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初學者需要讀什麼經典

2021-12-19 18:40:17 字數 5761 閱讀 2903

1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淨土宗和藏區的大圓滿法。

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的。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都是修習大圓滿法的好去處。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

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能即生開悟

2樓:

一,一般比較流通的經書有不少,不過我想說的是,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有究竟們,感應門,方便門。都是根據眾生不同的根基、意樂、因緣說的,因此你讀佛經,大德的開示時需注意是在什麼情況因緣下對什麼根基的人說的,比如佛說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時,對於禪定厲害的阿羅漢說是一心不亂,對於在家居士說觀想,又有說信即得往生的。

二,我想初學佛,先從明因果緣起看起吧,如地藏經,普門品,開示如覺海慈航。。。再看比較高深的如金剛經,華嚴經等,然後選擇適合自己根基的法門修行下去,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還有推薦太虛大師文集,印光大師文鈔。我推薦瞭解看看佛教發展史或佛教各種派的理論,或佛教的總論概論。不然佛法浩如煙海,很多人讀了不少,最後弄不清到底說什麼。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3樓:匿名使用者

1,首先要明白學佛為了幹什麼

聖嚴法師 《正信的佛教》

2,解決對佛教的迷茫與疑惑

聖嚴法師 《學佛群疑》

3. 博覽各宗經典(佛經),根據自己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比如:

淨土宗:《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和《往生論》

禪宗:《楞伽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等密宗:《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瑜祇》、《要略經》、《發菩提心論》、《釋摩訶衍論》等

4. 按各法門修行心法、儀軌,要求認真修行,以期證得佛果淨土宗可以自學,禪宗、密宗需要找有修證的**引領修行,故推薦淨土宗

4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經,**壇經,**圓覺經,**阿含經,**佛教。

5樓:匿名使用者

先讀一下《**規》,《三字經》,《三世因果經》,你會從初學開始,深入淺出,慢慢領會佛法的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1、佛學入門的話,直接讀經典是種方法,心經 、金剛經、法華、華嚴皆可。

2、但若你只是想概況性瞭解每本經書的佛理,讀讀佛經基礎入門讀物就比較容易了入手了,諸大德皆有所總結,上手比較快,打下根基後,再讀經典也是一種路數。如《中國佛教史》、《中國佛教源流》、《印度佛教史》、《佛學教科書》等皆是不錯的入門讀物。

3、每部經書闡述的佛理 博大精深,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明白的,且千人一面,各有各的感悟,建議書中自求。

7樓:

無論師兄看什麼經典 學什麼法門 只希望師兄記得 不要貪多 要一門深入 不要光看光說 要實實在在的做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 最終的目的是讓我們覺悟 可不要光糾結還有多少經典沒讀還有多少法門不知 一個適合的法門就深入到底 切切實實去修行 就一定能成

至於你的問題 你可以搜尋地藏王論壇去看看

佛法經典是指路標 是方法 不要光看路標不走路 那路標就失去意義了 阿彌陀佛 祝師兄一切順利

8樓:秋天的雨

建議初學佛法的朋友按以下的順序學習佛法:

1、瞭解印度佛教歷史

推薦大家從下面的著作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閱讀:

斯里蘭卡《島史》、《**》、《印度佛教史三論》〖日本 水野弘元著〗、《印度佛教史》〖(英)渥德爾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平川彰著 顯如法師 譯〗、《南傳佛教史》〖淨海著〗。

這些文獻的作者主要是歷史學家、宗教研究學者,撰文比較客觀,未受各宗派思想的影響,可以作為了解佛教發展史的讀物。

瞭解佛教史的目的在於認清佛陀的言教,正確的選擇自己所要走的解脫之路,真正做佛陀的**,完全按佛陀的教導修行,而不為後期宗派思想迷惑。

2、學習原始佛法經典

南傳巴利三藏是最可靠的佛陀言教的記錄。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大部頭的聖典顯得一時難以學完。為此,我推薦優先學習南傳《相應部》。

學習時可能的困難包括:難以理解的部分文言文、篇幅較大、文字重複、由於佛陀未在經藏進行更詳細的解釋,部分法義仍難以準確理解、體例與北傳經典有些不同。為克服這些困難,我們應當具備熱忱的學法態度、細心地忽略重複部分以加快學法進度、參閱北傳《雜阿含經》、向其他同修請教和討論、對一時無法理解的法義暫時擱置,待學習阿毗達摩時再深入瞭解。

另外,在南傳《中部》等經典裡部分著名的、重要的**也有必要加以學習,如:《大念處經》、《沙門果經》。

《大念處經》詳細介紹了四念處的修習方法,通過對四念處的修習以證明不還果或阿拉漢果。四念處是指身、受、心、法四種修習物件。

《沙門果經》根據瑪欣德尊者的註釋,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rà jà mà gadho ajà tasattu vedehiputto)在殺死父王賓比薩拉(bimbisà ra)並篡奪王位之後,因為充滿悔恨而寢食不安,在大臣基瓦王子育(jãvaka komà rabhacca)的引薦下前往謁見世尊,向世尊請教了一個問題:世俗人通過從事各種職業可以帶來今生可見的成果,出家人是否也能獲得今生可見的成果?世尊反問未生怨王是否曾經向其他人提出這個問題,國王回答說他曾拜訪過當時著名的外道六師,並敘述了他們的理論學說。

接著,世尊依出家、持戒、修定、智慧等,指出了十四種在今生可見而且次第增上的沙門果。國王聽了開示之後,皈依佛法僧成為在家**。通過本經,我們可以瞭解到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沙門思潮」的各種宗教哲學思想。

同時,本經也肯定了佛教的修行是次第增上、層層殊勝,並以斷盡一切煩惱為最終目標的;而所有這一切的沙門果,都是切實可行、今生可得的。

由於南傳《相應部》與北傳的《雜阿含經》比較相似,可以北傳《雜阿含經》及相應的一些白話譯本(如:《白話四部阿含經》〖悟慈長老譯〗)作為參考。

學習《相應部》的主要目的在於初步瞭解佛教教理,初步樹立佛法正見。

3、學習阿毗達摩藏

阿毗達摩藏是南傳巴利三藏之一,具有相當高的權威性。由於整個論藏的內容相當多、比較複雜,我們無法直接學習阿毗達摩藏。為此,我推薦學習篇幅較小、譯文直白、內容精要的《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阿耨樓陀尊者著烈瓦達達摩長老(ven.

u rewatadhamma)修訂菩提比丘英譯尋法比丘中譯〗學習時可能的困難包括:各種名詞太多,概念一時難以記住、部分內容不易理解。為克服這些困難,我們應當具備熱忱的學法態度、對各名詞進行分類記憶,大致掌握法義即可、對一時無法理解的法義暫時擱置,待以後再深入瞭解。

學習《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的目的在於準確理解佛經中提到的各項法義,而不依靠猜測學習佛法。

4、學習基本戒律

作為佛法修行者,不知道戒律是不行的。在家人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如果對自己要求高一點的,還可以守持「八關齋戒」。推薦學習的內容有:

《奉持八關齋戒》〖泰國蘇達.法拉.布達哥斯阿闍黎編著〗、《五戒文章選讀》。

在學習戒律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是對戒律細節的掌握,這需要自己細緻的學習戒律、並向同修們請教。

5、學習重要論書

《清淨道論》是最正統的南傳上座部佛法禪修手冊,在南傳佛教界享有公認的權威地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直接指導禪修的工具書。這部書是由中世紀(約公元五世紀)的覺音尊者所造。全書重點介紹了禪定與觀慧的修習方法,對戒律也有比較概括的論述。

學習這部論書可能遇到的困難是篇幅太大,分類較細,部分翻譯不易理解,克服這些困難的方法如前所述。

學習本書的目的在於深入的掌握修行方法,用於指導修行實踐。

至此,已經初步學習了佛法主要教理和禪修方法,可以進一步瞭解當代南傳佛教界各位著名長老的禪修論著,根據巴利三藏聖典加以甄別,選擇自己的禪修方法。如能親近合適的老師,並在其指導下進行禪修是最好不過了。但在內地僅雲南西雙版納法住禪林一傢俱備這樣的條件,若能前往南傳佛教國家親近那裡比較有成就的禪修老師將會有更大的收穫。

如實在無法獲得適當的禪修老師也不應放棄進行禪修,可選擇安般念等比較安全禪修方法修習,並向有禪修經驗***請教和**。在禪修的同時,可以更進一步的學習其他經典以加強法義的掌握,如:南傳《中部》、《長部》、《增支部》、《小部》以及整個律藏。

與佛學初學者談感受

樓主的感受很好,我當年也是和樓主差不多的經歷認識上來的。這裡我也給樓主一個感受 樓主說 常常很多人會抱怨,為什麼問題得不到正面的回答,佛學就象是繞口的思維遊戲。這個問題很簡單,不是佛學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提問的人,本身就是在名相中求出路,而這個過程中,提問本身就在名相中打轉,但實相是離名相的,所以,經...

民謠吉他初學者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吉他初學者(零基礎)需要注意什麼嗎?

一個假期完全可以自由彈唱大部分歌曲了 你只需要一把吉他 一本初級教材 吉他當然是民謠吉他 教材必須是初級的 不要買那樣的全是譜的 因為一開始學 肯定會碰到很多問題 初級教材上都有 再就是買個調音器 大部分初學者都不會調絃音不準肯定沒法彈 先學會調音 願不願意用撥片 看你的了 沒有規定說一定需要撥片 ...

初學者練字練什麼初學者練字選擇什麼什麼字型比較好

書法通用三大字型 楷書 行書 草書中,尤以楷書和行書為兩大常見且實用字型。初學者練字首先學習楷書和行書這兩種實用性強的字型。而兩種字型中,建議是先學楷書,再練行書。一般情況下寫好這兩種書體後就可以滿足日常書寫的基本需要了。有人這麼說 初學者為什麼要先練好楷書?蘇軾在書論中說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