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是怎樣的,厄爾尼諾現象是怎麼回事?

2022-09-06 19:21:34 字數 4736 閱讀 7389

1樓:匿名使用者

【中文名稱】 厄爾尼諾現象

【外文名稱】 el niño phenomenon

厄爾尼諾現象概括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流圈東移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一詞**於西班牙語,原意為「聖嬰」。19世紀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祕魯等西班牙語系的國家,漁民們發現,每隔幾年,從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會出現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層海水溫度明顯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東岸本來盛行的是祕魯寒流,隨著寒流移動的魚群使祕魯漁場成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但這股暖流一出現,性喜冷水的魚類就會大量死亡,使漁民們遭受滅頂之災。

由於這種現象最嚴重時往往在聖誕節前後,於是遭受天災而又無可奈何的漁民將其稱為上帝之子--聖嬰。後來,在科學上此詞語用於表示在祕魯和厄瓜多附近幾千公里的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的異常增暖現象。當這種現象發生時,大範圍的海水溫度可比常年高出3-6攝氏度。

太平洋廣大水域的水溫升高,改變了傳統的赤道洋流和東南信風,導致全球性的氣候反常。

厄爾尼諾現象的基本特徵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溫異常升高,海水水位**,並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動。它使原屬冷水域的太平洋東部水域變成暖水域,結果引起海嘯和暴風驟雨,造成一些地區乾旱,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過多的異常氣候現象。

厄爾尼諾的全過程分為發生期、發展期、維持期和衰減期,歷時一般一年左右,大氣的變化滯後於海水溫度的變化。

在氣象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瞭解:太平洋的**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氣候變化的主要動力源。通常情況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陸西側有一股北上的祕魯寒流,其中一部分變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動,此時,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風使暖流向太平洋西側積聚,而下層冷海水則在東側湧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賓以南、新幾內亞以北的海水溫度漸漸升高,這一段海域被稱為「赤道暖池」,同緯度東段海溫則相對較低。

對應這兩個海域上空的大氣也存在溫差,東邊的溫度低、氣壓高,冷空氣下沉後向西流動;西邊的溫度高、氣壓低,熱空氣上升後轉向東流,這樣,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個海平面冷空氣向西流,高空熱空氣向東流的大氣環流(沃克環流),這個環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東南信風。但有些時候,這個氣壓差會低於多年平均值,有時又會增大,這種大氣變動現象被稱為「南方濤動」。60年代,氣象學家發現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密切相關,氣壓差減小時,便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發生後,由於暖流的增溫,太平洋由東向西流的季風大為減弱,使大氣環流發生明顯改變,極大影響了太平洋沿岸各國氣候,本來溼潤的地區乾旱,乾旱的地區出現洪澇。而這種氣壓差增大時,海水溫度會異常降低,這種現象被稱為「拉尼娜現象」。

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觀測手段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厄爾尼諾現象不僅出現在南美等國沿海,而且遍及東太平洋沿赤道兩側的全部海域以及環太平洋國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會受到厄爾尼諾帶來的氣候異常的影響,發生一系列自然災害。總的來看,它使南半球氣候更加乾熱,使北半球氣候更加寒冷潮溼。

近年來,科學家對厄爾尼諾現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釋,即厄爾尼諾可能與海底**,海水含鹽量的變化,以及大氣環流變化等有關。

厄爾尼諾現象是週期性出現的,大約每隔2-7年出現一次。至2023年的20年來厄爾尼諾現象分別在76-77年、82-83年、86-87年、91-93年和94-95年出現過5次。1982—2023年間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是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1500人死亡和80億美元的財產損失。

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由於科技的發展和世界各國的重視,科學家們對厄爾尼諾現象通過採取一系列預報模型,海洋觀測和衛星偵察,海洋大氣偶合等科研活動,深化了對這種氣候異常現象的認識。首先認識到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物理過程是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結果,即海洋溫度的變化與大氣相關聯。所以在80年代後,科學家們把厄爾尼諾現象稱之為「安索」(enso)現象。

其次是熱帶海洋的增溫不僅發生在南美智利海域,而且也發生在東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無論發生在哪時,都會迅速地導致全球氣候的明顯異常,它是氣候變異的最強訊號,會導致全球許多地區出現嚴重的乾旱和水災等自然災害。

2樓:

指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氣候現象引起的氣象災害。

3樓:匿名使用者

厄爾尼諾使得大西洋赤道暖流本來東向西成了西向東,結果太平洋赤道西岸冷,就是高壓,本來我國冬季,澳大利亞那邊應該是低壓,現在成了高壓,我國的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就下不來,就是冷空氣南下不來,我國就暖冬了

4樓:

應該是一種非正常的氣象狀況吧!

厄爾尼諾現象是怎麼回事?

5樓:易書科技

近些年,每當人們討論氣候和自然災害的時候,往往會提到這樣一個名詞:厄爾尼諾。在各種**上,它的出現頻率也非常高。在人們眼裡,厄爾尼諾顯然已成了「災星」的代名詞。

厄爾尼諾是南美洲祕魯漁民最早對影響當地魚流的祕魯近海暖洋流的通俗叫法,在西班牙語中是「聖嬰」的意思,指的是聖誕節前後發生在南美洲的祕魯和厄爾尼諾附近,即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厄爾尼諾現象不僅擾亂祕魯漁民的正常漁業生產,引起當地氣候反常,而且在厄爾尼諾現象強烈的年份,還會給全球氣候帶來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

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非洲到拉美,氣候變得異常,該涼爽的地方驕陽似火,溫暖如春的季節突然下起大雪,雨季到來卻遲遲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卻洪水氾濫……據記載,從2023年以來,世界上共發生13次厄爾尼諾現象,其中2023年發生並持續至今的一次最為嚴重。

現在,對厄爾尼諾已有了一個基本一致的定義,用一句話來說:厄爾尼諾是熱帶大氣和海洋相互作用的產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種異常增溫,現在其定義為在全球範圍內,海氣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氣候異常。它表示一系列的海曰氣反常現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東太平洋赤道以南海域冷水區的消失;太平洋赤道地區東南信風的消失;西太平洋赤道地區的熱水向東部擴散;由上述三種現象引起的一系列氣候反常。據專家統計,厄爾尼諾大約每過2~7年出現一次,但卻沒有一定的週期性,每次發生的強度不盡相同(即表層海溫的異常程度不同),持續時間也有差別,短的持續半年,長的持續一年以上。

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依然沒弄清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原因。

有一種觀點目前較為盛行,這就是大氣因子論。這種觀點認為,赤道太平洋受信風影響,形成了海溫和水位西高東低的形勢。與此同時,在赤道太平洋西側的上升氣流和東側的下沉氣流的影響下,信風會加強;一旦信風減弱,太平洋西側的海水就會迴流東方,赤道東段和中段太平洋的海溫因此會異常升高,從而導致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

氣象學家已證實,厄爾尼諾確實會引發世界上一些地區氣候異常及氣象災害,如干旱、洪澇、沙塵暴、森林大火等。因為海洋在厄爾尼諾的影響下,表面溫度上升3℃~6℃,導致地球大氣的正常環流受到干擾。結果全球氣候都因此變得異常,自然災害迭起,並最終影響地球陸地生態系統。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科學家經驗的積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對厄爾尼諾的研究工作已取得較大進展。

2023年9月,科學家們利用氣象監測衛星收集到了大量資料,並據此得到了一張**。他們發現了一塊水域,其水面要高出正常情況33釐米,這是因為肆虐的**風推動了溫暖的熱帶海水。它表明,一次劇烈的厄爾尼諾現象正在進行中。

果然,在隨後的幾個月中,該水域對氣候的影響逐漸顯露出來,全球各地區幾乎無一倖免。

今天,天文學觀測手段和計算機技術越來越先進,厄爾尼諾現象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瞭解,但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謎需要我們繼續探索研究。

厄爾尼諾現象是怎樣產生的?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科學上此詞語用於表示在祕魯和厄瓜多附近幾千千米的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的異常增暖現象。當這種現象發生的情況下,大範圍的海水溫度可比常年高出3℃~6℃。太平洋廣大水域的水溫升高,改變了傳統的赤道洋流和東南信風,導致全球性的氣候反常。

在氣象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都已經瞭解到,太平洋的**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氣候變化的主要動力源。

在通常的情況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陸西側有一股北上的祕魯寒流,其中一部分變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動,此時,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風使暖流向太平洋西側積聚,而下層冷海水則在東側湧升,使太平洋西段的部分菲律賓以南、新幾內亞以北的海水溫度升高,這一段海域被稱為「赤道暖池」,同緯度東段海溫則相對較低。

對應這兩個海域上空的大氣也存在溫差,東邊的溫度低、氣壓高,冷空氣下沉後向西流動;西邊的溫度高、氣壓低,熱空氣上升後轉向東流。

這樣,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個海平面冷空氣向西流,高空熱空氣向東流的大氣環流,這個環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東南信風。但有些時候,這個氣壓差會低於多年平均值,有時又會增大,這種大氣變動現象被稱為「南方濤動」。

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氣象學家發現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密切相關,氣壓差減小時,便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發生後,由於暖流的增溫,太平洋由東向西流的季風大為減弱,使大氣環流發生明顯改變,極大影響了太平洋沿岸各國氣候,本來溼潤的地區乾旱,乾旱的地區出現洪澇。而這種氣壓差增大時,海水溫度會異常降低,這種現象被稱為「拉尼娜現象」。

根據近50年的氣象資料,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我國當年冬季溫度偏高的機率較大,第二年我國南部地區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區往往出現大面積的乾旱現象。

據歷史記載,自2023年以來,世界上共發生多次厄爾尼諾現象,其中2023年至2023年發生的最為嚴重。主要表現在: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非洲到拉美,氣候變得古怪而不可思議,該涼爽的地方驕陽似火,溫暖如春的季節突然下起來大雪,雨季到來卻遲遲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卻洪水氾濫。

科學家們認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與人類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有關,是地球溫室效應增加的直接結果,與人類向大自然過多索取而不注意環境保護有關。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什麼?如何產生的?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它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赤道位置產生的溫暖海流有關,屬於厄爾尼諾 南方振盪現象中 東太平洋升溫階段 介紹秘魯 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西班牙語稱呼此種異常氣候為 el ni o 音譯 厄爾尼諾 意為 小男孩 或 聖嬰 因為此種氣候現象通常於聖誕節前...

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有哪些影響,厄爾尼諾對世界氣候的影響

厄爾尼諾對氣候產生嚴重影響 首先是颱風減少,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西北太平洋熱帶風暴 颱風 的產生個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個數均較正常年份少。其次是我國北方夏季易發生高溫 乾旱,通常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我國的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我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夏季往往容易出現乾旱 高溫...

我想知道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的區別

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流圈東移造成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基本特徵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溫異常升高,海水水位 並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動。它使原屬冷水域的太平洋東部水域變成暖水域,結果引起海嘯和暴風驟雨,造成一些地區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