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羊羊羊楊雲飛
李自成雖然自恃有百萬大軍但是依然拿不下開封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第一、李自成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第
二、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整體素質不高;第
三、李自成的軍隊裝備不好。
一、李自成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首先,我認為在一場戰爭中要想獲得勝利成果,有一個人是至關重要的,那就是軍隊的將領,而李自成絕不是那個能夠帶領「百萬大軍」走向勝利的好將領。事實上,歷史上的李自成根本沒有擁兵「百萬」,但是根據記載來看他擁有的兵力也不少,然而他本人只是一個不懂兵法的農民而已,對行軍打仗之事根本不瞭解,所以他才會多次在進攻開封城的時候失敗。
二、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整體素質不高其次,我認為戰爭中的士兵是「貴精不貴多」,畢竟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很多的,而李自成的軍隊士兵則是「多而不精」,這也是李自成進攻開封失敗的原因之一。李自成的士兵數量其實並不少,但是質量則真的是良莠不齊,因為他的軍隊都是起義過程中先後加入的農民,這些農民根本沒有系統地進行過軍事訓練,再加上遇到了李自成這個難當大任的將領,所以才會在進攻開封的時候頻頻受挫。
三、李自成的軍隊裝備不好最後,李自成軍隊中的「低階裝備」也是導致李自成的大軍戰敗的重要原因,畢竟良好的裝備也是戰爭獲得勝利的重要因素。根據史料記載,李自成攻開啟封的時候用的都是一些基本的農具或粗糙的鐵製品,這樣的**本就不適合戰鬥,再加上李自成的軍隊一直無法攻破開封的城門,也爬不上開封城牆,所以只能吃「閉門羹」了。
2樓:前推泰山
特麼又放水yan,貌似聽說這貨還有碑
3樓:陽sir的考古之眼
實際上,能不能攻下城池,和有沒有百萬大軍,其實沒有必然的關係,攻城戰的核心在於,看你採用什麼樣的策略。而李自成這次攻開啟封城,就遇上了一塊難啃的骨頭,就連他一貫屢試不爽的攻城法都發揮失靈了。
(一)李自成的攻城法
李闖王的攻城之法,看著很土,但實際上非常實用,這是一種被稱為「剜城 」的神操作。在《汴圍溼襟錄》 中有著比較細緻的記載和描述:
「初僅容一人,漸至百十,次第傳土以出。過三五步,留一土柱,系以巨緪。穿畢,萬人曳緪一呼,而柱折城崩矣。」
因為明代的城牆一般只是在表層包磚,內部則是夯土。所以在剝開表層的城磚之後,就可以開始向內部掏進行掏挖了。這是李自成在農民戰爭中總結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攻城之法,但在開封城這裡,顯然並不奏效。
這是為何?
(二)難啃的開封城
也正是因為一貫的攻城妙招不管用、而且重重打擊到了農民軍的自信心,所以李自成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攻城的時候,才改用了圍而不攻的戰術。最後更是借用黃河之水才攻下開封城。
4樓:陽光的
因為百萬大軍這個數目比較虛,而且士兵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軍心比較渙散,所以這樣
5樓:痞子只you風流
這是因為當時的李自成的軍隊的素質並不高,然後他本身也不是一個優秀的將領,所以就是有所謂的百萬大軍還是沒能攻下封城。
6樓:聽風這樣路過
李自成三開啟封而不下,主要是其才能不足,曾用炸藥炸城牆,自己的士兵卻因炸藥威力太大而犧牲,可見其才能不足。
李自成的成就,李自成有什麼成就
傳統觀點無原則地推崇農民起義,把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領袖都看作推動歷史進步的大英雄。由於李自成的農民軍佔領京城直接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所以李自成的 業績 更得到歷史學家的推崇。但威名赫赫的李自成只在京城維持了一個多月即迅速敗亡,許多學者都為李自成惋惜。哪些錯誤導致李自成最終成為悲劇人物?不知道籠絡明朝勢...
李自成跟李世民啥關係,唐朝李世民和李自成是什麼關係
沒關係,兩人差了一千多年。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598年1月28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 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 軍事家 詩人。李自成 1606年 1645年 原名鴻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16...
李自成是哪個朝代的?李自成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李自成是明朝的。李自成 1606年9月22日 1645年5月17日 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 1629年 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 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