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染汙,說淨亦塵埃什么意思,本來不染汙 ,說淨亦塵埃什麼意思?

2023-01-25 19:30:44 字數 7483 閱讀 7359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在說吾等眾生的本來佛性,光明如來藏。因為所謂「染汙」、「清淨」,這只是一個相互觀待的關係,是強立名目來倡成佛之義,是權教;否定有一個可染、可淨的東西存在,這是直承本性,當下是佛,是實教。如一件衣服,你剛買來時,不能說它是髒的,也不能說它是乾淨的,它本來在這兩種屬性之外,這個狀態就是眾生的本來佛性。

後來它染髒了,你用洗衣粉去洗,只是除去它上面的汙垢,而不是它有一個「髒」的性質需要你去改變,這就是說,我們從來也沒有丟這個清淨的自性,只是自己認知不到罷了。反過來說,若我們的自性不是佛,則永遠也成不了佛。

2樓:鉛筆盒兒

心裡有了「淨」「不淨」的概念,也是區別心。

佛法講無有區別。有了區別心,心地就不算清淨了。所以就是不淨,也就是也有塵埃啦。

3樓:

淨與汙是對立的

本來自性沒有汙,汙沒有了,拿來的淨?

4樓:無憂到神經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菩提權做樹,明鏡假作臺,本來不染汙,說淨亦塵埃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目的與方法的意思,不要把方法執著為目的

6樓:滄桑不易道

捏泥成像,穩坐高臺,似法非法,像佛非佛。。。。。。

7樓:匿名使用者

說妄以顯真,真妄同二妄。欲求無上法,法華楞嚴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什麼深沉意思?

8樓:取曌

禪的三種境界】1、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2、六祖慧能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3、母音老人說:「菩提權做樹,明鏡假作臺,本來不染汙,說淨亦塵埃。

」 只能說相由心生,萬法隨緣。一種境界吧。

我想請教下 菩提假名樹,明鏡權作臺。本來不汙染,說惹亦塵埃。 臺是什麼意思

9樓:釋妙偉

這個是由一個偈子引起來的。

神秀寫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也寫了一個偈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個臺就是對應了,神秀的明鏡臺而寫。

但五祖看問後說,這個偈子也未亦未見性,只是有悟,還沒有達到徹悟。

那麼徹悟後是什麼樣子?於是又有了第3個偈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臺」是靈臺的意思///

「菩提假名樹,明鏡權作臺。本來不汙染,說惹亦塵埃。 」意思很簡單///

「菩提樹借用樹名,明鏡暫且當作是靈臺。本來沒有五蘊的汙染,要強說招惹也是著相」/////

這個是由一個偈子引起來的。

神秀寫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也寫了一個偈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個臺就是對應了,神秀的明鏡臺而寫。

但五祖看問後說,這個偈子也未亦未見性,只是有悟,還沒有達到徹悟。

那麼徹悟後是什麼樣子?於是又有了第3個偈子;

11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2樓:

菩提本無樹---錯了!就更改為----菩提本非樹

13樓:王旭陽

這是印心宗二祖王驤陸所做的偈,背景是在表達六祖慧能當初的「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是悟後語,而非徹悟語。所以做了此偈

14樓:覺悟菩提

問主所引應該是母音老人所引的偈子,六祖的悟境最高但偏空了!不生不滅的本性,

何來染汙,所以說惹亦是妄念塵埃?!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什麼意思。急用

15樓:匿名使用者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佛常常稱為二足尊,福報和智慧兩者圓滿具足,偏執一邊都不能成佛.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是講要修福,菩薩六度裡面的前面五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自淨其意"是講要修慧,六度中的般若波羅蜜.

如果單單修福不修慧那是人天乘,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單單只是修慧不修福那是小乘,最多證個阿羅漢果位,不能圓滿成佛.

只有前面三句話都做到了,那才是真正的佛教.

神秀的話是解釋"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側重從事上修福,六祖的話是側重"自淨其意"的,是從理上修慧.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兩者都圓滿了才能成佛.也就是我們即要做到斷惡修善又要做到"空觀"惡善不去執著它們.

金剛經上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神秀的話是講"生心",六祖的話是講"無住",兩者是要結合一起的,不可以偏執任何一邊.

我聽過母音老人講的一個偈子就是講這兩者結合起來的"菩提權做樹,明鏡假作臺,本來不染汙 ,說淨亦塵埃。"

好像很講起來很容易,實際上做起來太難太難了,一起努力吧.

16樓:機聖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要常常提醒自己,要精進不要懈怠,不要被五蘊六塵所迷惑

菩提三偈之一 楊度: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塵埃即無物,無物即塵埃。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的典故和出處?

17樓:泥頌

楊度個人簡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是和禪宗六祖同在五祖門下的神秀。也是漸悟派的掌門人。出自六祖壇經。後兩句是以後禪宗修學者的作品。

這是沒有見性的偈頌。還有相。

色身如同菩提樹,自心清淨如同明鏡。塵埃來去沒有一定。

無物也是執著,自性上的塵埃。

自性本體靈光獨照 不染一塵。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自序品第一 偈頌在此

阿彌陀佛

18樓:香光莊嚴

菩提權做樹,明鏡假作臺,本來不染汙 ,說淨亦塵埃。

19樓:替她寫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0樓:鉛筆盒兒

就是不空不有不垢不淨的意思。

菩薩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求解。。。。

21樓:渡人渡己渡長生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因為其師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於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臺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後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淨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淨,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就常人來講,如悟到,對於世間的事情,萬物,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就足夠了。對於修證佛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佛法是讓人悟得本性的,從而對萬事萬物沒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執著於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遠找不到本性。禪宗,修證需要極高的慧根。

現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議,禪宗明理即可,不適合修證,修證要從神秀的漸悟入手,最後到慧能的頓悟,兩者缺一不可,離開漸悟談頓悟,那是口頭禪。

22樓:煩惱即菩提

很明顯,就是本來無一物,世界本來無。

23樓:大千本是一微塵

多看六祖壇經,金剛經,別人的解釋,對你可能是誤導,不如自己參究得到的更真實。

並且,這種語句,是實際修證的境界,而大多數人,並沒有得到這種境界,只是從分析來理解,又差了老遠了。

離開實修談證悟,只是世俗言談而已。遠不如自己多看金剛經、壇經。看多了,自己的悟性會提高不少,認識也提高不少,逐漸就能真實理解吧,遠比那些不修行的人給你的似是而非的解釋要好得多。

24樓:匿名使用者

要明心見性

請聽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阿彌陀佛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

25樓:懂梗菌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

26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會染上什麼塵埃?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

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

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明鏡亦非臺】:你說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若有個臺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臺呢? 【本來無一物】:

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

根本就無所住了。

27樓:master大師級

這是一個和尚的回答的話。就是說看破了世上的功名利祿之類的,本來就沒有這些東西,又怎麼會粘上呢?

28樓:小傻呆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於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金剛經》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法。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

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眾皆驚。五祖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次日祖潛至碓坊,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 法。」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

以上就是中國禪宗歷史上最有名的公案。至今仍有許多爭論。 下面我們看看王驤陸大居士的評語:

五祖雲:汝等終日只求福田,福何可救?昔讀此文,不覺通 體汗下。

求福田與了生死,二事相對,正在生死關頭,一進一出, 失足成千古恨矣。令作一偈者,蓋已預知必有爭端,不幾明說後 來衣缽之爭矣,可痛心也。

身是菩提樹四句,的是未見性人語,的是死用功人語,諸仁 當知其病已偏重在塵埃上,以為破盡無明自然成佛,不知棄本就 末,顛倒錯亂,越拂拭幻塵越多,越無辦法,何也?彼認無明為 鏡面實有塵垢,不知為鏡中幻影也。即便不認有塵垢,尚執有一 幻鏡也,既不識本性,亦未見幻心也,充其量,免墮惡道而已, 終不能了生死也,故在門外。

六祖四句偈,亦未見性,以見而未徹也。菩提不可方物,而 無物不可方。權作明鏡,假名為樹,抑又何妨。

其病在本無一物, 偏於空矣,後人學之,不覺誤入斷見,不知當就究竟說,根本不 能汙染,何懼塵埃之可惹。惟對治神秀之執有,使無前偈反成語 病。或當時記者未明祖意,文不合旨,亦未可知。

至於菩提作樹, 以喻性也,明鏡作臺,以喻心也,心固不有,性則非無,原是非 空非有,何得偏言本無一物耶。下句何處惹塵埃,更顯著實,尤 乖性體,故未見性,蓋偏空也。言本來無一物,落於斷滅見矣, 塵埃原非實體,而今宛在,奈幻有何。

前偈執有,後偈偏空,菩 提不著二邊,不立中道,於無實無虛中,既不取涅盤,亦不立生 死,塵埃不塵埃,都無所計。若徹悟本來,即知塵埃亦不離自性 菩提,惹與不惹,只在覺與不覺耳。此偈以對治神秀之偏有,故 如此云云,揆六祖意,未必如是。

後雲第一莫著空,可知其本來 矣,故不足為六祖累也。我人就文論義,應知所擇。餘前曾作一 偈曰:

菩提假名樹,明鏡權作臺。本來不汙染,說惹亦塵埃。

行者當知塵埃用表無明,無明非有實體,世人每執為有,必 欲去之務盡,因此用功愈深,離題愈遠。今知無明與菩提不二, 體同用異而已。

五祖三更為說《金剛經》,斷非依文解義者,必就彼四句偈 之病而更正之,說到應無所住二句,始悟體用一如,不以偏空為 究竟,遂大悟矣。可見菩提本無樹四句,乃悟後語,非徹悟後語 也。

何期二字,神妙不可言。昔世尊睹明星而嘆曰:奇哉奇哉, 即是此意。

啟祖五句,即是親證實相者,以本不生滅,故曰具足, 以本自清淨,無動搖,雖生萬法,生即不生,畢竟不汙染,故曰 清淨本體,其義既圓,其見斯徹。此段最關緊要,為後世天下人 證明眼目,毋再猶豫,神通妙用,莫大於斯矣。

是以不生滅中,不動搖中,能生萬法,體用一如,斯名具足。 雖生萬法,於本體畢竟絲毫無礙,故曰無動搖,而菩提清淨之本 相斯顯,此段妙在本來二字,六祖至此真徹透本來矣。

至於神秀四句偈,五祖尚令門人炷香禮敬,何也?重法故也。 要知做到如此,已不容易,況真見性乎。此事本驚天動地,任何 世間大事業,不能比擬其萬一也。

小狗尿尿尿不淨還尿頻,小狗尿尿尿不淨還尿頻

狗標地時也要頻頻的排尿的,只是每次都很少 你家狗狗是不是剛剛成年阿,如果是的話,那它可能是在標地呢,表示他開始有自我領地的意識了。還有可能是有結石或者尿路發炎了,判別方法就是你觀察一下,他是不是一直尿淋漓,能不能成泡的尿出來。標地的狗狗都是先找個地方痛快地尿個夠,然後才會一點一點的找別的狗狗尿過的地...

周沒刷牙了,前幾天本來想刷,可是他說我不刷牙,我就覺得他嫌棄我,賭氣沒刷。剛才他讓我去刷牙我說

你要是臥病在床沒辦法刷牙,他也不會嫌棄你什麼的。問題是,刷牙這種行為,一個成年人怎麼可以因為任性一個星期不刷牙?真的讓人無法忍受。你對她好,說明你善良,很愛他。可是你幹嘛一星期不刷牙?不刷牙很不好的,他讓你刷牙本來就無可厚非,而且你還和他賭氣,一個男人嘛,他覺得他的理由很對,你還不講理的鬧,他肯定會...

這個句式「我本來用英語怎麼說?比如我本來想我本來打算我本來指望我本來試著做等

i tended 表示 我習慣。怎麼怎麼i tempted 表示 我試圖。i intended 表示 我本來。怎麼怎麼看你的說明,第三個用法比較貼切。應該是用i was blablabla 吧 虛擬的狀態,i should could might would do sth,到結果不成立 i su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