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警句摘錄卡要平常就可以 ok

2025-01-01 11:20:27 字數 2196 閱讀 2117

《論語》警句摘錄卡

1樓:手機使用者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關於《論語》警句摘錄卡

2樓:墨曉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

3樓:林芷潯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4樓:網友

孔夫子背書箱——裡面大有文章。

5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論語八則中的格言警句。

1、不恥下問 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淋漓盡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擔任那種職務,就不考慮那方面的事情,語出《論語·泰伯》

5、從心所欲 隨自己的心意,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樓:小壞壞的壞小蛋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7樓:19世紀精神小夥

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2.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名言警句

8樓:阿鼻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有:

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5、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6、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

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9、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洞巖喊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納野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棗團論語·雍也》

論語名言警句

9樓:網友

論語名言警句如下: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4、禮之用,和為貴。——學而》。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8、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1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1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

13、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

14、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

15、里仁為美。——里仁》。

16、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17、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

1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20、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

論語中有那些成語 格言 警句,出自論語中的成語和格言警句有哪些?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會有的。魯迅 不恥下問 見賢思齊 溫故知新 子曰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 文 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不憤不啟,不徘不發 ...

論語十二章中為人態度的格言警句,從論語十二章中找出說明求知態度的句子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bai和個人修養,du 啟發人們熱愛zhi學習,加強dao 自律。第二回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答繼承和創新。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複習對知識的必要性。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 學 與 思 的辯證關係。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 虛心求教的可貴。第...

有關治國的名言警句,論語中有關治國的格言

1 天下為公。孫中山 2 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3 國者,必以奉法為重。列子 說符 7a64e59b9ee7ad9431333363393738 4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6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7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