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正好最近在看相關東西,試著一下。
大海上如果沉船,那麼勢必產生漩渦,漩渦帶動周圍水流轉動;平靜的河面投入石塊,會產生一圈圈的漣漪,也可以看做水流轉動,只不過漩渦太小難以觀察罷了。那麼也就可以理解為:有能量穿過乙個區域(如垂直於水面沉船)時,會引起區域平面方向(如水平面方向)的另一種能量或形式的波動。
急速運動的列車經過時,周圍的空氣也會往車後側做龍捲風模式的匯聚。電流穿過某區域,導致周圍有環繞的磁場(安培環路定理)。乙個場的變化激發了另乙個不同的場。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衡量這個過程?很明顯,區域裡面投入石塊越多,投入石塊越大,也就是該區域石塊密度越大,引起漩渦就越大,周圍水流流動越湍急;換成數學語言,(造成漩渦場的)旋度越大環量越大。
也就是說源場越強,引發場越強。
不同場合,可能關心的問題不一樣。有時關心(每點的)旋度(微觀量,微分量,石頭在每點的密度),有時關心(總體的)環量(巨集觀量,積分量,周圍不同路徑上環流的大小);有時候區域面積容易計算,有時候面積複雜但是圍線簡潔。所以微觀的旋度和巨集觀的環量都要解決。
幸好,經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它們兩個就是因和果的關係,可以互推,這就是格林定理了。
所以就我看來,如果以場的觀點看,格林定理左右兩側就是場論中果和因的關係。
建立乙個二維平面xy 平面。假設速度場沿x方向速度分量是是 p(x,y )i, 沿 y方向的速度分量是q(x,y )j, 平面中有一剛體。若p=0,偏導α(q)/αx)=0,則剛體沿y方向平移。
若p=0,偏導α(q)/αx)!=0,則剛體旋轉。
由v=ωr,剛體各點角速度一致, 求偏導得ω1=α(v)/αr)=αq)/αx)。
如果x方向速度分量p!=0,且其偏導α(p)/αx)!=0,同上p也會造成剛體旋轉,其貢獻的旋度也就是角速度為ω2=α(v)/αr)= p)/αy)。
注意負號,因y向負方向變化了而r需為正,故取負。
這樣的話,疊加起的實際角速度為 ω=q)/αx) -p)/αy),旋度為2ω,方向沿z軸正方向。
這樣就由環量求取了某點的微觀量旋度。那麼反過來知道某點的微觀量旋度,做面積積分也能方便得到巨集觀的環量。於是,在研究中,格林公式就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以上純屬個人感悟,有錯誤請給與指出並給出中肯的意見,共同進步。
2樓:網友
你很有趣。格林公式可以看成是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推廣。牛頓萊布尼茨公式是揭示一元函式的積分和原函式在積分割槽間端點值的關係;格林公式是揭示二重積分與其邊界曲線積分的關係;後面的高斯公式是揭示三重積分與邊界曲面的積分的關係,同樣還有更高維的公式。
這些公式的形式類似,可以統一起來,統稱為斯托克斯型公式,並且可以用微分形式統一表達。數學家們由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啟發自然而然想要在更高維的空間中建立起類似公式,所以才出現格林公式。
什麼是格林定律?
3樓:ray聊教育
格林定律單詞記憶法是勾連整個印歐語系不同語域與方言變化或過渡的基本法則,是英語構詞法的金鑰匙。
格林定律是印歐語系的一套關於用子音互通、母音互換、配合前字尾變化來造新詞的規則。語言學家在原始印歐語、希臘語、拉丁語、日耳曼語之間總結出的清濁子音的發音變化規則,濁音變清音,清音變摩擦音,濁音變發音不送氣音,再後面被其他語言學家逐漸完善。
格林定律其他情況簡介。
格林定律是關於子音變異與替換的基本規律,是語言與方言變化的共同特徵,即音位相似的幾個子音,因語域鄰襲塌悄近而混淆不清,可能通假代換或區別詞類。格林定律的具體規則:
1、a,e,i,o,u,y這些母音(包括半母音y[j])之間的互換,一對一,一對。
二、一對三的互換。
2、子音的互通,如b,p,m,f,v之間互換(都是雙唇音),papa與father(中文的baba)都是同源,p,b,f互換。parent與father, p一f,th一t,r一拍渣r, (有些詞會打亂子音的順序),這裡的詞根par就與father同源。life一lives,這裡就是f與v的互換,believe一belief等等等。
3、l,n,m,r的互換。
4、k,g,c,q,qu,h的互換。
5、t,d,s,z的互換。
6、g,w 與v,w,u的互換。
7、b與衫殲p, t與d,k與g,f與v的配對互換。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格林定律。
什麼是格林定律?
4樓:肉丸說車
格林定律是一項用來描述印歐語語音遞變的定律。由德國配裂做語言學家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提出。
從1806年開始,格林兄弟就致力於民間童話和傳說的蒐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兩卷集)和《德國傳說集》(兩卷)。雅科布還出版了《德國神話》,威廉出版了《論德國古代民歌》和《德國英雄傳說 》。
具體內容培衡:
1806~1826年間雅科布同時還研究語言學 ,編寫了4卷鉅著《德語語法》,是一部歷史語法,後人稱為日耳曼格語言的基本教程。在《德語語法》1822年的修訂版中,他提出了印歐諸語言語音演變的規則,後人稱之為格林定律。
他指出 ,在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族歷史上,子音分組演變,在英語和低地德語中變了一次,後來在高地德語中又再變一次。事實上,格林定律只是大體上正確,後來由維爾納加以補充。
1838年底格林兄弟開始編寫《德語詞典》,1854~1862 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這項浩大的工程兄弟倆生前未能完成 ,後來德國語言學家繼續這項工作源山,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定理是什麼意思?
5樓:小琦最愛說娛樂
英語格林定律是grimm's law,又譯慎含格林姆定律或格里姆定律,是一項用來描述印歐語語音遞變的定律,由消孝銷德國語言學家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提出拿遊。
例句:1、because these sound changes were so strikingly regular and law-like, they became collectively as grimm's law.
因為這些語音變化的規則如此顯著,象定律一般,所以這些變化統稱格林定律。
2、known as grimm's law, it was a landmark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ilology.
他的描述被稱「格里姆規律」,是當代語言學發展史上的乙個里程碑。
為什麼說 歸結原理的出現從理論上解決了定理證明問題
設切點 x0,y0 則在此點切線抄的斜率為 baiy 直線du方程為 y y0 y x x0 與座標軸的交點為 0,y0 x0 y zhi x0 y0 y 0 被切點平分,故有 y0 x0 y 2y0 y y0 x0 由切點的任意性,將 x0,y0 改 dao.直接洛必達求極限窮所存啊 歸結原理是怎...
下雨會有很大的霧嗎,為什麼下雨時會有霧出現
有時霧出預報晴,有時霧出預報雨,霧與未來天氣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認識這個道理了,並反映在許多民間諺語裡。如 黃梅有霧,搖船不問路。這是說春夏之交的霧是雨的先兆,故民間又有 夏霧雨 的說法。又如 霧大不見人,大膽洗衣裳。這是說冬霧兆晴,秋霧也如此。準確的看霧知天,還必須看霧持...
為什麼會有法律,法律為什麼會出現?
因為法律 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1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2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範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 主要是司法機關 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範 社會規範 3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 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