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對仁的理解,舉例談談你對仁字的理解

2021-07-31 10:52:11 字數 2859 閱讀 1705

1樓:匿名使用者

仁,同人同音,想做到一個有作為的人,就必須有一心向仁。常言道:仁者無敵,仁者之所以能無敵。

只因為仁者能包容一切,也因此仁者能收到所有人的包容·仁是無限大的,它包含了一切,也包容了天地萬物·這就是我的“仁”。

2樓:匿名使用者

“親親”就是仁,這是孔夫子的說法。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

顏淵》:“樊遲問仁。子曰:

‘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

”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3樓:匿名使用者

仁”是什麼呢?仁有個古代的寫法很說明問題,上面一個千下面一個心。我理解,就是社會中的眾人。

要分析一群人,最基本的單元當然就是兩個人了,也就有了後來的仁。用現代的話說,其實說的是公共關係,當然“仁”指的是科學的公關,和諧的公共關係。

仁,究竟是什麼呢?還是要從兩個角度看。站在客觀的角度,“仁”就是自然賦予的人的平等關係,也就是所謂的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站在“我”的角度,或者說人的角度,“仁”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平等,用平等的態度處理人際關係,也就是所謂的“仁”德(遵循自然的“仁”而擁有的德)。

舉例談談你對仁字的理解

4樓:海濤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什麼叫仁?孔子的**樊遲問仁,孔子答曰:

“愛人”。(《論語·顏淵》)孟子曰:“仁也者,人也。

”(《孟子·盡心下》)就是說要以人為本。孔子的愛人是一種博愛,包括愛自己。他的社會理想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子認為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出生時都一樣,善惡之習是後天形成的。他強調通過教育,人人可以成為聖賢,可以成為君子,主張“有教無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特別是他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認為人人都有權追求自己所希望的東西,爭取自己的幸福,這讓我們似乎看到了現代人權的思想。

儒家的仁是否含有人權與民主思想?學術界的看法是肯定的。成中英(美國夏威夷大學)指出,2023年儒家經典傳到歐洲,西方人權創始人洛克等深受儒家經典啟迪,儒家哲學的人性倫理或德性倫理是現代人權的哲學基礎。

儒家認為要做到仁,最重要的就是忠和孝。“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所以歷代皇帝無不倡導“孝治天下”。

說到忠就不能不說儒家的民本思想。孔子的政治主張是君主制,他認為忠君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君要對民施仁政,要愛民,與民同樂,以民為本。孟子更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與封建社會現實存在的官本位針鋒相對,從這種對立中突顯出民本是民主的萌芽。

學術界對民本是否含有民主思想有不同看法。我認為民本潛藏民主價值觀,理由是孟子認為民意就是天意,民心就是天心,“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民為天,這就使“天子”的“君權天授”包含了“君權民授”的思想。再者,孟子認為當君主成為**民賊,人民推翻他是天意,而天意在中國文化中即是宇宙之道,即是合法,這就承認了人民有起義權。

陳啟智(山東社科院)指出,起義權被寫入《法國人權宣言》第35條,要比中國晚了2000多年。當然民本不等於民主,但西方民主畢竟是商品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中國在2023年前的農耕文明時代就能提出“民貴君輕”理念,這是奇蹟。

怎樣才能做到孝,做到忠呢?孔子在《孝經》中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可見《孝經》中的孝子形象還是有個性,有抱負的。而到了封建社會後期,怎樣盡忠盡孝更強調“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有的學者指出,“三綱”原是法家提出的,後為儒家接受。“三綱”規定的君臣、父子和夫妻關係是封建社會特有的人格依附關係。這種被現代人視為糟粕的“三綱”,在封建社會初期未必是錯的。

那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與生存鬥爭的嚴酷,不可能提出民主制,不可能在君臣之間,父子之間講平等。但“三綱”中的人格依附要有個“度”,不能過分壓抑人的個性。只要不過度,保持孔子所說的“中庸”,儒家傳統與當時的生產力還是相適應的。

我有理由認為,在中國封建社會初期,在大唐盛世,這種人格依附關係是不過度的。別忘了在公元3世紀至13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在全世界領先了1000多年。唐朝開國皇帝唐太宗曾立志富萬民,民眾上告,沿途還有官費資助。

這說明儒家民本思想切切實實對那時的皇帝產生過影響,造就了我們民族過去的輝煌。所以我認為儒家傳統原本是先進文化。

對仁的理解

5樓:

養生bai的祕密在於不能養狗

。狗會傷du害寶寶,狗也會

zhi傷害dao大人。狗會導致孕婦流產專。狗是一種**的屬動物。

那些愛狗人士刻意美化惡狗,是混淆是非。狗對人類的危害很大。狗對別的動物的危害也很大。

愛狗人士總是狡辯狗是生命。但是惡狗的生命如果被偏袒,那就會危害別的人和動物的生命。有識之士都反對養狗。

請談談你對仁的理解及其在當下社會的價值

6樓:是是

仁者愛人,不光想著自己,還會為別人著想。

仁者寬厚,不斤斤計較,心胸寬廣,能團結。

社會醫患關係緊張、有毒食品危害、構建和諧社會需要仁。

社會公共事務需要各利益方協調合作需要仁。

7樓:酷政冤魂

先秦孔子講仁,孟子講義。孔子對仁的理解是:苛政猛於虎。孟子對義的理解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中華古聖對仁和義的理解,對當下社會非常有參考價值。

舉例談談你對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

咱們是同學,所以熊海帆告訴你一個答案參考一下哈!孔子關於 仁 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針對西周末年那種禮崩樂壞的 亂世 而開出的一副濟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實現天下太平,社會和諧。他主張在政治上實行仁政,與人相處要施行仁愛,個人修身要具備仁德。禮之用和為貴 禮 作為仁的重要表現形式,主要是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仁」理解

仁即愛人,它的外在表現為禮,要求每一個統治者克己復禮,誠實守信,勤儉節約,體恤民情 在 論語 中,仁 是最難把握的一個概念。要正確地理解 仁 必須系統地學習和理解孔子的論述。顏淵問 仁 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 第1章 但是,克己 並非就是 仁 原憲...

談談對儒家思想的仁的認識

仁的產生是社會關係大變動在倫理思想上的表現,是對子與父 君與臣以及國與國關係的倫理總結,因而具有很豐富的內容。從另一個角度說,仁學思想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力的發展必然促使生產關係的變革,這種社會變革引起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劇烈變化,從而出現了 禮崩樂壞 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禮被破壞後,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