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些跟友誼有關的患難與共的故事啊?急需急需啊

2025-02-03 12:40:09 字數 1977 閱讀 5453

1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范仲淹捲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有個叫王質的**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後,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

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里,王質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上帝不相信人間還有真正的友誼,於是就設計考驗他們。 有一天,這兩位朋友在大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臨死亡。這時,上帝出現了:

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樹上有兩個蘋果,吃下大的那個,就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小的那個,只能令你苟延殘喘,最終還會極痛苦的死去。" 兩個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發現了一棵樹,也發現了樹。

3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投名狀》算不算。

將相和中藺相如和廉頗算不算。

誰知道患難與共,志同道合的友情故事

4樓:

先是萍水相逢0的好感 1-999是志同道合1000是生死之交後面好像是患難與共再後面就忘了。

求關於友誼的故事(名人的故事)

5樓:網友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人類友誼的典範。從1842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會晤起,40年裡,他們在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斗爭中,團結作戰,患難與共,建立了真摯的友誼。由於革命鬥爭需要,他們曾身處兩地近20年,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僅沒有因此而疏遠,反而聯絡越來越密切。

他們幾乎每天都要通訊,交談各種政治事件和科學理論問題,共同指導著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馬克思不僅十分欽佩恩格斯的淵博學識和高尚人格,而且對恩格斯的身體也很關心。有乙個時期,恩格斯生病,馬克思時時掛在心上,他在給恩格斯的信中說:

我關切你的身體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樣,也許還要厲害些。」恩格斯為了「儲存最優秀的思想家」,在經濟上資助貧困的馬克思,使其能專心致力於革命理論的研究,他違背自己本來的意願,到父親經營的公司中去從事那「鬼商業」的工作。當《資本論》第一卷付印的時候,馬克思給恩格斯寫信說:

其所以能夠如此,我只有感謝你!沒有你為我的犧牲,我是決不可能完成三卷書的巨大工作的。我滿懷感激的心情擁抱你。

恩格斯儘管做出了巨大犧牲,但他始終認為,能夠同馬克思並肩戰鬥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這種崇高的革命友誼,正如列寧所讚揚的,它「超過了古人關於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6樓:網友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

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乙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

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

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名的友誼故事三則

7樓:卓哥生活錄

智慧人生故事《真正的友誼》

一些有關友誼的青春類的書,推薦一些有關友誼的青春類的書!

lz可以先看看再決定買不買。另外,我覺得 何以笙簫默 溫暖的弦 佳期如夢 也是經典,如果和 友誼 好像沒有太多的牽扯。如果要搞笑文的話推薦 妙妙雙胞胎 出自聚星。饒雪漫 最熟悉的陌生人 花糖紙 qq兄妹 原名 我不是你的冤家 若即若離 雙魚記 我不是你的冤家 天天天藍 可以跳舞的魚 飛越青春的鳥兒 ...

有沒有一些和神仙有關小說,有沒有一些和神仙有關小說

神仙也有江湖 落花時節又逢君 仗劍一笑踩蘑菇 佳偶迴天成 撲倒萌神小狐答仙 三千鴉殺 誘狐 萌萌煙波醉悠悠 三生三世枕上書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香蜜沉沉燼如霜 狐仙記 折蘭勾玉杏向晚 花千骨,神仙也有江湖,華胥引 三生三世bai十里桃花 這個很好看就不du多說啦 仙女豇zhi jiang 豆紅 這名字...

有關草原這篇課文的一些有沒有啊,有關草原這篇課文的一些資料有沒有啊?

歷史上的蒙古民族曾經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茫茫草原,水草豐美,就是牧民的家。蒙古包,這種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便成了牧民們流動的家。蒙古包是一種天幕式的居所。呈圓形尖頂,用羊毛氈子一層或兩層覆蓋。蒙古包的設計基調奇特 美觀 明快。蒙古包是遊牧民族流動的家。千百年來,蒙古族以畜牧業為謀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