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和漢朝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秦朝的貨幣與漢朝的貨幣有什麼共同特點

2022-02-18 18:41:19 字數 4967 閱讀 4962

1樓:我是龍的傳人

秦朝和漢朝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實行以丞相為核心的**官制,都實行相同的法律制度、賦稅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等。

秦漢都建立了一套以丞相為核心的**官僚體制,其主要職官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長,其職責是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所謂「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太尉,負責管理軍事,「金印紫綬,掌武事」,「為百官之長」。御史大夫,其位次略次於丞相,是丞相的輔佐。《漢書·百官公卿表》: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紫綬,掌副丞相。」在秦代,掌司法是御史大夫的主要職掌。御史大夫並不受制於丞相,而是直接受命於皇帝。

秦代的**監察機關稱御史府,亦稱御史大夫府、御史大夫寺。漢代的監察制度是與秦朝一脈相承的。秦和漢初官吏選任主要有察舉與徵辟。

在用人和選官方面,漢初沿襲秦制,主要以軍功為主,同時為了彌補軍功官吏多武少文的缺陷,劉邦也多次下達求賢令,想方設法籠絡知識分子,充實各級官吏隊伍。這些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使漢朝開創了**集權帝國發展的新局面。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來分析:

從思想上看:秦朝主法家思想(韓非子),以商鞅為首,焚書坑儒;漢朝初期主張無為而治,為道家思想,其目的是恢復經濟生產。漢朝中後期主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著名思想有: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三綱五常等。

從政治制度上來看:秦朝的地方官制為郡縣制,而漢朝則是實行封建制和郡縣制並行的地方政治體制,這是不同的地方。其他大多都相同,因為「漢承秦制」。

3樓:匿名使用者

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抗擊匈奴。都是**集權。

秦朝的貨幣與漢朝的貨幣有什麼共同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幣的形狀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且只能在各自統轄的範圍內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秦朝滅亡後,五銖錢西漢初期仍使用秦制半兩錢,由於允許民間私鑄,錢制較亂,以致出現重僅一克的莢錢。民間還出現剪邊半兩,也就是一些投機商將秦制的半兩,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個半兩,就可剪下一個半兩的青銅,用剪下的銅再鑄半兩,這樣以來,導致貨幣失衡,給當時的經濟造成一度的混亂,以至於後世出現剪邊半兩很多,呂后發現問題後,積極主張幣制改革,並且親自參與了錢幣的設計,為了防止剪邊,在方孔圓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圍邊,定五銖為計重單位,漢五銖從此誕生

五銖是一種中國古銅幣,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字,故名。初鑄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東漢、蜀漢、魏、晉、南齊、樑、陳、北魏和隋都有鑄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止。

但舊五銖仍然在民間流通。五銖是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5樓:彼岸的暗夜

漢承秦制鑄造半兩

漢朝建立以後,因為剛剛經過嚴重的戰爭創傷,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百業凋敝,民生艱難。百姓生活困苦,購買力低下,社會能**的生產、生活物資也不豐富。在這種情況下,秦半兩幣值過重,流通不便,不利於國民經濟恢復的弊端就顯現了出來。

漢高祖認為秦錢太重,於是允許獲得**授權的民間人士鑄造輕小的貨幣,被稱為莢錢。莢錢面值較輕,因而流通順暢,特別適合於在特殊困難時期普遍貧困的平民使用。然而由於鑄幣權下放到私人手裡,沒有形成統一嚴格的管理,導致各地所鑄貨幣形制各異,沒有統一的標準。

再加上前朝流弊猶存,各種不同樣式、輕重的錢幣同時在市場上流通,令百姓不知所從,貨幣的信用度很差。

還有一部分人借鑄幣牟利,在造幣過程中摻假,隨心所欲地偷換鑄幣原材料,任意減重,大量濫造,更加重了惡錢的泛濫,加重了百姓對貨幣的不信任感。

當時,長安城中一部分不法商人為了發國難財而囤積居奇,肆意哄抬物價,再加上惡錢氾濫所造成的貨幣貶值,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據《漢書》記載:「物痛騰躍,米至石萬錢,馬至匹百金」。一石米的**竟與一斤**等價,而一匹馬則要百金,也就是一百萬錢,可見通貨膨脹率有多高。

漢初頒行莢錢,固然是為了方便在戰亂中喪失財產的百姓自救,另一個現實的原因則是由於漢朝開國時的六十二郡中,直接掌握在朝廷手裡的只有區區十五郡,其餘全部分給異姓或同姓諸侯王作為封國。

直接掌控在漢朝廷的這區區十五個郡,真正富有銅礦的地區很少,反而是南方的吳、楚之地銅山盛布。****要鑄錢又缺少銅料,於是只好以「秦錢重難行」作為財政困難、原料不足的遮羞布,一面大量**舊幣,銷燬化為鑄幣的銅材;一面鑄造耗用銅材量較少的輕錢。

當時的輕錢仍然被稱為半兩,但較之標準半兩、甚至秦二世時的減重半兩錢,重量已大大減輕。

一般認為,漢初官鑄的半兩錢,錢重只有三銖左右,僅及標準半兩錢重的四分之一。民間私鑄之錢,製作更為粗劣,錢重與官鑄錢也有差異。

即使如此,**所鑄的輕錢仍不敷所用,於是,漢高祖又允許民間自鑄莢錢,以發掘民間潛力,藉助市場的力量自行增加貨幣**量。

****的這一舉措僅是應急之舉,雖然可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也會助長了民間盜鑄錢幣的歪風,終究不是長久的解決辦法。果然在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漢朝**終於忍無可忍,不得不出手整頓混亂不堪的貨幣市場。

2.漢承秦制鑄造金幣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正式宣佈為法定貨幣。如果說秦朝由於二世而亡,因而出土的**貨幣很少,那麼到了漢代,**貨幣出土的數量與範圍就相當可觀了。

根據20世紀以來載諸報刊的考古出土資料進行初步統計,漢代的**貨幣出土的報道共有26處,遍及14個省市。漢代**貨幣流通範圍,已遠遠超出戰國時期楚國的領域並且遍及全國。

漢代的**貨幣與楚國的爰金有所不同。西漢的**貨幣大多是餅塊形狀,大小不等。2023年河北滿城一號漢墓出土金餅40塊,呈不規則圓餅形,中心內凹,背面粗糙。

經鑑定,含金量為97%,每塊大小、重量、厚度不等,共計719.4克,平均每塊有17.99克.

在滿城2號墳墓出土的29塊金餅中,**含量為95%的,共計438.15克,平均每塊只有15.11克,比滿城1號墓出土的金餅每塊少2.88克。

值得注意的是,滿城2號墓出土的不規則餅狀,周緣留有切割的痕跡,有的還經過錘打。很顯然,這種餅塊狀的**貨幣,根據交易的需要,可以任意切割,仍處在比較原始的稱量貨幣階段。

河北滿城漢墓,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墓,當為漢初的**貨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漢初法令規定,**以斤為計算單位,但河北滿城出土的**貨幣都在一兩左右,這可能與漢初經濟凋敝,**貨幣流通量較小有關。

到漢武帝時,**貨幣有了較大變化,那就是對馬蹄金與麟趾金的鑄造。到了漢武帝太始二年時,**貨幣有了比較固定的形制。

秦始皇統一貨幣時明確規定:「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而**則為「上幣」。

漢代**仍然像秦朝那樣規定**是法定貨幣,**貨幣使用的地域幾乎遍及全國,這已為考古資料所證實。河南扶溝縣、西安漢上林苑、江蘇盱眙南窯莊、遼寧新金縣等地出土的**貨幣,都有「上」字。

很顯然,這個「上」字可能與漢代稱**貨幣為「上幣」有關。為什麼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卻有這一相同的刻記出現?答案只有一個:

這些「上幣」是由****或郡國統一鑄行,然後分散到全國各地去的。

根據以上漢代**貨幣出土的情況來看,考古學者初步得出如下一些結論:漢代的**價值與秦代相同;漢代的**貨幣是法定的「上幣」,流通地域較廣,但每次出土量很少;**貨幣以餅塊狀為主,每塊除一兩型小金餅外,大致都在一斤左右;有些餅塊狀**貨幣底部刻有各種記號,有的刻有斤、兩、銖的重量;**貨幣根據交易需要,可以任意剪鑿,分散使用。

從以上結論中可以看出,漢代鑄造的**貨幣仍處在比較原始的稱量貨幣階段。

3.漢承秦制鑄造五銖錢

五銖錢最開始鑄於西漢武帝元狩五年,錢重五銖,上有「五銖」兩個篆字,因此而得名。

五銖錢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有郭,並發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漢末年,幣制不復改變。

五銖錢流通七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鑄造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6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現在都不能買好吃的了。

秦朝與漢朝有什麼異同?

7樓:悄悄夜已深

可以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來分析:

從思想上看:秦朝主法家思想(韓非子),以商鞅為首,焚書坑儒;漢朝初期主張無為而治,為道家思想,其目的是恢復經濟生產。漢朝中後期主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著名思想有: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三綱五常等。

從政治制度上來看:秦朝的地方官制為郡縣制,而漢朝則是實行封建制和郡縣制並行的地方政治體制,這是不同的地方。其他大多都相同,因為「漢承秦制」。

8樓:祭清風

基本沒.....項羽當時是想推翻秦朝還原楚國,可劉邦那貨當皇帝后還是走了秦始皇的路~至於文化上那還是有不同的,秦朝時陰陽家很盛行.....想必和嬴哥有關~漢朝初期對道家思想還是很重視的,不過後來董仲舒那山炮提議罷黜百家漢武帝就也杯具的執行了。

而且漢朝興起了樂府吧~~秦朝尚武,自是沒有這些繁雜的東西。

9樓:風吹萬年

不同大著呢,我們歷史學家都呼籲秦漢好像差不多?其實兩個國家不管從思想上還是政治上都是南轅北轍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是以法家之學治天下,漢朝起初以道家治天下 後來奉行儒教

試析漢朝法制與秦朝法制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秦朝和隋朝有什麼共同點

11樓:

一、都是結束了此前的諸侯混戰或動盪社會:秦朝結束戰國紛爭,統一中國;隋朝結束南北朝混戰,統一中國。

二、都建立了統一的政治基礎:秦朝統一漢字,統一度量衡,建立了規範;隋設立三省六部制、初步建立了官制、法制,為以後的歷朝歷代做出了貢獻。

三、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留下了文化遺產:秦朝修的萬里長城、馳道、水利工程;隋修築了大運河。但是,當時都是勞民的,導致大規模農民大起義,是逼反民眾的很大因素。

四、都為繼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訓。西漢接受秦亡教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訓,調整統治政策,而出現繁榮局面。

五、繼承皇位的都不是長子,且長子都被陷害。

夸父,女媧,精衛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都是神話中的人物夸父是巨人女媧人身蛇尾精衛是隻鳥 共同點就是都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裡的,不同點就是夸父追的是太陽,女媧補的是天,精衛填的是海。共工做事考慮周到,而夸父做事考慮不全面,不考慮後果,而且共工更加有正義感。我是這樣認為的。其實夸父也不壞。執著,永不放棄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都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奮...

學習英語和漢語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

語言環境造成的我們學習英語的方法很不得當 想咱們小時候開始從來都沒有學過漢語的語法什麼的吧 都是聽說開始學習的漢語 和外界的交流使我們不知不覺就知道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很容易啊 但是英語呢?不知道樓主是什麼時候怎麼學的 我猜想大多數人的軌跡路線都是從語法單詞開始往腦子裡灌 成天抱著習題冊不停地做...

90後與80後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90和80現在都年輕,都喜歡耍 不同點,90後沒吃過苦 做什麼事情考慮的少點 做事版瀟灑點,80後大多都吃過苦,權做事情要顧及點怎麼說呢 80後前的人能吃苦,懂節約,90後的一點不懂節約,80後就是他們之間的表現呵呵 80後和90後相同點抄 80 90 都很自信 8090 我們都是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