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文學的諸多成就中,詩歌為何會是最為典型的呢?
1樓:要猛虎更要薔薇
因為在唐朝,不管是文武百官還是平民百姓都非常的喜歡詩歌,詩歌在民間廣為流傳,所以才會成為最典型的藝術文化。
一,唐朝文學成就中最高的就是詩歌。<>
但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有限瞭解的人,都知道唐詩,元曲,宋詞。唐朝幾百年的歷史,有無數個傳統的文化?更有數不盡的文學成就。
那麼,在你看來,眾多的文學成就當中,造詣最深的是什麼呢?當然是詩歌了。唐詩在中國文化上絕對是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乙個重要的瑰寶。
二,為什麼唐朝的詩歌如此的繁盛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乙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唐朝的唐詩發展的如此繁盛,讓世人所傳承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首先,詩詞本身就有非常深遠的發展,在前面的朝代就已經存在,只不過是到達唐朝發展到達頂峰。其次,因為唐朝有名的詩人非常的多,處在鼎盛時期,所以說創造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最後就是因為唐朝的經濟非常的繁榮,其實,經濟對文化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在以上所有因素的影響下,唐詩才能達到發展的頂峰。
三,唐詩永遠是經典中的經典。<>
從我牙牙學語開始接觸的第一本書就是唐詩300首。在文化歷史中,有太多數不清的優秀史書,比如說《詩經》,《離騷》。其實文化本身就是相互影響,相互潛移默化,相互成就。
所以不是唐朝成就了詩歌,而是詩歌成就了唐朝,剛好在這個時代,剛好有那麼多的,大家剛好是唐詩的鼎盛發展時期,所以說唐詩才是永遠的經典。詩歌也是我們心中永恆,並且不可磨滅的重要文化和典型。
2樓:時間帶給我們的快樂
唐朝文學的著作成就中,詩歌卻成為了典型,因為在唐朝,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歡寫詩歌,一直傳承至今,現在人們常說的唐詩宋詞就是這樣的由來。
3樓:幸福小豬豬
因為詩歌是文化精髓的表現,也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傳承方式,並且有一種美感,被所有的人認可,也是文字的凝練。
4樓:花花就是我
主要是因為唐朝的詩歌文化非常鼎盛,而且留下了非常優秀的詩歌,詩歌數量是非常多的。
唐朝詩歌發展的四個時期是怎樣劃分的?各時期的代表詩人及其詩歌特點各是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樓:手機使用者
唐朝是我國詩歌史上的**時代,流轉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唐詩反映了唐代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容,具有完美的藝術形式,是我國封建社會燦爛文化的一朵奇葩。唐朝詩歌的 發展分為四個時期: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詩人中,有創見的是陳子昂等,他強調詩歌思想內容,代表作是《登幽州臺 歌》。盛唐時期,詩歌有了新的發展,才華橫溢的詩人輩出。
王維 以優美的山水、田園詩聞名。這時詩歌成就最高的大詩人是李白,和杜甫比李白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語言輕快,人稱為「詩仙」;杜甫的詩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複雜、動盪的歷史時代,後人稱他的詩為「詩史」,稱他為「詩聖」。中唐時期,詩壇掀起改革浪潮。
以白居易為代表的一些詩人,提倡詩歌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晚唐時,國事日趨衰危,是多事之秋。李商隱和杜牧是這時文壇上的雙壁,他們的詩裡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感。
為什麼說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
6樓:準維
唐代是中國詩歌的。
鼎盛時期,唐詩代表著古典詩歌的最高成就。唐詩的形式版和風格權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
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不僅擴充套件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乙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
常識文學篇。
唐朝詩歌發展的四個時期是怎樣劃分的
7樓:yx陳子昂
唐朝詩歌發展是和國家狀態劃分保持一致的。
按照時間劃分:
初唐(618年--712年)時期,從西元712年到762年稱為盛唐,中唐(762年--827年),西元827年到859年的晚唐時期。
從皇帝登基的角度來看: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盛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中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晚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祐四年(公元九o七年)
林心如與霍建華的婚姻,是相互成就還是彼此拖累?
是相互成就。她們兩個人有感情基礎,所以才會走在一起。並且他們過得很幸福。自己的婚姻只有自己最清楚,外界只是猜測而已。是相互成就。因為他們都願意為了對方去變得更好,所以說他們的婚姻是相互成就的。我覺得林心如和霍建華的婚姻是相互成就,並不是彼此拖累,在我看來他們完全是真心相愛,也希望他們是真心相愛。林心...
袁玫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朱熹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清代。乾隆四年 1739年 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 1742 外調江蘇,先後於溧水 江寧 江浦 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 1749 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 女 尤眾。嘉慶二年 1797 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
鄭燮是哪個朝代的詩人,鄭燮哪個朝代的詩人
鄭燮是清朝的詩人。其人物介紹為 鄭板橋 1693 1765 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 1736年 進士。官山東範縣 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 揚州八怪 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一生只畫蘭 竹 石,自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