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的七年級語文書上的周處這篇古文的註釋

2023-02-11 15:25:35 字數 4769 閱讀 6627

1樓:匿名使用者

與之俱:指同蛟一起浮沉。

為鄉里所患:意謂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

冀「希望。

沒:沉沒.

說:勸說。

更相慶:互相慶祝

三橫:三害 橫,橫暴,禍害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第一學期語文書目錄,最好把裡面古文和古詩的題目列出來

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文古詩目錄 速度(○゚ε゚○)

找一些適合初一學生閱讀的較簡單的文言文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文徵明習字選自《書林紀事》

【原文】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閱讀訓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

①書遂大進( ) ②平生於書 ( ) ③或答人簡札( )( )

2.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 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鐵杵磨針

【原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注:[媼](ǎo)年老的婦人。[杵](chǔ)棒槌。[卒業]完成學業

【閱讀訓練】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去:去( ) 方( ) 欲 ( ) 還: ( )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麼

1)問之,曰:"欲作針。"( )

2)學而時習之( )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答: 4.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並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答:

三、日攘一雞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註解】①攘:這裡是偷竊的意思

【閱讀訓練】

1、解釋加點字:

是非君子之道( )( )以待來年然後已( )

2、翻譯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譯文:是非君子之道

譯文: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譯文:四、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註解】①謳:這裡是歌唱。②餞行於郊衢:餞,設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邊。③撫節悲歌:撫節,打著節拍。④薛譚乃謝求反:謝,道歉。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窮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響遏行雲( )

2.翻譯: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

譯文:4.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答: 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麼?

答: 五、眉、眼、口、鼻四者,畢有神①也。一日,口為鼻曰:

「爾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別香臭然後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

「吾能觀美惡,望東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眉曰:「我也不能與諸君廝②爭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個麵皮安放那裡?」 (選自羅燁《醉翁談錄》) [註釋] ① 神:

靈性。 ② 廝:相互。

1.請用「 / 」給下面句子斷句(兩處)。

吾 能 別 香 臭 然 後 子 可 食 故 吾位 居 汝 上。

2.下列句子中的「為」與例句中的「為」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一日,口為鼻曰:「爾何能,而位居吾上?」

a.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b.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c. 不足為外人道也。 d.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

3.翻譯。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讀全文後,你從眉、眼、口、鼻之爭中得到什麼啟示?

六、愚人食鹽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①鹽。

既得鹽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緣有鹽故。況復多也?

」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鹽已口爽②,返③為其患。(《百喻經》) [註釋]①益:

增加。②爽:敗壞(口味)。

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釋畫線詞語。

(1)主人與食 (2)緣有鹽故

2.愚人發現食物因鹽好吃之後,做了什麼事?

3.請你用簡潔的語言總結出這則笑話蘊含的道理。

七、處之不易①

各位好心的朋友,誰知道上海的初中語文課用的是什麼教材?謝謝啦!!! 10

語文古文中"所以"的全部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的各種解釋:

1.原因,情由。

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2、可與形容詞或動片語成名詞性片語,仍表示原因、情由。

如,《史記·衛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民。」

3、用以,用來。

如,《史記·孟嘗君列傳》:「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

4、連詞。表示因果關係。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

如,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所以 魯 人謂 孔子 為『東家 丘 』。」

5、連詞。表示因果關係。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

《史記·魏公子列傳》:「 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6、連詞。表示因果關係。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後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

《老殘遊記》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

7.  可以。

《文子·上仁》:「貴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愛以身治天下,所以託天下。」

8.所作,所為。

《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4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在古文中有八個義項。1.原因,情由。

《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2.可與形容詞或動片語成名詞性片語,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

「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3.用以,用來。

唐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4.

連詞。表示因果關係。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5.

連詞。表示因果關係。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

《史記·魏公子列傳》:「 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6.

連詞。表示因果關係。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

後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諧謔》:「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

」7.可以。《易·乾》:

「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8.所作,所為。

《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5樓:眺望未來

一是當「----的人(事物、方法、態度----)」講,比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解作「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哪」!二是當「-----的原因」講,比如「所以遣將守關者」。「所以」在古文當中往往被歸在「古今異義」當中。

因為在古文中它引出原因,比如「所以遣將守關者」,解作「派遣將領把守關隘的原因是-----」;而現代漢語中是引出結果的,比如「因為病了,所以沒來上班」!

希望對你有幫助

6樓:smile愛尚學習

所以:1、用來.....的人或物 如:師者,所以傳到授業解惑也。《師說》韓愈

2、.....的原因。 如: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7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來說學生階段會遇到的情況有兩種

一種是 用來 ;一種是.....的原因

具體的可以追問

七年級上語文書作文,七年級上語文書第18頁作文

自負的抄年紀,不知道天 有多高地有多厚。以為那些人犯的錯誤自己不可能重蹈覆轍,卻不知道自己犯的愚蠢錯誤早被人看在心裡,只是不說而已。也許從我努力追趕的時候,就註定了這場失敗,那些曾不相信的傳奇就那樣不可思議的發生了。曾經那麼狂熱的追求著,將自己的野心勃勃展露無疑,只是我卻忘了,忘了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

語文七年級上冊書語文書上的文言文有哪幾篇

人教版七年級上bai冊文言文 第一單du元 5 童趣 沈zhi復 第二單元dao 10 論語 十版則 第三單權元 15 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棄疾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第四單元 20 山市 蒲松齡 第五 初中的語文課本中,有幾篇古文,分別是什麼...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11課生字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生字詞注音 整理 鄧武江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cu n zh ni o qu z o c i q s ng sh n q ng ji x shu i y ng zh ng 攢 執拗 拗 確鑿 菜畦 桑葚 輕捷 蟋蟀 臃腫 n o su xi ng y sh sh f ng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