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將岳飛率領什麼北伐在什麼大捷?

2025-02-07 06:40:24 字數 3320 閱讀 1472

1樓:文月閣主

抗金名將岳飛率領岳家軍一路北伐一直打到朱仙鎮並且取得朱仙鎮大捷。

2樓:網友

岳飛率領的當然是「岳家軍」。其官方正式的名稱是:【行營後護軍】。兵制規模在10萬以上。

備註:紹興六年,南宋朝廷出於戰事安排,正式建立「五大行營護軍體制」。任命韓世忠的軍隊為【行營前護軍】兵力約八萬。

張俊的軍隊為【行營中護軍】兵力約八萬。劉光世的軍隊為【行營左護軍】兵力五萬二千,吳玠的軍隊【行營右護軍】兵力七萬。加上岳飛的【行營後護軍】十萬。

這些軍隊僅僅從數量看就知道,以岳家軍實力最雄厚。除此之外,再把負責拱衛京都的宋高宗心腹楊沂中的軍隊設為【殿前司】,兵馬約三萬。另外再把劉錡負責的一支少量遊兵作為樞密院的機動直屬部隊,基本上是當初王彥留下的那些八字軍餘部組成,兵力不超過二萬)

宋朝軍隊又因為多以主將的姓氏來稱某家,如楊業部稱楊家、岳飛部稱岳家、韓世忠部稱韓家,張俊部稱張家等等。所以岳飛率領的軍隊,無論其正式名稱如何變化,民間就一般都稱之為「岳家軍」了。

紹興十年(西元1140年)五月,完顏宗弼撕毀宋金和議,金軍分四路南下。但在陝西和淮東全都打成了僵持,在關鍵的中部戰場,在順昌府遭遇到了南宋名將劉錡的頑強抵抗(順昌大捷)。被迫轉攻為守。

於是在六月十二日,岳家軍利用此一有利態勢,正式發動北伐。其兵峰指向潁昌、淮寧、應天三地,力求克復中原、直搗黃龍。之後連續取得郾城大捷、潁昌大捷、朱仙鎮大捷,連續攻克潁昌府和淮寧府,徹底擊潰完顏宗弼號稱的十萬大軍,一直打到距離原北宋都城開封汴梁西南只差四十多里的朱仙鎮。

卻最後因為朝廷原因被迫班師(民間廣為流傳的一日之內收到十二道金牌,被迫回師),導致本次北伐半途而廢。

3樓:網友

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抗金名將岳飛率領「岳家軍」,在「開封西南四十五宋裡的朱仙鎮」,擊潰金兀朮十萬大軍,取得「朱仙鎮大捷」。

4樓:創作者

在郾城大敗金軍,一路打到朱仙鎮,取得朱仙鎮大捷,直逼開封。

南宋時期岳飛北伐有什麼經過?

5樓:小丸小桃子

在當下,我們迴歸歷史的點滴,南宋時期在歷史的長河中並不是特別太平的,也不是非常的繁華,人民的生活也不是非常的美滿的。有戰鬥就有人員的**,就有傷痛。在南宋時期的岳飛是我們都知道的英雄,他在北伐的過程中收復了失地,更是在以後的抗金運動中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

南宋時期也就是在歷史上面將高宗即位後的時期叫做南宗時期的。在南宋時期,金一直在偷襲當時高宗所在的地區,宋高宗也一直在逃跑的路上。面對金的入侵,底層的人民及一些朝廷的**還是在極力的抵制金的入侵,但是 南宋的最高統治者是想要投降的,儘管這樣,在前線也仍然有愛國志士的身影。

在1127年的時候,金兵了更加激烈的進攻,攻破了開封。這個時候,也就是在1134年,岳飛出現了,上書朝廷請求北伐。<>

岳飛在北伐的過程中,剛開始可以說是非常的順利的,首戰拿下了現在的湖北鍾祥地區,之後岳飛他們兵分兩路,一部分在攻打隨州,另一部分也就是主力部隊在去襄陽府的路上,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將金和偽齊連軍擊敗了,在這過程中,金一直想要阻擋岳飛他們北上,但是經過岳飛軍隊的奮力抵抗,取得了大的勝利。在1136年的時候,岳飛再次北伐,但是在這次的北伐過程並不是非常的順利,雖然佔領了伊陽,洛陽,但是因為戰鬥人的減少,孤軍奮戰被迫撤回了。<>

後來的岳飛的北伐為什麼取得了好多的好處還是失敗了呢,具體還是當時的朝廷的原因,讓最後的岳飛壯志未酬,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最後還被殺害了,真的是非常可惜了。

6樓:姜浩然

個人查閱資料所得,1134年紹興四年春,岳飛上書宋廷請求北伐,收復失地。五月,岳家軍從鄂州渡江開始北伐。首戰攻克郢州,接著兵分兩路,岳飛命部將張憲攻打隨州,自己則率主力逼向襄陽府。

七月,金朝為阻攔岳家軍繼續北上,派援軍與敗將李成合兵數萬,於鄧州西北方向排列三十餘營寨,企圖阻擋宋軍北進之路。岳家軍奮勇衝殺,一舉擊敗金與偽齊聯軍,並乘勝攻佔鄧州。岳飛即又分兵相繼收復唐州及信陽。

八月,岳飛被宋高宗晉公升為靖遠軍節度使。

7樓:巨集盛巨集盛

岳飛的北伐經過是非常殘忍的,也是非常悽慘的,也是非常可憐的,也經歷了很多的時期,也付出了非常多的代價,但是獲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岳飛率領岳家軍,奮起抗金,1140年取得「 」

8樓:匿名使用者

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

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

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瞭解一下岳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

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

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

之首。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

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

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9樓:匿名使用者

1140年,金兀朮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柺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取得了抗金戰爭最大的勝利。

岳飛大破金兵的著名戰役是

10樓:承吉凌

郾城之戰是宋金戰爭的一次著名戰役。史載此役宋朝岳飛所率岳家軍以少勝多,予以金軍沉重打擊。紹興九年,金朝統治集團內完顏宗弼一派得勢,主張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鎮寬,奪回河南、陝西。

次年,金朝分兵三路,東起兩淮,西至陝西,向宋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軍進行抵抗。

由岳飛率領的岳家軍數萬人,自湖北出發,很快進入河南中部,連敗金軍,佔領軍事重鎮御埋亮液螞潁昌府、淮寧府,並乘勝收復了鄭州、西京河南府等地。岳飛還派梁興等人渡過黃河,聯合河東、河北義軍,在金的後方痛擊金軍,收復了不少州縣。

請寫出岳飛抗金世紀中最著名的幾次戰役

11樓:網友

郾城大戰、收復建康、襄陽決戰。

心正則筆直。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精忠報國,一心收復失地,寫下了

仿寫啊?不會吧。試試看了 什麼主題啊?情意闌珊,憑闌處,陽春三月 月上梢,對月彈淚,心繫情思。三十情意血雨淚,八千里義刀與劍。珍惜往,了 liao 了 le 一生緣 空悲切!尤記憶,初窗下 小路間,夕陽夜。駕長車,遠走海角天涯。烈風破衣爾吾情,蕭雨斷裂前世念。待從頭,收拾舊嫁妝,看天界。勉勉強強啦!...

同樣都是抗倭名將,為什麼戚繼光比俞大猷出名

戚繼光會做人啊,跟上級的關係好,下屬對仗時紀律相對嚴格,宣傳到位。俞大猷出身不是很好,是個蠻夫,不被上層社會關注,下屬軍紀較差,而且相對後期敗仗較多。同樣都是抗倭名將,為什麼戚繼光比俞大猷出名?武將若想獲得晉升,就不得不依附於文官為主的權貴集團,懂得人情世故。年輕的戚繼光,心思活絡,情商極高。戚繼光...

岳飛能勝利滅金的原因和影響是什麼

岳飛對後人的最大影響是?他的愛國情懷。在母親。在其實背後刺字精忠報國這幾個字的鼓勵下,岳飛。為了保國。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家庭。這是最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地方。他滅金國的最主要原因。也有這個。其次,他能夠滅金國的第二個原因還是因為他。武藝高強。品質好,將士們尊重他,聽從他的安排。這都是他滅金國。主要原...