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呆若木雞選自《莊子·外篇·達生》
【原文】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
」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
「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
」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譯文】
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
」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
「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麼顧看迅疾,意氣強盛。
」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附】曾國藩觀人
曾國藩頗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李鴻章、左宗棠等名將,他精明獨到的判斷力,常常能慧眼識英雄,為朝廷選拔了不少的人才。
某次,李鴻章帶了三個人請曾國藩任命差遣。當時曾國藩剛吃飽飯正在散步。他有飯後緩行三千步的習慣,所以三個人就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後,李鴻章請他接見那三個人。曾氏卻說不必了,李鴻章很驚訝。曾氏說道:
「在散步時,那三個人我都看過了。第一個低著頭不敢仰視,是個忠厚的人,可以給他個保守的工作。第二個喜歡作假,在人前很恭敬,等我一轉身,便左顧右盼,將來必定陽奉陰違,不能任用。
第三個人雙目注視,始終挺立不動,他的功名,他日必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
後來三個人的發展,果然不出曾氏所料,而第三個人就是開發臺灣有功的劉銘傳。
2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而是要訓練好去參加比賽的鬥雞。
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
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 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還是關心他的鬥雞, 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10天后,齊王已經不抱希望來看他的鬥雞。沒料到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準備好了。
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
這便是「呆若木雞」的出處。
原來,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其實可以鬥,可以應戰,可以嚇退群雞。
活蹦亂跳、驕態畢露的雞,不是最厲害的。
目光凝聚、紋絲不動、貌似木頭的雞,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敵人望風而逃。 木雞不易得,養雞人知道。武林高手難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
「望之似木雞」,這是鬥雞追求的境界。不是驕氣,不是盛氣,最終是一分呆氣。
外表的活潑、逞強、伶俐,都是好的,但是還不夠,還需要不斷地磨練,把浮躁和妄動 收斂起來,把力量凝聚於內,看似呆呆的、無啥稀奇,可是那些存心挑釁、爭先恐後的鬥雞,碰到一動不動內蘊真氣的木雞,卻根本不得近其身,對方還未出手,自己先就嚇破膽了。
「呆若木雞」的來歷?
3樓:樂樂真是個菜鳥
呆若木雞———這個成語人人會用,但是談到它的出處,就叫人有點呆若木雞了。
一日讀《莊子》,讀到一則小故事,赫然發現裡面也有一句成語,等到把故事讀完,這才驚覺我們平日可能把成語都用錯了。
這個故事是教人怎麼養雞: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而是要訓練好去參加比賽的鬥雞。
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還是關心他的鬥雞,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10天后,齊王已經不抱希望來看他的鬥雞。沒料到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準備好了。
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這便是「呆若木雞」的出處。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4樓:giga林
戰國時,鬥雞是貴族們尋歡作樂的一項活動,齊王便是當時的一位鬥雞迷。為了能在鬥雞場上取勝,齊王特地請專家紀渻(shěng)子幫他訓雞。
齊王求勝心切,沒過幾天,便派人來催問,紀渻子說:「雞沒訓好,它一見對手,就躍躍欲試,沉不住氣。」
過了幾天,齊王又派人來問,紀渻子說:「還不到火候,看樣子雞雖不亂動了,但還不夠沉穩。」
又過了幾天,紀渻子終於對來人說:「請你告訴齊王,我花工夫把雞訓好了。」待到鬥雞時,對手的雞又叫又跳,而紀渻子訓好的雞卻像只木雞,一點反應也沒有,別的雞看到它那副呆樣竟然都被嚇跑了。
因此,齊王用這隻雞和別人鬥,自然場場獲勝。他那高興的樣子就甭提了。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呆若木雞的典故是史實還是寓言?
5樓:曾小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篇》,原本是個寓言。故事講的是:因為齊宣王愛好鬥雞,一個叫紀渻子的人,就專門為齊宣王訓練鬥雞。
過了十天,齊王王問紀渻子是否訓練好了,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齊王再次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因為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
又過了10天,齊王忍耐不住,再次去問,但還是不行,因為紀渻子認為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又過10天,紀渻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已經有些呆頭呆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
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掉頭就逃。「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實際上卻有很強的戰鬥力,貌似木頭的鬥雞根本不必出擊,就令其他的鬥雞望風而逃。可見,鬥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
莊子這則寓言很有趣,同時也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讓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莊子看來,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現出來的也許是愚鈍,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來卻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別人誤解為膽怯。但是,如果真正處於非常境況時,這些人往往能夠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能力。
莊子通過這則寓言,也許是在闡明「相反的兩極在某種高度便相互接近轉化」的道理,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辯證思維。
有誰知道「呆若木雞」的成語典故!? 5
6樓:匿名使用者
《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紀渻子是春秋時訓練鬥雞的行家,由於他的名聲太響亮了,於是齊王也把他找來訓練鬥雞。
十天之後,齊王問他:「鬥雞現在訓練得怎樣了?」紀渻子回答說:
「雞的性情高傲,時候還不到。」十天後齊王又來問他:「這回鬥雞該訓練好了吧?
」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它現在還不能沉住氣呢。」一個月後齊王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可是紀渻子還是搖頭說不行。
又過了十天後,紀渻子告訴齊王鬥雞訓練好了,那隻鬥雞非常厲害,別的雞一見到它就嚇得像木頭一樣呆住,可見它真是天下無敵的鬥雞!
7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鬥雞是貴族們尋歡作樂的一項活動,齊王便是當時的一位鬥雞迷。為了能在鬥雞場上取勝,齊王特地請專家紀渻子幫他訓雞。
齊王求勝心切,沒過幾天,便派人來催問,紀渻子說:「雞沒訓好,它一見對手,就躍躍欲試,沉不住氣。」
過了幾天,齊王又派人來問,紀渻子說:「還不到火候,看樣子雞雖不亂動了,但還不夠沉穩。」
又過了幾天,紀渻子終於對來人說:「請你告訴齊王,我花工夫把雞訓好了。」待到鬥雞時,對手的雞又叫又跳,而紀渻子訓好的雞卻像只木雞,一點反應也沒有,別的雞看到它那副呆樣竟然都被嚇跑了。
因此,齊王用這隻雞和別人鬥,自然場場獲勝。他那高興的樣子就甭提了。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8樓:翼壬
《莊子.達生》
紀渻子為國君馴養鬥雞,凡四十日乃成,"望之似木雞矣"
9樓:
深深的森林說的是對的,zjtao說的是錯的!
呆若木雞的寓言故事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呆若木雞:寓言故事的成語
11樓:百科全輸
莊周《莊子·達生》與列禦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莊子·外篇·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
」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
「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
」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紀渻[〔渻〕音shěng。]子為王〔王〕指齊王。養鬥雞。
十日而問:「雞已乎?」 [〔雞已乎〕意思是鬥雞養好了嗎?
]曰:「未也,方虛而恃氣。」[〔虛而恃氣〕虛浮驕傲,而且自恃意氣。
,通「驕」。]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
」[〔猶應向景〕還是聽到聲音或者見到影像就有所反應,意思是心還是為外物所牽制。向,通「響」。景,通「影」。
]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
「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性,可以理解為作為鬥雞的基本素質。
]全矣,異雞(別的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12樓:安靜的天
《莊子·達生篇》中有這樣一個寓言:古時候人們很喜歡鬥雞的遊戲,一個叫紀渻子的人專門為國王訓練鬥雞,準備參加搏鬥。過了十天,國王問紀渻子:
雞已經訓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國王再次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因為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
又過了十天,國王去問但還是不行,因為紀渻子認為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再過了十天,紀省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雖然偶爾還叫幾聲,已經有些呆頭呆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國王於是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沒想到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還沒有交手就都掉頭逃走。
呆若木雞的翻譯呆若木雞翻譯及賞析
呆若木雞 d i ru m j 解 釋 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 的樣子。出 處 莊周 莊子 達生 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 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用 法 偏正式 作謂語 狀語 補語 含貶義 示 例 陳世旭 小鎮上的將軍 人們第一眼看見將軍的時候,都吃驚得 呆若木雞選...
求呆若木雞翻譯,呆若木雞翻譯及賞析
讀音 d i ru m j 解 釋 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版異而 的樣權子。出 處 莊周 莊子 達生 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 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用 法 偏正式 作謂語 狀語 補語 含貶義示 例 陳世旭 小鎮上的將軍 人們第一眼看見將軍的時候,都吃驚得像 呆若木雞選...
呆若木雞一詞的用意呆若木雞的真正含義
呆若木雞 讀音 d i ru m j 解 釋 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 的樣子。出 處 莊周 莊子 達生 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 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用 法 偏正式 作謂語 狀語 補語 含貶義 示 例 陳世旭 小鎮上的將軍 人們第一眼看見將軍的時候,都吃驚得像 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