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橄欖樹健康科普
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是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洛陽江水道之上的洛陽橋。洛陽橋素有「海內第一橋」的美譽,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橋」之一,有961年的歷史。
2樓:孤獨星球二號倉
這座大橋就是著名的東海大橋,句距離今天已經有961年的歷史,是東海對外發展和建設的重要橋樑之一,提供著巨大的便利。
3樓:孤獨的yu呀
長江跨海大橋,大概有60年的歷史,第一座長江大橋,全場642米,擁有四向道路,地處湖北武漢
中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
4樓:人間不值得
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是中國橋樑建設首次成功地跨出外海,不僅填補了中國橋樑建造史上的一項空白,也為之後相繼的杭州灣跨海大橋、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等跨海大橋的建設「鋪了路」。東海大橋起始於上海南匯區蘆潮港,北與滬蘆高速公路相連,南跨杭州灣北部海域,直達浙江嵊泗縣小洋山島。
全長32.5km的東海大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東海大橋全線可分為約2.
3km的陸上段,海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約25.5km的海上段,大烏龜至小洋山島之間約3.5km的港橋連線段,總長約為31公里。
大橋寬31.5m,分上、下行雙幅橋面,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80km。大橋全線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可抗12級颱風、七級烈度**。大橋的最大主航通孔,離海面淨高達40m,相當於10層樓高,可滿足萬噸級貨輪的通航要求。
上部結構由70m跨度的簡支pc箱梁組成。單孔箱梁的運架由中鐵大橋局自主研發起重量達2500t的「小天鵝」號起重船完成。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5樓:我是木公
中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 上海東海大橋
5月25日,中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全線結構貫通。東海大橋全長32.5公里,將於今年11月份正式通車。
東海大橋即將建成通車,為洋山深水港年內建成開港,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東海大橋全線結構貫通後,工程建設將從主體工程全面轉入橋面附屬工程建設。按照目前工程建設進度,東海大橋將於今年11月份正式通車,2023年底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建成投產的既定目標可以如期實現。
東海大橋分指揮部黃融介紹了東海大橋的建設情況,他指出,東海大橋的全線貫通,為今年上海重大工程建設專案「一號工程」——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於今年年底實現「橋通、港開、城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東海大橋工程於2023年6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歷經35個月的艱苦施工,實現全線貫通。大橋全線可分為約2.3公里的陸上段,海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約25.
5公里的海上段,大烏龜至小洋山島之間約3.5公里的港橋連線段。大橋按雙向6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橋寬31.
5米,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設計基準期為100年。大橋的最大主航通孔,離海面淨高達40米,可滿足萬噸級貨輪的通航要求。
全線貫通的東海大橋,在東海萬頃碧波中蜿蜒伸展,宛如一條姿態矯健的蛟龍,氣勢恢巨集。東海大橋起始於上海南匯區蘆潮港,北與滬蘆高速公路相連,南跨杭州灣北部海域,直達浙江嵊泗縣小洋山島。
6樓:匿名使用者
廈門大橋
廈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跨海大橋,也是廈門第一座進出島大橋,在廈門經濟特區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現在人的眼光來看,建一座四車道的出島大橋已經不算什麼大事了,但在當年,廈門大橋卻是國家的重點專案之一,工期緊,任務重,難度還不小。
7樓:匿名使用者
是2023年12月25日在上海
世界上第一座跨海大橋,將近9年的時間才建成通車,這座跨海大橋有多長?
8樓:心情攝影
這座橋不是別的,就是讓我們引以為豪的港珠大橋,全橋長約有55公里。
9樓:叢懶丷
這座大橋投資了無數的資金,總長度在55公里,並且贏得了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的稱號。
10樓:司喬啊
這座大橋差不多50多公里,確實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人力、財力。
11樓:夢中的蘭花草
這座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橋,將近9年的時間才建成,總長55公里。
12樓:小喵談考研
我覺得這個橋應該是特別特別長的,比較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的。
13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這座跨海大橋全程有五公里之多,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座跨海大橋,而且也是最長的一座。
14樓:純情粉紅豹
總長55公里,而且修建難度十分的高,投入的資金也十分的龐大。
跨海大橋的建造歷史
15樓:匿名使用者
跨海大橋是2023年10月30日在遼寧省大連市星海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全線長6.8公里,設計為雙向8車道,上下雙層佈置,還特別設計了人行通道。
跨海大橋的開通,說明我國橋樑設計建造達到了新水平,將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跨海大橋,古語稱「津樑」,指到達彼岸的門徑,最初與遠古時期的鑿井術有直接的關係。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發明了鑿井術。軒轅黃帝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各部落,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
他鼓勵農桑,創制車船、水井,發明文字、音律、醫術、算數、天干地支紀年法,創立諸般產業,被後人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津樑,最初為井底的地樑,用來保持井體結構的穩定,是建築的構件。後來引申為橋樑,乃至成為了跨海大橋的稱呼。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樑,這類橋樑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短則幾千米,長則數十千米,所以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嚴苛,是頂尖橋樑技術的體現。
16樓:弱肉強食本質
湛江海灣大橋及連線線一期工程(簡稱大橋工程)由廣東省路橋建設發展公司按80%、湛江市交通路橋實業發展****按20%的股份合作投資興建。廣東省湛江市的「湛江海灣大橋」建設2023年立項,工程專案於2023年7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於2023年12月30日建成通車,歷時4年。
湛江海灣大橋有「廣東第一跨海大橋」之稱!湛江海灣大橋及連線線一期工程東起吳川市黃坡鎮接g325,沿s373線經湛江市坡頭區,於平樂渡口上游1.3km處跨越麻斜海灣,終於湛江市樂山大道,全線包括全長3981m的湛江海灣大橋和約21km的四車道一級公路,總投資約12億元。
其中,湛江海灣大橋主橋為雙塔雙索麵混合樑斜拉橋,,鋼砼混合箱梁結構,斜拉橋邊跨跨度為120米+60米。該橋水深達20m,基礎深達104m、塔高達150m,技術難度大,工程非常艱鉅,是廣東繼虎門大橋之後建設的最大規模的橋樑工程。
小汽車過路費20元次,湛江本地車輛免費通過。
投資雙方於2023年7月合作成立了湛江海灣大橋****(簡稱大橋公司),並以大橋公司作為專案法人主持專案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為了實現大橋工程早日開工的願望,上級決定東岸引橋工程先行開工。
工程於2023年9月開始公開招標,並於2023年11月11日在湛江舉行了施工和監理的開標會。經評審,東引橋施工由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中標,全線監理由廣東虎門技術諮詢****中標。
2023年11月26日,湛江海灣大橋正式開工。
此後,海灣大橋的建設邁入實質性階段,一項項技術上的難題被突破,一項項橋樑建設的紀錄被打破。同時,湛江人也見證了大橋建設過程中一個個重要歷史時刻。2023年12月8日大橋封頂,2023年12月26日,首段鋼箱梁開始吊裝,2023年6月21日零時大橋合龍,等等。
2023年12月28日,湛江人即將見證海灣大橋正式通車。
17樓:金鷹浪跡天涯
跨海大橋的前世今生2023年10月30日,遼寧省大連市星海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全線長6.8公里,設計為雙向8車道,上下雙層佈置,還特別設計了人行通道。
跨海大橋的開通,說明我國橋樑設計建造達到了新水平,將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佔有一席之地。因一高中時期的同學參與設計了這一萬眾矚目的世紀工程,這一新聞一時引爆了朋友圈,贏來諸多讚譽。那麼,跨海大橋在中國是一個孤立的科學事件嗎?
跨海大橋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歷史淵源,是誰想象和造就了這海中的長龍?跨海大橋,古語稱「津樑」,指到達彼岸的門徑,最初與遠古時期的鑿井術有直接的關係。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發明了鑿井術。
軒轅黃帝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各部落,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他鼓勵農桑,創制車船、水井,發明文字、音律、醫術、算數、天干地支紀年法,創立諸般產業,被後人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津樑,最初為井底的地樑,用來保持井體結構的穩定,是建築的構件。
後來引申為橋樑,乃至成為了跨海大橋的稱呼。東晉楊羲:「玄井三仞際,我馬無津樑。
」魯迅《文化偏至論》:「作舊弊之藥石,造新生之津樑。」有詩云:
「老井深處有津樑,支援恆保穩且安。若有津樑通大海,彼岸無需再揚帆。」津樑通大海,即跨海大橋,詩文指出了遠古的鑿井術與跨海大橋的淵源關係。
中國古代無跨海大橋,但人們心中已在勾畫和描繪跨海大橋的藍圖,對跨海大橋充滿了瑰麗的想象。東漢時期是我國公路和橋樑事業的初創時期,張天師是主要的開創者。張天師教民建橋,《仙鑑》有載其事,其中尤其以第三代天師張魯(?
-216)的水平為最高。張魯是橋樑的設計發明者之一,後世因此把橋命名為「張公橋」,以示紀念。現在在四川綿陽、汶川、樂山等地仍有多處「張公橋」的地名,最初就是為紀念張魯及其後人建橋之事。
但是,因為早期的橋樑多為木橋,近兩千年下來,已少有實物存世。因木橋不能存世久遠,張魯晚年還設計發明了石橋。在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南郊,有張莊橋一村,現存一座敞肩式石拱橋,為河北省重點文物。
張莊橋,名為「普濟橋」,最初應為東漢張魯所發,後幾經興廢。現存的是光緒年間復建的,比之於河北趙縣隋代趙州橋、河北灤縣三國響水橋(231年),年代雖不遠,卻承載了石拱橋厚重的、不間斷的歷史。張魯是漢末的建築家,有多項重要的發明傳世,現可根據相關史料總結歸納如下:
1、護城河的設計發明。張魯是漢末軍事家,也是一位城防專家,他設計發明了護城河,最初建於陝西漢中。護城河是古代城市的重要元件,傳世至今。
2、張魯把戰國時期發明的建築斗拱樣式進行了推廣,確定了一斗三升作為設計常規。斗拱是古代建築的重要構件。3、張魯發展了前輩的樓房設計,稱庫樓。
張天師庫樓後來向世俗化發展,形成了中國傳統的民居四合院,稱「張家大院」。另一方面向佛教化發展,演化成了中國的佛塔。樓房是中國古代一項十分重要的發明,高樓大廈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的標誌。
4、張魯設計早期的橋樑,最初為木橋,晚年還設計了石橋,因而橋被稱為「張公橋」。5、張魯發明設計了新的建築裝飾藝術,傳世的二龍戲珠、鯉魚抬樑、龍出水、鴟吻等皆為張天師所傳。6、魯班大道的修建。
張魯晚年主持修建的從長安到鄴城的主幹道,首次溝通了舊都長安與魏都鄴城,將絲綢之路由關中延續到了廣大的中原地區。張魯為漢代建築大師,公路橋樑專家,有為數眾多的發明創造傳世,後世將之與戰國時期公輸班並立,合稱二人為「魯班」,被奉為木工石匠的祖師。張魯之巧,有過公輸子,民間有大量的魯班傳說,多以張魯及其子弟為人物原型。
「魯班」,後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水平。張天師為建築世家,曾世傳魯班之號十餘代,到唐代時,魯班大師依然在世,書寫了人世間的傳奇。上世紀七十年代,邯鄲張莊橋地域發現了多座漢魏時期的古墓,其中的張莊橋一號漢墓,經專家考察認定,為東漢建築大師張魯之墓。
古時的工程建設,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常常要有大量的人員犧牲。漢末魯班大道的建成,曾有三萬人為之殞命。成書於255年的《大道家令戒》為此記述說:
「至義國殞顛,流移死者以萬為數。」然而,魯班大道只延用了四百餘年,到隋代已經淹沒草莽久之。為濟天下之不通,隋煬帝命令將作大匠宇文愷(555-612)重新修復了魯班大道。
《隋書·宇文愷傳》:「會朝廷以魯班故道久絕不行,令愷修復之。」後來,隋煬帝復以魯班大道的模式修鑿了京杭大運河。
因為所出糜費,民生苦困,民怨沸騰,隋朝因之滅亡。張魯為建築大師,世稱「魯班」。他還是漢傳佛教的創始人,為釋迦牟尼在中國的轉世化身,是漢傳佛教的最高神,被世俗社會尊稱為「如來佛祖」。
張魯史載有五子,漢末俱封為侯,諸孫也被封為侯。張魯逝世後,漢獻帝封諡為「原侯」,尊號比諸子孫反而低。「原侯」之諡,有悖人倫,子孫不敢稱之,遂以「原」為本意,上尊號稱之為「元始天尊」,為道教開天闢地之神。
張魯遂為道教最高神,傳世至今。來成了能工巧匠的代名詞,
中國第一大橋是,中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
鎮揚汽渡,瓜洲古渡,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大運河下游與長江交匯處,潤揚公路大橋 揚州港與其毗鄰相接,鎮江金山寺與園區隔江相對。中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東海大橋。東海大橋是中國橋樑建設首次成功地跨出外海,不僅填補了中國橋樑建造史上的一項空白,也為之後相繼的杭州灣跨海大橋 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等跨海大橋的建設 鋪...
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是哪座中國最長跨海大橋在哪裡?
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 大橋介紹 杭州灣跨海大橋 hangzhou bay bridge 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的跨海大橋,北起浙江省嘉興市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市慈溪水路灣。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繼上海浦東南浦大橋之後,中國改革後第二座跨海跨江大橋。從寧波到上海即可經過此橋。該橋全長36公里,比連線巴林...
我國第一座跨越長江的大橋是哪一座
第一座跨越長江的大橋是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連線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位於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素有 萬里長江第一橋 美譽。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動工興建 於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 於1957年10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