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據說是他們母親的意思,但只是一種說法。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完全是宮廷政變,燭影斧聲就是這個典故,就是這樣來的,
3樓:
燭影斧聲,千古之謎,無人知曉
八賢王是宋太祖的兒子,為什麼是繼位的卻是宋太宗?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很大..涉及到宋太祖的喜好和當時的政治格局...就比如李淵最初沒把皇位給李世明是一個道理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中的宋太宗趙匡義多有一份暴戾,而他對權力有看的極重,受兄之影響,也盼望著黃袍加身,太祖考慮過後皇室爭鬥,為避免一場,故而如此, 然中華傳說中多賦予了神化,真龍降世,子虛烏有
6樓:匿名使用者
八賢王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又稱秦王。。而宋太祖傳位給的是自己的皇弟宋太宗。八賢王應是宋太祖的皇位繼承人趙德昭的兄長。
宋太宗當了皇帝,德昭失去了當天子的機會,太宗雖然封他為武功郡王,朝會時位列宰相之上,但內心對這位頗有韜略的侄子存有戒心。。。。說到這裡和你的問題已經沒關了,呵呵
宋太祖之死千古之謎
7樓:匿名使用者
不可能「不願自己趙家的江山被被人奪走,當時自己的皇子也年少所以傳與其弟趙光義」。每個人都是有私心的,好東西當然留給兒子。應該是弟弟不甘心只當王爺,趙家江山他也有打拼,他當然覺得該當皇帝。
兄長不會傳皇位給他,他就自己拿了
8樓:南渡江畔
可能性有多種。真相只有一個。就是有家族遺傳病,酒喝多了,腦溢血死亡。
「燭光斧影」是文學創作,類似秦檜夫婦的「東窗事發」。影響力大的還有「三國演義」。「三國志」才是史書。
例如,「借東風」的是周瑜;近似「草船借箭」的是孫權;「空城計」純屬虛構。例子太多,楊家將故事純屬虛構;楊家裡面沒有穆桂英這麼一個人物。
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個謎的,燭光斧影的可能性最大的
10樓:我說愛胡不
燭影生疑:文瑩《續湘山野錄》記載「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
『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
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上文所述,並不知道是否屬實,如果細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當時太祖與太宗喝酒,太宗時或避席,推辭不肯喝酒,為什麼不肯喝太祖敬給他的酒?
帝引柱斧戳雪,道:好做!好做!
這有是為什麼?史家分析:太宗不喝,因為酒有毒,所以推辭,太祖與太宗相互一個推辭,一個敬酒,所以燭影晃動!
帝引柱斧戳雪,正是作者文瑩以含蓄的預言暗示,太宗害死了太祖(文瑩為宋人,自然不會這麼明目張膽,揭露太宗與太祖燭影之事)當然,只是可能而已。
宋太祖和宋太宗什麼關係?
11樓:9點說史
兄弟關係,宋太祖是太宗的哥哥。
1、趙匡胤為涿郡人,於後唐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他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縣令。
曾祖趙珽,於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趙敬,歷任營、薊、涿三州刺史。趙匡胤為趙弘殷(宋宣祖)次子,長兄趙匡濟早夭,母親為杜氏(昭憲太后)。
2、趙光義是宋宣祖趙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宋太祖趙匡胤之弟。後晉天福四年己亥年十月七日甲辰(939年11月20日)生於開封府浚儀縣崇德北坊護聖營官舍。
起初,趙光義之母夢見神仙捧著太陽授予她,從而有娠懷孕,直到趙光義出生的當天夜晚,紅光升騰似火,街巷充滿異香。
擴充套件資料
1、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地區的統一,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飽經戰火之苦的民眾終於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趙匡胤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宋朝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
2、宋太宗為政舉措
政治趙光義即位後,繼續進行統一事業,鼓勵墾荒,發展農業生產,擴大科舉取士規模,編纂大型類書,設考課院、審官院,加強對**的考察與選拔,進一步限制節度使權力,力圖改變武人當政的局面,確立文官政治。這些措施順應了歷史潮流,為宋朝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軍事宋太宗朝與北方遼國契丹政權、西北夏州党項政權間的戰爭頻發。為了更好地控制與駕馭出征將帥,宋太宗開始實行「將從中御」的政策,授予出征將帥應對謀略、攻守計劃,或授以陣圖以指揮前線將帥作戰。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的限制,宋太宗朝「將從中御」政策施行效果並不盡理想。
12樓:仲珊雨亭
1、是兄弟。
2、「八賢王」是太祖子趙德芳。
3、相傳是因果報應,太宗弒兄篡位,故他的後世遭此報應。
「燭影斧聲」:公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
一、《湘山野錄》中說,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一個雪夜,趙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光義(原趙匡義)留宿寢宮,第二天天剛剛亮,趙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
二、《燼餘錄》說,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調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並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於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
三、《涑水紀聞》裡說: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趙德芳叫來。
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光義,卻找來了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后問:「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
「晉王來了。」宋皇后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性命,皆託官家。
」四、另外,據說趙光義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后的意見。說是杜太后臨終時,曾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
你和光義都是我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於金匱裡,這就是所謂的「金匱預盟」,也就是趙光義「兄終弟及」的合法根據。但是「金匱預盟」在初版的《太祖實錄》卻未見記載,在第二次編修的新錄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確有其事,仍疑點重重。
13樓:匿名使用者
兄弟 宋太祖趙匡胤死時「燭影斧聲」存在種種疑跡,在臣民眼中,趙光義即位是頗不光彩的。為了尋求一個法律依據,取得天下人民的信任。趙光義即位不久,就出現了「金匱之盟」的說法。
宋太祖為什麼傳位給他的弟弟而不的傳給他兒子
14樓:笑靨豬豬
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借「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的皇帝,按照習慣,他應該傳位給他兒子,可是他的弟弟趙匡義有野心,趁著宋太祖生病的機會逼迫趙匡胤,兩人吵起來。吵些什麼,外邊人不知道,躲在外邊遠遠地看,只看見蠟燭影子搖搖晃晃,有人影來回動,聽有斧頭把兒著地的聲音,這就是有名的「燭影斧聲」。沒多久,宋太宗宣佈宋太祖死了,臨終囑託由宋太宗即位,「燭影斧聲」千古之謎,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破解
15樓:何炫宇
不是說趙匡胤是被他的弟弟趙匡義殺死的嗎
16樓:鄭莊公
因為當時趙光義大權在握,軍中威信很高,根本由不得宋太祖傳位兒子,所以他只能高姿態地傳給弟弟,別無選擇。
17樓:延樂天
宋太宗搶奪帝位。沒有被指定為皇位繼承人。宋太祖意外去世,他仗著權勢和宮中親信,搶在侄兒德昭、德芳之前登基即位。
1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兒子太壞了,治理不了國政
19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讓奪的,不是給的~~
宋太宗是好皇帝嗎?
20樓:匿名使用者
宋太宗(939年——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歲。趙弘殷第三子,是北宋開國君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
本名趙匡義,太祖登基後一度改稱趙光義。宋太宗很有作為,勤於政務,關心民生;不過由於他兩度伐遼失敗,導致四川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但是總的來說,他統治時期宋朝比較強盛。
死後諡號神功聖德文武皇帝。
為了進一步加強**集權,宋太宗在位期間盡罷節度使所領支郡,並將各節度使調至開封,解除他們的兵權,使節度使成為一種虛銜,徹底消除擁兵割據之禍。宋太宗曾兩次率軍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均遭失敗,從此對遼採取防守的策略。
但傳說中宋太祖的死和他有關,成語「燭光斧影」就是這麼來的傳說中宋太祖死的時候,只有趙光義一個人在,外面的人看見燭光下人影晃動,然後聽見斧子落地的聲音。但這只是傳說而已.
21樓:
應該是個好皇帝,人非聖賢熟能無過,楊家將只不過是戲說,並沒有真實的歷史依據,
宋太祖駕崩後,其弟宋太宗即位的事件被稱為什麼?
22樓:匿名使用者
趙匡胤在位17年,死於976年,時年50歲,廟號太祖。他的死因頗為奇巧,歷史上有「燭影斧聲」的傳說,傳說是其弟趙匡義加害,篡奪帝位。
宋太祖的後代到底是怎麼生活下去的
太祖趙匡胤有四子,德秀與德林均無後,燕王德昭有五子,秦王德芳有三子。太平興國四年 公元979年 趙德昭隨宋太宗北上進軍幽州,宋軍慘敗。太宗從幽州城下敗逃後,有人以為他已死於亂軍之中,曾準備立其為帝,以遵 金匱之盟 約。此事後來被太宗得知,於是耿耿於懷,把兵敗的惱怒全部傾注在趙德昭的身上。當趙德昭提醒...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呢,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現在有答案了嗎?
先有雞,才有蛋.7月14日電 據英國 報道,困擾人類的世紀謎題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終於有了答案。英國科學家稱 先有雞後有蛋。科學家解釋道,雞蛋只有在一種化學物質的催化下才能形成,而這種物質只存在於雞的卵巢內。研究發現,這種化學物質是名叫oc 17的蛋白質,它起到催化劑作用,加速蛋殼的形成。而蛋殼就好...
觀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其實觀音菩薩最初是男性,其性別的轉變是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在結合了中國本土文化和風俗的基礎上完成的。佛教並非中國的本土文化,在印度佛教的教義中,觀世音是古印度轉輪王的大兒子不眴,印度人信奉的觀音菩薩為男相。這是因為古印度等級制度森嚴,女性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地位,完全是男性的附屬品,像觀音菩薩這種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