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並給每個時辰取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時辰從每日子時(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開始,到亥時(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鐘)結束。
古人說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半個時辰就是一個小時。
“刻”,這一時間概念源自於古代漏壺計時,一晝夜24小時為96刻,即一刻約15分鐘。“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5分。
古人把夜定為五個時辰,叫做“五更”或“五鼓”。夜從戌時(黃昏)開始,卯時結束。這樣一來,“三更”正好對應“夜半”,也就是所說的“三更半夜”。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先民為了生產生活的便利,發明了許多計時器具和計時方法,這些器具各有所長,分別應用於不同的場合。古代的計時儀器大致可以分為五種系統:日晷、漏刻、機械計時器、輪漏和木漏。
最早的計時儀器該算“土圭”,用“土圭”計時的時候,需將一根木杆立在地上,通過觀察日影的長短變化來估計時間。“日晷”則是更先進一步的計時儀器,晷盤上刻有24等分的刻度線,太陽照在晷盤中心的晷針上,晷針的影子就能在晷盤上指示出時刻。
此外,古人還用“水鍾”來計時,“水鍾”也稱滴漏、刻漏,是古人利用滴水的等時性原理,通過反覆實踐,而發明出的計時方法。古代白天或晴天時,可以用日晷來測時間,到了夜晚或陰天,就需要利用水鍾來計時了。
“水鍾”通常由播水壺、受水壺和分水壺三部分組成,使用時,需在受水壺的**插入一把銅尺,銅尺上刻有十二個時辰的刻度,銅尺的前面插入一根木刻浮箭,下面是浮舟,隨著受水壺內水量的增多,浮舟也隨之上升,浮箭就能在銅尺上指示出刻度時間。
2樓:
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點到1點這段時間.
再附給你一點或許對你有★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佔兩個鐘頭。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
“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
2分“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於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
古人規定,逢戌時(約合現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開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時,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鐘;三更是子時,即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五更是最後一更,已到寅時,即黎明前的三點至五點鐘了。
這樣大家可以推算出,“半夜三更”說的確實是夜已至半。人們說“起五更”也不難理解,是趕大清早起床了
3樓:萊克攸
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由晷針和晷面兩部分構成,按晷面放置的方向,可分為赤道、地平、豎立、斜立等型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並劃分時刻。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漏壺,古代計時之器。《靈樞·五十營》:“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
古代除了用圭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
“漏刻”中的“漏”指漏壺;“刻”指刻劍。漏刻是一種比日晷用途更大的計時器,它可以用來計時、守時,而且不受夜晚和天氣變化的限制。
古代的“一刻”是多少分鐘?
4樓:柔情西瓜啊
1、一刻意思是指15分鐘;亦指一會兒,片刻。
2、一晝夜分為一百刻,一刻即為回14.4分鐘,至 清 初定答為九十六刻,一刻即為15分鐘。今用鐘錶計時,一刻亦即15分鐘。
擴充套件資料
詳細解釋:
1、釋義:(1).表示時間。古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一刻即為14.4分鐘,至 清 初定為九十六刻,一刻即為15分鐘。今用鐘錶計時,一刻亦即15分鐘。
2、【出處】:《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夜漏未盡一刻,以火發書。”
3、【示例】: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及期,帝候日於庭,謂 淳風 曰:
‘吾放汝與妻子別。’對以尚早一刻,指表影曰:‘至此蝕矣。
’如言而蝕,不差毫髮。” 老舍 《離婚》十:“兩位小天使在東屋玩了有一刻來鍾。
”4、釋義:(2).指短暫的時間,猶片刻
5、【出處】:唐 白居易 《短歌行》:“曈曈太陽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6、【示例】:清 鄭燮 《揚州》詩:“繁華一刻人偏戀,嗚咽千年水不流。” 茅盾 《子夜》十:“ 杜竹齋 的臉色卻一刻比一刻蒼白。”
5樓:u愛浪的浪子
一刻意思是
bai指15分鐘;du亦指一會兒,片刻。
一晝zhi
夜分dao為一百刻,一刻即為14.4分鐘內,至 清 初定為九十容六刻,一刻即為15分鐘。今用鐘錶計時,一刻亦即15分鐘。
6樓:蘇決小姐
1、一刻意思是指來15分鐘;亦源指一會兒,片刻。
2、一晝夜bai分為一百刻,一刻du即為14.4分鐘,至zhi 清 初定為九十六dao刻,一刻即為15分鐘。今用鐘錶計時,一刻亦即15分鐘。
7樓:匿名使用者
以前我來國沒有今天這樣的鐘表,自古代計時的工具叫bai“銅殼du滴漏”。它是靠銅zhi壺裡的水,
dao一滴一滴往下漏來計算時間的長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
壺中裝滿水後,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一天一夜為24個小時,這樣,箭上的一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就是24個小時除以100,等於14分24秒。直至清初,將100刻改定為96刻,每刻時長變為15分鐘整,相傳成習,一直沿用到今天。
這是因為時間的計算都十分相似的緣故。 西方的計時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個小時,而我國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個時辰,另外我國古代還有一種叫做日晷的計時工具,它把一個時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據上面的分析來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計時方法中的十五分鐘。
午時一刻是幾點幾分,午時是幾點 午時一刻是幾點
午時是上午11點到下午1點,那麼一刻是15分鐘,午時一刻就是 11 15分。一日有十二時辰 一時辰合現代2小時 一時辰有八刻 一刻合現代15分鐘 一刻有三盞茶 一盞茶合現代5分鐘 一盞茶有兩炷香 一炷香合現代2分30秒 一炷香有五分 一分合現代30秒 一分有六彈指 一彈指合現代5秒 一彈指有十剎那 ...
古代時辰等於現代多少時間,還有古代一刻,一盞茶,一注香是現在多少,一里,一尺,一丈等於多少米或
一晝夜12個時辰,所以一個時辰為2小時 一個時辰有中間8個刻度,所以一刻是15分鐘 一盞茶是飲一盞熱茶的時間,一炷香是點完一炷香的時間,都只是大略時間,不一定的。古代一尺大概相當於現在的8寸,鄒忌修八尺有餘 講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候齊國的大臣鄒忌的身高,達兩米左右,身材魁梧的美男子啊!說法一 一年有十...
戌時是幾點戌時一刻是幾點
戌時是指晚上七點到晚上九點。別稱黃昏。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 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 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 獨創於世的。十二時表時獨特 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拓展資料 戌時 黃昏,又名日夕 日暮 日晚等 此時太陽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