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憶江南
劉備借荊州的過程是:
1、208年11月,周瑜率領的大軍於赤壁擊敗曹操,又逆江西進,佔領沿江各重要城市(包括入川的門戶夷陵),包圍江陵,與曹仁激烈的爭奪戰。
2、208年12月,劉備趁江陵大戰,周瑜無暇南顧之機,率部南下搶佔四郡(長沙、桂陽、武陵、零陵)的地盤。
3、209年12月,曹仁放棄江陵北撤,周瑜佔領戰略要地江陵。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治江陵),程普為**江夏太守(治沙羨)。
4、同月,劉琦死,劉備為荊州牧。周瑜將南郡的江南岸的地盤分給劉備,劉備在油口建立公安城,作為自己的辦公地點。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
5、210年12月,劉備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孫權,要求管理(借)荊州。周瑜則建議趁此機會扣留劉備,以絕後患(當然更反對借荊州了)。
6、同月,正好周瑜病死,孫權命程普**南郡太守,魯肅接管周瑜的部隊,負責整個荊州地區。親劉備的魯肅接任,乃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孫權同意了。
7、同月,程普從江陵退至江夏,魯肅退至陸口,將自公安以西的荊州長江沿岸的全部重要地區(包括江陵至夷陵一線)移交給了劉備。
至於劉備為什麼一借不還,那得從政治和軍事上來考慮荊州(治所江陵)的重要性了:
著名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說到:湖廣之形勝,在武昌呼?在襄陽呼?抑荊州呼?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
南宋呂祉在《東南防守便利》中論到:不守江陵則無以復襄陽,不守江陵則無以圖巴蜀,不守江陵則無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則無以固長沙。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認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也。
荊州名士蒯越也建議劉表曰: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因此,佔據荊州(主要指治所江陵城及周邊地區,解放後為第一批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在當時具有以下戰略意義:
1、可以向北威脅襄陽(乃至攻佔之),以奪取整個江漢地區,威懾曹操的中原;
2、可以全據長江之險,保護下游的整個東吳地區的安全;
3、可以作為下一步進軍巴蜀的基地,為日後佔據巴蜀、漢中,形成南北對峙打下基礎;
4、可以切斷南方四郡與北方曹魏的聯絡,今後即可傳檄而定南方四郡。
所以周瑜傾全力攻取江陵,曹仁也拼命防守達一年。
劉備藉口地盤小,容不下人馬而向孫權借荊州(主要是江陵一帶)。劉備佔據的南方四郡地面不能說不大,人口也不少,怎麼會容不下劉備的區區人馬(當時頂多也就5萬)。實際上,由於江陵在孫權手中,劉備向益州發展就無路可行(甚至可以說就沒有向任何方向發展的可能),這才是劉備借荊州的最大目的(當然還有其他好處)。
以後,果然劉備憑藉荊州為基地,西進佔據了益州,北上不斷攻擊襄陽。可是同時也威脅到孫權的上游安全,造成了呂蒙偷襲荊州的後果。所以,人口眾多的南方四郡實際上不如半個南郡的意義重要(另外半個在曹軍手裡)。
所以荊州(江陵)對於東吳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對於劉備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劉備滿足於終老南方四郡則不重要),相對來說對於暫時無力南下的曹魏,重要性要差一些。
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也就可以理解了。
劉備為什麼偏偏讓關羽留守荊州,劉備為什麼讓關羽守荊州?
其實這應該說是劉備的無奈之舉。荊州對於劉備來講,雖然明面上是借用孫權的,但實際上劉備早就把它當成了自己的領地。在劉備的整個戰略規劃中,荊州就像個踏板,但和還沒有奪下來的益州相比,還是拿在手裡的荊州比較重要,所以劉備在攻打益州時,帶了龐統和黃忠等人,卻把自己的心腹諸葛亮和關羽 張飛留在了荊州。如果益州...
劉備為什麼要年邁的關羽去守荊州,劉備為什麼讓關羽守荊州?
能守荊州的只有張飛和關羽。張飛隨劉備打地盤去了。從兵絕北道就可以看出關羽收荊州綽綽有餘,前期一直守的很好,從 開始有變呢?劉備的了益州,孫權向劉備要荊州劉備不給。說要拿了涼州。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脫,至此孫權才生氣要取荊州。關羽三國名將萬人敵,守荊州的時候魏吳不敢輕動。魏國曹仁在盤算好的情況下,先出兵,...
親戚借錢不還,親戚借錢為什麼敢不還?
當事人如果遇到親戚借錢不還,可以選擇與協商。如果雙方協商不成,可以走法律途徑,向有關法院起訴。如果債務人無法償還借款,可以選擇與債權人進行協商,選擇分期償還。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借錢糾紛的訴訟時效只有三年,超過三年,債權人就會失去勝訴權。但是如果債務人願意償還貸款的,人民法院會予以支援。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