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充曉博
1目的:哥倫布是為了開闢新航路,解決商業危機;鄭和是受朱棣之命查明建文帝去向和與外交流,表現明朝的強大;
2性質:殖民掠奪;外交。
3規模:小;大。
4影響:新航路開闢後,世界漸為乙個整體,世界近代史開始;只是明外交的小部分。
此外,鄭和比哥倫布航行早乙個世紀。
鄭和與哥倫布的區別
2樓:愛講真話的阿拉蕾
1、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6月,哥倫布第一次遠航1492年8月~1493年3月。
2、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有: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絡;哥倫布航海的主要目的一般都從經濟角度來解釋,認為他直接目的在於尋找**。另乙個重要原因是歐洲對東方**的需要。
3、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有史以來去到最遠的地方,但那些地方都是早被世界所瞭解和發現了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則是發現了當時不為世界所知的一塊大陸。
3樓:網友
鄭和的航線是根據前人的航線 所以只有抄襲。
哥倫布的航線是一路往西並發現新大陸 進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允許不同 尊重創新的價值。
4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為了國家的光榮,乙個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什麼因素導致鄭和達不到哥倫布的成就?
5樓:小張愛吃甜蒜
同樣作為偉大的航海家,這兩個人在自梁尺租我定位上是截然不同的,哥倫布為夢想奮鬥,而鄭和只是為朝廷效力橡兆,從這一點看,哥倫布的創造力或許沒有上限,而鄭和卻是直接困型能看到結局。
6樓:靈麓山上人
因為哥倫罩圓仔布拿著鄭和的地圖找過去的!鄭和的物汪一支船隊甚至在加拿大修了個城,挖了條連通兩大洋的運腔嫌河!這可不是我猜的,加拿大人寫了本書說的。
7樓:創作者
主要是因為思想的侵略,加上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差異,領土想法和目的不同,所以達不到哥倫布的成就。
鄭和下西洋的時間要早於哥倫布嗎?
8樓:儒雅的地球儀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2年9月22日—1506年5月20日),義大利探險家、航海家,大航海時代的主要人物之一 ,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
出生於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今義大利西北部)。
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乙個他叫作「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而不是計劃中的日本。在後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並宣佈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1506年5月20日哥倫布逝世。
所以單從時間上來看鄭和下西洋探索海洋的時間早於哥倫布的環球航行探險。
鄭和和哥倫布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9樓:匿名使用者
根本目的不同,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而新航路開闢是為了對外殖民擴張。
鄭和下西洋是在明朝,比哥倫布發現現大陸早了幾百年。
鄭和下西洋是正當從事商品買賣,有**的大力支援,是封建社會的行為,而新航路開闢是為了獲取殖民利益,由資本金支援,屬於資本擴張和殖民擴張行為。
結果不同:鄭和最後閉關鎖國,實行海禁;新航路則開闢了新的殖民地,擴大了市場找到了新的原料產地和勞動力市場。
對非洲的影響:鄭和到了非洲只進行**,而新航路卻掠奪了大量的奴隸,對非洲人種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相同點:都環遊了世界一圈,都是以整個船隊的組織形式,都有乙個靈魂式的英雄人物,鄭和,哥倫布。
歷史教育的歷史和歷史學,歷史學與歷史教育的區別
新華字典 對於 歷史 的解釋是 1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 2 過去的事實內 容3 過去事實的記載。4 指歷史學。歷史,有廣義與俠義之分。廣義歷史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狹義歷史 人類社會發生 發展的過程。英國詩人雪萊曾這樣寫道 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
歷史學和考古學有什麼區別,歷史學和考古學的區別是什麼?
研究物件 歷史學研究的是史料,最基本的史料就是文獻,亦即文字資訊。所以文字發明之前的歷史和未被文字記錄的歷史,自然是歷史學研究的短板。考古學研究的是實物,是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有形的 能觀測到的東西,包括遺蹟 人工遺物和自然遺物。它的特點也很明顯,就是絕大多數遺存本身沒有文字,考古材料不能自己說話,只...
歷史學的基本要素是 史料 史料解釋 歷史敘述和歷史評價。下列文字中屬於史料解釋的是 孟子,名軻
c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 歷史素養,解題時關鍵是理解史料 是指關於記錄歷史的資料 史料解釋 是指後人對歷史資料的解釋 歷史評價 是指某人或者某類人對歷史的一些看法等。所以,孟子的原話 就是史料 對史料的解讀 就是史料解釋 然後發表觀點 就是評價,據此 符合題意,故選c。歷史學的基本要素是 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