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聚成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大致的意思是讚頌品行才學像高山一樣,要人仰視,而讓人不禁按照他的舉止作為行為準則。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經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後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2、原出於《詩經·小雅·車轄 》。後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詩》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這使得本來的意思發生了變化。
2樓:熱詞替換
出自《詩經·小雅· 車舝》,是說一個人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讓人景仰,如大道一般讓世人遵循,讓人不禁將他的舉止作為行為,雖然不能到達和那人一樣的品行和才學,但也會心之嚮往,時刻規範著自己。
3樓:賢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經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
後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原出於《詩經·小雅·車轄》。後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這使得本來的意思發生了變化。
【釋疑】這句話原出於《詩經·小雅·車舝》。後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詩》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這使得本來的意思發生了變化。
《詩經·小雅·甫田之什·車轄》原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轡如琴。
覯爾新婚,以慰我心。意思正如宋朱熹解釋:「仰,瞻望也。
景行,大道也。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說是人們平時仰望的高山,沒有什麼喻義;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說大道可供人們行走。
結合詩經通篇,就是喜氣洋洋的新郎官在快樂地吟唱娶親之事,所以這句話的本來意思就是——抬頭仰望高高山,快快奔行在大道。四匹馬兒跑不停,六條韁繩連如琴。見你車上新娘子,安慰我心暖如春。
直到司馬遷讚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這就與道德品行掛起鉤來了,正如漢鄭玄註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鄭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
這樣,司馬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讓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雖然不能達到(上面)這樣的境界,但心裡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意思
4樓:無俗念
不知道是我所知有限,還是樓主打錯了,我所知道的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往,然心嚮往之」景行景止似乎講不通。該句意思如上面解釋差不多,只是關於「景行」有爭論,有說是「明行」(光明的德行)的意思的,有說是大道的,現在多取後一種解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語出詩經,而樓主所說的是司馬遷引用來表達對孔子尊重的
加一句,看到有人說該詩於《詩經》中不載,失散云云,實在忍不住說一句,有載:見《詩經.小雅》中《車轄》(轄:
車軸兩端的鍵)最後一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馬非(此兩字是一個字,打不出來,實在對不起)馬非,六轡如琴。
覯爾新昏,以慰我心。」該詩應當是表現即將娶到心愛的姑娘的歡樂的,而其中「高山...」一句原本和咱們現在的意思相去甚遠,後來都以此句形容對高尚品德或境界的仰慕。
《史記.孔子世家》的文末:太史公曰: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往,心嚮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此處高山句已經開始變成現在的意思了,但是這是不是該成語最早表達這個意思——恕我淺陋,不知道。又如唐代王勃的《倬彼我係》:
「夫豈不懷,高山仰止,願言敏德,啜菽飲水。」也是表達對高尚德行的仰慕的。
累死了,樓主把最佳答案給我吧
5樓:匿名使用者
理想是崇高的,我們皆當盡力而為之。只要去向往它,不斷的努力,不在乎成功與否,關鍵是讓嚮往成為我們心中的天堂,永遠輝煌,引導我們人生的方向。
6樓:匿名使用者
補充一下個人的理解,這裡的「止」應該是一種語氣助詞,可理解為「到極致了」或「到極限了」,表達對高尚的德行無比敬仰之意,怎麼敬仰都不為過。類似詞如「歎為觀止」,不知對不對?
7樓:
高山是讓人們仰望的,大路是讓人們行走的,即使不能達到那樣高的境界,心裡也是嚮往的. 止 無意義 景行 大路 高山,大路比喻高尚的人或大的道理 似乎是出自詩經吧 而且真正的詩經裡似乎不載 是散失了所謂詩
恩是歌頌孔子的 偶記錯了
8樓:匿名使用者
我這個理科生來回答,我按我所想的理解分析,你看對不對.
直譯:高山仰止(想登上高山一攬眾山風景),景行景止(但走在路上卻被路上的景色所迷住,不禁停下了腳步欣賞路上的風景,有點"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意境),雖不能至(心想雖然不能高山仰止),心嚮往之(此時此刻已經滿足,我的心已達到那種高山仰止的境界了)
寓意:目標理想是遠大的,但由於種種原因,只能達到或景行景止,但已經盡力了,量力而行的意思.但心以感到滿足了.
本人解釋:我回答你這問題就是按照這心情來理解的,你我同是一名大學生,你提的這個問題,不僅使我產生了遐想,有對前途的遐想也有對人生的遐想,寫玩不盡貧添了幾份憂傷.不過我認真回答了該問題.嘿嘿~
9樓:
那東西很崇高
你必須敬仰它
10樓:匿名使用者
說孔子的吧
而且原文似非如此
呵呵,五樓真的蠻累的,樓主就收下吧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啥意思?
11樓:手機使用者
這話出自《詩經·小雅》。鄭玄註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
」朱熹註解說:「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
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一個是漢儒,一個是宋儒,兩人說法竟有如此大的差異。
上句「高山仰止」,鄭說「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說這是直指人們仰望高山,並無喻義。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鄭說,「景行」解釋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則而行之」,是說以此作為行動的準則。依朱說,「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說大道可供人們行走。
鄭玄、朱熹都是大儒,兩人的說法都有道理,不過由於兩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說提出之前,鄭說已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後人在引用這話時,多取鄭說,少有取朱說的。現行各種詞典,有的兩說並存,有的把兩說糅合在一起。
兩句中的「止」字,是語助詞,表示確定語氣,後代引用時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縮略為成語「高山景行」,「景仰」一詞也由此產生。因為是名句,後代引用的很多,這裡只照錄見於《史記·孔子世家》的一例:「《詩》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這話是用來讚美孔子的,由於在引文後面加了兩句(意思是:雖然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裡卻一直嚮往著),景仰的意思就格外顯豁了。再說,《史記》作者司馬遷又比鄭玄早生兩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說早已通行於世,並非鄭玄所首倡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什麼意思
出自 詩經 小雅 車舝 是說一個人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讓人景仰,如大道一般讓世人遵循,讓人不禁將他的舉止作為行為,雖然不能到達和那人一樣的品行和才學,但也會心之嚮往,時刻規範著自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這話常見常用,可要解釋清楚,還真得費點筆墨.這話出自 詩經 小雅 鄭玄註解說 古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什麼意思
出自 詩經 小雅 車舝 是說一個人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讓人景仰,如大道一般讓世人遵循,讓人不禁將他的舉止作為行為,雖然不能到達和那人一樣的品行和才學,但也會心之嚮往,時刻規範著自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這話常見常用,可要解釋清楚,還真得費點筆墨.這話出自 詩經 小雅 鄭玄註解說 古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出自哪裡
這話出自 詩經 小雅 鄭玄註解說 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朱熹註解說 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一個是漢儒,一個是宋儒,兩人說法竟有如此大的差異.上句 高山仰止 鄭說 高山 比喻崇高的道德,仰 是慕仰 朱說這是直指人們仰望高山,並無喻義.下句 景行行止 分歧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