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聶耳》 故事片。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製。
青年聶耳因參加學生愛國運動,被迫離開雲南故鄉,到上海一家小商號當僱工,不久商號倒閉,聶耳流落街頭。後為生計所迫,進五花歌舞班當小提琴練習生。演出中與女友鄭雷電不期而遇。
在鄭雷電的鼓勵下,聶耳去國立音專應試,但因家境貧寒,不為校方所容,憤而離開考場。後得到鄭雷電的幫助,參加上海工人主辦的救災募捐義演,並結識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蘇平。他向蘇平坦陳追求革命的心願,自此,參加黨領導的「反帝大同盟」。
不久,黨派鄭雷電赴江西蘇區學習。臨行前,她與聶耳相約在龍華塔上作別。1932年日軍侵犯上海,一二八戰爭爆發,上海人民聲援十九路軍浴血奮戰,聶耳與歌舞班同仁亦參與慰勞演出,又結識了進步戲劇家匡文濤和進步**家張曙。
歌舞班主率隊演唱靡靡之音《桃花江》,令愛國士兵深為反感。聶耳與張曙等進步人士高歌《馬賽曲》,激勵傷員抗敵鬥志。在匡文濤啟發下,聶耳萌發要有中國「馬賽曲」的強烈願望。
形勢日益惡化,歌舞班主屈服於反動勢力,演出低階庸俗的節目,聶耳憤然離去,赴北平投身抗日救亡演劇活動。後又隨蘇平返回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相繼創作《揚子江暴風雨》、《開路先鋒》、《大路》、《畢業歌》、《新的女性》、《塞外村女》等優秀歌曲。
1935年春,黨組織決定送聶耳去蘇聯深造。出國前夕,聶耳受田漢所作歌詞《義勇軍進行曲》的感染,譜出不朽名曲。是年7月17日,途經日本,聶耳在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逝世。
聶耳的主要作品
2樓:網友
聶耳以《義勇軍進行曲》來號召人民抗擊日本。
聶耳1912年2月14日在昆明出生,原名聶守信,字子義,1927年考入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0年到上海,參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初,聶耳由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且創作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1935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
3樓:網友
代表作有《義勇軍進行曲》、《大路歌》、《碼頭工人》、《新女性》、《畢業歌》、《飛花歌》、《賣報歌》、《梅娘曲》等等。
人物簡介。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雲南玉溪人。聶耳是傑出的人民**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家。
聶耳從小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1935年,聶耳為話劇《回春之曲》寫了《告別南洋》、 梅娘》等四首插曲。為影片《飛花村》寫了主題歌《飛花歌》,為影片《風雲女兒》寫了《義勇軍進行曲》、《鐵蹄下的歌女》等歌曲。
義勇軍進行曲》,在當時成了動員中國人民起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最響亮的號角,建國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它的強烈的節奏,激昂的曲調,永遠鼓舞著我們奮勇前進。
另外,由趙丹主演的影片《聶耳》在1959年上映後也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這部電影是新中國第一部**傳記片。
2005年5月25日,中共玉溪市委常委會同意將每年的7月17日設立為「聶耳紀念日」,屆時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2005年7月17日,中共玉溪市委、市人民**在體育館隆重舉行紀念偉大人民**家聶耳逝世七十週年大會。中國文聯領導、中共雲南省委、玉溪市委有關領匯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玉溪各界3000多人出席紀念大會。
2010年1月20日,位於玉溪市聶耳**廣場的聶耳主題雕塑群安裝落成,向廣大市民展示。以「不朽的旋律,時代的號角」為主題的石雕共有19組,分為名人題詞、聶耳生平、聶耳作品三大部分。這些景觀雕塑於2009年10月開工設計創作,歷時半年,於2010年春節前完工。
4樓:段香譽
聶耳是雲南玉溪人,出生於昆明。聶耳從小喜愛**(改名為「聶耳」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耳朵特別靈),1918年就讀於昆明師範附屬小學。利用課餘時間,聶耳自學了笛子、二胡、三絃和月琴等樂器,並開始擔任學校「兒童樂隊」的指揮。
1922年,聶耳進入私立求實小學高階部, 1925年考取雲南省立第一聯合中學插班生。時值第一次國內革命風暴在中國南方興起,他開始受到進步書刊和《國際歌》等革命歌曲的影響。
聶耳的**創作生涯雖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這短短的兩年,卻創作出《大路歌》、《碼頭工人歌》、《開路先鋒》、《新的女性》、《畢業歌》、《賣報歌》、《鐵蹄下的歌女》1935年初,聶耳創作了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
5樓:紫楓芯
《開礦歌》、《賣報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年」,《大路歌》、《開路先鋒》、《畢業歌》、《新女性》、《碼頭工人歌》、《前進歌》、《打長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民族器樂曲,都是這一年完成的。1935年,寫下了《梅娘曲》、《慰勞歌》、《塞外村女》、《自衛歌》、《鐵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國後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
6樓:谷歌
《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現在的國歌。
7樓:僧生
《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現在的國歌。
主要作品;聶耳一生共創作37首樂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所寫的,其中反映工人階級生活和鬥爭的歌曲佔有較大比重。聶耳經常與田漢合作。除義勇軍進行曲外,聶耳的代表作品還有《畢業歌》、《前進歌》、《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歌》、《新女性》、《飛花歌》、《塞外村女》、《鐵蹄下的歌女》、《告別南洋》、《梅娘曲》、《賣報歌》、歌劇《揚子江暴風雨》及民族器樂曲《翠湖春曉》、《金蛇狂舞》等。聶。
聶耳資訊
8樓:匿名使用者
聶耳(1912-1935)原名守信,字子義,一作 紫藝。筆名有黑天使、噪 森、渙玉、王達平等。雲南 玉溪人,生於昆明。
自幼喜 愛花燈、滇劇等民間**, 會演奏多種民間樂器。大 革命時期曾參加進步學生 運動,十八歲到上海,翌年 考進「明月歌舞團",向黎 錦暉學習作曲。因不滿劇 團的方針,於1932年退出,去北平與李元慶等 開展革合**活動。
後回上海參加劇聯**小 組,發起組織了中國新興**研究會。並在聯華 影業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為左翼進步電 影、話劇、舞臺劇作曲。
聶耳的介紹
9樓:鑫小朋友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氏衡猜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攔謹。他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中國**幾十年。他的**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殲型藝術創造性,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樹立了中國**創作的榜樣。
關於寫聶耳的作文
10樓:網友
《從滇池飛出的旋律》谷應。
史記主要講什麼,《史記》主要講了什麼?
史記包含了中國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 本紀 就是帝王的傳記 書 記載歷代朝章國典 世家 記載諸侯王國之事 列傳 記載帝王 諸侯以外的各種歷史人物。史記 主要講了什麼?史記包含了中國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
紅巖主要講了什麼紅巖主要講的是什麼
紅顏,它主要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有共產黨員在渣滓洞裡,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核苷和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共產黨的堅強意志沒有受敵人的困擾。敵人是一等莫展,一敗塗地。建國初期,為了對青年展示革命的傳統。羅廣斌,楊益言。和與他們並肩戰鬥的劉澤林三...
《文化苦旅》主要講了什麼
文化苦旅 主要講了餘秋雨遊覽文化古蹟的經歷及感受。作品簡介 本書通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描寫一代中國人心靈的糾結。這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來描述中國深沉的文化,以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在 文化苦旅 中,作者遊歷中國各地,追尋古人足跡,體會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歷程。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