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地源熱幫浦的冷卻水系統對於地下水也有特定的要求,水質要相對較好的,不能還泥沙雜質過多的誰知,否則會給後期使用造成麻煩。
地源熱幫浦還需要考慮乙個問題就是當地**是否允許使用這種機器,據我所知全國不少地方是不允許使用的。另外挖井的時候要避免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不然會產生地源熱幫浦水迴圈途徑:地埋井內水-分集水器-水幫浦-機組-分集水器-地埋管內水,為封閉迴圈。
不消耗水。冷凝器埋深一般為地下150公尺以內糾紛。
2樓:網友
水迴圈空調是一項高效節能型、環保型並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技術,它既不會汙染地下水,又不會影響地面沉降。(取水,回水共兩口井)大地和水源是良好的太陽能蓄熱庫溫度一年四季相對穩定,我們利用其相對穩定的特點通過鍋爐加熱使其變為可利用的高位能源,來作為空調的熱源,夏天季地下水溫在14℃左右,因此可以直接通過水迴圈空調直接向建築物供冷,利用冬季和夏季的地源能量轉換,給建築物供暖與降溫,執行成本相對低廉,比傳統**空調執行費用少60
3樓:網友
地源熱幫浦水迴圈途徑:地埋井內水-分集水器-水幫浦-機組-分集水器-地埋管內水,為封閉迴圈。不消耗水。
冷凝器埋深一般為地下150公尺以內。
具體要求參照:地源熱幫浦系統工程技術規範(gb50366-2005)
空調和熱幫浦蒸發器和冷凝器怎麼設計?
4樓:康老師情感**
兩者粗略的講,是沒有區別的,都是換熱器,只是使用的用途不同,冷凝器用來排放熱量、蒸發器用來吸收熱量。
仔細的講,也是有區別的:
在冷凝器設計中,應當分流路,不同路的入口應當儘量靠近,出口也應當儘量靠近,進口與出口也應當儘量遠離,以避免由於復熱而損失部份換熱量,避免流量分配不均勻。在實際設計中,若分路多於兩路時,應當採用集中式分液器和集液器,儘量使不同流路之間流量均勻。不同流路的管程最好相同,而且應當均勻地流過迎風側和背風側使得換熱均勻。
對於蒸發器,要求也差不多,相對來講能簡單一些,最常見的是進液部分新增了分液頭,分成的路數較多,而且分液頭必須垂直安裝。冷凝器是沒有分液頭的,採用的是分氣集管。
5樓:網友
製冷量+壓縮機電機功率/200~250=冷凝器換熱面例如:(3ss1-1500壓縮機)ct=40℃:ce=-25℃壓縮機制冷量=12527w+壓縮機電機功率11250w=23777/230=風冷凝器換熱面積103m2
水冷凝器換熱面積與風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18)=6m2蒸發器的面積根據壓縮機制冷量(蒸發溫度℃×δt相對溼度的修正係數查表)。
6樓:ak47點暴你頭
這個不用那麼麻煩 現在的公司的技術部都有專門的軟體來計算 只要輸入引數就可以計算。
熱**地源熱幫浦中的冷凝器怎麼**熱源
7樓:匿名使用者
在冷凝器上加個連線熱水水箱的管道,連線外部熱水水箱。提供生活熱水。另一側連線地下。
地源熱幫浦空調如何估算地埋換熱器的換熱量。一般打井多粗,多深,埋幾根管子,如何連線等,求詳解。謝了!
8樓:網友
一般需要打60公尺以上,才能保證地下的恆溫效果,每口井換熱量為6kw ,
9樓:網友
我們認為需要打80~150公尺,每口井換熱量為6kw
10樓:秋梵凡白
一般是60-80公尺吧,如果是岩石層的話,那就比較難打了,如何連線?這個怎麼說啊,只有到工地去看看了。
11樓:覅熱風爐與佛學
埋管分單u、雙u、套管等形式,一般都是定製產品,工地上現做的不多,也不經濟,所以沒有井底連線的問題。
井直徑的話單u130-150mm,雙u可以大一些。
井深要看地質狀況計算,中國一般50-120m都可以。但是一般現在做之前都知道井深多少了,所以總長度知道後根據井深直接計算孔數。
井間距3-6m,一般取5m,影響小些。
地源熱幫浦空調
12樓:棲就份益奉
不一定,水源熱幫浦執行費用最低,設計院設計主要考慮這個地區的地形,你可以諮詢一下地源熱幫浦國標編著單位「清華同方**空調。
13樓:網友
地源熱幫浦是**空調的一種,它利用地球表面淺層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陽能和地熱能,並採用熱幫浦原理,既可供熱又可製冷,具有高效節能的特點。
地源熱幫浦**空調的投入和建設成本比較大,但後臺執行成本遠低於傳統**空調,管理與維護費用也較低。
14樓:蘇州百瑞譜製冷
初期投資要高一點,但比較節能,故障率也很低,有條件肯定裝地源熱幫浦了。
15樓:網友
後期綜合能耗比較低,但是初裝費用高,水源的熱幫浦比較節能。
地源熱幫浦是怎麼比一般空調更節能的
16樓:網友
地源熱幫浦優於傳統空調的特性。
1)傳統的空調系統不論是水冷還是風冷,由於它的換熱器必須置於暴露的空氣中,因此會對建築造型造成不好的影響,破壞建築的外觀;而地源熱幫浦把換熱器埋於地下,且遠離主建築物,故不會對其造型產生影響。
2)風冷換熱器與水冷換熱器的換熱環境均為大氣,故不可避免地受到環境條件變化的影響,會明顯降低換熱效率;而地源熱幫浦換熱器是和大地換熱,換熱物件是1m以下的地層,其初始溫度大約等於年平均溫度,基本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這種溫度特性使地源熱幫浦比傳統空調執行效率要高40%~60%。
3)普通空調對環境的影響是很嚴重的,它不僅對臭氧層造成嚴重的破壞和產生令人難以忍受的噪音,還由於夏季將廢熱排入大氣,冬季吸收大氣中的熱量而使大氣、住宅周圍的環境更加惡劣;而地源熱幫浦可以利用大地的蓄熱能力,把夏季多餘的排入大地的熱能在冬季取用,把冬季多餘的冷能在夏季取用,以達到冬夏兩季室內的供暖與供冷。同時該裝置的執行幾乎沒有排放物和廢棄物,所以不僅對大氣沒有影響,還能使大地不至於過冷和過熱。
17樓:網友
cop值高呀 其實空調就是空氣的搬運工 一班空調室把室內空氣和室外的空氣能量交換 而地源熱幫浦是把空氣能量和地下交換 因為地下室常年恆溫的, 舉個列 夏天是把室內的熱氣往高溫的室外排和忘低溫的地下排那個費的功多呢?這樣理解就不難了。
18樓:網友
地源熱幫浦採用的是地下能源,通過與地下水接觸來進行換熱,由於地下水常年溫度變化不大,從而能夠最高效能提高冬季制暖和夏季製冷的需求。
19樓:匿名使用者
cop高,一度電可以產生5kw的冷量 像風冷,多聯機等一度電只能產生2-3kw的冷量。
地源熱幫浦省了冷卻塔跟鍋爐 但迴圈水幫浦耗電很大 總體上還是節能的。
地源熱幫浦的缺點是壽命短,據說不超過5年,而且地埋管等損壞,維修很困難。
20樓:網友
因為大地相對空氣來說基本是個恆溫體,通過空調裝置與空氣換熱的效率不如與大地換熱效率高,假如同樣是一度電通過傳統空調能獲得一千瓦的熱量,通過地源熱幫浦可以獲得3-6千瓦的熱量。
地源熱泵與水源熱泵的區別,地源熱泵和水源熱泵的區別
首先說明熱泵,所謂熱泵,就是把熱量從低溫傳送到高溫的一種 泵 根據熱力學的基本定律,熱量是不能自動從低溫向高溫傳送的,所以必須用一種裝置來傳送。但是,熱泵僅僅是傳送熱量,既不能產生熱量,也不能消滅熱量,所以熱泵必須有兩個 熱源 一個是我們所需要製冷或制熱的場所,另一個是一個相對熱容量很大的物體。需要...
什麼是水源熱泵,什麼叫水源熱泵?
水源熱泵技術的工作原理就是 通過輸入少量高品位能源 如電能 實現低品味熱能向高品味轉移。水體分別作為冬季熱泵供暖的熱源和夏季空調的冷源,即在夏季將建築物中的熱量 取 出來,釋放到水體中去,由於水源溫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帶走熱量,以達到夏季給建築物室內製冷的目的 而冬季,則是通過水源熱泵機組,從水源中...
地板採暖屬於地源熱幫浦嗎?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地板採暖指的的末端的用熱形式,而地源熱幫浦指的是制熱和製冷的方式,兩者沒有直接的關係。風冷熱幫浦空調也可以做地板採暖,鍋爐也可以地板採暖,甚至發熱電纜也可以做地板採暖。地板採暖的全稱,低溫地板輻射採暖,低溫輻射地板採暖是通過埋設於地板下的加熱管 地暖專用管或發熱電纜,把地板加熱到表面溫度至 均勻地向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