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開始五國稱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成王(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成王,吳王夫差,勾踐越王)之後3家分晉,戰國7雄局面成立秦,楚,趙,魏,韓燕,齊,百家爭鳴,後秦經歷商鞅變法逐漸圖強,蘇秦張儀合縱連橫,終使秦以一敵六,統一全國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是怎樣的?
2樓:uriel奮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是先後滅掉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
1、前230年,秦王政派內史騰率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攻破韓國首都鄭(今河南新鄭),韓王安投降,韓國滅亡。
2、前229年,秦派將軍王翦領兵攻趙,前228年秦軍進入邯鄲,趙王獻出地圖投降,趙國遂亡。
3、前225年,秦派王賁領兵攻魏,引河水和溝水灌魏都大梁, 魏王假投降,魏亡。
4、前224年,楚軍多次挑戰,秦軍亦不與交戰,項燕只好帶兵東歸,秦軍趁楚國撤退之時迅速出擊,並在蘄大敗楚軍,又強渡淮水,直抵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城下。前223年,秦軍乘勝追擊,攻佔楚都壽春,俘虜楚王,楚國滅亡。
5、前223年,秦派王翦領兵六十萬攻打楚國,楚王負傷被俘,楚亡。早在前227年時,燕太子曾派荊軻前往刺殺秦王,未成,秦乘機於前226年攻下燕都蘇城,燕王喜遷到遼東,至前222年,秦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
6、前221年,秦派王賁領兵由北向南攻齊,俘虜齊王建,齊亡。
擴充套件資料:
秦國能統一的原因:
1、商鞅變法的基礎
商鞅變法廢除了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在秦國內統一度量衡;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是秦國的經濟有了極大地發展。
2、擁有先進的意識
秦族很早就與夏、商、周的各個中原族**生了緊密的聯絡,自身也成為了中原族群的一部分。而中原的思想、技術等方面,在當時的中國是最先進的。秦族充分的掌握了中原族群的技術和意識,對中原族群的思想和意識有更加深刻的瞭解。
3、沒有後顧之憂
秦國立國之初,東邊有晉國屏障,可以專心對付戎族(當時是春秋初期,如果是戰國時期,也許秦國還未發展強大起來就已經被晉國滅亡了)。戎族仍然是遊牧民族,各部落之間也不團結。秦國畢竟是從中原過去的族群,技戰術和思想上有一定的優勢,這使他們能夠首先戰勝了環顧周邊的戎族諸部落。
特別是消滅了大渠戎國之後,秦國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而且有廣袤的土地和人口來支撐他的統一六國的戰爭。而且秦國處於中國西北部,與六國有層層關隘阻隔,易守難攻,使得秦國腹地免受戰亂之苦,極大的保障了生產。
而六國中實力最強的楚國與齊國與秦國距離相對較遠,直接的戰略威脅不大。實力最弱的韓國離秦國最近,這就使得秦國具備了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可能。
4、善用人才
戰國後期,秦國人才輩出,如範錐,白起,李斯,商鞅,王翦等,儘管有過商鞅被車裂的慘劇,但總體而言秦國對於人才還是能用其才,盡其忠的,反觀六國如商鞅般慘劇的不勝列舉,這就是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
5、順應歷史潮流
秦王贏政具有雄才大略,增強了軍隊戰鬥力,廣泛吸引各國人才,制定正確的統一戰略。秦始皇統一天下,是中國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封建集權制替代農奴制的勝利。
3樓:職場找老王
希望題主自己去找相關的史書去查詢,或者**一些央視的節目,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當年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每一個國家都是非常強大的,雖然他們也都只是諸侯國,但這是歷史,而不是**,咋可能憑藉一己之力統一六國?
起初秦人是東夷人,後來因為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這才被封為諸侯,而秦國就是這麼誕生的。當時的秦國非常的弱小,除了當時的幾個大國之外,隨便一個小的諸侯國可能都要比秦國厲害。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十年裡滅掉六國,雖然與六國不團結有關,但更大的原因是他之前的幾位秦王都是賢君,在加上用對了一些人才、賢士,給秦國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和機遇,像商鞅、範睢、張譯、白起等人,都為秦國的崛起貢獻了很多力量。
尤其是商鞅,他顛覆了當時的官階制度,可以說是他奠定了日後秦始皇統一中原的基礎。
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與歷代秦王積蓄國力有很大的關係,從秦孝公到到秦惠文王這幾百年裡,秦國一直偏居一隅,圍繞關中地區、漢中地區、巴蜀地區發展,後來隨著國力日漸強盛,這才逐漸與其他六國征戰,其中秦武王的作用最大,他消弱了其他六國的主力部隊,這位秦始皇后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而秦始皇的爹秦異人又在勝利的天枰上加了一些砝碼,先是重用了商人呂不韋,然後又對趙國發動了戰爭,進一步消弱了趙國的實力。
等秦始皇繼位以後,雖然六國依然存在,但無論是從經濟上、國力上、軍隊實力上,其他六國都沒有秦國厲害,而且其餘六國也不團結,最終被秦國逐個擊破,秦始皇統一六國。
4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謬擊集團,開始親政,周密佈署統一六國的戰爭。李斯、尉繚等協助秦王制定了統一全國的戰略策略。秦滅六國的戰略有兩個內容,一是乘六國混戰之際,秦國「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
秦王政採納了尉繚破六國合縱的策略,「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從內部分化瓦解敵國。二是繼承歷代遠交近攻政策,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李斯建議秦王政先攻韓趙,「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這一戰略步驟可以概括為三步,即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全國。
在這種戰略方針指導下,一場統一戰爭開始了。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趙攻燕、國內空虛之際,分兵兩路大舉攻趙,拉開了統一戰爭的帷幕。秦國經過數年連續攻趙,極大地削弱了趙國實力,但一時無力滅亡趙國。於是秦國轉攻韓國,公元前231年,攻下韓國南陽,次年,秦內史滕率軍北上,攻佔韓國都城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虜韓王安,在韓地設定潁川郡,韓國滅亡。
公元前229年,秦大舉攻趙,名將王翦率軍由上黨(今山西長治市)出井陘(今河北井陘縣),端和由河內進攻趙都邯鄲。趙國派大將李牧迎戰,雙方屢有勝負,陷入僵局,相持一年之久。後來趙王中了秦的反間計,撤換李牧,由於臨陣易將,趙軍士氣受挫,失去了相持能力。
公元前228年,王翦向趙國發起總攻,秦軍很快攻佔了邯鄲,俘虜趙王遷,殘部敗逃,趙國滅亡。
秦國在攻趙的同時,兵臨燕境。燕國無力抵抗,太子丹企圖以刺殺秦王的辦法挽回敗局。公元前227年,燕丹派荊軻以進獻燕國地圖為名,謀刺秦王政,結果陰謀暴露,被秦國處死。
秦王政以此為藉口,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國,秦軍在易水(今河北易縣境內)大敗燕軍。次年10月,王翦攻陷燕國都薊(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率殘部逃到遼東(今遼寧遼陽市),苟延殘喘,燕國名存實亡。
秦國滅掉韓趙、重創燕國以後,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為秦有,只有地處中原的魏國,孤立無援。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率軍出關中,東進攻魏,迅速包圍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秦軍引黃河水灌城,攻陷大梁,魏王投降,魏國滅亡。
早在秦軍攻取燕都時,秦國已把進攻目標轉向楚國。公元前226年,秦王政問諸將攻楚需要多少兵力,老將王翦認為楚國地廣兵強,必須有60萬軍隊才能伐楚,而李信則說只用20萬軍隊就能攻下楚國。秦王以為王翦因年老怯戰,沒有聽取他的意見,而派李信和蒙恬率軍20萬攻打楚國。
公元前225年秦軍南下攻楚,楚將項燕率軍抵抗。秦軍開始進軍順利,在平輿(今河南汝南縣東南)和寢(今河南沈丘縣東南)擊敗楚軍,進兵到城父(今河南寶豐縣東)。項燕率軍反擊,在城父大敗秦軍,李信敗逃回國。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親自向王翦賠禮,命他率60萬大軍再次伐楚,雙方在陳(今河南淮陽縣)相遇,王翦按兵不動,以逸待勞,楚軍屢次挑戰,秦軍不與交戰,項燕只好率兵東歸。王翦乘楚軍退兵之機,揮師追擊,在蘄(今安徽宿州市)大敗楚軍,殺楚將項燕。次年,秦軍乘勝進兵,俘虜楚王負芻,攻佔楚都郢(今湖北荊州市),設定郢郡,楚國滅亡。
五國滅亡後,只剩下東方的齊國和燕趙殘餘勢力。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率軍殲滅了遼東燕軍,俘虜燕王喜,回師途中又在代北(今山西代縣)俘獲趙國餘部代王嘉,然後由燕地乘虛直逼齊國。齊王建慌忙在西線集結軍隊,準備抵抗。
公元前221年,秦軍避開西線齊軍主力,從北面直插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市)。在秦國大兵壓境的形勢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5樓:是夏也呀
秦國通過改革變法國力日益強大,統一天下的野心越來越明顯。
統一步驟如下:
1、揮師滅韓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韓國故地設定了穎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縣),韓國宣告滅亡。韓國的滅亡是秦統一戰爭全面的標誌。
2、破趙逼燕。秦滅韓之後,第二個目標就是趙國。公元前229年,趙國接連發生大**和大饑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楊端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
王翦施行反間之計,用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大肆誹謗李牧等人,說他們要謀反,促使趙王將李牧殺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攻克邯鄲,俘獲趙王遷,佔領趙國本土。接著揮師北上,屯於中山(河北定縣),逼近燕國。
3、攻破燕國。秦軍逼近燕國,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國的太子丹收容秦國叛將樊於期,並通過燕國勇士田光結識了刺客荊軻,企圖刺殺秦始皇,但荊軻未能殺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對燕國的憤怒。
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佔燕都薊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
4、佔領魏地。秦軍攻克燕都薊城後,把打擊的矛頭指向了魏國。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兒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去攻打魏國。
王賁看到大梁城地勢較為低下,又離黃河、鴻溝不遠,遂令秦軍開渠,將黃河、鴻溝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個月後,城垣崩塌,秦軍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殺,魏國滅亡。
5、大舉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軍攻楚。李信輕敵冒進,先勝後敗。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親請老將王翦,令率60萬大軍伐楚。大破楚軍於蘄南,殺楚將項燕,佔領楚國大片領土。公元前223年,王翦與蒙武合攻楚都壽春,俘獲楚王負芻。
次年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楚國的江南地區,降服百越之君。楚國宣告滅亡。
6、吞滅齊國。楚國滅亡後,秦始皇派王賁率軍深入東北,掃除燕、趙殘餘勢力。公元前222年,王賁攻佔遼東,俘虜了燕王喜。
接著攻下代城,俘虜了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至此,東方六國中就只剩下齊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賁率秦軍從燕國邊界南下進攻齊國。王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建入秦投降,齊國也被納入秦國的版圖。
參考資料
秦朝是如何統一六國的?.趣歷史[引用時間2018-3-9]
秦國統一六國主要原因是什麼秦國能統一六國的原因有哪些?
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國富兵強,實力超過東方任何一國,具備了進行統一戰爭的條件。商鞅變法確實為秦並六國 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但秦能統一天下還有其他因素,以下幾點也是很重要的。一 秦據有關中 四川兩個經濟區,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中國北方自古有兩大經濟區,即關東經濟區和關中經濟區。而關東經濟區 即中原經濟...
秦朝統一六國有何歷史意義
秦的統一,結束了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的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使人民生活安定 促進了社會生產 建立了封建 的 集權制度,對我國曆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統一了度量衡 貨幣 文字,促進了各地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北築長城,抵禦匈奴,修築靈渠,開發南疆,擴大了疆域,西起隴西,東到大海,北抵長...
假如秦始皇沒有統一六國,那麼秦國還會滅亡嗎
假如秦始皇沒有統一六國,秦國還會滅亡嗎?這個問題不但今天有人提出,古代也有人提出類似的疑問。史學家司馬遷在評價為建立秦朝立下汗馬功勞的王翦時說 王翦為秦將,夷六國,當是時,翦為宿將,始皇師之,然不能輔秦建德,固其根本 秦始皇像 意思是說,王翦平定六國有功,秦始皇都把他當作老師了,但他不能輔佐秦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