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滄月楚歌
宋朝在我國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地位。縱觀我國曆史,北宋和南宋都屬於我國經濟、文化的繁榮時期。然而,南宋也是我國所有大一統朝代中疆土面積最小的。
大家都知道,自從靖康之變以後,北宋被金軍所滅,康王趙構流落江南,將朝廷臨時安置的地方,稱之為臨安。那麼南宋的君臣們為何不積極北伐收復中原呢?
其實,說南宋君臣不去北伐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我們都知道從北宋滅亡那一刻起,南宋立國之初直到金國被蒙古所滅,南宋應該說都沒有放棄北伐收復中原。應該說從南宋建立開始,在南宋內部就分為兩大派,一個是以中興四將為首的主戰派,一個是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
而宋高宗趙構則是時戰時和。
有人說趙構懼怕金人不敢北伐?其實,小編認為這或許是不完全正確的。趙構是南宋開國之君。
如果此人懼怕金人的話估計早就投降了。而且趙構在做康王的時候,就曾表現出非凡的志向,還曾出使金營議和。就是後來雖然退守南宋被金軍追擊,趙構也是絕不投降。
並且重用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抗金名將,全力支援對金作戰。
那麼,按照南宋皇帝的態度和靖康恥、猶未雪的遺憾。南宋皇帝對金人作戰那是旗幟鮮明、態度明確的呀。為何後世會有人說南宋君臣不願意北伐呢?
事情還要從秦檜的議和派說起。南宋初年的議和派就以秦檜為首,秦檜勾結金人,貪圖榮華富貴,竟然動搖趙構抗金志氣,要求與金人議和,還給趙構指出一些厲害關係,尤其提到唐朝藩鎮割據和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眾所周知,唐宋時期,藩鎮割據、武將專權一直是皇帝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加上當時還發生了著名的苗劉兵變。這更加坐實了秦檜的言論。
於是,趙構答應與金國議和,這也就有了後來的《紹興和議》。大家都知道岳飛、韓世忠為首的主戰派將領是絕對不同意議和的。而且,由於對岳飛深惡痛絕,金人也提出了宋金議和前提是結束岳飛的性命。
趙構為了達到議和的目的,雙方罷兵,還可以提防武將專權,鞏固自己的皇位。只好與秦檜商量,最終在風波亭以「莫須有」的罪名除掉了南宋的中興四將之首岳飛元帥。
趙構除掉了岳飛,金國也明白南宋還有很強大的實力,想要滅掉南宋也很難做到。於是宋金雙方就簽訂了《紹興和議》。基本上確定了宋金的疆界,東起淮河為界、西到大散關為界。
而且《紹興和議》也基本上結束了宋金之間的戰爭。在這以後,金軍也有過一次大規模南下,然而始終無法滅亡南宋,而南宋後來也有開禧北伐,也是失敗告終。
2樓:駒秀
我的回答是:南宋偏安一隅不完全是因為朝廷軟弱可欺。
公元2023年春,金主完顏亮率軍攻破汴京,一通兒燒殺搶掠,宮殿被毀,十室九空。最後掠擄走宋徽宗、欽宗二位皇帝,包括文武大臣、後宮美女,及各地搶來的女人一萬五千多人,大批金銀珠寶高高興興的北返。留下了破敗不堪的一座「空」城,這裡的說「空」城,是指宋朝的國庫底子早被金人掏空,財力枯竭。
攻破汴京
宋徽宗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在建康倉皇登基,史稱宋高宗。高宗派宗澤守汴京,和勤王的大臣們衣冠南渡,在金人追趕下一路奔逃到了現今的杭州。江浙之地自古富庶,是天下糧倉,後人謂之「蘇湖熟,天下足」,這意思說江浙一帶豐收的季節,全天下都餓不著。
宋高宗隨即以臨安為「行在」之所,安營紮寨下來。
江南形勝地
經過北宋代九帝的文治天下,軍事政策上「守內虛外」,官僚體系腐朽不堪,國家軍隊不堪一擊,國家幾無可用之兵。為了防止金兵南侵渡江,南宋在1127--2023年幾年間組織抗金戰爭,消耗掉大量的人員、財力,百姓流離失所,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南宋境內各地農民起義不斷。
宋高宗重用秦檜為首的一幫主和文人,一邊戰,一邊積極尋求與金人的和平。以韓世忠、岳飛、張俊主戰派在幾年的抗金軍事行動中,力量慢慢壯大,在朝廷的地位日隆,功高震主,這與皇權一直所主張的「抑武」精神完全相反,招致高宗忌憚。
岳飛詞 滿江紅
若真的像文中所說,收拾好了舊山河,把金人趕盡殺絕,二帝順利返都,高宗又該如何面對呢?這不是高宗想要的結果。
2023年,高宗派王倫接徽宗遺骨回南宋時,再三叮囑,「若能接太后歸宋,割地賠款在所不惜」,高宗說這樣的話,也確實有可依之據和他不得已的苦衷。金人侵入,無非就是要錢、要物,歲幣25萬兩,絹25萬匹對南宋的年財政收入不過十之有一:拿得起。
割地四州:也有。
宋金遼時期形勢圖
看到這裡,小魚不由感嘆,相比南宋時期宋高宗做為帝王的內憂外患,是再一次經受國破家亡,還是以土地換和平,宋金能夠各自安好,與民生息?不由得不說:政治家的利害考量標準還是與我們想的不一樣。
南宋偏安什麼意思?
3樓:姬覓晴
南宋偏安是指由趙構在臨安所建的南宋,失去中原而苟安於僅存的部分領土,謂封建王朝不能統治全國而苟安於一方。
靖康之變後,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趙構定都臨安,主和派得勢,故不思收復北方土地,與金恥辱地議和,僅以保有江南一禺,史稱「偏安江南」。
公元2023年,北宋滅亡以後,宋徽宗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在應天府(河南商丘)登稱帝,為宋高宗,建立南宋。
趙構剛剛登基的前幾年,金兵多次南侵,趙構從應天府逃到揚州,跑到臨安(浙江杭州),不得已從海上跑到溫州。後來宋軍水師打敗了金兵。金兵北歸後,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安定下來,南宋開始了偏安江南一隅的生涯。
4樓:超級染指流年年
南宋由趙構在臨安所建,對待金和元主張和平,偏安就是對外實行和平的政策
5樓:匿名使用者
被金人佔了北方 自己在南方苟且偷生,過著「安穩」生活。
6樓:匿名使用者
南宋統治階級腐朽,以犧牲人民利益換取苟安
南宋偏安的原因資料簡介?
7樓:汽車百科說
除了一部分依舊對故土充滿感情的熱血人士外,已經定居在南方的士民不願意為了北伐而多交稅,支援力度不高。偏方的思想不僅僅存在於上層,在民間也有很大的市場。
再加上南宋對武將的限制並未真正放鬆,這麼多年來也沒有培養出真正的精兵良將。戰爭中,宋軍公然抗命、相互拆臺的現象層出不窮。剛開始,趁金軍不備還能有點戰果,等金軍主力一到,便前功盡棄。
南宋偏安之事
8樓:褪去一身桀驁
南宋偏安是指在靖康之變後,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趙構定都臨安,主和派得勢,故不思收復北方土地,與金恥辱地議和,僅以保有江南一禺,史稱「偏安江南」。
而南宋不同,南宋是宋高宗趙構,在北宋滅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且在南宋成立初期,金軍就一直大舉進攻南宋,意圖將南宋消滅在萌芽狀態。所以,南宋的建立就是在鐵與火之中誕生的,經過十多年與金軍的殊死搏鬥,南宋湧現出了以岳飛、韓世忠為首的一大批名將,多次打敗金軍,最終南宋得以穩定下來。之後的很多年,南宋也沒有少與金國作戰,虞允文更是在採石磯一戰中重創金軍,導致金國皇帝被殺。
後來,在金國沒落後,更是與蒙古結盟,共同消滅了金國這個大敵。
後來,蒙古成了南宋新的大敵,南宋與蒙古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戰爭。在蒙古的諸多敵人中,南宋是堅持時間最久的,而且還多次打敗蒙古軍隊,創造了那個年代的很多奇蹟。第一次宋蒙戰爭中,孟珙大敗蒙古軍,一直殺到黃河邊,迫使蒙古消停了很長時間。
第二次戰爭,更是意外擊斃了蒙古大汗蒙哥,徹底改變了當時世界的局勢。但是此時,蒙古的實力已經對南宋有壓倒性優勢,所以,南宋最終還是在第三次戰爭中被滅。
9樓:靈魂忍者
北宋滅亡之後,南宋又沒有能力去收復失地,所以只能蝸居在江南地區,成為一個割據政權,所以才會說南宋偏安一隅。
10樓:老驢觀數
這是一個名將輩出也無可挽回的朝代偏安南宋歷史大事件年表
11樓:三棵樹
南宋王朝軟弱卻長久,偏安一隅到底是這樣的故事,南宋統治者雖然偏安一隅,但是他地理位置優越,擁有長江之險。
12樓:關譯麟
宋是個最為尷尬的朝代,北宋至少在趙匡胤和前幾代皇帝的治理下曾經繁華燦爛過,而南宋從誕生之日起就萎靡不振,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軟弱的王朝之一。面對中國北方的金人,總是乞求的姿態,風雨飄搖,夜夜歌舞的熬過了九個皇帝,終於抵不住強大的元朝的侵襲,最終走向了滅亡。
13樓:**的盡頭
南宋偏安一直是漢族心中的一個疼點,也因此影響了中華民族近一千年的政治格局,改變了歷史走向。
南宋偏安其實是有很多深層次原因的,不僅和內部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有關,還與外部地緣政治形勢有關,所以不能簡單概論。
南宋為什麼要偏安
14樓:匿名使用者
南宋為何要偏安於江南,而不去北伐收復中原呢?原來是這些原因
周震坤宋朝在我國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縱觀我國曆史,北宋和南宋都屬於我國經濟、文化的繁榮時期。然而,南宋也是我國所有大一統朝代中疆土面積最小的。
大家都知道,自從靖康之變以後,北宋被金軍所滅,康王趙構流落江南,將朝廷臨時安置的地方,稱之為臨安。那麼南宋的君臣們為何不積極北伐收復中原呢?
其實,說南宋君臣不去北伐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我們都知道從北宋滅亡那一刻起,南宋立國之初直到金國被蒙古所滅,南宋應該說都沒有放棄北伐收復中原。應該說從南宋建立開始,在南宋內部就分為兩大派,一個是以中興四將為首的主戰派,一個是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
而宋高宗趙構則是時戰時和。
有人說趙構懼怕金人不敢北伐?其實,小編認為這或許是不完全正確的。趙構是南宋開國之君。
如果此人懼怕金人的話估計早就投降了。而且趙構在做康王的時候,就曾表現出非凡的志向,還曾出使金營議和。就是後來雖然退守南宋被金軍追擊,趙構也是絕不投降。
並且重用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抗金名將,全力支援對金作戰。
那麼,按照南宋皇帝的態度和靖康恥、猶未雪的遺憾。南宋皇帝對金人作戰那是旗幟鮮明、態度明確的呀。為何後世會有人說南宋君臣不願意北伐呢?
事情還要從秦檜的議和派說起。南宋初年的議和派就以秦檜為首,秦檜勾結金人,貪圖榮華富貴,竟然動搖趙構抗金志氣,要求與金人議和,還給趙構指出一些厲害關係,尤其提到唐朝藩鎮割據和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眾所周知,唐宋時期,藩鎮割據、武將專權一直是皇帝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加上當時還發生了著名的苗劉兵變。這更加坐實了秦檜的言論。
於是,趙構答應與金國議和,這也就有了後來的《紹興和議》。大家都知道岳飛、韓世忠為首的主戰派將領是絕對不同意議和的。而且,由於對岳飛深惡痛絕,金人也提出了宋金議和前提是結束岳飛的性命。
趙構為了達到議和的目的,雙方罷兵,還可以提防武將專權,鞏固自己的皇位。只好與秦檜商量,最終在風波亭以「莫須有」的罪名除掉了南宋的中興四將之首岳飛元帥。
趙構除掉了岳飛,金國也明白南宋還有很強大的實力,想要滅掉南宋也很難做到。於是宋金雙方就簽訂了《紹興和議》。基本上確定了宋金的疆界,東起淮河為界、西到大散關為界。
而且《紹興和議》也基本上結束了宋金之間的戰爭。在這以後,金軍也有過一次大規模南下,然而始終無法滅亡南宋,而南宋後來也有開禧北伐,也是失敗告終。
奠定了南宋偏安江南的重大事件是什麼
奠定了南宋 偏安江南 的重大事件是是紹興和議。紹興十一年 1141 南宋和金達成和約 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 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 陝西寶雞西南 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 宋每年向金納貢銀 絹各25萬兩 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紹興和議確定了宋金之間...
南宋偏安一隅,農業生產是怎樣實現「蘇常熟,天下足」的?
南宋農業經濟的發展 首先,水利事業的發展。南宋時期,南方的經濟有所發展,水利建設大大超過北方,除了修復廢棄已久的一些水利工程以外,還修築了比如說通濟堰等新水利工程。其次,耕田面積的擴充套件。南宋時期,圩田面積有所擴大,此外,沙田 梯田 塗田等野大量開墾,使總的耕田面積有所擴大。再者,農作物種植範圍擴...
北宋末期金人入侵南宋原因,北宋南宋時的金人是指哪些人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遊牧民族一直在窮山惡水裡吃苦。突然間雄起了。幹掉了當時最牛的遼。這時知道,遼其實還不如宋富有。而宋比遼在軍事上更無能。你說一個強盜把你的一個五大三粗的窮鄰居搶了,現在看到你骨瘦如材卻家財萬貫妻妾成群。能不想過來搶你麼 北宋南宋時的金人是指哪些人 1 南宋時期的金國政權,是生活在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