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森嶼海巷
人到中年,毫無激情,沒有一天想著工作,怎麼辦?同是中年的很多人無不是在拒絕工作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工作,比這更苦逼的是人到中年還要從頭再來。不止一次聽朋友抱怨:
人都40多了,去公司面試,老闆經常會提及能不能從業務員開始。最近,身邊總有人抱怨:不行了,不行了。
頭髮掉得快謝頂了,中年危機是不是要來了。
「中年危機」被感染的不只是70後,還有80後、90後、00後,「中年危機」像洪水猛獸一樣,大家唯恐不及。總會在隔壁發現34歲被辭退、37歲被邊緣化的抱怨。事情的真相真如我們看到的那樣?
身邊有很多這個年紀的人正在職場中蒸蒸日上,而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網路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時也是影響我們做決策和判斷的天平。
歷史的車輪碾壓的不是34歲、37歲,也不是40歲,碾壓的是你躺在功勞簿上,睡在舒適區裡,當你的能力無法滿足企業發展被淘汰時。你依然不能認識,砸掉你飯碗的不是年齡,更不是中年危機,而是你已經被時代落下了。
在這個過程發現年齡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能力與崗位不符。10多家的offer只有少數企業是本著合作共贏的態度,大多數企業有點趁火打劫的意圖,你能力我們認同,就是工資只能給你業務員的待遇。還好那時有很多時間可以學習,用了7天參加新**課程,又參加了寫作訓練,恰巧我在培訓師沙龍多年等等綜合因素,使我收穫今天——社群運營。
你的生命是讓步,還是繼續前行,只有你才能決定,打敗、淘汰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放任自己隨波逐流。
2樓:
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在絕經前後,雌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引起潮熱、失眠、焦躁、愛生氣發脾氣等症狀,俗稱「更年期」,家人不敢惹。那麼,男人也有這麼一段特殊時期嗎?答案是有的,這個階段常常會讓男性在情緒品行上出現一些變化。
男性更年期來得緩慢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宣教科科長預防保健主任醫師李兵說,其實男性也會經歷由中年期過渡到老年期這一特定時期,也可稱為「男性更年期」,也叫「中年危機」,多發生在40-65歲。但是,男性體內雄激素水平下降是一個較緩慢的漸進過程,因此多數男性更年期的表現較平緩,容易被忽視,不會有像女性絕經這樣一個具有明顯生理標誌性的事件。
厭倦心理引發兩種傾向
中年危機年齡段的男性,生殖功能開始退化,同時會伴隨神經和內分泌腺功能的改變,從而會產生一些精神上困擾。李兵主任說,有些男性在40歲前就會出現這種感覺,主要表現是突然感覺自己能力已經沒有提升的空間,並且開始一步步走下坡路,同時效能力也如此。面對這種現狀,這一時期的男性會感覺焦慮不安,從而產生一種對表面上衰老的厭倦心理。
這種厭倦心理有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從臨床看,常常會出現兩種傾向:一方面會對性格產生不良影響,例如表現出目中無人、自私自利、不能平和地對待別人等特點;另一方面也會對性生活產生影響,會突然出現性慾強烈。
如果應對不當,這種性衝動會不受控制地爆發,同時加上自私心理強烈和缺乏同情心的影響,可能會有一些過激性行為出現。同時,這一時期的男性還可能出現其他心理品性上的變化,包括廣義勇氣的減少,做事不再像以前那樣有激情、有衝勁,對社會的見解更趨於保守。
自律的生活利於安全度過更年期
對於處於中年危機年齡段的男性,除了注重生理功能方面的健康外,比如生活上更加自律,有節律的生活和作息、適當運動、預防慢性病、定期體檢、生病時及時就醫等,更重要的是應注重心理上的健康,要正確認識這一時期的身心變化,從而建立積極健康的心態。
李兵主任建議步入中年的男性,首先,要正確認識,人衰老是一個自然生理的過程,在這個階段有生理和心理改變。明白這一點,可以抑制男性在青壯年時期表現出來的太過強烈的情緒,從而適應這一年齡段的身體狀況,從而更安全的度過晚年。
其次,男性在經過更年期後會擁有比以前更寬廣、更寧靜的人生觀。經過這一時期,男性將會由活躍的外傾生活逐步轉變為更平穩的內傾生活,這種內在品性和行為的轉變,會是一個新的生命時期,人生觀也會在經歷一番風波後變得平靜,這種變化是有好處的。
3樓:晚霞夕照
掌握一門絕技或拿手的技能,俗話說得好:一招鮮,吃遍天。
4樓:
40歲已經到了很成熟的年齡了,各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時感到自己還沒有大的作為,這時的你要正確分分析自己,要調整好方向,理性地去對待,然後去著手朝自己制定的目標去奮鬥,這個年齡正是大有作為的好年齡。
5樓:徭潔
多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術,再有聰明的頭腦和廣大的人際關係,再有一個強壯的身體,你就可以立足不敗之地。年體是本錢,還得有能力的配合。
6樓:相思不停
1.保持旺盛的學習精神,2.在某一工作崗位上做到最優。
7樓:何安康
肯定是個人能力的提升了,只有你自己夠努力,這樣才可以
8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人能力的提升,40歲,你要做與,單位無可替代,人家幹不了你的工作,你才保驗,第二:不斷的學習,你的能力**你學習的積累,技術是日新月異的,你不學習,你就會跟不上時代,也許你說,不學習靠的知識也能勝任工作,可是,你如果不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你的職位岌岌可危了!
第三:為人處事,人到中年在社上也混了這麼多年了,你應該知道,那些是對自己有利的,那些是有害趨利避害這個你應該懂,但是,也不一味的利,為人嘛 ,還是要講一些義氣的!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不斷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10樓:
那學習提高自身能力,跟上時代步伐。
11樓:我叫
對自己要有明確的認識
40歲以後的職場人都面臨哪些職場危機?
12樓:又夏
40歲以後,體力會慢慢下降,精力會逐漸下降隨時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中年人還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不僅要撫養孩子,還要贍養老人,同時,他們也可能有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像連日加班一天24小時高強度工作這樣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做不到了。
老擔心如果我錯過了自己的工作,就會永遠失業了。因此,他們在工作中可能過於保守,不敢打破常規,不敢創新。在身邊有一些中年人,由於房貸和汽車貸款的壓力,他們不敢輕易換工作,也沒有信心去做高消費,嘗試新事物和發展方向,這是不可能的。
中年人往往養成一些固定的工作習慣和思維習慣,如果他們不認同企業的價值觀,他們會在工作和日常交流中無意識地影響身邊的年輕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此外,中年人通常很難突破固有的思維,沒有會年輕人的創新。工作經驗的中年人固化的經驗肯定會把規章制度的約束,有了豐富的經驗和日常工作,必要的動力就不會太高。人們只有在年輕的時候,有很多精力去拼去闖。
如果企業沒有良好的制度約束,由於中年人的經驗、年齡、經濟實力和資歷,他們很容易讓年輕人感到困惑,漸漸地給公司的年輕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當今社會是一個資訊**的社會,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資訊傳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人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獲取各種知識,資訊獲取的成本正在下降。因此,在工作中,步入40歲的中年職場人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以便在職場站穩腳跟。
13樓:匿名使用者
年輕人一步步頂上,給自已衝擊很大,自已就代來壓力,年輕人的新思想丶新觀念代來了危機。
14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面臨著新人的入職,我們這40歲以後的人都會淘汰的危險。知識的匱乏。是導致職場危機的重點。
15樓:匿名使用者
1、心身耗竭綜合症
「心身耗竭綜合症」這個概念,最早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是由美國紐約的心理分析學家赫伯特?弗羅伊登貝格爾提出。他注意到,很多人的身心都在職業壓力下飽受折磨,出現問題。
這些問題在心理方面表現為:情緒容易波動,睡眠不穩,而且注意力無法集中,創意越來越少,記憶力也越來越差,並開始犯錯。在生理方面表現為:
腰痠背痛,或者出現消化系統紊亂,還會引發高血壓和心臟病、弱化免疫系統,使人體更容易被病毒侵襲。 長期緊張的高壓力工作,是導致這一身心問題的禍首。
2、職業發展危機
如果40歲還沒有被提拔到領導崗位,那麼自己就有可能在目前崗位「停滯」了,沒有向上發展的空間了。這一事實,對於進取心強的男性來說,存在認可與接受的問題,接受現實?還是另闢蹊徑求突破?
於是便產生了所謂中年改行等困擾。 在中國,職場新陳代謝出奇地快,前幾年還被痛罵為「草莓」的80後,忽然成了職場的主流,大量受過更高更新教育、更具創新開拓精神的年輕人正虎視眈眈、躍躍欲試,中年人只有逼迫自己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逃脫被提前淘汰出局的命運。 如果40歲被提拔到領導崗位,則要適應高層崗位帶來的新的要求,高階管理崗位對人核心能力的要求與一般職員、中層崗位都不同。
如果不能適應新崗位對人的要求,仍然用以前曾經使自己成功的能力模式繼續工作,職業也會出現問題。
3、家庭危機
因為過度關注工作,長期忽視家庭,家庭問題便有可能在此時爆發了。夫妻可能會因為缺少溝通而無法和睦相處;孩子可能會因缺少關愛而產生學習或成長問題;父母也因健康問題需要「常回家看看」。
4、身份適應危機
對於「中年人」這一新身份的適應,也會帶來一定的壓力,「人到中年天過午」,40歲以後就要開始下半輩子了,僅僅「中年」這個身份本身,就會帶來心理困擾。 身心、事業、家庭、中年認知,這4重壓力都在考驗一個人是否能夠處理好,如果不能學會正確面對與適當減壓,爆發中年危機就不可避免。 40歲後中年人,職業發展的關鍵是:
一方面如何利用前期的積累,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如何健全身心、平衡事業與家庭,自我減壓。 40歲並不應該是一個只關注老年斑和血壓的年齡,40歲要勇於面對中年職場危機,戰勝中年職場危機,得到中年滿足,還是那句話:「只要你自己不覺得年齡是職業發展的障礙,你就有機會。」
16樓:流行詞解說
其實過了40歲,女性的職場危機感反而弱了,因為只要退休政策不變,再過十年就能退休了。而女性職場危機我覺得更多的是在35至40歲之間。這個階段不上不下,如果出不了像樣的成績,才是最容易被淘汰的,職場中40歲以上的女性是什麼感受呢?
首先:過了打拼期。
和數位上了40歲的女性聊天,她們普遍表現出了更開闊的眼界和生活狀態,想出去旅遊了,哪怕沒有年假該請假就請假,不太在意領導的評價。到了這個階段,她們明確表示,不想再拼了,一是有些累,二是拼過了,三是身體狀況不如以前了。因此,她們更在意的是如何過好職場最後的十年。
其次:開始期待退休。
對於退休後的生活,她們已經開始規劃了,之前不會打麻將的同事現在開始學習打麻將了;之前不願意出去旅遊的同事,現在也開始往外跑了,還計劃退休後去哪去哪;之前只願意住市中心圖方便的同事,已經在城邊買了一套帶院子的大房子,計劃退休後該如何捯飭那院子了。
慢慢的你會發現,她們的話題不是孩子初中高中成績如何考哪所大學,就是還有幾年退休,退休後去哪玩等等,連背後說同事說領導說公司都興趣缺缺的,反正說與不說就那樣,看的太多,不如有點有趣的。
最後:穩住目前的成績就好。
但她們也明白,雖然熬到這個年紀,只要不犯大錯,公司也不會做出那麼過分的事,但該做好的工作還是要做好。只是爭強好勝,愛出風頭的事兒不願意幹了,寧願妥妥的不惹麻煩。
這就是40歲以上職場女性的真實狀態!
40歲以後的職場人都面臨哪些職場危機
40歲以後,體力會慢慢下降,精力會逐漸下降隨時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中年人還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不僅要撫養孩子,還要贍養老人,同時,他們也可能有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像連日加班一天24小時高強度工作這樣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做不到了。老擔心如果我錯過了自己的工作,就會永遠失業了。因此,他們在工作中可能過於保守...
職場上有哪些不容易注意到的說話禁區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牛,來到一個新環境都應該虛心學習,而不是一副了不起的樣子。在一個同事面前說另一個人壞話,說不定他知道後給你穿小鞋你都不知道怎麼回事。老是對別人評頭論足,可能在別人眼裡你也比較非主流呢。不懂得合作,總覺得別人工作能力不如你,不聽別人的建議。和同事出門吃飯 買東西總是不帶錢喊別人墊付,但...
職場的壓力有哪些方面,職場上的壓力都有哪些?
職場人的工作壓力都來自 呢?在善世看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工作太多總做不完的壓力 在善世看來,每個領導者都會有自己的視角,他給每個人的工作和他眼中展現的能力是相匹配的。當你慢慢的能讓老闆覺得你把手頭的工作處理好,能把更多的工作分配給你了,你也就離升遷不遠了。2 和同事關係不好引起的心情不好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