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是什麼意思,阿賴耶識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2-03-24 16:25:43 字數 4847 閱讀 2175

1樓:上圩農場主

阿賴耶識作阿羅耶識、阿黎耶識、阿剌耶識等。舊譯作無沒識,新譯作藏識,或作第八識、本識、宅識。為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中所說的第八識。

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關於阿賴耶識不同的宗派又有不同的說法。

2樓:匿名使用者

阿賴耶,梵語alaya之音譯。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等識)之一,九識(八識及阿摩羅識)之一。又作阿羅耶識、阿黎耶識、阿剌耶識、阿梨耶識。

略稱賴耶、梨耶。舊譯作無沒識,新譯作藏識。或作第八識、本識、宅識。

無沒識意謂執持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為諸法之根本,故亦稱本識;以其為諸識作用之最強者,故亦稱識主。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稱藏識。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之種子,故亦稱種子識。

此外,阿賴耶識亦稱初剎那識、初能變、第一識。因宇宙萬物生成之最初一剎那,唯有此第八識而已,故稱初剎那識。而此識亦為能變現諸境之心識,故亦稱初能變。由本向末數為第一,故稱第一識。

由於有阿賴耶識才能變現萬有,故唯識學主張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此亦為唯心論之一種。至於阿賴耶識為清淨之真識,或染汙之妄識,乃佛學界所爭論之一大問題。

阿賴耶識到底是什麼意思?

3樓:一場泡影

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

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因其內涵深廣,佛四十九年說法從不同面向演說和歷朝各代翻譯版本等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稱為如來藏、本際、涅槃、一切種子識、異熟識、依照各名稱的內涵,所指稱皆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

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業、惡業、淨業、無記業,造作後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

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之業種,由第七識不斷地攀緣,配合外境六塵而不斷起意造作新業,同時不斷收集新業種,如是迴圈不已。

阿賴耶識心乃是萬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著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體故,出世間無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

擴充套件資料:

由來和涵義

阿賴耶識心體雖然常住不壞、性如金剛,體恆常住而自性恆不變易,永遠顯示其「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真如性,然心體中卻含藏著無始以來七識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惡業種,及所熏習之邪見與無明種子,令諸業種、無明……種子等流注不斷。

由含藏如是善惡業種、無明種子等故,致令有情輪迴生死,六趣受生、流轉無盡。由於第八識心體有如是分段生死之業種等等流注不斷,由有七識心王及諸種子流注不斷,由是緣故施設第八識心體名為阿賴耶識。

有佛經為證:

「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大乘密嚴經》卷2

阿賴耶者即是執藏分段生死種子而流注不斷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3]  所以, 阿賴耶識本身有能藏、所藏、執藏這三種特性。

「能藏」表示說阿賴耶識含藏了一切法種─一切有漏有為、無漏有為、無漏無為的一切法種─所以阿賴耶識又稱為一切種子識,這個就是他能藏的道理。

他的「所藏」的道理指的就是說:阿賴耶識能夠將他所含藏的五蘊十八界法種,按照業的內涵如實地變化出生;他變化出生了五蘊十八界,又與五蘊十八界同時處執行。

因為有阿賴耶識與他所出生的五蘊十八界同時同處執行,所以才有命根的存在。如果阿賴耶識不在了,命根就不在了,這個就是他「所藏」的道理。

「執藏」是什麼道理?也就是說第七識——末那識恆內執阿賴耶識為自我,而且恆內執阿賴耶識所生的五蘊十八界為自我,同時又依止於這種遍計執性,造作一切繫縛在三界染汙的業種,這些業種都含藏在阿賴耶識中。

《成唯識論》中說凡夫之第八識心體「從重立名,故名阿賴耶識」。意思是這種「能藏、所藏、執藏」的特性,為了要顯示出末那識恆內執阿賴耶識、遍計執阿賴耶識的過失,所以才把他稱為阿賴耶識。

每一個有情都很執著阿賴耶識,都愛死了阿賴耶識,所以從其它角度又有「愛阿賴耶」、「欣阿賴耶、「樂阿賴耶」、「喜阿賴耶」之名稱。

4樓:那麼反

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

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

其內涵深廣,佛四十九年說法從不同面向演說和歷朝各代翻譯版本等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稱為如來藏、涅槃、一切種子識、異熟識、依照各名稱的內涵,所指稱皆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三中闡述:

「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恆、轉」故。

「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薰成「種」故。

「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

意謂:阿賴耶識心非斷,然因心體中含藏一切世間與出世間之種子,作為一切有情之所依,由有阿賴耶識性(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而令生死有為法之種子不斷流注;

是故亦說非常,是故無始劫來令眾生之分段生死種子相續流注不斷,故名念念生滅前後變異,然非謂其心體念念生滅變易也,不可誤會論中真實義也。

5樓:末你要

阿賴耶識又稱為阿梨耶識,為梵語的譯音,意譯為「藏識」。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

「阿賴耶識」這四個字內涵深廣,佛四十九年說法從不同面向演說和歷朝各代翻譯版本等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稱為如來藏、本際、涅槃、一切種子識、異熟識、依照各名稱的內涵,所指稱皆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

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

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之業種,由第七識不斷地攀緣,配合外境六塵而不斷起意造作新業,同時不斷收集新業種,如是迴圈不已。

阿賴耶識心乃是萬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著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體故,出世間無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

6樓:tv語言骨幹

在佛家教義中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

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業、惡業、淨業、無記業,造作後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

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之業種,由第七識不斷地攀緣,配合外境六塵而不斷起意造作新業,同時不斷收集新業種,如是迴圈不已。

7樓:南瓜蘋果

亦作「阿黎耶識」。梵語的譯音。意譯為「藏識」。為佛教大乘唯識宗的內在心識的第八識,是世界和眾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著一切事物的種子,也是輪迴的主體和解脫的依據。

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

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

因其內涵深廣,佛四十九年說法從不同面向演說和歷朝各代翻譯版本等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稱為如來藏、本際、涅槃、一切種子識、異熟識、依照各名稱的內涵,所指稱皆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

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業、惡業、淨業、無記業,造作後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

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之業種,由第七識不斷地攀緣,配合外境六塵而不斷起意造作新業,同時不斷收集新業種,如是迴圈不已。

阿賴耶識心乃是萬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著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體故,出世間無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

擴充套件資料

由來和含義

阿賴耶識心體雖然常住不壞、性如金剛,體恆常住而自性恆不變易,永遠顯示其「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真如性,然心體中卻含藏著無始以來七識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惡業種,及所熏習之邪見與無明種子,令諸業種、無明……種子等流注不斷。

由含藏如是善惡業種、無明種子等故,致令有情輪迴生死,六趣受生、流轉無盡。由於第八識心體有如是分段生死之業種等等流注不斷,由有七識心王及諸種子流注不斷,由是緣故施設第八識心體名為阿賴耶識。

有佛經為證:

「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大乘密嚴經》卷2

阿賴耶者即是執藏分段生死種子而流注不斷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所以, 阿賴耶識本身有能藏、所藏、執藏這三種特性。

「能藏」表示說阿賴耶識含藏了一切法種─一切有漏有為、無漏有為、無漏無為的一切法種─所以阿賴耶識又稱為一切種子識,這個就是他能藏的道理。

他的「所藏」的道理指的就是說:阿賴耶識能夠將他所含藏的五蘊十八界法種,按照業的內涵如實地變化出生;他變化出生了五蘊十八界,又與五蘊十八界同時處執行;因為有阿賴耶識與他所出生的五蘊十八界同時同處執行,所以才有命根的存在。

如果阿賴耶識不在了,命根就不在了,這個就是他「所藏」的道理。

「執藏」是什麼道理?也就是說第七識——末那識恆內執阿賴耶識為自我,而且恆內執阿賴耶識所生的五蘊十八界為自我,同時又依止於這種遍計執性,造作一切繫縛在三界染汙的業種,這些業種都含藏在阿賴耶識中。

《成唯識論》中說凡夫之第八識心體「從重立名,故名阿賴耶識」。意思是這種「能藏、所藏、執藏」的特性,為了要顯示出末那識恆內執阿賴耶識、遍計執阿賴耶識的過失,所以才把他稱為阿賴耶識。

每一個有情都很執著阿賴耶識,都愛死了阿賴耶識,所以從其它角度又有「愛阿賴耶」、「欣阿賴耶、「樂阿賴耶」、「喜阿賴耶」之名稱。

參考資料

末那識,阿賴耶識,如來藏之關係,佛教的中觀,唯識,如來藏三派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樓主您好!見性者,又叫 眼見佛性 時時刻刻都能眼見眾生和自己的佛性,也能見到眾生的佛性顯現在無情物上。最起碼是破重關的十住位菩薩。禪宗諸祖中,極少有破重關者。這種證量的菩薩,所得功德不可思議。樓主明確說明 我說的見性只是見到了我的本性 意謂禪宗開悟明心的 破本參 尚未及眼見佛性的 破重關 明心的含義...

佛學教中法智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賴耶三相是什麼意思

梵語dharma jn a na。俱舍論卷二十六所列舉十智之一。謂緣欲界之苦 集 滅 道四諦之理,而斷此等欲界煩惱之無漏智,即稱為法智。乃徹知佛法真理之智慧。參閱 十智 472 佛學 教 中賴耶三相是什麼意思 佛學術語。唯識宗以阿賴耶識之自體本具諸法之因與果,為顯其體 義之差別,而立三相。一 自相,...

佛法中的八識和阿摩羅識指的是什麼

八識是佛家唯識宗創始人對人類心理活動抽象出來的一種理論上的認識。前五識眼 耳 鼻 舌 觸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動的感官,第六識就是在前五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心理活動,故稱之為意,第七識末那識,指的是由前六識與外在物質溝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識,第八識則是在前七識迴圈往復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習氣 習慣,這些習氣習慣潛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