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啞孝子》,文言文《啞孝子》的翻譯

2022-03-16 19:43:12 字數 5541 閱讀 4081

1樓:匿名使用者

一、解釋詞語

1.性(至)孝。至:到了極點,可翻譯為非常。

2. 攣:蜷曲不能伸直。

3.人(憫)之。憫:同情。

4.父母(賴)以活。賴:依靠。

5.乃(易)豬飼之。易:交換、買。

6.父母先後(卒)。卒:死。

7.哭之(慟)。慟:悲痛的樣子。

8.後不知孝子所(之)。之:到。

二、翻譯句子。

1.受而納諸簞:接受後放進菜籃。

2.誠而信:誠實並且守信用。

三、啞孝子孝順的行為體現(原句)

①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父母。

②後鄉里大飢,孝子行乞於外,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納諸簞,自掘野草以食。

③歸則扶其跛父病母於茅簷下,盡傾簞中物敬父母,父母賴以活。

④豬蕃息,遂為父母備棺。

⑤父母先後卒,哭之慟,棺葬於野。

2樓:阿飛正傳

文言文 啞孝子的加點字解釋

原文 崔長生,生而啞,性至孝,人呼「啞孝子」.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父母,出入必請安.後淮、徐大飢,孝子行乞於鄉,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 納諸簞 ,自掘野草以食.

歸則扶其跛父病母於茅簷下,盡傾簞中物,敬父母,父母賴以活.一日,途見故紙,中有遺金,守待失者而不得.月餘,未見有求者,乃易豬飼之.

豬蕃息,遂為父母備棺.孝子待人,誠而信.父母先後卒,哭之慟,棺葬於野,後不知孝子所之.

3樓:鋒昌林

1.性(至)孝 .至:

到了極點,可翻譯為非常   3.人(憫)之 憫:同情   4.

父母(賴)以活 賴:依靠   5.乃(易)豬飼之 易:

交換   6.父母先後(卒)卒:死   7.

哭之(慟)慟:悲痛的樣子   8.後不知孝子所(之)之:

到   [啞孝子孝的體現]   1後來鄉里發生了一次大饑荒,他在外行乞,別人憐憫他,就給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後把它們放到食具中留著,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來吃。回到家中後,就把他的殘疾的父親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簷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   2給父母準備棺材。   3父母去世,他傷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們葬在了荒山,   4他不僅天生喑啞,而且左手蜷曲,靠做傭工來養活父母。

4樓:桑迪

1.非常,到了極點 2.蜷曲不能伸直 3.

憐憫,同情 4.依賴 5.交換 6.

死 7.悲痛的樣子 8.到 翻譯1.

接受後放進菜籃 2.誠實並且守信用 原文1.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父母。

2.後鄉里大飢,孝子行乞於外,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納諸簞,自掘野草以食。。。

5樓:大鍋蝦蝦

原文崔長生,生而啞,性至孝,人呼「啞孝子」。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父母,出入必請安。後淮、徐大飢,孝子行乞於鄉,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納諸簞,自掘野草以食。

歸則扶其跛父病母於茅簷下,盡傾簞中物,敬父母,父母賴以活。一日,途見故紙,中有遺金,守待失者而不得。月餘,未見有求者,乃易豬飼之。

豬蕃息,遂為父母備棺。孝子待人,誠而信。父母先後卒,哭之慟,棺葬於野,後不知孝子所之。

譯文崔長生生下來就啞,品行很孝順,鄉里人稱讚他為「啞孝子」。他不僅天生喑啞,而且左手蜷曲,靠做傭工來養活父母,每天出行返回都會給父母請安。後來淮徐一帶發生了一次大饑荒,他在外行乞,別人憐憫他,就給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後把它們放到竹籃中留著,自己則去挖掘野草來吃。

回到家中後,就把他的殘疾的父親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簷下,倒出竹籃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這些食物維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見了一堆廢紙,(發現)裡面有別人遺失的財物,沒等到失主。一個月以後,(仍然)沒有等到來領取的人,他就用錢買了一頭豬飼養,豬下仔後,於是就給父母準備棺材。

他待人誠實守信。父母先後去世,他傷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們葬在了荒山,後來不知道啞孝子到**去了。

註釋1. 而:表並列。

2. 性:性格、性情。

3. 呼:稱呼。

4.既.....復: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5.攣:蜷曲不能伸直。

6. 傭工:名詞作動詞,做傭工。

7.飢:災荒。

8.於: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物件,可以翻譯為「在」

9.遺(wei):送給。

10.易:交換,買

11.卒:死。

12.蕃息:繁殖。

13.憫:同情

14.賴:依靠

15.慟:極度悲傷,悲痛的樣子

16.之:去、到、往

17.至:十分,非常,到了極點

18.信:講信用

文言知識

1.遺。「遺」有兩個讀音,兩種解釋。

上文遺以糟糠中的「遺」讀wèi,解釋為「給」「贈給」,意為鄉人送給他吃剩的食物。「中有遺金」「遺」讀yí,解釋為「遺失」「遺留」,意為舊紙包裡有丟失的銀子。[1]

走進文言文 六上答案

1.性(至)孝 .至:到了極點,可翻譯為非常

2. 蜷曲不能伸直

3.人(憫)之 憫:同情

4.父母(賴)以活 賴:依靠

5.乃(易)豬飼之 易:交換

6.父母先後(卒)卒:死

7.哭之(慟)慟:悲痛的樣子

8.後不知孝子所(之)之:到

句意受而納諸簞:接受後放進菜籃

誠而信:誠實並且守信用。

啞孝子的孝行表現(文言文版)

①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父母。

②後鄉里大飢,孝子行乞於外,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納諸簞,自掘野草以食。

③歸則扶其跛父病母於茅簷下,盡傾簞中物敬父母,父母賴以活。

④豬蕃息,遂為父母備棺。

⑤父母先後卒,哭之慟,棺葬於野。

啟發與借鑑

孝順父母的人,別人都尊敬他;不孝順父母的人,縱然腰纏萬貫,別人也會蔑視他。

6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個孝子沒有姓名,別人看他既是啞子,也是孝子,便稱他為啞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個鄉里的人,昆明人認為他是個孝子,遂將他當成昆明人。這孝子天生就是啞巴,不能說話,與人相處,只能用比手畫腳的;不過有時和別人對話時,也有人會看不懂。

他的個性很孝順,他會主動關心他那年老的母親是否挨餓受凍,不必等到母親開口。家裡沒有東西吃,便出去向人乞討以孝敬母親。有收穫時便全數交到母親面前,等母親吃過,他才會吃;母親不吃,他也必定不會先吃。

有時候母親發脾氣時,他便在母親面前手舞足蹈地試圖逗她開心,等到母親重展歡顏,他才會停止。他母親只有他這個啞孝子一個兒子,當初知道這個孝子是啞巴時,他母親很傷心,接著就習慣了,後來還認為這個兒子比其他會說話的孩子還要好。

有個在吃瓜的人,看到孝子站在旁邊,便給他剩下的瓜子,讓他拿走。這個人聽說孝子會先將食物拿去孝敬母親的行為,便躡手躡腳地跟在他後面觀察驗證,知道是真的,於是大感驚訝!

孝子的母親死後,鄉里的人討論要湊錢幫她辦喪事,孝子突然站起來,拉著鄉民的衣服,將他們帶到一個水井旁邊,一直用手指著水中。眾人很訝異,於是利用繩索垂吊到下面去看,結果發現有很多錢,這些錢足夠買收斂母親遺體用的被子、棺材,以及埋葬的費用。大家疑惑孝子的錢是從何而來,有人說:

「孝子每天要回家前,一定都會丟一枚錢幣到水井中,這是日積月累而得的。」啞孝子將母親下葬後,便離開該地去遠方,不再回來了。

7樓:

啞孝子寫的是在災荒時則一個啞子一帶領父母去要飯的故事,在要飯的路上啞子守誠信,拾金不味直到雙親先後死亡,安葬雙親後誚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8樓:

崔長生生來不會說話,是個啞巴,儘管自己是個殘人,但很孝敬父母,在要飯的路上,攙扶父母遠行,把要來的飯菜孝敬父母,路上撿到別人遺落的金子,守在路上一月未見有人來取,他儘管窮而不貪將遺金送與他人,孝子守誠信。父母先後去世後,孝子大哭,將雙親安葬後就消失了。

9樓:清風車族

啞孝子出自《夢溪筆談》,孝子無姓名,人以其啞而孝也,謂之啞孝子。

作品名稱

啞孝子作品別名

崔長生創作年代

北宋作品出處

《夢溪筆談》

文學體裁

散文作者沈括

10樓:匿名使用者

至:非常

攣:蜷曲

易:交換

慟:悲痛的樣子

受而納諸簞:他收下後把它們留著

啞孝子的「孝」體現在**?請從上文找出原句。

(1)後鄉里大飢,孝子行乞於外,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納諸簞,自掘野草以食。

(2)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父母。

(3)豬蕃息,遂為父母備棺。

(4)父母先後卒,哭之慟。

11樓:

啞孝子寫的是在災荒時個啞巴帶領父母去要飯的故事,在要飯的路上啞巴守誠信,拾金不味直到雙親先後死亡,安葬雙親後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12樓:羽木果

極2.蜷曲3.同情4.依靠5.方便6.死7.悲痛的樣子8.去

1.自掘野草以食2.盡傾簞中物敬父母3.為父母備棺

13樓:

易:交換,

慟:痛哭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w i 即何,宋代人,春渚紀聞 作者。嘗於歐陽文忠公 歐陽文忠公 即歐陽修。諸孫望 諸孫望 孫輩家族。諸孫,指孫輩。望,門族 望族。之處,得東坡先生數詩稿,其和歐叔弼詩云 淵明為小邑 繼圈去 為 字,改作 求 字,又連塗 小邑 二字,作 縣令 字,凡三改 凡三改 據本文所述,應是 兩改 乃成今句。至...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紹。袁公問 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事情?元方說 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 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說 我曾經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的...

求文言文翻譯,兩句文言文,求文言文翻譯

本段文字出自清末著名學者尚秉和的 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 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於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幾,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實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關矣,水之冰者可燠飲,居之寒者可取溫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猶後也。當夫登臺傳教,廣播為用之時,萬民之感為至粗之法。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