就會忘記一部分……除非你一遍一遍的提醒自己。
打個不安全的比方,如果你一邊開車一邊打**,**那頭的人給了你一個號碼,但你又不能記下來。你為了讓自己不要忘記這個號碼,就必須要一次一次的重複它,將其儲存在你的短期記憶之中,直到你空閒下來,把它記在紙上。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你給別人報銀行卡號,手機號時,大多都是3、4位一說,因為這樣方便別人記憶。
4樓:guojinbo闖天涯
人們最容易管中窺豹, 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總愛用原來的標準去評判
5樓:boyboyboy歲月
起碼在現有生產力水平或者是技術水平下,絕大部分人群的意識是被各種工具控制的,為了滿足某種目的。但大部分人以為是自己意識的覺醒。就像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或者組織一樣。
你們要這個統計資料的目的是什麼?
6樓:就是這個範兒
你越追求某種東西,它的反面就如影隨形
7樓:
對於這件事情我覺得還是要理性思考的。
8樓:小魚遊呀遊呀
就比如說心理學能猜到你在想什麼
9樓:穎寶的貓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
10樓:紫色的薰衣草
可以控制人的意識 時刻催眠人
11樓:無法說服我
如果是真的,不願意相信也得相信。
12樓:匿名使用者
它能控制人的大腦活動,對人進行一系列的催眠
13樓:天秤永恆
這個可能比如你越討厭的人可能是你越喜歡的
14樓:蠟筆小新快樂
應該是能夠想到你會說什麼吧
心理學領域,有哪些事實是人們不願意相信的
15樓:可以
our petty tasks, hardly aware of our listless attitude
有哪些心理學上的事實,沒有心理學知識的人一定不會相信?
16樓:光之美麗
是的,有些人比較容易受暗示,有些人就不太敏感。
17樓:雪程雅盼
不是不相信,而是難以理解。自然難以接受
18樓:匿名使用者
當你看到一串詞「健忘的、禿頂的、灰白的」後,你所做的動作會比平時更慢回?
當你在初次約會時答手捧一杯熱咖啡,更容易覺得對面坐著一位溫暖的紳士?相反,若是喝著一杯冰飲,你對他的好感度會降低?
如果你沒學過心理學,你一定覺得以上情況不可思議,而這正是心理學上一個著名的效應——啟動效應。
19樓:雖醜不自棄
生是人的本能,死也是人的本能
人,為什麼不願意相信自己被騙? 為何很多人不願意接受自己被騙的事實?從人類心理學分析一下!
20樓:狼
人類心理學我不會但如果是感情上就容易解釋了:愛一個人陷得很深,往往被愛矇蔽雙眼,滿腦子的都是對愛情的幻想,但美好的幻想會使人看不清現實,被騙也不願意接受,因為愛的太深,不願破壞心中的他的完美形象。只有欺騙自己,希望事情會像自己想的那樣有所轉機。。。
21樓:夢想很簡單
不要忘了當你被騙了證明你還是有被騙的價值的人,做個換位思考吃一虧長一志嗎
22樓:暖瞳
好面子吧,不想讓別人同情,或者覺得傻
23樓:雨打涼
有些東西願意被騙,甚至自己知道,別人不說也做不知道,恩,有人說犯賤,卻情願裝傻
24樓:島知或涼知
不想承認自己傻唄!我就知道好多
心理學 有那麼一個名詞 就好像是人們看到所謂星座解釋 所謂性格解釋 只會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那種闡述 20
25樓:匿名使用者
羅森塔爾效應:也稱皮革瑪力翁效應
起源——古希臘傳說中塞普勒斯島一位年輕的王子皮格馬力翁,酷愛藝術,通過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雕塑了一尊女神像。面對自己的作品他愛不釋手,整日深情注視。天長日久,女神竟然奇蹟般復活,併成為了他的妻子。
這個故事說明,期待是一種力量。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羅森塔爾提出了該項理論。
26樓:匿名使用者
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叫福勒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於2023年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它主要表現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而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就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
悲傷在心理學上是怎麼解釋的,在心理學上怎麼解釋,人們總是對不好的事情記憶深刻
悲傷作為一來種負性基本情緒,源通常指是由分離bai 喪失和失敗引起du的情緒反應,包zhi含沮喪 失dao望 氣餒 意志消沉 孤獨和孤立等情緒體驗。悲傷程度取決於失去的東西的重要性和價值大小 也依賴於主體的意識傾向和個體特徵。悲傷根據其程度不同,可細分為遺憾 失望 難過 悲傷 極度悲痛。悲傷有時伴隨...
心理學對人的第一反應術語怎麼說,心理學上人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印象。印象是個體 認知主體 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境時,總是按照以往經驗,將情境中的人或事進行歸類,明確它對自己的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這一過程稱為印象形成。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叫法。心理學上人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現在錢真的不值錢了!十幾年前我拿2塊錢可以從超市帶走2袋方...
心理學上的名詞叫什麼,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叫什麼?
你好,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和理化,就像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把吃不到葡萄合理化為因為葡萄是酸的,而掩蓋認自己不能夠吃到葡萄的願望。定義是 某個行為或觀念已經發生,而導致這個行為或觀念的真實動機 慾望又是不能為意識所承認 接受的,於是就找一個看似合理正當的理由來解釋之,以免除焦慮。放在上述情形中,合理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